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唐诗中的荷花意象及其人格象征意义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哪些象征意义试举相关作品说明 浅谈唐诗中的荷花意象及其人格象征意义

浅谈唐诗中的荷花意象及其人格象征意义

2024-07-06 23: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荷花多次出现在中国的诗歌里,是我国诗歌中重要的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寓“意”之“象”。荷花寄托着诗人的情感,甚至是诗人自己的化身。古往今来,荷花与无数的文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中国的文学长河里,荷花历来被文人所喜爱。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写到荷花的诗句更是俯仰皆是,如《诗经》中有两首写到荷花,《楚辞》中有十一首写到荷花,汉代诗歌中有四首写荷花。到了魏晋南北朝文学的自觉时代,写到荷花的诗渐增,大约有250首。其中直接吟咏荷花的诗大约有三十多首。到了唐代,咏荷诗大约有两千首,约占全唐诗的二十分之一。从《诗经》开始,荷花就出现在文学的视野里。《诗经》里有“彼泽之陂,有蒲有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隰有荷华”等描写荷花的诗句。荷花更是《楚辞》中常见的“香花”。先秦时期,《诗经》、《楚辞》奠定了荷花与女子、文人之间的类比关系。汉魏六朝之际,诗词中出现的荷花意象有一个演进、发展的过程,荷花逐渐被文人赋予了自身的情感,女性意味强烈,成为美好事物的象征。唐代时,唐诗中,既有对荷花意象的秉承,又有对荷花意象的开拓。荷花在女性意味及人格象征方面扩大了表现范围,荷花丰富的人格象征意义开始生成。荷花在不同的时代不同心理的文人笔下有着不同的代表寓意。在中国诗歌史上,荷花意象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荷花意象唤起了诗人们对人生自审的各种感受。

 

一 唐代以前的荷花意象

 

(一) 《诗经》、《楚辞》奠定了荷花意象与人的类比关系

先秦时期,中国的文学作品中就有了描写荷花的诗句,但这时的荷花,只是作为一种独立的表现对象。如《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有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彼泽之陂,有蒲有蕳。有美一人,硕大且卷。……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硕大且俨。诗中用香蒲、荷花起兴。《诗经注析》中郑笺认为“蒲以喻说男之性,荷以喻说女之容体也”。《郑风•山有扶苏》里,也有“隰有荷华”的诗句。在《诗经》中,荷花比喻女子是建立在荷花的外部形态上,荷花的鲜艳红丽,亭亭净植,与女子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奠定了荷花与女子之间的类比关系。

荷花是《楚辞》中常见的“香花”。《离骚》中“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就是借荷花来表达内心芳洁,荷花象征着作者不屈的精神和内心品质的高洁之美。即所谓的“其志洁,故称其物芳”。荷花的内在品质与文人有着相通之处,故以荷花来比喻文人。《楚辞》中的荷花奠定了荷花与文人之间的隐喻和类比关系,为荷花象征的意象开拓了新的篇章。

 

(二) 荷花意象在汉魏六朝时期的表现

汉魏六朝时期,在诗歌领域,进一步的发展了荷花与女子之间的类比关系。继《诗经》、《楚辞》之后,两汉乐府诗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又一壮丽的景观。在乐府诗中,也有描写荷花的诗,如《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这里鱼莲相戏,实际上是喻指青年男女嬉戏相悦。试想十亩方塘,田田绿盖,颜色纯净,姿态亭亭,摇曳在清风之中,那种清新明丽之美和人花相映所产生的美,是多么的纯真和浪漫,在这样的环境中当然会促成浪漫的爱情。再如古诗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方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借荷花表现远方游子的思乡之情。这一时期,荷花逐渐赋予了人们的情感体验,成为爱情、思念主题的表达,荷花意象承载着诗人的情感创作,成为美好愿望的表达。魏晋南北朝时,文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学呈现了多面性,文学风格也趋于多样性,荷花意象在这个时期也更加的丰满,许多作品中都出现了荷花意象。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以采莲为主题的诗歌,使人一提到采莲就联想到是诗人对美与爱的追求,寄托着诗人的思念之情。如:《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这里的荷花寄托着诗人的思念之情。这一时期的荷花意象既秉承了先秦时期荷花的“比兴”传统,又有创新之处。南朝时,南朝人着意抉发的是荷花与女性之间的相似性,这一时期荷花意象具有浓烈的女性意味,如简文帝《采莲曲》“江花玉面两相似”,梁文帝《采莲曲》“莲花乱脸色”。这些诗歌都是以荷花和女性的容貌有着一定的相似性而进行描写的。这一时期的诗歌,主要停留在荷花的外部形态和女性的容貌上。此外,在南朝诗歌中,谢朓,谢灵运对荷花的描写开创了一种新的笔法,秋荷意象出现在诗歌的创作中,这是荷花意象一个重要的发展。如:谢朓《后斋回望诗》“夏木转成帷,秋荷渐如盖”,《咏蒲诗》“间厕秋菡萏,出入春凫雁”。这两首诗里都出现了秋荷,但是,此时的荷花没有寄托着诗人的主观情感,只是描写秋天里荷花变化的样子,描写出秋荷的生意之美,这与唐诗中出现的秋荷意象有着不同之处。 

