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精神的基本内涵和当代价值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论述女排精神的内涵 长征精神的基本内涵和当代价值

长征精神的基本内涵和当代价值

2024-06-02 20: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编者按: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经党中央批准,2016年10月25日,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在北京联合举办党史界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研讨会。此文是作者在研讨会上作的主题发言。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创造的气壮山河的伟大壮举,它在实现中国革命从失败走向胜利、开创中国革命崭新局面的历史性转折中,在实现党的历史上最伟大、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转折中,同时形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实现战略目标、战胜严重困难,不断胜利和创造奇迹的强大精神动力,是革命传统的精华、象征和代表,具有永久的强大的生命力,更具重大的现实意义。

长征精神的内涵,有多种总结。联系长征的历史,我简要地概括如下。

第一,矢志不移的革命理想与为之拼搏的坚定信念。这是党取得长征伟大胜利的思想基础,是长征精神最基本的思想内核。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艰难险阻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为了消灭共产党和红军,蒋介石动用了所能动用的一切力量,使用了他所能够想出的一切办法。天上有敌人飞机的轰炸,地面有蒋介石设置的一道道封锁线,有累计达百万敌军的围追堵截;险关奇隘,峡谷激流,终年冰封的雪山,荒无人烟的草地;没有后方依托,粮食、物资极度匮乏。严重的敌情、险恶的自然条件和长期的艰苦的作战和行军,激战频仍,饥饿、寒冷、疲劳、疾病不断袭扰,死亡随时可能降临。这些无时不有的艰难困苦和危险,对红军将士的意志、信念、勇气和体能形成极其严峻的考验。当时,蒋介石和许多国民党将领判断红军一定失败,时论认为共产党过不了艰难、长途的行军和国民党大军“围剿”的关。但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凭着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无限忠诚,把革命理想与现实斗争紧密结合起来。既没有被强大的敌人所吓倒,又不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所征服,坚忍不拔,无畏无惧,勇于拼搏,浴血奋战,斩关夺隘,抢险飞渡,翻越雪山,跋涉草地,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创造出常人所不能创造的奇迹,战胜了蒋介石一次次殚精竭虑的重兵围追堵截,战胜了极端的普遍认为不可克服的困难,战胜了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取得了全国性战略转移的伟大胜利。并且把战略退却成功地转变为胜利进军,长征一结束,中国革命的新局就开始了。长征的胜利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胜利,是无产阶级革命理想的胜利。

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与事业必胜的精神是长征精神的核心与灵魂。长征的历史告诉我们:人是需要有信念和精神的。坚定的信念,自强、自立的决心是排除万难、争取胜利、创造奇迹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是成就大事、实现宏图必不可少的思想保障。对此,习近平总书记非常精辟地指出:“革命理想高于天。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我们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建设的战略任务,保持全党在理想追求上的政治定力”。

第二,顽强奋斗、百折不挠,这是长征历史的真实写照和最大特点,是长征精神的集中反映和主题曲。长征过程中,险象环生,危机重重,几乎每一个重大行程都是和死神的决斗。红军经历了诸如血战湘江、突破乌江、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突破腊子口、独树镇遭遇战等一系列关系生死存亡的激战。红军在漫漫长征中经受的自然环境的挑战甚至超过了人类的生理极限。同时出现党内“左”右倾错误的严重干扰和破坏。但是,红军将士不畏艰险,不怕牺牲,顽强拼搏,通过无数次的艰苦奋斗和对“人类意志极限挑战”的行动,把无数个“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艰苦卓绝的长征能够取得伟大而辉煌的胜利,根本之点是红军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的奋斗,是党和红军艰苦奋斗的结晶。

长征的历史清楚地告诉世人,艰难、惊险孕育着伟大、壮观和奇迹,实现的途径和决定的因素就是艰苦的奋斗,奋斗才能突破、才能创新,才能出现奇迹。现在,我们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进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这就是我们要走的长征路。新长征路,前途光明,但道路并不平坦,充满着艰险,需要奋斗、拼搏,也只有奋斗、拼搏,才能创造辉煌,实现伟大新长征的胜利。

第三,实事求是、战略创新,这是长征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导致红军长征在军事上的主要原因,是博古、李德等“左”倾教条主义者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照搬苏联红军正规战争经验,强令装备很差的红军与用新式武器装备起来的国民党军队打阵地战,拼消耗。长征初期的严重挫折尤其是惨烈的湘江之战,使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余人,其一个重要原因是“左”倾领导人大搬家的行动方式,严重地妨害了红军的机动灵活性使之丧失有利的渡江时机。说到底,是教条主义的思想路线和思维方式招致了失败和挫折。

而长征的胜利,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运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不断创新的胜利。

湘江之战后,蒋介石已侦知红军去向,在沿途部署重兵张网以待,而博古、李德坚持原定的计划,去湘西和红二、六军团会合。在此危急关头,经毛泽东等力争,红军改向敌人兵力薄弱的贵州前进,避免了坠敌重围的厄运。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使红军度过了一次严重危险。

