“女排精神”作为隐性课程融入体育教学中的实施路径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简述女排精神的理解和体现 “女排精神”作为隐性课程融入体育教学中的实施路径研究

“女排精神”作为隐性课程融入体育教学中的实施路径研究

2024-07-13 04:3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摘要:“女排精神”是中国女排的精神物质财富,它从孕育到建构再到形成中国女排走向冠军路的过程,是我国体育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时代内涵和价值。弘扬“女排精神”,推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化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体育课程相融合的方式方法,推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文相结合的蓬勃开展。文章采用文献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女排精神的形成、传承与发展进行了阐述。“女排精神”作为隐性课程融入体育中的有效路径如下:加强“女排精神”作为隐性课程融入体育课程思想建设;加强“女排精神”作为隐性课程融入体育课程师资建设;加强“女排精神”作为隐性课程融入体育课程氛围营造;加强“女排精神”作为隐性课程融入体育课程政策保障。

关键词:女排精神;隐性课程;体育教学;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1 前言

2016年,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夺里约奥运会冠军,让女排的旗帜在各行各业焕发生机,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动力。随着学校教育改革的深入,体育教育也发挥着强身健体、培养健康人格的作用,鼓励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传授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女排扎根于自强不息、团结合作、永不放弃、努力工作和创新的精神,正是代表了今天的学生必须具备的决心。自女排夺冠以来,教学中以女排历史为指导,将女排精神融入到学习过程中,将“女排精神”作为嵌入式课程纳入体育课程,启发和教育其他优秀青年,将教育和体育结合起来,促进青少年智力意志的进一步发展。

2 女排精神的内涵、特征与价值意义

2.1女排精神的内涵

团结协作精神。本着团队合作的精神,中国女排屡次登上团体项目的领奖台。团队合作意味着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相互理解和包容,这是中国女排非常好的传统。女排的每个队员都发挥着作用,为队友创造机会,并受到尊重。

自强不息精神。中国国家女排在过去30年中的道路并不总是一帆风顺,但她们通过相信自己的发展,克服了许多困难。中国女排每天在击球等基本动作上训练数千次,并努力完善技术细节,她们设法超越对手,以不断追求完美和卓越的精神给世界留下深刻印象和惊喜。

艰苦奋斗精神。即使在训练条件有所改善的今天,中国国家女排仍然努力工作,克服困难,这也是国家女排取得显著成绩的关键。

永不言弃精神。狭路相逢勇者胜。女排五连冠和中国队双双重返世界之巅,是永不放弃、敢于亮剑的体育精神的体现。在每场比赛中,毅力和团队精神对胜利起着决定性作用。

勇于创新精神。中国女排能够在强大的排球界脱颖而出,主要得益于在创新领域的创新和勇气。、目前中国国家女排正在努力使用简单有效的技术,没有花哨的动作,没有过多强调战术打法,同时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2.2 女排精神的特征

2.2.1女排精神具有示范性

女排是一个道德杠杆,其中的集体价值观代表了整个社会的精神,可以在塑造年轻人的集体精神和文化认同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为其连续五次获得冠军而感到自豪,这为中国女排带来了世界性的认可,并灌输了自信和战斗精神。

2.2.2 女排精神具有辐射性

中国女排的胜利展示了中国形象,女排的胜利就像给整个国家打了一针强心剂,宣告了中国人民在世界的力量,那一刻整个中国都沸腾了,人们欢呼相拥,热烈的庆祝,随后中国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向女排学习的热潮。中国女排的毅力和努力,激励了整整一代人克服思想上的落后,积极参加国家的改革开放。

2.2.3女排精神具有时代性

“女排精神”是具有我国突出特点的民族体育文化的产物,是在长期过程中积淀形成的,不仅是我国体育领域的精神代表,也是全民族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还是中国人民非凡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它观察、生活和呼吸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并适应了时代的发展。

2.3 女排精神的价值意义

2.3.1 建设体育强国的精神瑰宝

学习和弘扬女排精神,一方面要注意建设和壮大女排队员队伍,提升精神力量,要提高运动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实力。同时,我们要积极应对国际竞技体育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以开放、创新、坚韧、密切合作的精神,不断完善体育发展体制机制,实现竞技体育效益、群众生活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2.3.2 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标尺

女排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标杆,女排精神的本质与和谐社会的愿望是一致的。例如,中国女排的团结精神对应着和谐社会中对公平和友谊的渴望。在团队运动中,“团结”是胜利的基础,中国女排的表现体现了团队力量和团结的精神。如果人与人之间、社会与社会之间存在着信任、团结、诚实和爱,整个社会就会充满和谐。

2.3.3 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没有强大精神的支持和鼓励是不可能的。首先,它是是强大的向心力。中国女排的精神是基于爱国主义的。提高他们的突破能力。“女排精神”是即使知道不能赢,也要尽力而为。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在预选赛中证明了自己的毅力,以3比2战胜了卫冕冠军和东道主巴西队,最后摘得金牌。

3 “女排精神”如何作为隐性课程融入体育的思想建构

3.1 厘清思想逻辑结构,构建“女排精神”融入体育教学目标

“课程思政”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在体育课程中潜移默化的学习和融入“女排精神”,这是一个目标清晰且具有完整意义的课程建设。《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体育课程首先要树立健康教育的观念,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向学生灌输吃苦耐劳的信念,培养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的责任感[1]。在课程中实施思想政治元素,应加强思想政治的递进工程,根据体育课程的教育目标和体育课程内容的特点,结合“女排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制定专业体育教育的目标。