 

二 唐诗中对荷花意象的延续与发展

 

唐诗中,既有对荷花意象的秉承,又有对荷花意象的开拓。唐代以前,文人们对荷花意象的描写只是停留在比兴、隐喻的基础之上,没有将荷花与人的感情达到物我合一的高度。但是,到了唐代,很多诗人将荷花高度的主体化,使物我合一,物我合一主要表现在,荷花意象是女性高洁品质的表现,同时,荷花意象是诗人对生命的衰老,身世遭遇的叹息,荷花意象象征诗人的清净、不染的高洁人格,荷花意象成为个人情感抒发的载体,承载着诗人的思想情感。诗人常常以荷花自比,纷纷以荷花作为自己的人格写照。唐诗中的荷花意象既秉承了前几个朝代以花喻人、爱情和高洁的意象传统,又赋予了荷花高度主体化色彩。

(一) 荷花意象是女性美丽容貌和高尚品德的象征

唐诗中,对女性的歌咏一般都是采用以花喻人的形式。初唐、盛唐时期,诗人延续了对荷花意象的描写,这个时期的荷花意象仍停留在女性的外表形态的描写之上。中唐之后,荷花的女性意味虽然仍是荷花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已经开始淡化,荷花丰富的人格象征意义开始生成。荷花意象不仅是女性美丽容貌的表现,而且是女性高洁人格的象征。唐代诗歌对女性的关注超越了前代,诗人不仅着重刻画女性的外在之美,而且更加注重女性的内在品质。

荷花象征着美貌的女子,即表现女子容颜的美丽,身材的婀娜,高尚的品质,即所谓的“女儿如花”。如唐明皇形容杨贵妃“芙蓉如面柳如眉”就是以荷花的外表形态之美,来比喻杨贵妃的国色天香。女性自古以来就与荷花有着不解之缘,在许多诗人的作品里都出现了以荷花来描写女性。如:李白《古风》“美人出南国,灼灼芙蓉姿”,王昌龄《采莲曲二首》(其二)“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诗中都出现了荷花,都是以荷花来刻画出少女美丽的形象,人面荷花,浑然一体,少女的容貌姿态如同荷花般鲜艳,红润,亭亭玉立。在王昌龄《采莲曲二首》(其二)中,以荷花来衬托出采莲少女的美丽,同时也刻画出意境的优美,在荷花与少女之间,分不清哪里是荷花,哪里是罗裙,哪里是脸庞,荷花与少女浑然一体,相映成趣,让整幅画面充满了动感和美感。再如温庭筠《懊恼曲》中有这样的句子“三秋庭绿尽迎霜,惟有荷花守红死。”《温庭筠全集校注》中,顾予咸认为:“庭院中其他绿色草木均迎秋霜而枯黄凋衰,惟有荷花伴其娇红而死,以喻物性不同,荷花守红死似喻女子守青春之容颜与坚贞之品性而死。”这一联运用象征隐喻手法,以荷花自喻,借物写人,将荷花的品质与女性的人格联系在一起。在深秋时节,庭院里许多植物无不迎霜变色,但荷花即便的凋谢了枯萎了,却不改最初的颜色。“守红死”的荷花,突出了荷花的忠贞不移,光彩照人,令人肃然起敬。

(二) 荷花意象是文人清净,不染的人格象征

“审美理趣、时代心理决定了唐人对荷花的观照方式,在唐人的笔下,荷花又多了几分独特的意蕴,荷花不仅是女子的象征,更是“清净”、“不染”的象征。同时也表现出时代的心理,文人的心理,从整体意义上代表了现实生活与心灵变化的轨迹。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许多有才之士放弃了仕途之道,决然的选择了隐居避世,过着山水田园般的生活。荷花意象频频的出现在诗人的创作中,承载着诗人的人生历练与思想感情。许多诗人在与命运抗争的过程中,借荷花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愁苦与烦闷,并借荷花来表达自己的高洁之志,与世无争、不同流合污,同时也强烈的反映出社会现实的黑暗与不公。他们感叹人生如梦,怀才不遇,命运多舛。如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看取莲花净,英制不染心”。孟浩然早年有用世之志,但政治上困顿失意,以隐士终身。他是个洁身自好的人,不乐于趋承逢迎。诗中的“不染心”就是指保持一颗纯洁,清净的心,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寓意。再如李群玉《莲叶》“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既写出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性,又表达了自己“不染”、“清净”的心志。

