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20)概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我国新媒体产业的发展概况800字作文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20)概述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20)概述

2024-02-05 23: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背景介绍

特色与亮点

国内第一部全面关注新媒体发展状况的蓝皮书

系列年度报告,自2010年以来连续第11次发布

主编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

协编单位: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连续6年(2013-2018)荣获优秀皮书一等奖

我们坚持的原则

时代性

开放性

全面性

前沿性

专业性

我们对“新媒体”的理解

依托于互联网、移动通信、数字技术等现代信息传播技术而兴起的媒介形式及其应用。

我们对“蓝皮书”的理解

蓝皮书,作为一种年度报告,是典型的智库产品。从内容上来说,它关注的就是两个字,即“态”和“势”。

态,就是现状,是一个行业或研究领域发展的基本状况;

势,就是趋向,是一个行业或研究领域发展的未来走向。

“态”是实然,“势”是必然。对“势”的研判建立在对“态”的准确把握基础之上,而对“态”的准确把握则需要广泛收集一个行业或研究领域的基础数据,并对这些基础数据进行科学的梳理和分析。

准确把握“态”不容易,科学预测“势”更难。

我们研究的重点

关注新媒体发展现状

分析新媒体热点焦点

洞察新媒体传播影响

研判新媒体未来趋势

提出新媒体发展建议

11年来新媒体蓝皮书年度主题

本年度新媒体蓝皮书构成

主题:“5G+”智能中国

五大版块:总报告(1)、热点篇(7)、调查篇(7)、传播篇(5)和产业篇(5)

作者团队:产学研相结合,汇集国内46位新媒体前沿观察者和研究者

主要内容:社交媒体疫情信息接触与公众心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直播电商元年、智能媒体发展、主流媒体Vlog、互联网舆论场发展、网民新闻阅读习惯变化、网络广告、移动短视频、新媒体版权、新媒体产业等。

二、本年度总报告的主要内容

总体概况与发展态势

数字化成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驱动力

5G研发建设与场景应用同步进入高速推进期

互联网治理重点转向新技术与新应用

热门盘点和焦点透视

媒体融合的价值取向不断凸显

电商直播打造“带货经济”新高地

短视频平台成为“种草流量”聚合地

新媒体智库致力于政务服务与前沿科技研究

传播分析与影响解读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建设:

着眼造福全人类

网络空间治理:

安全可控和开放创新并重

互联网企业出海:

机遇与挑战同在

十大展望

新基建带动数字经济进入

全面提速提质新阶段

网络安全建设注重

严管严控与开放创新并举

直播和短视频在黄金发展赛道上竞速

“5G+”应用加速产业互联网变局

互联网巨头积极布局超级APP生态

互联网企业出海面临巨大挑战

微传播价值与媒体融合价值回归本质

“耳朵经济”迸发市场发展活力

网络文化呈现“破圈化”发展新趋势

数字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迎来新机遇

三、本年度分报告的主要发现

疫情期间民众社交媒体的信息“沉浸”

伴随着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同时暴发的是“信息疫情”(infodemic)。分报告《社交媒体疫情信息接触与公众心理调研》基于3070位受访者的调查数据,考察了他们疫情期间社交媒体的使用和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疫情叠加社交媒体的沉浸(flow)传播,使公众心理出现群体性疫情抑郁、泛在的疫情焦虑情绪和中度疫情压力感知。

两个数据:上午,4小时

几点初步的结论

公众频繁接触疫情相关信息,进入一种社交媒体的疫情信息沉浸(Flow)状态。

社交媒体的疫情信息传播,往往涉及到社会管理等政策性讨论,公众倾向于选择熟人社交平台或者说是“强连接”平台,而不是“弱连接”平台。

公众心理状态随社交媒体“沉浸”时长呈倒U型分布,越关注疫情防范知识的公众,其抑郁、焦虑、压力的状态越糟糕。

与常态状况下相比,疫情期间的公众从来自于弱连接的“陌生人”的支持强度增加。社交媒体的传播行为与心理状况形成了互相加速的“陀螺”。

新媒体已经成为大众获取新闻信息的主渠道

分报告《2019年中国网民新闻阅读习惯变化的量化研究》基于3万人的问卷调查,得出结论:新媒体已经成为我国公众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

手机媒体是最重要的新闻信息来源;

只从传统媒体中获取新闻信息者极少;

以微信、抖音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是获取新闻信息最重要的新媒体类型;

腾讯微信是用户最多、最广泛的新闻信息获取平台。

统计数据显示,民众在接收新闻信息时,倾向于通过移动端从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渠道获取信息,电视、纸媒等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占有率大大下降。

抖音所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在用户获取新闻信息过程中的重要性正在不断增加,是除微信群外最多用户选择的渠道。可以预判,随着5G时代的到来,用户对音视频内容的接收将大幅增加,而对文字内容的接收则会相应减少。

传统媒体手机新闻客户端遭遇现实生存的挑战

分报告《2019年传统媒体手机新闻客户端创新升级发展报告》分析了传统媒体手机新闻客户端当前所处的冏境:

需求侧:手机新闻客户端用户的行为模式在变化。他们习惯于频繁地“刷”新闻,更加偏爱直观的音频、短视频、视频、直播等内容。

供给侧:多元化内容竞争日趋激烈。其一来自于自媒体,其二来自于聚合类商业平台。

商业模式:模糊不清。二次售卖、内容付费、平台模式都无法有效落地。

用户下沉成为新媒体行业发展新动向

分报告《2019年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分析了这一动向的原因:

