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展▏文字的力量:一封无字家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恋爱的力量真伟大 探展▏文字的力量:一封无字家书

探展▏文字的力量:一封无字家书

#探展▏文字的力量:一封无字家书|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意气风发的少年

把年轻的生命

献给波澜壮阔的理想壮志

连枝比翼的红色恋人

将忠贞不渝的“红豆”

抛与伟大光荣的革命事业。

湖南省博物馆 湖南经视携手带来

湖南省博物馆馆藏革命文物专题展

走!到博物馆去

一封封直抵心灵的家书背后,隐藏的是感人肺腑的革命故事。一段段记录在纸上的文字背后,打开的是尘封已久的历史画卷。

1931年3月的一天,湖南省湘阴县一位名叫李志强的女子,收到了一封寄自上海的来信,她心情激动地打开信封,然而两张信纸上竟空无一字。李志强伤心欲绝,因为写信的人正是她的丈夫——陈毅安。李志强之所以伤心,是因为之前丈夫就曾对她讲过:“如果哪天你要是收到我的一封无字书信,那就说明我已经离开人世,你就不要再等我了。”

图:1930年陈毅安牺牲时上衣口袋中与李志强的合影(后经修复)

原合影摄于1927年广东韶关

收到无字家书后,李志强望穿秋水,却再也没有接到丈夫的来信。可是李志强不愿意相信丈夫已阵亡,她一边不停地打听陈毅安的下落,一边痴痴地等待着爱人的归来。直到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宣布合作时,李志强带着一丝希望,给延安八路军总部写信询问丈夫的情况。不久,她收到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的亲笔回信证实陈毅安在1930年已阵亡。直到此时,李志强才不得不相信,那封无字家书真的是陈毅安与她的无声诀别。

图:1926年10月陈毅安黄埔军校毕业时身着戎装的照片

陈毅安(1905-1930年),又名陈斌,湖南湘阴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黄埔军校第四期军官班毕业。1927年参加秋收起义,三湾改编后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第一营副营长、营长等职。1929年后任红五军副参谋长、参谋长、红三军团第八军第一纵队司令。1930年8月7日,在攻打长沙掩护部队转移时牺牲。1951年9月,毛泽东亲自签发新中国前十名革命烈士荣誉证书,陈毅安名列第九。1958年,彭德怀为陈毅安题词:“生为人民生的伟大,死于革命死得光荣。”

图:1951年9月,毛泽东亲自签发新中国前十名革命烈士荣誉证书,陈毅安名列第九。

陈毅安和李志强结识于1922年,当时陈毅安在湖南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读书,李志强则在长沙稻田女子师范就读。由于革命事业的需要,两人聚少离多,书信是这对恋人多年来交流思想、传递爱情的纽带。陈毅安是一个坚定的革命者,他在给李志强的信中,多次谈到了正确认识爱情与革命的关系问题。

在黄埔军校学习期间,陈毅安一边刻苦学习训练,一边忧虑于民族危亡。他在1926年4月4日致李志强的信中说:“中国危亡旦夕,民众应当醒悟起来,去作革命的运动。”

由于李志强深爱着陈毅安,不愿意他上前线打仗。为此,陈毅安在1926年4月14日的信中,耐心地开导爱人:“我上次同你说的,爱情固然要好,但不要成为痴情,换句话说,就是不要牺牲一切专来讲爱情。”针对李志强给他“毕业后当教员,把一些青年子弟教成爱国者”的劝告,他在信中说:“你不愿你的爱人流血,而要别人去流血,这真是笑话了。你的学生将来他也没有爱人、父母、兄弟吗?他不是中国人吗?他就应该去血战吗?假若他的爱人死死的不要他去流血,那中国就无可救药了。”

图:陈毅安写给李志强的书信(复印件在湘博展出)

1926年8月17日,陈毅安在给李志强的信中说:“要我不革命是不可能的,爱情是爱情,革命是革命,为爱情而不革命可说他不是人了。”

1929年,陈毅安在井冈山战斗中小腿被子弹打穿,秘密回湖南老家养伤,并与李志强完婚。1930年6月,陈毅安应彭德怀之邀,告别母亲和新婚有孕的妻子,重返部队,担任长沙战役前敌总指挥。1930年7月27日晚,红三军团占领长沙。此时的李志强曾到长沙治病,并见到了丈夫陈毅安,没成想,此次相会竟成永诀。

陈毅安是骁勇善战的真英雄,也是情深义重的伟男子,写给李志强的55封书信无不透露出他对妻子感情的热烈与真挚,对革命事业的坚定和忠诚,和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不惜牺牲生命的崇高品质。李志强是陈毅安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为了支持丈夫的革命事业,他们的婚期曾一拖再拖,订婚八年后才结成革命伴侣。丈夫牺牲后,李志强依然几十年如一日的钟情于他,未再改嫁,在艰苦的岁月中独自抚养烈士遗孤和培养后代。

1983年,李志强病逝于北京,按生前遗愿,后辈将她的骨灰与陈毅安的遗骨合葬于井冈山,这一次他们终于可以安安静静地倾诉对彼此的思念和深情。

图: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烈士陵园里陈毅安、李志强同志之墓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