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丨万璐璐:新课标背景下中小学美术课程中的“非遗”教学刍议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小学美术创新课题 探索 丨万璐璐:新课标背景下中小学美术课程中的“非遗”教学刍议

探索 丨万璐璐:新课标背景下中小学美术课程中的“非遗”教学刍议

2024-07-08 09: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当年3月,由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和财政部联合制定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由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其中明确指出:传统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持各地将传统工艺纳入高校人文素质课程和中小学相关教育教学活动”,用政策文件的形式进一步强调了“非遗”,尤其是其中的传统工艺要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

“非遗”进入中小学教材从去年的两个政策文件中已现端倪。2021年1月,教育部同时印发了两个课程教材指南:《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其中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的“学科安排”部分指出:“艺术是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课程”,课程的主要载体既包括经典艺术作品也包括特色技艺,特色技艺指的就是“非遗”,“具体包括年画、剪纸、泥人、刺绣、皮影戏、木偶戏、服饰等适合进入学校教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当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再次强调了“非遗”的四个重要意义:“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国民教育体系”要“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

呼应政策落地,在2022年4月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中可以看到义务教育每一个学段都明确设有“非遗”的学习任务。虽然在以往的美术教科书编写中,部分知识内容有涉及到“非遗”美术项目。如:民间美术中的剪纸。但是对于中小学美术教学活动总体来说,“非遗”未以专门列出的形式,仅是作为一种特色课程资源来加以运用。而今,“非遗”美术项目不仅要融入教材之中,而且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各学段都占有一部分内容比重,凸显其重要性;根据学段设置的“非遗”学习任务既融入学段学习任务体系之中,又自成脉络,凸显其进阶性。

/

/

中小学“非遗”教育教学现状

(一)学校现有组织形式分散

目前在中小学针对学生开展的“非遗”相关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主要由学校牵头,根据教育教学整体安排和学生特色课程学习需要来协调组织。常见有四种组织形式:一是,非遗传承人或学校美术教师,开设学生社团,使用学校选修课或者课后服务课时开展的特色非遗校本课程;二是,区域非遗主管部门和学校合作开展“非遗进校园”的非遗项目展示、展览的文化普及活动;三是,邀请非遗传承人进校园开设非遗文化讲座;四是,学校或年级、部分学科结合“非遗日”或民俗节令开展的主题活动。在这四种组织形式中,除了第一种属于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其他都属于拓展性活动,时间较短、内容单一。但是,第一种虽然使用社团、选修课或者课后服务课开展“非遗”教学,也存在着师资不固定、无专门教材、教学质量无法保障,课时少、且课时随时可能因为大型考试或学生活动被占用的情况。加上“非遗”项目认知度低,相对小众,以及社团学习内容的特殊性,学生社团参与人数不能太多等影响因素,都造成中小学“非遗”特色课程组织不力,开设情况不理想的现状。

(二)品牌示范特色课程较少

如何选择合适的“非遗”美术项目成为学校的特色课程?如何传承“非遗”美术项目能做到“原汁原味”?如何将“非遗”项目技艺转化成适切的教育教学内容?都是以往在学校开展“非遗”教学时面临的挑战。各学校在常态教学之外利用社团活动、选修课、课外服务课开展特色课程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和特长发展,其中大部分学校是通过邀请非遗传承人进校开设“非遗”特色课程来保证“传承、保护、利用”“非遗”项目。但随着近年来疫情反复,学校防疫政策收紧,原本每学期由传承人开设的特色课程,只能转由本校教师来承担,还有由于传承人不能进校,无奈造成课程取消的现象。还有部分学校一直由对于某项“非遗”美术项目有研究的一线教师来开设“非遗”特色课程,积累相关教育教学经验。由于目前各级教委尚没有开展“非遗”专项比赛,所以学生“非遗”作品只能参加一些美术类作品展示、展览或比赛。但是,“非遗”美术项目一般以社团开展活动,学生数量少,再加之利用社团活动或选修课的课时来制作,手工艺相关作品的制作周期较长,作品尺幅较小,因此师生获奖机会少,一般是作为学校校际交流礼品制作或者通过在区域展示、展览来扩大影响力。因此造成能够在区域形成示范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的“非遗”特色课程很少。

/

/

教师需做好“非遗”进教材的准备

(一)认识“非遗”进教材的重要意义

(1)从历史与文化的角度来说,“非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传统文化“活历史”的见证。“非遗”进教材,进入国民教育体系是一件大事,首要承担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于培养广大中小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永续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坚守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信念,筑牢民族文化自信、价值自信的根基”。拓宽广大中小学生视野,珍视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