“清水出芙蓉”表现出诗人追求的是一种清新、自然之美,也是诗人清净,不染的象征。荷花既有香远益清之气,又有无需雕琢的美丽,用李白的话说就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诗中的芙蓉就描绘出一种清新、自然之美。“清水”、“芙蓉”为我们营造出一幅优美的意境,这正是像李白这样浪漫洒脱之人追求的。再如李白《古风》“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碧荷”生长于“幽泉”之中,显得更加的光鲜美丽,诗人借荷花的艳丽之美,来表达自己的心志,表现出一种清新、自然之美。李白就是以自己超凡脱俗的率真洒脱的性格去体验着自然界中的“清”美,使自己变得高雅脱俗,乃有“诗仙”之称。荷花的“清”美同样也是文人士大夫情趣的表现。

(三) 荷花意象是诗人对自己命运的叹息

唐代之前的荷花往往代表着一种愉悦的情感,常常与美丽圣洁相联系。但是,到了唐代,旧观念被颠覆,许多新的情感被赋予在了荷花身上,如愁恨,无奈,悲伤等情感都可以通过荷花来表达,“枯荷”、“败荷”、“残荷”、“秋荷”等意象纷纷的涌现在诗歌的创作中。这些意象的出现较前几个朝代对荷花意象的描写有了较大的突破。荷花意象与人物的思想感情相结合,相互渗透,又形成了别样的情调。“唐诗超越了六朝诗歌的情景关系,情以物迁,情与境谐,唐诗中的衰荷、枯荷之景与主题情感水乳交融,有机统一。”诗中出现“枯荷”、“败荷”、“残荷”、“秋荷”等意象,有的是悲伤之情的寄托,有的折射出国家的衰败,赋予了荷花诗歌新的审美内涵。

唐诗中,“枯荷”、“残荷”、“秋荷”意象的出现,其实是折射出诗人对生命衰老的叹息之感,也表现出美的凋残,爱的失落,对人生无奈的叹息,这也是对荷花意象的进一步拓展。枯荷”、“残荷”、“秋荷”是一种自然景观,是生命必须经历的过程,这似乎又透露出诗人借这些景象来抒发自己对人生浮沉,生命衰老的无奈之感。如白居易《南湖晚秋》“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惨淡老容颜,冷落秋怀抱。”整首诗都以冷色调为主,描写出秋天的凄清荒凉,抒发出诗人在迟暮之年,对容颜衰老,生命衰老的无奈之感和惆怅的心情。

丹纳在《艺术哲学》中精辟地说道:“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格。”意象是作品的构件,也取决于时代精神。在晚唐衰败的时代大背景下,很多诗人借荷花的衰败之景来衬托人物内心的凄凉。“枯荷雨声”、“荷衰芙蓉死”等意象逐渐出现在诗歌的创作中.荷花逐渐成为个人情感抒发的载体。如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衮》“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在凄清沉寂的秋天,阴沉沉的天色中,还下起了雨,几棵被霜打过的枯荷已经残败,零落的站在秋风中,这番情景勾起了诗人的伤心往事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此情此景,越发觉得孤独寂寞,前途未卜。整首诗没有提到一个“情”字,却处处流露出诗人身世冷落,孤独寂寞之感,此时的枯荷已不再是纯粹的景物,而是诗人自己的化身,李商隐用枯荷来自比,寄予了自己的愁苦烦闷之情。诗中出现了“芙蓉死”的意象,乍看是写景,可细细品味之下,无不透露着诗人的寂寞无奈之感。再如李商隐《登霍山驿楼》“弱柳千条露,衰荷一面风。”一方面表现出在刘稹叛乱下的社会衰败局面,抒发自己的嫉恶如仇之感;另一方面柳儿和残荷的命运也象征了作者自己的不幸遭遇,突出他的血气方刚。

三 唐诗中荷花意象表现的思想感情

 

