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基本规定部分英文翻译简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法翻译英文 《民法典》基本规定部分英文翻译简评

《民法典》基本规定部分英文翻译简评

2024-07-08 06: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其次,关于“制定本法”,《民法典(英文版)》采取了“This Law is formulated”之译法。对此,如陈忠诚先生指出的,用“enact”比“formulate”更为贴切。关于“根据宪法”,《民法典(英文版)》采取了“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stitution”之译法。但,改为“according to the Constitution”可能会更佳。

二、关于第六条

《民法典》第六条原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译文:When conducting a civil activity, a person of the civil law shall, in compliance with the principle of fairness, reasonably clarify th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f each party。

对此,笔者认为,首先,“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翻译为“reasonably clarify th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f each party”不是很贴切。“Clarify”的含义主要是澄清、说明,而不是“确定”。从本条来看,其意思应该是各方要合理约定各自的权利义务。对此,用“set forth”可能更好。Set forth是英文合同常见表达,意思是“协议中所述的或者协议确定的”,例如:The Parties desire to enter into this Agreement and make the respective representations, warranties, covenants and agreements set forth herein on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set forth herein。

三、关于第七条

《民法典》第七条原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译文:When conducting a civil activity, a person of the civil law shall, in compliance with the principle of good faith, uphold honesty and honor commitments。

《民法典》第7条和《民法总则》第7条的原文是一致的。在全国人大官网发布的《民法总则》英文版之中,这一句被翻译为:When engaged in civil activities, all persons shall observe the principle of good faith, be honest and honor commitments.

首先,关于民事行为,这里用的是“a civil activity”,笔者认为可能用复数“civil activities”会更好。而且,这里的“从事”一词,翻译为“conducting”或者“engaged in”,也没有太多必要,加这两个词倒是会显得累赘。秉持诚实翻译为“uphold honesty”似乎也略显生硬。因此,这一条建议可以改为:“In civil activities, all persons shall observe the principle of good faith, be honest and honor commitments”。

四、关于民事主体一词的翻译问题

关于民事主体,《民法典(英文版)》所用的措辞是“persons of the civil law”。例如,《民法典》第四条原文是“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民法典(英文版)》则是:All persons of the civil law are equal in legal status when conducting civil activities。

关于民事主体,《民法通则》之中并未使用这一概念。在《民法总则》之中,民事主体一词正式出现在了法律条文之中。在制定《民法总则》时,曾有些单位建议明确规定民事主体的概念、范围,以开放的方式规定民事主体包括哪些,以便为法律和社会发展预留空间。《民法典》虽然使用了民事主体一词,但也并未对此作出明确的定义。众所周知,民事主体制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例如资本市场常见的三类主体(资管计划,信托计划、私募基金)是不是民事主体,是否具有承担责任的能力,实务之之中争议很大。

关于民事主体如何翻译,在全国人大官方网站发布的《民法总则》英文版之中,其使用的措辞也是“persons of the civil law”。但是,从国内外的英文文献来看,似乎这一词很少被用到。例如,在王晨光、张宪初主编的Introduction to Chinese Law一书之中,Ling Bing撰写了关于“Civil Law”一章,其中对民事主体一词使用的翻译措辞是“civil subject”。在Yuanshi Bu主编的Chinese Civil Law一书之中,民事主体也被翻译为了“civil subject”。在JONATHAN K. OCKO翻译的佟柔先生的论文《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Civil Law Of The PRC: Its Birth, Characteristics, And Role》,以及在王利明教授撰写的《The Systematization of the Chinese Civil Code》一文之中,民事主体都是被翻译为“civil subject”。

而且,国务院法制局在翻译《民法通则》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时,使用的措辞也是:Article 2 The Civil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hall adjust property relationships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civil subjects with equal status, that is, between citizens, between legal persons and between citizens and legal persons. (LAB)。在新华社发布的民法典新闻通稿《China's Civil Code adopted at national legislature》之中,其采用的措辞也是“civil subject”。

实务之中,还有另外一种译法。例如,在北大法宝发布的翻译版本之中,其使用的措辞是“parties to civil legal relations”。在梁慧星先生主编的《民法典草案(英文版)》之中,其使用的措辞则是“parties to civil legal activities”。但,总体上讲,笔者认为此种译法显得不是很简洁,不如用“civil subject”,或者直接就用“parties”。

而且,在黄进教授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建议稿及说明》一书之中,民事主体一词也是被翻译为了“civil subject”。因此,总体来看,参考过去的翻译习惯,用“civil subject”可能比“persons of the civil law”更为合适。

五、关于“财产权”和“关系”的翻译

关于财产权,《民法典(英文版)》翻译为proprietary rights。对比之下,在《民法总则》英文版之中,则被翻译为了property rights。从英文的角度来讲,property right或者property law更为常见。proprietary虽然是property的形容词,但是其出现的频率并不如property。而且,在钟威廉(William C. Jones)教授翻译的《民法通则》之中,其使用的措辞也是property。因此,笔者建议此处用property更佳。

对比《民法典(英文版)》第1、2条可以看出,关于“民事关系”,其翻译措辞是civil-law relations;关于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其翻译的措辞则是“personal and proprietary relationships”。也就是说,“关系”一词,被分别翻译为了relation和relationship。再如,第133条的“民事法律关系”,则被翻译为了civil juristic relationship。即便是在英语国家,relation和relationship的区别也是一个很复杂和很有争议的问题。从国外的词典来看,二者也确实有很多地方相互混用,很难绝对的划出二者之间的界限。但是,笔者认为,同一个翻译文本之中,将“民事关系”翻译为civil-law relations,而民事法律关翻译为civil juristic relationship,此种差异并无必要。而且,在《民法总则》英文版之中,民事关系和民事法律关系都是被翻译为relation。因此,笔者建议,可以继续使用《民法总则》英文版的译法,采用relation一词。

六、结语

由于中西法律文化传统的区别,很多时候中国法律的概念未必能找到对应的英文词语。例如,挂靠一词在中国很是常见,但这个词很难被翻译为英文。而且,同一概念在英美法系内部也有可能还会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总体来讲,法律翻译是一个特别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难度非常大。《民法典(英文版)》的发布,无疑是凝聚了此项翻译工作参与者巨大的心血和付出。笔者在此提出一些评论,希望能抛砖引玉,促进法律翻译工作更好的发展。

彭先伟,德恒北京办公室 合伙人、律师,中国海仲仲裁员。彭律师2006年开始从事律师工作,擅长国际贸易、 海事海商,并为客户提供了诸多涉及保险、银行金融、国际仲裁,反垄断、外商投资等法律事务的解决方案。彭律师熟练掌握英文,能独立处理在伦敦、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国际仲裁案件。

邮箱:[email protected]

吴亚男,德恒北京办公室 律师;吴亚男律师执业十年间,处理了大量海商海事、保险、诉讼仲裁等案件,具有丰富的法律实务经验。

邮箱:[email protected]

来稿请发至邮箱 [email protected]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