(2)从传承与创新的角度来说,“非遗”凝聚着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在生活中积淀的丰富智慧,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相较于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以人为传承方式的特质和相较于机器生产,以手工为操作方式的特征,因此“人在”有机会传承,“人不在”传承链条断裂。“非遗”进教材无疑扩大了传承人群体,改变了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同时学校教育也将对传承的科学性、规范性起到关键作用。从创新上来看,课程具有时代性。中山大学宋俊华教授认为,在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中,除了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的性理念,还有:“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操作性理念。“非遗”从生活中来,再“造物”运用于生活的过程,是学生在真实情境下的完整的学习。体现出倡导的在生活中进行非遗保护的创新理念,创造新时代融入现代生活的新“非遗”。“新非遗”文化产品既保留民族文化内核,又肩负着打破文化壁垒,带着中国心走向世界的新使命。

(二)做好新课标的学习准备

(1)变“只读”为“通读”:以往对于课标的学习,往往是仅限于本学科课标,但是新艺术课标淡化了学科属性,增强了艺术体验和课程综合,所以只读课标中的单一学科内容不够,需要通读整个新艺术课标来进行学习。

(2)变“通读”为“全读”:新艺术课标的调整在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中有明确的内容描述,为增强对对课标的宏观了解和整体把握,建议教师将同步发布的课程方案以及其他科目的新课标都作为学习对象,可略读,有所了解。

(3)变“全读”为“精读”:需要重视的是,新艺术课标中不仅有音乐和美术这两个主要学科,还有舞蹈、戏剧、影视“新三科”,对于长时间从事一线教学的艺术老师们来说,穿越学科边界来组织“跨学科”教学内容,都是相对较新颖的领域。所以,建议教师精读本学科之外的课标内容,尽快熟悉掌握新艺术课标的所有要求。

总之, 对于新艺术课标的学习,教师可以从“五个一”来把握:读一读、听一听、画一画、想一想、写一写。“听一听”指的是教师尽可能多听解读新课标的专家培训讲座,在专家引领下学习,保证正确的学习方向。“画一画”指的是教师可以在学习的时候,画出重点,画出思维导图,梳理清晰的学习重点。“写一写”指的是及时写出学习反思,并且与专家或学科领域名师交流,保障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做好旧教材的迭代准备

目前处于新课标和旧教材并行的阶段,老师们会有疑问,新学期该怎么教?其实,现在不仅是要做好新课标学习准备,更是做好教材和内容迭代的准备。建议初中的老师读一读小学教材,小学老师了解一下中学教材,虽然是旧教材,但教师亟需给自己建立义务教育阶段系统的教材知识结构。可以尝试按新艺术课标的学段划分来拆解教材,重新建立学段教学规划。如:6-7年级学段如何进行教学内容的跨越式整合。尤其是小学、初中都有的学校,可以构建小、初艺术学科教师共同体,发挥集体备课优势,来进行这方面的教学研讨和在新学期组织教学实施。根据新艺术课标中课程实施的教学建议,中小学艺术教师应“以任务、主题或项目的形式开展教学”,积极开展“综合性、创造性的艺术实践活动”,按照新艺术课标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单元教学的“新组合、再设计”。

/

/

新课标“非遗”学习任务的教学建议(以美术为例)

哪些“非遗”项目成为课程内容融入了国家课程呢?“非遗”课程内容在教学中是如何呈现的?以美术为例,新课标将九年制义务教育划分为四个学段:1-2年级、3-5年级、6-7年级和8-9年级,每个学段设置5项学习任务,其中都有一至两项是“非遗”教学内容作为学习任务。

(一)第一学段(1-2年级)是“体验传统工艺”学习任务,结合该学段学生的生活经验、围绕学习任务,在“情境素材建议”中特别指出可以设置“非遗小传人”教学情境,“通过欣赏和制作,注重引导学生理解“中国传统工艺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

