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概论】生态自然观与生态文明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自然界是指 【自然辩证法概论】生态自然观与生态文明

【自然辩证法概论】生态自然观与生态文明

2024-06-05 21:5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第2讲 生态自然观与生态文明

一.系统自然观

系统自然观是以系统科学等为基础,概括和总结自然界系统的存在和演化规律所形成的总的观点。

1. 系统自然观的基础——系统科学

(1) 一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

(2) 自组织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论、超循环理论;

(3) 分形理论、混沌理论、复杂性理论等。

2. 系统自然观的主要观点

(1) 自然界是简单性与复杂性、构成性与生成性、确定性与随机性统一的物质系统;

(2) 物质系统具有开放性、动态性、整体性和层次性;

(3) 自然界以进化和退化交替的形式不可逆地演化着,分叉和突现是其演化的基本方式,开放、远离平衡态、非线性作用和涨落构成其演化的机制;

(4) 自然界经历着“混沌——有序”交替循环的发展过程。

3. 系统自然观的主要特征:系统性、复杂性、演化性、广义性。

4. 提出系统自然观的意义

(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物质论,强调自然界物质的系统性和客观实在性;

(2)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强调认识系统关系,提供了系统思维模式(与还原分析方法不同);

(3)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主张人与自然界的价值关系是一个系统关系,自然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相互作用的;

(4)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主张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是一个系统关系,实践系统受其内部要素和外部环境要素影响而演化着。

(5) 系统自然观为认识生态自然观提供方法论基础。

二.人工自然观

人工自然观是概括和总结人工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规律所形成的总的观点。

1. 人工自然观的基础

(1) 生态科学、系统科学、美学、伦理学等;

(2) 技术基础:采取加工、控制、运输、通信、医疗等技术,计算机技术、航天技术等高新技术,太阳能、风能发电技术、沼气等生态技术;

(3) 自然界: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人工自然是科学技术的物化;

(4) 实践是联系人与自然的纽带,是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的辩证统一。

2. 人工自然界的扩大

3. 人工自然观的主要观点

(1) 人工自然界是人类运用科技创造出的系统自然界;

(2) 人工自然界来源于天然自然界,它们通过相互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不断地演化着;

(3) 人工自然界通过自复制(批量生产)、自催化(社会需求)到自反馈(反思批判)等机制,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螺旋式地演化着;

(4) 遵循自然和社会规律,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创建生态型人工自然界。

4. 人工自然观的主要特征:主体性、能动性、价值性

(1) 人与自然界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关系通过实践确立起来。人不能离开自然界,自然界也打上了人类烙印。

(2) 自然界是人的因素与自然因素的统一,是人类学意义上的自然界。

(3) 马克思、恩格斯对自然的理解中引入人的主题因素,把自然界看成是人参与其中的自然界,这是人类自然观的巨大飞跃。

(4) 人工自然观强调人类对自然界的价值诉求,并通过对价值诉求的反思,把自然界内在价值和人类自身价值辩证统一起来,旨在实现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和谐统一。

5. 提出人工自然观的意义

(1) 研究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并超越了认识自然界的范围,丰富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

(2) 论证了主体和客体、能动性和受动性、自然史和人类史、自然界内在价值和人类自身价值的辩证关系,实现了唯物论、辩证法、实践论和价值论的统一;

(3) 强调人工自然界的生态化及其与天然自然界的和谐共存,有助于实现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的统一;

(4) 人工自然观为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认识论的前提。

6. 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进:

(1) 渔猎文明:人与自然关系的原始和谐;

(2) 农业文明:人与自然关系的初步异化;

(3) 工业文明: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对立;

(4) 信息文明:人与自然关系的尖锐化;

(5) 生态文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生态自然观

生态自然观是关于人与生态系统辩证关系的总的观点,它概括和总结生态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规律。

1. 生态自然观的渊源

(1)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人和其他有机物共存于自然界系统;

(2) 古代中国:天人合一;

(3) 近代斯宾诺莎等:人来源于自然界;

(4)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生态自然观的直接理论来源: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要和自然界和谐一致;

(5) 改革造成人与自然界相对立的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

(6) 通过实现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主张人享有公正和平等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解决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实现共产主义。

2. 生态自然观的科技基础

(1) 生物科学、生态科学、环境科学;

(2) 生物技术、环保技术、新能源技术等生态技术;

3. 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4. 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主要有:

(1) 自然资源问题:土壤资源、淡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矿物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等;

(2) 自然环境问题: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雾霾、土壤污染、固体垃圾、臭氧层耗损、温室效应等。

(3)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水情。

(4) 我国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国务院通过了《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

(5) 地下水污染主要指人类活动引起地下水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生物学特性发生改变而使质量下降的现象。

(6) 地表以下地层复杂,地下水流动极其缓慢,因此地下水污染具有过程缓慢、不易发现和难以治理的特点。

(7) 地下一旦受到污染,即使彻底消除其污染源,也得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使水质复原。

(8) 环境空气质量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治理任重道远。

(9) 环保部分布2013年重点区域和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

(10) 2013年74个城市中,海口、舟山、拉萨3个城市各项污染指标年均浓度均达到二级标准,其他71个城市存在不同程度超标现象。

(11) 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前10位城市是海口、舟山、拉萨、福州、惠州、珠海、深圳、厦门、丽水和贵阳。

