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艺古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蒸笼的制作工艺和特色 百艺古法

百艺古法

2024-06-02 06: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图集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代高鼎在这首《村居》描绘出春日里一派祥和欢乐的景象。诗中的“纸鸢”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风筝”。

    风筝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工艺品,有资料显示,战国时期便有人研究并制作以木为材的“飞行器”,于是“木鸢”是风筝最早的称谓。随着纸张的诞生,“纸鸢”也就产生了。清代至今,“风筝”一词取代了所有称号,成为现在的名字。

    风筝的造型大多模仿自然事物、社会生活以及神话传说中的形象,为表达民众对“吉祥”和“吉庆”的期盼。与此同时,放风筝,是易做、经济、老少咸宜的娱乐健身活动。

    在漫长的历史中,“潍坊风筝” 凭借其做工精致、构思奇妙、种类众多新颖等特点脱颖而出,名扬海内外,潍坊便有了“鸢都”的美名。讲究的潍坊风筝都是精美的工艺品,“挂在墙上为装饰,放在天上是风筝”,这是大众对潍坊风筝的普遍评价。

    制作工艺

    潍坊风筝讲究“扎、糊、绘、放”

    扎:要做好一只风筝,材料选择和扎制工艺十分关键。骨架通常为竹条,要经过选竹条、破竹条、削竹条、修竹条、弯竹条、结扎竹条等一系列工艺。

    糊:不同的风筝形式所选择的糊制材料不同。糊风筝一般要用到纸、矾绢、薄稠等工具。糊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把纸包贴在竹条的四个面上,叫“包边儿”;另一种是把纸包贴在竹条的两个面上,用刀把多余的纸裁下来,叫“裁边儿”。

    绘:潍坊风筝的“绘”最能体现其独特美感。不仅吸取了潍坊当地年画画法的影响,同时吸纳了京津地区画风筝的所长,以红、黄、蓝三色为基础色,重色浓抹、色调明快、浑朴,线条力求流利、挺拔,准确灵活,下笔稳准,晕色柔和自然,以表现出不同物体的不同形态、神韵、精神等特征。

    放:放不同种类的风筝需要用与之相匹配的工具。通常来说放风筝的线有适合放小风筝的裁衣线、小线、衣线,以及适合放大风筝的麻线,辅以绕线工具“线桄子”——一种穿在轴柄上的六角线线轴,可以自由旋转放线。(来源:凤凰网、中青网、搜狐网)

+1 【纠错】 责任编辑: 宋燕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