对于该学段,笔者给出的教学建议是:新课标对于教学的指导是巧妙和明确的,教师在进行这部分教学设计的时候,要注意该学段的5项学习任务虽各有侧重,却相互联系,不能孤立的看待某一项学习任务。如:可以开展“非遗小传人”主题单元教学,结合第一项学习任务来引导学生感知、发现身边的“非遗”工艺品,结合第二项学习任务引导学生用手机在“非遗”展览上记录某一件自己感兴趣的“非遗”工艺品,结合第三项学习任务在课堂上讨论一下如何改进这件“非遗”工艺品,让它更符合今天的审美,更让同学们喜欢。教师结合“非遗”工艺品的制作任务,将所需制作材料提供给学生,完成“体验传统工艺”的学习任务。还可以结合该学段最后一项学习任务,将课堂上制作的非遗工艺品和师生收集到的非遗工艺品进行一次主题展览活动,由学生以“非遗小传人”的身份向老师和同学们、家长进行讲解介绍。

(二)第二学段(3-5年级)是“学做传统工艺品”学习任务,学业要求中说:“能运用传统的工艺方法制作工艺品。”内容要求中也给出了“非遗”项目参考:“如剪纸、编织、刺绣、印染、陶艺、风筝、民间玩具等”。在情境素材建议中指出可以设置“我是能工巧匠、本草的故事”等教学情境,学生在手工技艺传承的同时可以感受我国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工艺师敬业、专注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对于该学段,笔者给出的教学建议是:相较于其他学段,在教学时间上有多一年的优势,要结合学生在小学中、高年级的认知发展特点,在教学中“有机融合姊妹艺术”。如:开展“我是能工巧匠”主题单元教学,可以推荐学生课外观看《我在故宫修文物》等“非遗”优秀纪录片,还可以在课上播放“非遗”传承人的技法操作视频片段,或结合影视在该学段的学习任务,组织学生记录历史,拍摄传承人影像和技法操作过程,通过影视的文化传播形式来解决在校园学习环境下“非遗”项目技法传承问题,引导学生逐渐“掌握运用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的语言讲述故事的方法”。还可以结合戏剧在该学段的学习任务,综合音乐、语文、外语等姊妹学科,排练同主题“课本剧表演”,通过戏剧的表演形式展示非遗传承人在新时代进行传承与创新的故事,培养学生进取、向上的生活态度,感受“大国工匠”砥砺奋进、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三)第三学段(6-7年级)有两项学习任务聚焦非遗,一是“领略世界美术的多样性”学习任务中“通过欣赏剪纸、皮影、面具、泥塑、刺绣、蜡染等不同国家的民间美术作品,了解其所使用的材料、用途和特点。”二是在“传承传统工艺”学习任务中要求了解工艺主要流程,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传统工艺制作,“如剪纸、编织、刺绣、印染、陶艺等。”

对于该学段,笔者给出的教学建议是:虽然在第一和第二学段的“非遗”教学环节中教师会在导入安排欣赏的部分,但是主要以欣赏中国非遗为主,从小学跨越到初中阶段的学生亟需开阔视野,因此学习内容需要拓展至“世界非遗”。在对于世界范围的非遗项目学习时,学生会了解到中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对于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有重要作用。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学习任务中,教师可以结合小学毕业年级的典礼活动,开展综合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艺术课程内容的单元教学,7年级还可以结合起始年级入境教育,开展结合学校非遗特色技艺的体验活动,制作:“剪纸、编织、刺绣、印染、陶艺”等学生作品,美化教室或校园环境,逐渐培养学生对于非遗特色技艺能欣赏、懂流程、会制作,还可以结合学校非遗主题活动,开展演讲、辩论等与语文、英语结合的教育活动,逐渐培养学生能使用口头表达和文字的方式进行世界范围的非遗项目的比较、分析,表达对“保护传统工艺的看法与建议”。

(三)第四学段(8-9年级)是“继承与发展文化遗产”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制作传统工艺品或文创作品,认识继承与发展文化遗产是我们的责任。”教学重点中明确指出要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的多样化教学方式:地方工艺的调研、参观博物馆、邀请民间艺人进课堂等。带领学生“走出去”、走出校园,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来学习,关注生活中的“非遗”。“请进来”传承人或者传承项目进入校园,学生了解特色“非遗”技艺,观察“非遗”技艺操作流程、体验“非遗”技艺实践等。

