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说】以学科素养为本的单元整体备课教学设计初探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浅谈英语教师学科核心素养2100字作文怎么写 【教师说】以学科素养为本的单元整体备课教学设计初探

【教师说】以学科素养为本的单元整体备课教学设计初探

2023-12-28 02: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以学期为单位设计学习单元。教师要依据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及其发展水平的分析(即课程标准)、教材、课时、学情与资源等,确定一个学期的学习单元的名称与数量,以及学生完成每个学习单元的学习所需的课时数。

2.设计一个学习单元的完整的学习方案(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要介入真实情境或任务,并设计反思问题以引领或支持学生进行学科学后反思。

3.以学习单元进行整体教学设计时至少要对接一个学科核心素养,依据某个核心素养的要求,结合具体的教材,通过挖掘知识内容的条件化、情境化(即知识形成的条件和知识的应用)来设计活动主题来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4.大单元的教学设计要以相对规范的格式呈现出完整的设计方案。大单元设计的教案应是一个完整的学习方案,即学历案。学历案包含六个要素:一是单元名称与课时;二是单元学习目标;三是学习任务(评价任务);四是学习过程;五是作业与检测;六是学后反思。【注:实际设计学历案时,可将学习任务(评价任务)和学习过程合在一起。】

三、单元设计整体案例

(一)背景分析   

对于多达千万种的化学物质和为数更多的化学反应,人们要想认识它们的规律性,就要用分类的方法去研究,这既反映化学科学的发展规律,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为学习单元,使学生对物质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的学习, 既有利于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又有利于学生运用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进行高中化学学习,立意更高,更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真实体验。下面以“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整体设计为例说明。

(二)单元整体学习目标

1.通过生活分类方法的分析和对几组物质的辨别分类方法,学生归纳出物质的分类标准。通过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的总结,学生初步感受“元素与化学反应”单元的整体知识框架。

图1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单元的整体知识框架

2.通过对自然现象和实验现象的观察及对分散系资料的分析,能总结出分散系的分类标准,从而准确说出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通过对胶体概念的理解以及胶体实验现象的观察,归纳总结出胶体的性质。

3.通过溶液导电性实验观察,能结合已有的知识判断出酸、碱、盐在溶液中是否能发生电离,并总结出电解质的概念。

4.通过分析化学反应的3个不同的分类标准,能够归纳出化学反应新的分类方法。

5.通过对“溶液中反应是否有离子参加”标准和实验事实的分析,能够归纳出离子反应的概念,进而总结出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通过对离子方程式书写的训练,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进而能说出离子反应的意义。

6.通过对“反应物和生成物是否有化合价的升降”的分类标准的分析,能够从物质化合价角度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7.通过“反应是否有电子转移”分类标准的分析,能够从微观角度归纳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总结出氧化还原反应的系列概念。

8.通过火箭推进剂反应情境的分析,归纳出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通过小结并结合已掌握的知识,能够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并分析氧化还原反应过程,进而总结出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价值。

9.通过对单元概念进行梳理、复习、练习、检测,考查学生对“元素与化学反应”单元知识理解和运用的能力水平。

(三)课时分配:

本单元的学习共需7课时。

第一课时落实目标1;

第二课时落实目标2;

第三课时落实目标3,4;

第四课时落实目标5;

第五课时落实目标6,7;

第六课时落实目标8;

第七课时落实目标9;

(四)教学过程(以第五课时为例)

1.课时题目:认识火箭推进剂--氧化还原反应

2.学习目标

(1)标出火箭推进剂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用液氢液氧推进剂反应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及对氧化还原反应系列概念的理解。

(2)通过固体推进剂反应,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的应用和电子转移的表式法。

3.教学设计

图2 教学思路

(1)回忆初中元素化合价的概念,常见元素化合价。

(2)基于火箭液氢液氧推进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回顾和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合价变化模型。

(3)从化合价变化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建立另一种化学反应体系,并但这些对4 类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进行同认识,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4)组织学生微观探析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原因,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发生转移,可以原电池外接电流计说明电子的转移。

4.教学活动过程

【学习任务1】 认识我国长征系列火箭中推进剂的组合 ,标注推进剂中各元素的化合价。

(1)根据火箭尾部的火焰、气体颜色的信息,找出我国长征火箭使用的各种推进剂,

(2)标出长征系列火箭推进剂中各元素的化合价

【设计意图】

① 选择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作为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学习情境,可以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对国家的自豪感;

