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思想史论文通用12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古代思想史结课论文怎么写的 中国政治思想史论文通用12篇

中国政治思想史论文通用12篇

2024-07-16 14: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中国政治思想史论文

时间:2022-12-21 06:31:39

第1篇

[关键词] 中国政治思想史;政治学;研究方法;研究领域;发展

[中图分类号]D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2)03-0052-05

政治思想史是政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目的和研究宗旨是“阐述政治思想的发生和发展所固有的规律性,证明政治思想的历史是国家和法的学说有规律的积累过程”[1]。新中国成立后,政治学作为一门学科被一度取消,直到结束后,政治学才得以恢复。在最近30多年间,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既在整体上呈现出主题突出、兼容并蓄、思考深入、注重比较、相互借鉴的总体趋势,又在几个主要研究领域呈现出不断丰富研究内容、拓展研究视野、创新研究方法的良好局面。时至今日,政治思想史不但成为政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而且日益成为一个综合性学术领域。

一、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现状分析

(一)取得的主要成就

政治学恢复以来,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真正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并且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从研究方法上看,对思想家及政治思想的论述和评价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阶级分析或阶级斗争,研究者们已经有意识地试图从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头脑的政治教条主义中走出来。人们开始在研究中保持客观、冷静与理性,力求辩证地、唯物地看待历史上的思想命题和思想家。

第二,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得到重新界定。梁启超在《先秦政治思想史》中从两个层面对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内容进行了归类:一是从“所表现的对象”来划分,可分为“纯理”和“应用”两类;二是从“能表现之主格”来区分,可分为“个人的思想”和“时代的思想”。梁启超虽然最早对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概括,但过于笼统。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成为学者们率先思考的研究课题。提出具有代表性观点的学者有徐大同、陈哲夫、谢庆奎、朱一涛、刘泽华等。他们在合著的《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中指出: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是“历史上各个阶级和政治集团对社会政治制度、国家政权组织以及各阶级相互关系所形成的观点和理论体系;各种不同政治思想流派之间的斗争、演变和更替的具体历史过程;各种不同政治思想对现实社会政治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政治思想最主要的就是各个阶级对待国家政权的态度和主张,即关于国家的产生、性质和作用,以及如何维持国家政权的理论观点和政治主张。”[2]

这些认识对于中国政治思想史学术论域的开拓和推动研究起到了引导定向的作用。

第三,对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更加深入。这一时期,学者们对古代、近代和现代的政治思想史都进行了专题性的研究。初步明确了政治思想史的学科属性,较为清楚地划分了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层次和结构,特别强调了科学客观的研究风尚,着力于系统性、错综性研究。出现了许多奠基性的学术成果,除了有大量的学术,还有多部专著问世。这一时期较为重要的学术成果主要有:王引淑编著的《中国政治思想史纲要》、曹德本主编的《中国政治思想史》以及刘泽华主编的多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等。

第四,政治思想史研究的整体学术发展基本实现了科学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政治学恢复以来,政治思想史研究坚持面向知识塑造和实践检验的研究局面。就研究的科学性而言,一方面,注重政治思想史中时代、流派、思潮、思想家等政治学说的挖掘和整理;另一方面,力求在综合上述时代、流派、思潮和思想家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实现纵横结合的研究结构,努力使本学科研究的观点、结论与现实中国政治实践、政治比较相结合,推动兼容并蓄、知行合一的研究体系的形成。正是由于政治思想史研究面向科学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方向发展,才使得本学科研究的话语体系、思维模式、学术方法、基本范畴和现实功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二)存在的一些问题

这一阶段的研究在取得成果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在方法论上仍然比较单一。研究者们在政治学方法论的运用上仍然不够充分。80年代以后,研究者们在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中努力摆脱政治教条主义的束缚,但是方法论的转换并非朝夕之力可以奏效。研究者们在阐释和分析政治思想史的方法论上,阶级斗争学说仍然占了相当的比重。虽然马克思主义的其他理论逐渐得到了学者们的重视,国外学术界的一些先进理论和方法也逐渐被介绍到中国,给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理论借鉴。但总的来看,对于现代政治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依然重视不够。尤其在如何将外国的现论作为方法论,然后与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一问题上,成就并不多。