3.2 “女排精神”与体育相融合,思政与信念意志横向协同育人

课程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将思政课程的价值观充分融入体育专业课程的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框架。体育思政横向协同,就是通过课程思政的内容与体育课程内容的交叉优势相互融合,以及在体育文化研究基础上的成果展现,从而将体育价值观融入课程思政和体育思想课以及体育实践课,实现两者之间的和谐联系。建设体育文化需要特殊教育者的深刻理解和教学实践,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增值,促进研究和教育变革的积极协同。

3.3 建立“女排精神”课程档案,讲好女排精神励志故事

“女排精神”思政课,为了将其很好地融入体育课,教师必须掌握丰富的排球知识史材料。课程目标根据历史的不同而不同。这个案例研究提出了新时代女排的意义、本质、基石和价值。案例研究可以通过故事、视频和其他相关材料在线收集。教师应自主开发女排道德规范方面的材料,在实际授课中,无形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种明确的教学方法,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好地落实课堂的思政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3.4 精心设计体育教学情境,提升“女排精神”思政课堂教学效果

学习情境是由学习背景、学习条件和学习互动三个方面组合而成;它是由参与者,也就是教师和学生,围绕教学任务和学习任务的各种互动,在特定的情境下促进不同程度的发展过程。学习环境是由学习目标和课程内容决定的。这是使无形的女排精神中的思想因素显性化,并帮助学生解决在体育课中教授 “女排精神 ”的任务。体育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内容的设计可以在每节课的教学背景下引导学生。

4 “女排精神”作为隐性课程融入体育中的有效路径

4.1 加强“女排精神”作为隐性课程融入体育课程思想建设

将女排精神纳入体育教材。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的直接工具,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思想政治课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阶段、专业特点和现实需要,以及女排精神的科学意义和时代价值,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精神思想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注重结合项目的特点,自觉地、有意识地、系统地将思想转化为行为,注重德育教育,帮助女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践行“女排精神”,达到强身健体和德育教育的双重目的。

4.2 加强“女排精神”作为隐性课程融入体育课程师资建设

强化体育课程教师学习女排精神。学校体育教师需要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女排精神”的内涵、价值、意义和作用,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学校体育教师应积极参与“女排精神”课程的开发,在体育教学和活动中探索这一政策的要素,在教学和课外活动中注意理论与实践的巧妙结合,不断提高课程反思的能力。

4.3 加强“女排精神”作为隐性课程融入体育课程氛围营造

提高对“女排精神”的行为宣传。学校可以通过学校各个宣传栏、每个班级或年级的海报制作、学校横幅或文化角标语等渠道,加强“女排精神”在学校的宣传以及传播的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吸收精神的内涵,达到无形的教育的效果。对女排精神的学习不仅在理论层面有所体现,还要开展各种体育文化活动来宣传和展现“女排精神”的意义,在校园里营造出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模式,使学生能够直观、实际地继承和贯彻女排精神,更有效。

4.4 加强“女排精神”作为隐性课程融入体育课程政策保障

要提高对“女排精神”的认识。学校应将课程思想建设和政策制定作为学校综合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敏锐地意识到将女排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追求德育的核心任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要科学制定女排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计划和制度,各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制定全面实用的课程和评价,继续做好女排精神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尽可能的提供后备资金和物力保障。学校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投入,为女排精神融入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效保障,继续弘扬和培育女排精神。

5 结语

女排是中国女排的智力宝库,是体育界的一个传奇。它是中国女排参加世界锦标赛时发明、建造和形成的,是中国体育精神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排精神”作为隐性课程融入到体育教学中来,能够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在女排精神中学习到更多坚韧不拔、团结互助、不辞艰辛的精神,能够在当下和未来中不断激励自己和身边的人,发挥和传播正能量,实现社会更加正气的力量,展现中国女排精神,传递中华匠人力量。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Z].教高〔2020〕3号.

[2]赵麑.符号和记忆:女排精神的内涵、特征及价值[J].体育文化导刊,2017(08):8-12.

[3]王军伟,张岚,余丁友.中国女排精神的内涵、价值及文化效力构建[J].体育学刊,2017,24(03):35-39.DOI:10.16237/j.cnki.cn44-1404/g8.201

70412.003.

[4]张波,鲍婷,夏天,韩重阳,葛春林.经验,反思,启示:新中国70年中国女排发展历程口述史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1,36(01):117

-124.DOI:10.13297/j.cnki.issn1005-0000.2021.01.016.

[5]刘征,张麟寰,郑锡坤.文化自信背景下女排精神对中国体育文化建设的影响[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0,46(02):8-10.DOI:10.15942/j.jcsu.

2020.02.003.

[6]张明,袁芳,梁志军.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排球课程思政理论与实践研究——女排精神融入排球普修课程的设计[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1,44(09):156-165.DOI:10.19582/j.cnki.11-3785/g8.2021.09.016.

[7]苏欣.“女排精神”的价值溯源及其与高校体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02):40-44.DOI:10. 13899/

j.cnki.szptxb.2022.02.008.

[8]于莉,黄江林.女排精神融入体育课程思政的潜在逻辑与驱动效应探索[J].武术研究,2022,7(03):146-149.DOI:10.13293/ j.cnki.wskx. 009

419.

[9]张明,王璞.课程思政背景下体育院校女排精神理论研究[J].青少年体育,2021(12):29-30.

[10]季文.“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公共体育“排球”课程设计研究[J].青少年体育,2021(11):34-36.

第一作者简介:刘文瑞,1998年7月,女,籍贯:山东省聊城市。成都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通讯作者:吕寻金,1977年3月,男,籍贯:山东阳谷人,硕士研究生,成都大学体育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教育。

基金项目:2021年度成都大学“课程思政专项研究课题”------“女排精神”隐性教育融入体育课程的路径研究(2021KCSZ15);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课题(XXTYCY2022B03)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