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学科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开题报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小学学科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开题报告

《思维导图在小学学科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开题报告

2023-08-01 06: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思维导图(Mind Mapping)是英国学者Tony Buzan 在70年代初创立的一种新型笔记方法,它以放射性思考为基础,是一个简单、高效、放射性、形象化的思维工具,能够全面调动左脑的逻辑、顺序、条例、文字、数字以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空间、整体思维,使大脑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开发,从而极大地激发人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课堂教学要给予学生有意义的学习过程体验,在获得知识积淀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合作,从而助力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奥苏贝尔(Ausubel)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也指出:只有将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即将新知识结合到已有认知结构中去,有意义学习才会产生。思维导图将思维过程和知识结构用图的形式展示出来,可以更好地把握学 生思维过程和知识的整体架构,以便于将学生的新知识整合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也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可见,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工具。它有利于学生的潜能激发和终身发展。在教学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思维导图的理论一经提出,很快就在世界各国的企业培训和教育方面得到推广和运用。目前,全球已经有大约2.5亿人使用思维导图。在教育、医学、农业、工业、气象、管理等各个领域,都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尤其在美国、欧洲等西方发达国家。国外教育界关于思维导图在学科教学中的研究已然有了一定的理论、实践的积淀。 与国外相比,国内思维导图的应用还刚刚起步,教育界的很多教师和研究人员也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一些小学、中学、大学进行了思维导图与学科教学的一些尝试,使思维导图的应用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了一定的发展。相对来说,港澳台地区有不少学校都在推行思维导图教学,大陆起步较晚。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还处在理念的推广阶段,实践操作层面的理论及经验还较缺乏,小学阶段尤为显著,因此,本课题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与实践价值。 针对本地区学生学习资源相对匮乏及学习能力相对薄弱的现状,我们提出了《思维导图在小学学科教学中的运用研究》的课题,找准了思维导图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学习质量的结合点,旨在全面落实二期课改的精神,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课题,将遵循教师、学生两条路径,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系统的知识建构、互动教学、个性培养”为研究重点、意图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掌握“主题——次主题——细节要点——整理完善”的构图方法,经历“了解——模仿——运用——熟练”的四个阶段,逐步达到灵活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学习,激发智慧的境界。课题主要意义是: 1、帮助师生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策略,快捷有效地进行课本知识传授,促进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2、建立系统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对学习的课程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使整个教学过程和流程设计更加的系统、科学有效。 3、教学过程采取互动式,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让学生有更大的发挥自我的空间。 4、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才施教,发展并挖掘个体的独特性,从而最大限度的做到因才施教。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际方面: 思维导图(Mind Map)又被称为心智图、心灵图、脑图等。最早是由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巴赞(Tony Buzen)于1970年提出的。他在《思维导图》一书中对思维导图是这样定义的:“思维导图使放射性思维的表达,因此也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它使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是打开大脑潜力的万用钥匙。思维导图可以用于生活得各个方面,其改进后的学习能力和清晰的思维方式会改善人的行为表现。”   托尼•巴赞发明思维导图后,很快在各国企业培训和教育推广和运用。如IBM培训部门利用思维导图展示与英国政府合作的帮助人们学习和活动,波音公司将波音飞行手册压缩成25英尺场的思维导图……目前,全球已有大约2.5亿人使用。在教育、医学、农业、工业、气象、管理等各个领域,都发挥过巨大作用,尤其在美、欧等发达国家。国外教育界关于思维导图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已有一定的理论、实践的积淀。 国外教育界与思维导图相似的研究还包括“概念图”(Concept Map)研究。目前,比较公认的是由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rnell university)教育系的Josehp d Novak 教授在上世纪60年代最早提出主动自觉地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概念图来帮助教师和学生提高教学质量。Novak教授认为,概念图对于学习者和教师同样重要,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帮助师生的认知活动。 2、国内方面: 相对于国外的发展来说,国内思维导图的应用还刚刚起步,教育界的很多教师和研究人员也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一些小学、中学、大学进行了思维导图与学科教学的尝试,使思维导图的应用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我国的港澳台地区有不少学校都在推行思维导图教学,大陆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关于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的研究越来越多。目前中文互联网上有不少关于思维导图的论坛,有利于人们互相切磋。可以肯定的是,在明确的可以预见的时间里,思维导图必将有更加广泛的应用,也必将更加深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 (二)学术理论基础 1、视觉教育理论:美国专家戴尔在他的《视听教学法》一书中,提出了视听教学理论,也就是说实物与模型等视觉符号更有助于人们对事物的理解。思维导图就是通过把教育内容通过图形的视觉形式来表现,可以促进对事物的形象认知和加深对知识的深度理解。 2、学习支架/支架图式论:作为一种教学策略,支架教学(Scaffolded Instruction)从维果斯基(Vygotsky,1978)的社会文化理论和临近发展区中发展而来,是指教师等人在支持学习者发展中,提供支持结构以让他们进入下一阶段或水平的角色。如果用教学支架的观点来分析思维导图的教学应用,思维导图是作为思维可视化支架的典型表现形式。为教学者和学习者提供了一种使用信息和认知加工的思维支持框架。

三、概念界定: 1、思维导图:思维导图(Mind Mapping)是一种将发散性思考(Radiant Thinking)具体化的方法。通俗说,是一个简单、有效、美丽的思维工具。它依据全脑的概念,按照大脑自身的规律进行思考,全面调动左脑的逻辑、顺序、条例、文字、数字以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空间、整体思维,使大脑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开发,从而极大地发掘人的记忆、创造、身体、语言、精神、社交等各方面的潜能。 2、思维导图在小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是指思维导图为小学学科教学提供一个有效思维图形工具,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协助学生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开启学生大脑的无限潜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四、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1、使学生掌握绘制思维导图的手段;应用思维导图记笔记、写总结、汇报成果以改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放射性思维能力,实现与新课程标准的接轨。提高记忆能力和建构生成知识网络,改变过去学生单线思维的状态,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启发学生的联想力和创造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的效率。 2、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思维导图这一思维技术,通过对众多知识点的自由组合或建构多种方案,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教学效率以及深化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最有力的工具;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思维导图技术,从而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率。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思维导图在小学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思维导图在各种课型中的教学模式、方法研究。 4、思维导图助学功能及途径研究 等) 五、研究的对象、方法与步骤: (一) 研究的对象: “语文、数学、品社、美术、自然、探究”学科教师、学生、课堂教学 (二) 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 2、行动研究法: 3、文献查阅法: 4、 实验总结法: (三)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预计研究时间为两年:2011.2~2013.2,从一年级逐步向其他年级延续。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11.2~2011.9) 1、 完成课题方案初稿,聘请专家论证,讨论审核,立项申报。 2、 完善课题研究小组,确定科研组成员。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 (2011.10~2012.8) 1、 开展课题起始问卷调查,了解课堂教学现状。 2、广泛开展《思维导图在小学学科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第三阶段: 总结,呈现阶段(2012.9~2013.2) 1、 搜集资料、数据,进行文本、数据的分析。 2、 撰写课题结题报告,专家进行课题评估。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