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非遗文化项目侯氏吹糖人传承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吹糖人的由来 六安市非遗文化项目侯氏吹糖人传承人

六安市非遗文化项目侯氏吹糖人传承人

2023-06-27 06:5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拨浪鼓儿风车转,琉璃咯嘣吹糖人”。吹糖人是80、90一代儿时的记忆,逢年过节跟父母赶集总会缠着家人买一串糖人,既好吃又好玩。如今,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糖人挑子也早已被人遗忘,在城市的街头巷尾也很难觅其踪迹。糖人早已不再是单纯的零食玩具,逐渐演变成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艺术。

吹糖人,也叫糖塑,是汉族民间手工艺品之一。据传,吹糖人儿祖师爷是明朝宰相刘伯温,这门手艺传到现在据说有600多年的历史了。不过,也有人认为,宋朝就有这门手艺,当时称为“戏剧糖果”。传统吹糖人艺人肩挑挑子走街串巷,一柜,一炉,一勺里,即可。

六安市非遗项目侯氏吹糖人传承人侯守琴向记者演示了她的家传技艺,“第一步是熬糖,吹糖人必须用麦芽糖,这种糖纯用粮食做成,没有任何添加剂。熬糖的火也有讲究,必须是暗火,不能烧得太旺,熬成糖稀后,就要溜糖。溜糖时用手指把糖一小块一小块地反复揉捏,保证这一锅糖都不生硬,接下来就可以吹了。”吹之前,要先制作一根吹管。揪下一团糖,揉成圆球,用食指沾上少量淀粉压一个深坑,收紧外口,快速拉出,拉到一定程度时,猛地折断糖棒,一根糖棒细管就制作完成。用糖棒细管抿着嘴往里吹气,迅速地一拉一拽。此时,侯守琴使用灵巧多变的手法,不一会儿捏出造型各异的十二生肖,有些还涂上可食用颜料,各种形态,惟妙惟肖。

吹的力度全凭艺人的经验,功力不到位是吹不出想要的形状的。有些艺人吹糖人时,还会用模具,这样制作更加省力。侯守琴表示:“我们家族传下来的吹糖人技艺全靠吹和捏,不会图省事使用模具。”

吹糖人,并不完全靠吹,讲究的是手眼嘴的协调,通过揉捏糖稀形成一条输气通道,利用气息的变化来塑造形状,手捏完成边角的造型,其中力度、轻重变化全凭自己体悟。吹糖人所用的原料主要是技艺人自己熬制的饴糖,侯守琴介绍自己熬制的麦芽糖说道:“我们使用的是纯正麦芽糖,绝对不会使用水糖。真正麦芽糖吹出来的糖人口感香甜,色泽金黄。”艺师们都有自己独到的配方和熬制方法,整个过程全凭经验来判断,所以积累的操作经验显得十分珍贵,必须经过苦练,手法要准确。侯守琴的糖人作品,造型生动活泼,民俗而不匠气,祖祖辈辈传承下来,逐渐形成了自家风格。

吹糖人技艺大约在清朝末年间随迁徙人口来到安徽,后经传承人祖上将手艺带至六安,合肥等地。由于年代久远,手艺亦不被社会重视,具体传承谱系只能追溯至侯守琴外祖父辈。侯守琴父亲早年走街串巷凭此手艺养家糊口,后期由于家庭负担过重,不得不放弃这门手艺改从商做小生意了。至此,家族吹糖人的技艺暂且搁置。

而这门手艺在侯守琴这得到传承全凭她对技艺传承的执拗坚持,侯守琴看来,虽然现在玩这个的已经越来越少,但越是这样,越不能让它失传。她说:“一开始,父亲并不同意我学,因为学这门手艺非常辛苦,但在我的一再要求下,父亲还是同意了。其实,父亲也很担心此门手艺会失传。”

得益于裕安区文旅局和文化馆对非遗传承项目的挖掘和保护,侯守琴更加有信心将这项非遗技艺发扬光大,“六一儿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文化馆会举办‘非遗进校园’活动,我被邀给小朋友们表演吹糖人,很受小孩们的喜欢。在他们看来就跟变戏法儿似的,关键是还能吃,而且很甜。”童年看父亲吹糖人儿的记忆,和老手艺带给孩子们的那份开心、快乐是侯守琴一直以来坚持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的不懈动力。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