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文化”的春天会来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应该恢复全民使用繁体汉字吗 “繁体字文化”的春天会来吗?

“繁体字文化”的春天会来吗?

2024-07-10 04:0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小学增加繁体字教育”的提案一经报道,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争论。和“京剧进校园一样”,“繁体字进校园”同样被扣上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帽。我们应谨慎对待“增设繁体字教育”,也千万别夸大了“恢复繁体字”的意义。

                          

    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还是免了吧  

  (中国网消息)宋祖英、黄宏等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建议在小学开设繁体字教育,将中国文化的根传承下去。委员们表示,繁体字是中国文化的根,于国家统一、民族兴旺都有好处。(3月13日《南方网》)

  作为文艺界的委员,关心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这一点,值得肯定与赞赏。但是,在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建议,值得商榷。

  我们说,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中国人,知晓中国汉字的由来、知晓中国文化的由来,这是完全必要、完全应该的。但是,知晓中华文化,并一定要在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其实,一个人从小孩到成人、从幼儿园到大学,不管是否开设繁体字课,都会自觉不自觉地与繁体字打交道,都会或多或少地了解和掌握一些繁体字,这就够了。即便在小学增设了繁体字教育,日常生活也不可能广泛使用繁体字,也不能说明对中华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委员们在建议中说,汉字的简化是一种进步的表现,但同时也造成了中国文化的一种隔断。这一观点有失偏颇。很多人都知道,汉字发展到现在,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今天的简化字,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慢慢演变的结果。严格地讲,简体字是汉字演变的逻辑结果。从甲骨文、金文变为篆书,再变为隶书、楷书,其总趋势就是从繁到简。很多今天使用的简化字,其实早在公元4―6世纪就已经出现在当时的碑刻上。因此,认为汉字简化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隔断,那是对汉字历史的了解不够、对文化内涵的了解不透造成的。

  我们承认,在中国历史上,繁体字是使用时间最长、使用最多的汉字。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只有繁体字才能传承文化、记载历史。一种文化能否被传承下来,并不在于它的形式,而在于它的内容,在于它深刻的文化内涵。甲骨文用得够少吧,但是,它仍然是中华文化,特别是中华文字不可忽缺的重要内容,只要谈到汉字,谁会忘记甲骨文呢?

  委员们还认为,使用繁体字于国家统一、民族兴旺有好处,这更是牵强附会了。如果国家统一需要“复辟繁体字”,那只能是一种悲哀。繁体字于民族兴旺,也是风马牛不相及。

  正如有的网友所说,现在的小学生负担已经够重的了,何必再用学繁体字加重他们的负担呢?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还是免了吧。

     应谨慎对待“增设繁体字教育”    (西安晚报消息)  同样以传承传统文化的名义,和京剧试点进入中小学课堂一样,“小学增加繁体字教育”的提案一经报道,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争论。比如,现在小学生们肩上的担子已经不堪重负了,再来学习繁体字,他们有时间和精力吗;小学生学习繁体字容易造成书写的混乱和混淆,中学或者大学阶段开设繁体字课程更合适;即便能开繁体字课,教繁体字的老师等师资力量的补充也是一个大问题;文字不过是文化的载体,繁体字的学习显然不能代替传统文化的常态教育……

  在笔者看来,“小学增加繁体字教育”提案出台的初衷,透出的是这些委员们对传统文化传承的焦虑和忧思。与此同时,笔者对“小学增加繁体字教育”提案持谨慎的态度――我们应该明晰该项议案背后一个简单的逻辑和道理:繁体字不过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一个着力点;“小学增加繁体字教育”体现出来的,更多是传承传统文化诸多方式中的一种等待事实检验的依托方式。这种方式是否可行,能否体现和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牵线搭桥”的引流、回馈、继承、发展的渠道性价值,还有待技术层面的设计和现实效果的检验。即便没有“小学增加繁体字教育”这个提案,我们也需要找到另一种方式来实现传承传统文化的目的。 

  相信很多人还记得前段时间高考大纲语文写作中新增的“每错一个字扣一分”的注解。抛开该项新注解本身是否惩罚过重不谈,透过该项新注解背后,我们能看到在计算机技术日趋成熟的当今,青少年学生群体书写能力、特别是文字掌握能力渐趋退化的趋势。在某种意义上说,该项新注解正是为了挽救这一状况而出台的。 