唐代诗人,在继承前人抒写荷花的基础上,继续把荷花的独特意蕴表现在诗歌中。唐诗中出现的荷花意象,许多都承载着诗人的思想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或托物言志。诗人对荷花描绘的过程中深深地寄寓了个体人生的种种意趣与追求。荷花所表现的独特意蕴逐渐出现在诗歌的创作中,被诗人赋予了独特的情感,有的借荷花抒发相思愁苦之情,有的借荷花抒发列别难舍之情,有的借荷花感慨自己的身世遭遇。从这些情感的抒发中,唐代诗人把荷花的“哀”美表现到了极致。荷花意象逐渐被诗人赋予了种种情思,蕴含着人们内心的情感和观念,成为诗人精神的依托。

(一) 思念之情

许多诗人都喜欢把自己的思念之情以诗歌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些思念让诗人自己或悲伤,或难过,或快乐,或兴奋,都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在这些抒发思念之情的诗歌中,往往以荷花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借荷花倾诉相思苦情。看到荷花,就如同看见梦寐以求的那个人一样,希望通过荷气的香远益清把自己的思念传达给对方,希望对方能感应得到。虽然是自己的主观想象,但却表现诗人的思念是如此亲切可感。从诗歌的字里行间中,我们体会的不是诗人冰冷的字词,而是诗人澎湃的思绪,悲伤的情怀,还有那缠绵的思念。此时的荷花已经和诗人的内心世界绾结在一起了,达到了“物我合一”的高度,荷花倾注了诗人太多的情感。如孟郊《怨诗》“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以痴心傻气的想象来抒发女主人公愁苦深重的相思之情。地域的相隔,男女主人公不得相见,女主人公通过大胆的想象,来抒写思念之重。把两个人的眼泪,分别滴在荷花池里,看谁的眼泪先把荷花淹死,就说明谁的思念更深重苦涩。这种大胆而夸张的想象,深深地透露出女主人公的思念之切,思念给人带来的愁苦是苦不堪言的。但是,在诗人的眼中,荷花是纯洁无暇,坚贞不移的,诗中描写的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也是这样的,这使思念变得更加的冗长与真切,看得让人触目伤怀,撼人心魄。再如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此首诗写出了夏夜永亭纳凉清爽闲适和对友人的怀念,借着清风托着荷气带去对老朋友的思念,在字里行间中感受着诗人细腻的情感。

(二) 感慨身世遭遇

荷花意象不仅寄托了诗人的思念之情,还被诗人用来感慨自己身世遭遇。人生就像荷花一样,总有衰败残落的一天。很多诗人在怀才不遇,道路坎坷,人生艰难之时,常常以残落的荷花自比,以哀景来抒哀情,使整首诗都充满着悲伤的情调,让我们读到的是诗人寂寞惆怅的心情,不禁生了几分同情之感。如陆龟蒙《白莲》“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王锡九:《皮陆诗歌研究》对这首诗的主体有这样的阐释:“此为咏荷之作,实有诗人隐喻自己的意蕴。”诗人借荷花自比,既表达了自己孤芳自赏遗世独立的高洁之志,似乎又暗示了诗人才高不遇,时运不济的伤感。再如李商隐《赠荷花》“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哀愁杀人”整首诗充满了悲情,发出了撼人心弦的声音,最后的感叹也是诗人感慨自己的身世遭遇。

(三) 离别难舍之情

离别总是伴随着淡淡的苦涩。荷花意象在不同诗人的笔下,赋予了不同的代表寓意。有人借荷花表达相思愁苦之情,有人借荷花表达美好的爱情,有人借荷花感慨身世遭遇,也有人接荷花抒发离别难舍之情。荷花意象不断的丰富,代表着不同的寓意。诗人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往往通过荷花表达出来,读者通过荷花意象可以捕捉到诗人的细腻情感。如李商隐的《板桥晓别》“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诗人化用典故,运用拟人的手法,抒写情人间的离别苦情。

唐诗中荷花意象表现的思想感情,或悲伤难过,或离别愁苦,或相思难耐,都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这使得荷花意象的内涵和意义越来越丰富,从而增添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荷花意象不仅是诗人情感的寄托,而且也是士大夫人格的象征。

四 唐诗中荷花意象的独特意蕴——士大夫人格的象征

 