第2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改革;轨迹

[作者简介]李正亭,西南林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讲师,云南昆明65022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10-0153-0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这一课程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政治教育、法制和纪律教育、道德教育、思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宗教教育、人格教育等等,涉及思想意识、文化心理和行为模式等各个层面。在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课程,曾使用过“公共必修课”、“政治理论课”、“共同政治理论课”、“马列主义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公共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等名称,但绝大部分时间采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名称。本文就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课程与教材历史轨迹作简要梳理。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新中国成立伊始,党和国家就对思想政治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1949年底,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在总结报告中指出:“新区学校安顿后的主要工作,是进行政治与思想教育。”当时确定的课程是“社会发展史”、“新民主主义论”和“政治经济学”。1951年,“社会发展史”一课改为“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再加上原来的“新民主主义论”和“政治经济学”,着重于讲授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思想。

1950年,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指示,在大学开设以“新民主主义论”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该课程以《新民主主义论》为教材(1953年该课程被改称为“中国革命史”,1961年改为“中共党史”)。此时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主要有两本:《马恩列斯语录》(编)和《苏联政治经济学习》。由于苏联色彩浓厚,提出要从中国国情出发,编写我们自己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一年后,该教材出版。

1957年,“大鸣大放”开始,高校政治课除“社会主义教育”外全部停止。课程以著作为指导,根据《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12个“小题目”逐章展开学习。

1961年,教育部《改进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意见》,分析了当时高校思想理论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明确当时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还规定了课程设置和学习时间,布置了编写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和培训师资力量等任务。

1964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高教部党组、教育部临时党组了《关于改进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当时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向他们进行无产阶级的阶级教育,培养坚强的革命接班人;配合学校中各项思想政治工作,反对修正主义,同资产阶级争夺青年一代。围绕新的任务,教育部对课程进行了新的调整,并提出了编写新教材的原则和要求。

1966年,高等学校停止招生,所有课程停开。1971年,高校复课后,政治课以讲解包括《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在内的4本马列著作和著作为主,教学成了政治运动的附属物,直到“”结束。1980年,改革开放后,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的联合通知,高校普遍开设“马列主义理论课”。

值得一提的是,1963年8月,教育部试行《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政治理论课的规定(草案)》,对研究生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学习时间、阅读书目、考试方式等作出明确规定。根据教育部规定,研究生的政治理论课主要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报告”两门课程。

二、不断深化改革到“98”方案的实施

1978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对建国以来28年全国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课取得的成绩作了充分肯定,对“”在“”时期对高校马列主义理论课的破坏进行了批判,重新明确了马列主义理论课的目的和任务。

从1978年至1984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主要是纠正“”期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教学内容。1980年7月,教育部印发《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地位和任务,明确了马列主义课的教学方针,确定了马列主义课的课程、学时、大纲和教材,并对高校马列主义课的教学制度、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建设、领导管理体制等作了明确规定。1982年党的十二大之后,根据党的十二大关于加强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精神,教育部决定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1984年9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若干规定》,确定在高等学校新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从此开始,马列主义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简称为“两课”,思想政治教育正式作为高等院校的学科和专业进行建设。这一阶段思想政治课在课程的设置上主要是突出有关爱国主义教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想教育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方面的内容,形成了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四门课为主的课程体系。

从1985年到1997年是“两课”形成时期。1985年,三中全会后第一次高校马列主义理论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中央要求增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问题”(后改称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这一课程,复旦大学成为首个试点。不久,由牵头集体编写了一本《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教材。此次调整中还把“中共党史”又改称为“中国革命史”。时任总书记的还提出,要开设“世界政治和国际关系”课程,后来这一课程演变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1986年到1988年间,各地高校组织编写出版多个教材版本。在改革逐步展开的过程中,课程设置由原来的老四门变为新四门,即“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后不久,国家教委印发《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

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提出“两课”教学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要“编成教材,进入课堂”。复旦大学首先开设了“邓小平理论”课程。同时,为了加强对思想的学习,中国革命史课也相应调整为思想概论。这次的课程调整方案又被称为“98方案”,即1998年经报请党中央同意的方案。根据这一方案,高校本科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理科分别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文科开设)、“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等课程,另有“形势与政策”课。

