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儒家人格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如何看待屈原自沉行为八百字 屈原的儒家人格

屈原的儒家人格

2024-07-07 14:3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屈原自沉于江,并非是意气之举,而是早有此志。可以说,屈原在践行仁道的路上历经坎坷,但一直未曾放弃妥协。他一直怀有期待,希望楚王能在某天幡然醒悟,从而走上由他引领的“王道”之路上。“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脩之数化。” 但楚王听信谗言,变化无常,故屈原的“美政”迟迟不能实施。

屈原倾慕三皇五帝的圣王之道,对那个时代的贤臣也是一心效仿。“謇吾法夫前脩兮,非世俗之所服。虽不周於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彭咸是谁?王逸说,彭咸是殷商时的贤大夫,“谏其君不听,自投水而死”,洪兴祖补注引颜师古说:“彭咸,殷之介士,不得其志,投江而死。”洪兴祖说:“按屈原死于顷襄之世,当怀王时作《离骚》,……蓋其志先定,非一时忿怼而自沈也。”这些都表明屈原心存死志,早已决心用生命捍卫自己的信仰。

后世的孟子在《孟子▪尽心上》中指出:“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孟子▪告子上》中,更提出“舍生而取义”的儒家价值观,以为“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屈原生于战国末期,当时列国并立,各国为了扩张领土争夺权力而连年征战,可谓是“无道之世”。在这样的乱世中以身殉道,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正符合了儒家学派的精神宗旨,是真正的儒士之行为。

三 比德于玉的君子人格

《说文解字》中对玉的解释是“石之美有五德者。润泽以温,仁之方也。䚡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 《礼记▪聘义》中说:“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孚尹旁达,信也。” 《礼记▪玉藻》中:“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征角,左宫羽,趋以采齐,行以肆夏,周还中规,折还中矩,进则揖之,退则扬之,然后玉锵鸣也”;“故君子在车则闻鸾和之声,行则鸣佩玉,是以非辟之心无自入也” 儒家认为君子应该具有高洁的品性,仁、义、礼、智、信,而这些品质,玉石皆能表现出来。《诗经▪卫风▪淇奥》中:“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意思是说,君子之美要和玉石一样,经过历练打磨才能获得。 所以,君子佩戴玉饰还有利于规范自己的行为活动,行走、坐卧都要合乎礼节。君子行走时,只有在步伐适中,不快不慢的节奏下,玉饰才会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这不仅表明君子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而且也向周围人展示了君子行为的光明磊落。《诗经▪郑风▪女曰鸡鸣》中:“知子之来,杂佩以赠之。” 朱熹说“杂佩者,左右佩玉也。”故君子士人爱玉,以其为各类饰物来佩戴,以此彰显自己美好的品德。

天子国君亦爱玉,以其为重要的礼器用来祭祀,夏商周三代尤盛。《尚书▪禹贡》中:“禹锡玄圭,告厥成功”, 《尚书▪顾命》中也有“越玉五重”的记录。《周礼▪春官▪大宗伯》中记载:“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壁,男执蒲壁……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壁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儒家学派赋予玉“德”的理想和内涵,开辟了玉“道德教化”的新时代,开辟了其在礼器领域方面的功用。玉,不仅以其温润无暇的自然属性令人们喜爱,更因为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令君子们钦服。

屈原的《离骚》中,塑造了一位博冠华服的贵公子的形象,这位贵公子以香花、香草、美玉为饰,处处彰显出自己高洁的君子形象。“何琼佩之偃蹇兮,衆薆然而蔽之。” 王逸解释此句为“言我佩琼玉,懐美德,偃蹇而盛,衆人薆然而蔽之,伤不得施用也。”后又有“懐瑾握瑜兮,窮不知所示。”这里的琼玉、瑾、瑜皆比喻美德。“撫長劍兮玉珥,璆鏘鳴兮琳琅。”“靈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璆、琳琅皆美玉也。主人公的佩剑装饰皆用美玉,自己多用玉佩装饰衣着,正与《礼记》中所记载的“古之君子必佩玉”相符合。“瑶席兮玉瑱,盍將把兮瓊芳。”瑶、瓊,亦皆美玉也,王逸解释为“言己修饰清潔,以瑶玉爲席,美玉爲瑱”,后面又有诗句“白玉兮为瑱,疏石蘭兮爲芳”,美玉为席为瑱,香草满屋,表现出主人公高洁的人格。“折疏麻兮瑶華,將以遗兮離居。” 瑶華,即玉华,王逸说“明己行度如玉,不以苦樂易其志也。”君子以玉比德,无论身处逆境顺境都不改其志,坚守情操。

屈原虽身处巫风盛行的南地楚国,他的作品中也杂糅了神话、后世道家等多种思想,但其胸怀天下,高洁自脩,弘毅进取等精神,正是儒家人格的精要所在。而且在现实中,他以“杀身成仁”的勇士行为践行了自己效仿先贤的志向。这一切,正是其高洁人格中的儒家人格的体现。

参考文献:

【1】阮元:《十三经注疏》(全五册),中华书局,2009年版。

【2】许慎:《说文解字》,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3】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4】朱熹:《诗集传》,中华书局,2011年版。

【5】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6】司马迁:《史记》(全十册),中华书局,1959年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