荷花在文人的眼中,不仅外表红艳,清幽淡雅,亭亭玉立,而且具有高洁,坚贞不移,遗世独立,超然物外,孤芳自赏的内质。荷花意象一直以来都受到文人的喜爱。在文人笔下,荷花意象表现的独特意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荷花具有其它水生植物没有的特质,如守一花一茎,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这与士大夫有着相通之处,这与荷花成为士大夫的人格象征有着必然的联系。荷花象征文人士大夫,可以追溯到《离骚》,《离骚》中: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奠定了荷花象征文人士大夫的原始模型。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发展,荷花象征的人格逐渐丰富起来。荷花是高洁之志,淡泊之志的人格象征,孤芳自赏、遗世独立的人格象征,忠贞不移的人格象征。在文学发展的过程中,荷花似乎成为了衡量人特定的符号,提到荷花人们就想到士大夫高尚的人格。

 

(一) 高洁、淡泊之志的人格象征

在唐代的诗歌创作中,荷花意象逐渐成为了士大夫人格的象征,奠定了后世荷花意象作为人格象征的雏形。文人意趣,如同荷花内在的神理神韵。在唐代纷繁复杂的社会大背景下,存在着不少的奸诈,心怀叵测之人,但也涌现出许多具有高洁之志,淡泊之志的人物。如陆龟蒙,李群玉,白居易等。他们纷纷以荷花作为自己的人格象征,借荷花吐露自己的心声。如白居易《感白莲花》“白白芙蓉花,本生吴江濆。不与红者杂,色类自区分……”白莲的这种孤清不群,具有高洁淡雅之志,颇具神韵的形象,正是诗人用以自诩的写照。又如陆龟蒙《白莲》“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这是一首咏白莲的诗,内容有所寄托,诗人描写白莲花含着怨恨在不知不觉中谢落,暗喻洁身自好的人。他既写出了荷花的清洁高雅,洁白无瑕,不同凡响,也隐喻着诗人的高洁淡泊之志。再如李群玉的《莲叶》“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写出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其实也是在隐喻自己的高洁、淡泊之志。

(二) 孤芳自赏、遗世独立的人格象征

荷花逐渐成为广为接受的士大夫的人格象征物,又丰富了荷花表现的内涵,同以前的荷花意象相比,有了实质性的突破,荷花逐渐与士大夫的情操结合在一起。荷花让人们想起士大夫孤芳自赏,遗世独立,超然物外,无意争春的优秀品格。如温庭筠《江南曲》“拾萍萍有根,采莲莲有子。不作浮萍生,宁为藕花死。”通过浮萍与藕花的对比,写出了温庭筠在人生沉沦潦倒时,对自己人生信仰有着清醒而深刻的认识。从诗中的“不作”,“宁作”取舍之间有着明确的价值判断,从而凸显了独立不迁,孤芳自赏的性格。再如孟郊《乐府三首》“莲子不可得,荷花生水中。犹胜道旁柳,无事荡春风。”通过水中的荷花与道旁柳相比,突出了水中荷花不随波逐流,写出了诗人自己高尚的人格。

(三) 忠贞不移的人格象征

荷花意象更多的出现在诗歌创作中,诗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审视着荷花。荷花意象频频的出现在诗歌创作中。突显了荷花的形态之美,精神之美和意境之美。荷花作为一种文人精神的依托,不仅是高洁淡泊之志,孤芳自赏,遗世独立的人格象征,还是忠贞不移的人格象征。如李群玉《伤思》“八月白露浓,芙蓉抱香死。红枯金粉堕,寥落寒塘水……”在深秋时节,满池残荷,意境凄凉 ,诗中的一个“抱”字突出了荷花的忠贞不移,同样也是诗人情感的吐露。再如郭恭的《秋池一枝莲》“秋至皆零落,凌波独吐红。托根方得所,未肯即的荷花,被诗人赋予了带着悲剧美的人格。通过庭院里的随风。”是对荷花高洁内质的赞许与感叹,及对于秋天中其一枝独秀的期许。

结  语

从先秦时期到唐代,荷花意象生成的内涵是逐渐扩大和丰富的。在不同文人的笔下,荷花有着不同的内涵,代表着不同的寓意。唐人对荷花不同美感特质的发现,对诗歌的创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荷花还是士大夫人格的象征,一方面荷花让人生意义有了更为深刻的思考,另一方面又表现出荷花让人在对待社会事物上的超脱。唐诗中出现的荷花意象,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荷花有着一种独特的情感,他们对荷花的崇拜赞美都体现在诗歌的创作中。无论是咏荷之美好,还是赞荷之娇羞,或是叹荷之残败,都有着诗人情感的流露和精神的依托,在他们的字里行间中我们可以触摸到那扣人心弦的情怀,或悲伤,或愉悦。荷花象征着美好与高洁,是士大夫人格的象征,文士们纷纷以荷花作为自己的人格写照,赋予者荷花独特的内涵。唐代荷花审美认识的发展,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