(12) 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前10位城市是邢台、石家庄、邯郸、唐山、保定、济南、衡水、西安、廊坊和郑州。

(13) 通过分析74个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

(14) 一是京津冀、长三角、左上角是空气污染相对较重区域。京津冀区域空气污染最重。京津冀13个城市中,有11个城市排在污染最重的前20位,其中有7个城市排在前10位。

(15) 二是复合型污染特征突出。传统的煤烟型污染、汽车尾气污染与二次污染相互叠加,部分城市不仅PM2.5和PM10超标,NO2、O3也存在不同程度超标现象。

(16) 三是空气污染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一季度和四季度是空气重污染高发季节,74个城市PM2.5季均浓度分别94微克/立方米,93微克/立方米。

(17) 除污染物排放量大等因素,北方地区冬季燃煤取暖和不利气象条件是冬季空气重污染发生的重要因素。

5. 生态环境部2019年空气质量排名

(1) 按照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评价,全国168个最大城市中,环境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20个城市(从第1名到第20名)依次是拉萨、海口、舟山、厦门、黄山、福州、丽水、贵阳、深圳、台州、雅安、惠州、遂宁、珠海、昆明、张家口、南宁、温州、内江和广安。

(2) 环境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20个城市(从第168名到第149名)依次是安阳、邢台、石家庄、邯郸、临汾、唐山、太原、淄博、焦作、进程、保定、济南、聊城、新乡、鹤壁、临沂、洛阳、枣庄、咸阳和郑州。

6. 对生态危机的反思

(1) 生态危机首先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

(2) 生态危机是社会异化的产物,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3) 生态危机是传统工业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排放废弃物);

(4) 生态危机是传统发展观所致(把发展等同于单纯的经济增长)。

(5) 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偏见,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6) 关注人类中心主义与生物中心论、生态中心主义之争:

① 人类中心主义:人是最高等级的存在;人是价值的原点;只有人具有思维能力,人是认识的主体;人是能动性的存在,能改造对象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② 人类中心主义:关于人的生存的伦理学,但不是人的完善的伦理学。人所拥有的潜能,并不只够他的生存之用。

③ 生物中心论:敬畏生命,对于保护生物有意义。

④ 生态中心主义:把生态系统当作一个独立的整体,强调其整体性,强调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以及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7. 生态自然观的主要观点

(1) 人与自然是一种生态的关系;

(2) 生态系统是一个生命系统,是整体的、开放的、动态的、自组织的,具有自我调控、保持平衡的能力,能不断地演进,产生合理的结构;

(3) 生态自然界是系统的自然界:是多样性和整体性、平衡和非平衡的统一;

(4) 生态自然界是天然自然界和人工自然界的统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目标;

(5) 生态自然界是演化的自然界:从非生态型人工自然界转向生态型人工自然界。

(6) 生态自然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要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

8. 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途径

(1) 提高人的认识,确立人与自然是有机统一体的观念(基础);

(2) 发展科技,合理使用科技,不断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关键);

(3) 调节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把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结合起来;

(4) 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由之路);

(5) 发展低碳经济和开发新能源。

9. 可持续发展

(1) 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道路;

(2) 联合国文件《21世纪议程》——全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方案。

(3) 《中国21世纪议程》

(4)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用来看待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问题,看待社会发展问题。

(5) 树立科学发展观,协调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的关系;

(6) 科学发展观已成为党和国家的长期指导思想。

10. 低碳经济与新能源

(1) 何谓低碳经济?

(2)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

(3)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高效地

(4) 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

(5) 低碳经济提出的

(6) 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7) 1997年,《京都协议书》。

(8) “低碳经济”一词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

(9) 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

(10) 2007年12月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15日正式通过一项决议,决定在2009年前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新的安排举行谈判,制订了诗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

(11) 2008年7月,G8峰会上八国表示,将寻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其他签约方一道共同达成到2050年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少50%的长期目标。

11. 转向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

(1) 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

(2) 以“关联型节能环保意识”戒除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费嗜好;

(3) 戒除以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为代价的“面子消费”、“奢侈消费”的嗜好。

(4)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车很为全球的新热点。

12.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的挑战

(1) 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快推进的中国,高碳特征突出的“发展排放”,称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

(2) 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

(3) 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这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而目前的工业生产技术水平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

13. 新能源

(1) 新能源是指在传统能源之外,新技术之基础上系统地开发和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核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等,又称非常规能源。

(2) 新能源重点发展太阳能和风能。新能源汽车、电动车、新能源灯具……

(3) 开发新能源目的是解决全球性的资源问题、能源危机以及保护生态环境。

(4) 思考题:

14.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特征——全球性、和谐性、批判性。

15. 提出生态自然观的意义:

(1) 丰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2) 生态自然观追求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理论前提。

(3) 有助于建设生态文明。

(4) 生态自然观为系统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指明了发展方向和目标。

(5) 树立生态文明,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宗旨。

(6) 物质生产层面:生态文明的主导产业是生态产业,即以生态化为目标的农业、工业、信息业和服务业,核心是生态农业。

(7) 思想观念层面:思维方式的生态化和价值观念的生态化。

(8) 社会体制层面:在生态化物质生产的基础上建立新兴的社会体制。

(9) 迈向生态文明的一条新路:放弃传统增长模式,应用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