遵义会议作出了北渡长江、与四方面军会合的决定,但当预定计划因敌人围堵而无法实现时,毛泽东指挥红军因地因时制宜,四渡赤水,在调动敌人的过程中创造北渡机会,利用敌军频频往返、疲于奔命之机,红军佯攻贵阳,进逼昆明,巧渡金沙江,摆脱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党中央与张国焘的北上与南下之争,实际上也是思想路线的分歧。张国焘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而对革命产生悲观情绪,想偏居一隅、逃避革命,因此反对中央的北上方针。而中共中央提出北上方针,是基于地理、社会和适应全国形势、推动革命考虑的。党中央北上方针的制定和坚决贯彻,使党和红军战胜了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落脚陕甘,实现了三大主力红军的会师,开创了复兴革命的崭新局面。

关于长征落脚点的多次改变,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拘泥于已定方案,从实际情况出发,重新选择、寻找适宜红军生存和发展、有利于推动中国革命的落脚点的结果。

长征的发生、经过和结局非常清晰地表明了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极端重要性。正确的领导源于实事求是,而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实践结果,必然是突破和创新,必将带来辉煌的前景,而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则必然错误百出,后果不堪设想。

第四,顾全大局、团结统一,这是长征胜利的组织保证。长征是一次涉及全国各支红军部队和各个根据地、关系全党和中国革命全局的战略行动,各路红军都能从革命的根本利益出发,自觉服从大局,勇于牺牲奉献,互相支持,战略配合的目的非常明确、实施的非常坚决,使长征形成了一个形散神不散的整体。其间,虽然张国焘的分裂主义给党和红军的团结统一造成严重危机,但是统一和团结是党和红军的最高利益,是革命发展的关键所在,是全党和全体红军的共同心愿。经过中共中央的坚决斗争和大力争取,经过红二、四方面军领导人的力争和说服,加之红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维护党的团结的强烈呼声,终于克服了张国焘的分裂主义。

长征过程中,在极端危险和困难面前,党的领导人和红军官兵一致同甘苦,共患难,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危险关头,争先恐后;享受面前,礼让战友;领导干部身先士卒,共产党员吃苦在前。共同理想,同志情谊,形成顾全大局、团结统一的坚强党性,凝聚成坚不可摧的革命集体,汇聚成强大的合力,使红军一步一步走向胜利。

长征清楚地表明:党的事业、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革命阵营内部的同心同德,团结统一,是搞好工作、战胜困难、取得成绩、成就大事业必不可少的因素。

第五,争取群众,依靠群众。长征的胜利,是党的群众路线的胜利。长征是一次摆脱危局、复兴革命的远征,长期处于无后方无依托、强敌围堵的非常险恶的境地。但红军官兵把党和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忠实地体现在行动上,模范地执行党的群众政策、民族政策,严格地执行红军的纪律,军行所至,关心群众,帮助群众,保护群众利益,为群众排忧解难,发动和组织群众起来解放自己。在爱民助民中,红军取信于民,赢得民心,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拥护和支持。长征中的许多次危难是人民群众帮助红军克服的,许多次胜利是在人民群众配合和支援下获得的。长征的胜利是红军和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长征再一次告诫人们: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一时也不可忘记人民、不可脱离人民,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是战胜一切困难、营造辉煌的根本保证。

第六,勇于担当、力行实践。长征中的担当精神,体现在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等在红军面临严重困境之时,为党和红军负责,奋起纠正错误,挽救危局。由此有了通道会议、黎平会议和扭转长征乾坤的遵义会议,确立了夺取长征胜利的基础。有论者用恩怨、权力解释遵义会议,但当时是极端危险、极端困难形势,其时出任领导职务,是临危受命,承担的是责任、重压,是风险和奉献,是担当,而不是荣耀。毛泽东等力挽狂澜,发扬和体现恰是担当精神。担当精神,也体现在红军官兵在危难关头,临危不惧,挺身而出,冲锋陷阵,而这样的现象和场景,在长征中大量存在,贯穿在长征的全过程中。

长征胜利是是全党和红军坚决践行党的决策、发挥强大执行力的结果。蒋介石和国民党高级将领熟知红军的作战特点,其耗费心机的军事计划也不是全都不行,但战略战术几乎没有一次得到完全的实施。中国共产党人上下协力,中共中央的正确决策得到坚决的执行,并且在执行中使之不断完善,因而一次次突破国民党军重围,最终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实际上,执行力也是一种担当,是职责的担当,义务的担当,是信念的担当。

长征的历史又一次告诉我们,攻艰克难,需要责任、需要担当。参加过长征的老革命家邵式平曾深有感触地说:“全党执行命令,就是战胜敌人的要素。”今天,我们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必须坚决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更需要深刻领会和坚决落实他的重要批示:担当就是责任,“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发挥党的政治特色和巨大优势,坚决、积极地落实中共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这既是对长征精神的最好继承和发扬,更是开展和做好工作、践行职责和履行使命的必要条件。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