② 从情境文字素材的阅读可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③ 对火箭推进剂组成的认识,可以回顾元素化合价的知识

【学习任务2】 分析长征5 号火箭液氢液氧推进剂的反应,知道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发生电子转移。

①通过回顾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归纳出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

② 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的分析,完善氧化反应反应的概念

实验证明,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发生转移

【设计意图】

① 从火箭液氢液氧推进剂的反应可以顺利进行对氧化反应反应知识的初高中衔接

②归纳常见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建立较为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关概念间的联系

③实验证明,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发生转移,

【学习任务3】 通过以长征11号火箭发射时推进剂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掌握用电子转移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设计意图】

①对固体推进剂的分析可以巩固对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表达

②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用箭头表示

5.评价和检测

作业

1.(水平1)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

A. 反应中原子重新组合    B.有得氧、失氧现象

C. 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变化  D.发生电子转移

2. (水平2)高空大气层中O 2 吸收紫外线后变为臭氧(O 3),O 3可按下式分解:O 3→O2+O; O3又能和汽车尾气造成大气污染物NO发生反应:NO+O 3→NO2+2O,NO 2+O→NO+O 2。从反应过程和最终产物分析判断,NO是( )

A. 氧化剂和还原剂  B. 还原剂和氧化产物  

B. 还原剂和催化剂   D. 还原剂和催化剂

6. 学后反思

请同学们思考和寻找生活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实例并探究其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如维生素、护肤品,生命成长衰老过程。

四、对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整体单元设计的思考

从知识点备课到单元备课,标志着教师备课的站位设计的提升。以知识点为站位,看到的目标只是了解、理解、记忆,一课一教案,逐个知识点,导致知识碎片化,其学习结果是不知道所学知识有何用、怎么用;以单元为站位,看到的目标才是学科育人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以学科素养为引领,以大任务、大主题实现单元设计,创设真实合理的学习情境,突出项目学习和问题解决方案,通过设计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让学习成为质疑和反思、交流和讨论、探究和创造的过程,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完整的学习故事或事件,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化、结构化,其学习结果是学生知道在什么情境下需要运用什么知识解决什么问题,真正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大单元教学着眼于“大”字,从“大处”着眼,进而也从“大处”着手。首先表现在教学内容上“大”,它不再是单章的内容,而是把整体内容进行大框架的解读,再在大框架下建立系统内容和授课内容,它时时审视当下的内容和以前、以后的知识的联系和地位,从不孤立的考虑单个教学内容。其次是教学架构大,传统教学单兵作战,而大单元教学是以每一个学科的教师团队为作战单位,发挥的是每一个人的强项,得到的是合力。第三是教学视野大,在教学活动中不再是只盯着知识点、考点,而是“左顾右盼、上挂下连”,课内课外校内校外,视野从学习放大到了生活,真正实现了陶行知老先生的教育观“学习即生活”。总之大单元教学体现的是“大学习”的观念,学习的目的不单单是为了考高分,而是把学习做为一种终身的能力,终身的习惯去打造。

单元教学设计要研究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学习目标、以“情境-问题-活动”为主线的单元教学蓝图和以学科核心素养达成为导向的单元教学评价等要素。教学设计在把握整体性的基础上,更要关注各要素之间的关联,目的是把学科教学,从“小单元”中解放出来,以更大的视野、更高的层面,建构新的教学系统,把学科教学纳入一个大的教学系统,使之更趋于完美,更趋于合理,更能高效。

建议必修1 模块可参考以下单元备课

(1)“Chem is try”---从实验探究认识化学科学

(2)元素与化学反应

(3)金属材料与人类社会的进步

(4)从大气污染到可持续发展——认识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建议必修2 模块可参考以下单元备课

(1)从原子结构探寻化学反应规律

(2)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3)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简单有机物

(4)化学与社会发展

建议选修4 模块可参考以下单元备课

(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转换

(2)化学反应的方向、调控与限度

(3)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建议选修 3 模块可参考以下单元备课

(1)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2)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与物质的性质

(3)研究物质结构的方法与价值

建议选修3 模块可参考以下单元备课

(1)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

(2)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

(3)生物大分子与合成高分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崔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116

[3]张春兴,《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第一版

[4]宋心琦,王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1(必修)。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5]宋心琦,王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2(必修)。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6]李文鼎,王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教师教学用书[J]。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6

[7]邹正,任雪明主编。化学教学指南 必修·第一册[J]。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18,5

来源 | 市教研中心 张继强

编辑 | 赵 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