“98”方案的一个特点是注重思想政治课的学科建设,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点学科加以建设,把“两课”作为学校的重点课程加以建设。把课程建设和教学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作为重要课题,列入国家教育科学研究规划和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把“两课”教育工作的状况作为评估学校工作和领导班子实绩的重要条件,作为学校办学水平的标准之一。1997年12月,国家教委成立了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指导委员会。这是新形势下加强“两课”教学和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从1998年到2004年是“两课”的发展时期。1998年4月23日,党中央批准了“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文科开设)、“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八门课程,并于同年秋季实施。随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的确立,“邓小平理论概论”课于2003年调整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三、“05”方案的实施:高校思想政治课全面务实的改革

根据新世纪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2004年中共中央以16号文件的形式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根据中央16号文件的精神,和教育部于同年12月联合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革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05年1月批准了这个《意见》。《意见》将“两课”更名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并对具体的课程内容作了新的调整,确定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具体课程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形势与政策”。本方案从2006年秋季开始实施,简称“05方案”。

此次调整之后,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变为四门。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整合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原理”),其中还补充了科学社会主义内容;原“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整合为“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原“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则整合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调整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增开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此外,“形势与政策”课以必修课的方式延续了下来。硕士生、博士生的课程设置,暂仍按照“98方案”开设相关课程。当前,研究生层次(包括硕士生、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方案正在抓紧研究制定。

第3篇

一、 当代大学生中国近现代史教育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高校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 中国近现代史教育是这一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时局变化, 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历经新民主主义论、社会主义教育、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思想概论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变化和调整, 课程内容也不断增减、修改、充实, 对于历代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对党史的研究、学习、宣传和教育,高度重视运用党的历史经验和总结党的新鲜经验来服务于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大局。多次要求学习党的历史,指出: “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道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邓小平提出青年人要了解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强调: “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指出: “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是一部蕴含和体现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活生生的教科书。”指出: “只有铭记历史,特别是铭记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国革命史,才能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2]中国近现代史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所发挥的作用可见一斑。他们的观点直接指明了近现代史教育的重要性。因此,中国近现代史要着眼于从历史角度来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核心价值体系,将党的历史与思想政治教育等先进文化有机结合,逐步培育和形成内涵丰富的党史文化,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据观察,我们大部分大学生都很热爱自己的国家,希望能够为国家繁荣发展做贡献。例如汶川大地震的救援活动中以及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中,大多数青年志愿者是来自不同院校的在校大学生。但是,随着国际格局的变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一些需要通过深入研究加以解决的新问题。首先,全球化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影响是多方位的,开放的信息、文化的输入和多元的价值观特征,直接影响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全球化在推进多元文化交汇的同时,也带来了文化冲撞,使得全球化下的文化传播更多地表现为文化渗透或文化扩张,其实质是价值观的推行和扩张,是发达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输出,这个现象对我国大学生的一些价值观存在一定的影响。其次,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 在心理承受能力、客观认识问题方面存在着一些偏差,由于社会经验的欠缺,思想方法的不成熟,他们在思想意识领域政治敏感性不强。特别是一些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类的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很不了解。可见,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也存在着很多令人担忧的问题。

那么,中国近现代史作为一门以史学为基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问题应当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和潜心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 、中国近现代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体现

一位英国历史学家这样说:“没有政治科学的历史无果,没有历史科学的政治科学无根。”[3]可以说,这句话深刻地说明了历史科学与政治科学的密切关系,治史的目的是为现实政治服务。近现代史教育不仅是一般的历史知识教育或学术教育,而且也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它主要从历史教育的角度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近现代史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渗透功能,对培养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了解国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弘扬民精神。