首先,互联网持续向高龄和低龄两端群体渗透,50岁以上互联网用户占比13.6%,或成未来互联网红利最大份额。

其次,三线以下城镇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有望成为新媒体行业的蓝海。

再次,初中及以下学历群体规模庞大,其中手机网民约3.78亿,年轻群体依然是互联网主力军,Z世代(出生于1995~2005年)人口达2.6亿。

拼多多、趣头条等新媒体平台纷纷布局下沉市场,与互联网头部企业展开角逐。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应走向智能化发展道路

分报告《2019年县级融媒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报告》指出三点:

方向上加强舆论引导。县级融媒体的首要目标是打通舆论引导的“最后一公里”。

内容上贴近当地生活。制作真正贴近当地人民群众生活、受人民群众喜爱的内容,是县级融媒体建设成功的关键。

技术上走向智能化发展。智能化新技术的应用极大提高了新闻工作人员内容制作传播的效率,提升了县级融媒体的传播力。

“网红”城市形象传播成年度热点

分报告《2019年中国互联网舆论场发展研究报告》指出,在互联网平台扶持及网民的热情参与下,除了“北上广”之外,西安、青岛、成都、重庆等国内“网红城市”层出不穷,国内多个城市故事和文化旅游消费场景不断焕发新的活力,热度不断攀升。城市形象传播成为2019年互联网舆论场的最热话题之一,或将在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占据头条。

直播电商将成为电子商务新动能

分报告《2019年直播电商元年发展报告》指出:

直播电商向直播经济迈进。设计、生产、流通、消费和服务全链条串连,“云逛街”逐渐流行。

全民皆主播,万物皆可直播。工厂直播、商户直播、档口直播和线下直播基地将崛起。

直播电商不断向货源靠近,数字化的柔性供应链将是直播电商竞争的关键。

直播电商将在商品市场和服务市场齐头并进。垄断竞争市场向竞争市场演进,细分领域或现新商机。

智能音频或成为新的互联网接入界面

分报告《2019年中国网络音频发展报告》指出:

在移动互联时代,基于同一用户在不同设备间的断点续播、订阅音频节目的进度同步等功能尚未落地,无缝衔接的用户收听体验还难以实现。而在智能互联时代,各种智能硬件和语音助手的普及,使以用户为单位、收听设备多样化以及便捷的场景切换、人机交互成为可能。互联网界面正从图形用户界面(GUI)向自然用户界面(NUl)全面转变,只需语音、面部表情、动作手势等最本能自然的方式就能完成人机交互。

一线主播收入走高,成为头部主播难度升级

分报告《2019年网络视频直播发展研究报告》:

2019年,各平台主播单月创收情况较2018同期均有所增长,月均值为4.1亿元,较2018年增长21%。与2018年相比,2019年前1万名主播的年收入门槛突破12万元,达到工薪一般水平。

相较于2018年上半年,头部主播前十榜单门槛大幅提高,从之前的958万元提高到1258万元,而六大头部平台主播数量较上年均有所下降。这意味着成为头部主播的难度升级。门槛的升高将导致头部主播的资源稀缺,进而对平台整体的创收造成影响。

 

四、中国新媒体发展的政策建议

八点建议

1.集中力量发展数字经济,积极探索智能经济新模式,发挥多主体作用共同挖掘与共享数据价值;为建立数据市场正常秩序,加快推进规范数据权属、数据竞争、数据保护等基础性问题的研究。

2.系统配套新基建相关政策,拉动经济转型;填补新技术新应用新业务带来的监管真空,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持续加强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构建,发挥网络平台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助推作用,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

3.推进“5G+”网络建设与应用落地,加强5G应用和网络、终端、基础软硬件间的协同;提升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新媒体传播领域的应用研究,推进出台“5G+媒体”系列行业关键技术标准与具体领域专项指南。

4.继续支持与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确定移动端为新媒体建设与传播重点,规范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实践,积极进行联合订阅等媒体多元化经营模式探索和创新,建立全媒体传播体系。

5.优化数字政府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协同线上线下融合治理,凝聚建设数字化社会共识,做好疫情相关新媒体实践与理论研究工作,加大外向型高端新媒体智库建设,增加新媒体智库研究品牌产品,推动媒体智库与国际知名智库交流与合作,培养具备信息挖掘和核实能力的“专家型”人才。

6.进一步强化传统主流媒体的微传播话语权,倡导建设性新闻的研究与实践,紧抓移动直播与短视频发展红利,创新视频产品生产和展示形态,不断发掘直播和短视频等视频行业的社会意义,持续发挥视频平台的公益、市场等多元价值。

7.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的国际合作,增进全球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互联网全球治理议题的共识,积极参与数字经济、新传播技术等领域国际规则制定,提升国际话语权,消弭“数字歧视”,推进全球数字技术使用更加公平、均衡、合理。

8.利用互联网应用产品出海的机遇搭载传播中华文化与价值观,将文明交流互鉴理念贯穿新媒体国际传播实践,强化网络文明交流合作机制,通过新媒体手段讲好中国与国际社会共同抗疫、命运与共的故事,推动构建全球微传播新秩序。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