  在笔者看来,从国学热、京剧进课堂,到“小学增加繁体字教育”,都具有构成传承传统文化“牵线搭桥”的渠道性价值――在大方向上都有着初衷良好的内在统一性和目的一致性,具体在“轻重缓急”上,则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即便是那些反对“小学增加繁体字教育”提案的人,也不能全盘否定繁体字之于文化传承的价值和意义。只不过,不同的人对这种文化传承方式所能承担的分量、所能体现效果的大小见解不同而已。如果“小学增加繁体字教育”得以施行,我们应该思考通过何种技术设计来确立其必修还是选修、课程多少合适、和哪种传统文化教育结合才能实现效果的最大化等问题。 

  繁体字作为文化传承的一个着力点,繁体字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一种效果未知的方式,其探索和示范价值大于其可能起到的实际效用。通过何种有效的方式,实现传承传统文化教育过程和结果的最优设计,值得关注。

                                                      

    别夸大了“恢复繁体字”的意义 

  (新京报消息)   恢复繁体汉字的呼声,近年不绝于耳。有时,为了强调这一呼吁的宏大叙事属性,呼吁者还要改“繁体字”为“正体字”。

  中国人自古来就特别重视文字的问题―――所以从来不相信文字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逐渐发明”的那一套,径自捏出了一个仓颉,当作圣人供着。也有些人想来个“圣人再世”,秦始皇统一文字,就很有这个气势。后来字体转变,由篆而隶,由隶而楷,免不了催生几个小仓颉。后来的“欧柳颜赵”,也算是等而下之的小仓颉。今人不习书法,又没有IT大鳄帮着自己发行“个性字体”,要重拾“当代仓颉”的名号很难。在这种情况下,不痛不痒喊几声“恢复繁体汉字”大概其实也挺好。

  说到底,当日的“简化字”运动政治色彩本就浓过了文化色彩。于今承平既久,“简体字”深入人心已经达到了“永不加赋”的程度,这个时候要想行“反简复繁”的义举,其中的“普士”色彩,自然也浓过了文化色彩。

  不过,文化上的问题不比其他范畴,太过简明扼要很容易出问题。支持恢复繁体字的言论,一个重要的立论点是,简化字的必要性已经丧失了:汉字拉丁化的提法早就成了笑话,简化汉字以降低扫盲难度的问题如今也有些可有可无了―――如此说来,恢复简体自然成了众望所归。

  凡事都要考虑一下成本问题。对这些占据了文化高地的鼓吹者来说,繁简转化的工作是小问题,但对于虽然受过高等教育,却几乎没有接触过繁体字的人士,以及更为广大的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士来说,这样的工程就未免浩大了一些。对于其中的相当部分人,再进行一轮识字教育不太现实。而要完全消除由此带来的阅读障碍,恐怕王干先生所说的“50年”时间是远远不够的。

  至于“民族感情”、“文化复兴”之类的大帽子,恐怕也不是“反简复繁”能负载得了的。一种文化根植于一种社会经济环境。农耕文明哺育出了伟大的中国传统文化。它们二者自然也是血脉相连。17世纪以来的历史就已经决定了,传统的经济模式必然被逐渐瓦解。而这种釜底抽薪的破坏面前,繁体字的文化意义无疑被夸大了。看看台湾的情况就可以知道,尽管始终使用繁体字作为汉语书写标准,但台湾青年依然更热衷新生“亚文化”。他们中的相当部分人一样不认识关羽是谁,一样会念出“羽扇‘轮’巾”。真正承袭传统文化的,不过是文化金字塔顶端的一小部分而已。

  当然,使用简体字也并未影响海峡这边“文化顶端”的形成。各高校的中文专业、一般的传统文化爱好者中都不乏以书写繁体字为乐事,甚至一提笔就能骈四俪六的人。专业的内容交给专业人士,非专业人士凭个人喜好做选择,这有什么不好的?对于涉及文化的种种问题,我们需要的是更为踏实与务实的努力,而不是高蹈派的口号。

  当然,作为传统文化爱好者,我本人并不反对传习繁体字。对学术体制稍有了解的人就知道,简体字版的古籍通常不会用作引文来源,因为它会额外生出一些校对的问题。化繁为简的做法,也确实对一些汉字造成了伤害。因此。在我看来,教育体系中,借助文言文部分恢复繁体字学习;社会文化体系中,凡大量涉及古代文献者使用繁体字。这样的做法,至少更务实一些。 

 

 

  链接: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