学习了中国近现代史,才能了解到正是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入侵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和灾难,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从林则徐的“虎门硝烟”、关天培的壮烈殉国、左宗棠的收复新疆、冯子才七旬上阵取得镇南关大捷到杨靖宇的东北抗日、方振武的毁家纾难、佟麟阁的以死报国和张自忠的壮烈捐躯,无不是动人心魄、感人肺腑的爱国主义壮丽诗篇的充分彰显;从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太平天国农民运动转战大半个中国,威震京津到义和团的“扶清灭洋”、台湾人民的反日斗争,无不是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最佳体现。在民族精神方面,我们有可贵的井冈山精神和长征精神,意在提高大学生不畏艰难险阻,克服重重困难,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和培养大学生的无私奉献, 积极乐观的精神。还有受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者迫害所表现出的革命精神, 意在帮助大学生树立分清是非、无所畏惧的正确的挫折观。再比如说亲属为革命牺牲及表现出的矢志不渝坚韧顽强的精神, 意在提高大学生临危不惧的品质和忍受痛苦的心理承受能力等培养爱国主义观念。在中华民族延绵不断的历史文化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爱国主义观念, 历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柱,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在这些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我们会牢记历史,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自觉地增强凝聚力和生命力 。

2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的政治教育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曾讲过:“历史是一面应照现实的明镜,也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科书。”他还说: “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是为了加深对客观事物规律性的认识,是为了更好地面对现实,立足现实,指导现实”。

[4]教学中把解析历史问题和分析社会现实联系起来, 为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方法论指导和重要启迪。比如,我们可以运用英雄人物榜样的力量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针对西方帝国主义通过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对中华民族进行掠夺和压迫,中华民族奋起反抗,争取民族解放的正义斗争,对大学生进行忧患意识和民族责任感教育;对于洋务派创建民族军事工业,中国商人开办民族产业的一系列行为可以对大学生起到创新教育的作用,他告诉大学生群体中国的社会需要变革穿心才有出路,正如启超先生所说“变则通,通则久”。

3.以历史的思维来审视并解决现实问题,为未来的建设吸取经验和教训

从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洋务运动倡导的“西学为用”,从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试图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到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向往在中国建立共和体制, 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到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康庄大道, 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挫折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 都说明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是在以开放的意识、改革的理念来探索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道路。百年历史它包含着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艰难历程, 从器物方面的引进到制度方面的学习进而到文化方面的学习, 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引进了马克思主义。今天我们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也是晚清时期闭关锁国而走向衰落的百年历史留给我们的一个深刻教训和经验。从1840 年开始这一百多年里,中国人经历了许多的波折,鸦片战争的割地赔款、巴黎和会谈判的失败、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的入侵、三年的国共内战、新中国的建立、十年、现代化建设的挫折,在这种种的历史背后,都有着血一样的教训。学习这段历史,就是让学生认识到我们有义务去珍惜无数的先辈用血泪换来的今天的新生活;要让学生们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肩上的复兴中华民族的重任,为了祖国的腾飞,更要奋发努力;要让他们吸取经验和教训而不再重蹈覆辙;同时也为了给学生增加忧患意识,让他们牢记这百年的荣辱与奋争。

三、多渠道多方法把中国近现代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1. 高校成为弘扬党史文化的重要阵地。

高等院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运而生并逐步确立起较完备的课程体系。此外,在大学校园建设中,近现代史教育元素往往缺失。在一个个大学城,更多的是充满现代性和时尚元素的大楼,千校一面,而鲜有蕴涵着历史教育元素的标志性建筑或场所。校园建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物态载体,它可以发挥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2.突出重点、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近现代史教学可以和多媒体教学结合应用,利用图片、视频、影片给学生以直观的认识,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开展文化月等各种活动,从校内走到校外,对广大群众进行爱国主义的宣传教育等等。

3.提升任课教师的政治敏锐性。

任课教师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文件为立足点, 深刻了解和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题、主线, 这是中国近现代史教学的基础; 其次, 教师要对历史知识和所涉及的理论有深入的研究, 教师应该善于在通俗平实的史实中挖掘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利用图片、视频、影片给学生以直观的认识。深入开发多媒体教学手段, 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增强师生的互动性, 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 以便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最后,利用爱国主义示范教育基地和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积极探索,大力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的活动,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优势,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新方法和新途径,进一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动与红色资源地区的沟通联系,共同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4. 史政结合