对于该学段,笔者给出的教学建议是:学生通过前三个学段的学习和实践,已经掌握了部分非遗特色技艺的制作方法,教师需要重点指导学生提炼观察学习到的非遗元素,结合非遗手工艺技法,组织学生进行与校园生活或校园文化主题贴近的,并且实用性与美观性兼具的创意实践,如:美术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制作。还可以结合课程教学开展艺术学科融合,或者结合历史、地理、科技、通用技术等的跨学科拓展活动,如新艺术课标中提到的“中国文创产品走向世界”,就是以文化传播为设计思路的主题活动。细读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的学业质量描述,都在该学段的“文化理解”这个艺术课程核心素养中提到了一些有共通性的关注点:如“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音乐),“对个人发展、社会进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独特作用”(美术),艺术创作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舞蹈),“跨学科、跨领域的探索是艺术创新的重要方式”(戏剧),“能通过欣赏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树立社会责任感”(影视)。可见,在该学段即将结束之际,学生已经在艺术课程丰富的学习活动中认识到“非遗”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与作用,启发学生明白因为现实中的问题从不分科,所以艺术从分科走向综合的必然趋势。新时代的学生要懂责任、有担当,明确认识到“非遗”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自己肩负的责任。

通过对新艺术课标中“非遗”学习内容的分析,可以总结为8个字:构思巧妙、创新实践。四个学段嵌入从“欣赏、学做”到“继承、发展”,从“认知、情感”到“社会性”的有连续、有梯度、有进阶,符合小学到初中学生认识发展特点的非遗学习内容,体现出这次新课标修订在优化课程方案方面构思巧妙的一体化设计。

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学校美育课程以艺术课程为主体,主要包括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课程”。《意见》中强调“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笔者认为,进入教材的“非遗”正是学校美育课程中的明珠,具有独特的美育价值。首先,“非遗”是源于生活的艺术,能够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美,培养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非遗”源于社会生活中的生产劳动,对于学生在手工技艺的制作过程中,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学习,培育“生活艺术家”;其次,“非遗”是表达情感的载体,学生在领悟非遗文化内涵,传习非遗技艺的过程中增强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尤其是“做中学”并且“学以致用”。在课堂上进行充满情感和智慧的创造,旨在创新实践。

可见,充分发挥“非遗”在教学中的美育价值,助力有效落实课程方案中对于新时代学子的培养目标:“使学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

展望新课标背景下“非遗”学校教育工作指向

(一)时代指向:顺应时代发展,倡导特色发展

在新时代背景下,“非遗”项目以时间为纵轴,传承与创新逐渐合流;在新课标背景下,“非遗”项目以空间为横轴,从口传心授的民间进入传道授业的校园,教与学的场域的变化不仅改变了原有的传承人群和传承方式,也为更多有特色手工技艺属性的“非遗”成为“课程”提供了可能,为学校教育彰显办学特色,涌现出更多“非遗”特色课程提供了沃土。

(二)发展指向:加强组织保障,育跨学科师资

“非遗”进教材,给学校提供了美育工作发展的新思路,尤其是在新课标背景下的艺术教学方面,给一线教师提出跨学科教学的新挑战。学校内部挖潜,可以探索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如采取组建多学科教研共同体的方式,加强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部组织保障。学校或教师外部联动,可以借助高校专家培训、科研院所课题引领、教师教研进修等多种途径,进一步提高教师跨学科教学综合能力。学校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构建有助于教师持续学习和特色发展的跨学科美育师资培养体系。

(三)成果指向:家校社齐协同,丰富课程资源

学校要拓宽教育视野,充分发挥“协同育人”,系统规划、有机整合家庭、学校、社会三方资源,注意挖掘区域“非遗”项目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丰富学校“非遗”课程内容。可以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如利用家长学校和学校主题教育活动,有效加强家长和学生的地域文化记忆传承,进一步增强文化认同。借助各方力量和研究团队合作,固化优质课程资源,逐渐形成有学校特色成体系的“非遗”课程成果。

结语

艺术课程的学习是指向素养的学习,指向培育全面发展的人。在新课标背景下,以“非遗”进教材为契机,本文秉承课程教学中的操作视角,结合在新艺术课标中的学习任务描述,对教师在新课标、旧教材并行阶段的教学工作提出建议。肩负“育人”重任的教师,面对专业发展的新挑战,要以培育学生艺术课程核心素养为出发点,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终身学习、不断成长,实现时代洪流中专业发展的迭代和进阶。

参考文献:

[1]《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2]《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3]《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4]《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

[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

[6]《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

[8]见人、见物、见生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融入现代生活.

[9]《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

[10]《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的意见》.

(本文刊于《敬德书院学刊》)

专 栏

敬德文丛

责编 | 静 静

玲 玲

美编 | 水芙蓉

HDJDSY

敬德书院以“进德为本,诚敬致用”为院训,秉承中华文化精髓,兼容古今治学之道,肩负人文教育使命,培育立身行道之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