教材和教师都应该善于在通俗平实的史实中挖掘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是以中国这一百多年经历的史实为主线的,但是为什么将这门课程加在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中,怎样将近现代史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这就要看教师在授课时的教学方法了。这并不是一门单纯的历史,而是要将史政结合起来,讲史实的同时要将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寓于其中,通过讲授一些历史事件,用爱国主义历史人物的情操来熏陶学生,帮助学生树立理想、激发爱国热情;要以理论的高度从史实中的一些事件中提炼出一些经验教训,教授给学生;要用历史联系实际,用史实来告诉学生我们是怎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我们将来应该怎样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这样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有些教师单纯为了迎合学生的喜好将正史野史都讲授进去,将这门课仅仅变成了历史课,这样做就违背了将这门课程设置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初衷。

在新世纪的今天, 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同样对大学生起到爱国主义教育等的重要职能,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 努力创新方式、方法, 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觉悟的科学化水平而努力, 这也是新世纪中国近现代史教育的职责。

[参考文献]

[1]姬丽萍. 新中国成立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内中国近现代史教育的演进[J]. 中共党史研究,2010,11:28.

[2]李卫红. 弘扬党史文化 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中共党史研究,2012,10:16.

[3]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中的重大问题〔M〕.刘晓,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6

[4].会见参加中国抗日战争的俄罗斯老战士代表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5-09(1).

[5]周普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研究与实践[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6:130-134.

[6]重庆红色资源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研究_徐美英.caj.

[7]林雨菲. 中国近现代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浅探[J].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1:75-76.

[8]李妍.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浅谈高等院校中国近现代史教育的立足点[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02:30-31.

[9]彭平一. 中国近现代史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01:63-66

[10]王红霞.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分析――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03:55-57.

[11]吴善波. 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04:48-49.

[12]刘军. 加强大学生中国近现代史教育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S1:94-95.

第4篇

摘 要:隋唐是儒家继承的集大成者,研究隋唐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对春秋时期灿烂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如何在实际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对继承的思想的运用能够为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依据。

关键词:隋唐时期,春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联系,深化

中国历史上的隋唐时期,是整个封建社会历史中最强盛富庶而又最文采斑谰的时代。她不仅经济发达,综合国力居当时世界各国首位,而且文化极其繁荣,为各国所仰慕。要追究这一时期的发展为何如此迅速的原因,就不得不提到隋唐思想政治教育与春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了,隋唐是儒家继承的集大成者,对春秋时期灿烂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在实际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对春秋思想的运用使得隋唐时期的发展有着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一. 隋唐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与春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

1.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一脉相承

在中国封建教育史上,隋唐时期是每一个将道德教育内容制度化的王朝。但是,这一时期的思想教育的理论并不是凭空新创造的,而是对春秋时期的儒学思想的集大成继承时期。两者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一致的,只是由于其社会现实状况的不同,隋唐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又是在春秋时期思想理论的基础上有所发展的。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总体背景下看,中国儒学作为传统文化的主干,其实际发展历程主要表现为两条基本线索:一是以孔子为宗师的思想学说的发展,就是通常所说的以大儒为标志的儒学发展之成就;二是以“六经”为法典的传注训释学的发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说,整个一部儒学史就是一部经学史。隋唐时期的主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就是来源于此。

2. 儒,道,佛三教思想贯穿于两个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

隋代与唐代思想界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儒费道三教分立,相互斗争又相互融合。三教中佛教对学术思想乃至世俗的影响力最大。从总体上讲隋唐的国家政权的精神力量基本上是以儒学为主,而对佛教则容纳与限制并举,对佛教或鼓励或打击的政策使佛教的扩张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道教在思想影响上虽远不如佛教,但由于唐代李姓皇帝把老子尊为远祖,对老子的祭祀被列入国家正式祀典,道教经籍成为科举考试的法定经典,道举是当时科举的组成部分,士人通过道经考试可以成为国家官吏。相比之下,儒学对士人的影响在极大程度上受制于传统的力量,由于缺乏理论上的创新,儒学失去了在学术与思想上的号召力。不过,在佛道二教的刺激下,特别在中唐以后儒学有了相当的振兴,并努力寻找一度失去的传统的精神与文化优势。儒学在隋唐的发展始终受制于与佛道二教及其它们相互之间的纷争。

3. 教育制度的继承

隋唐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过程。在这个社会历史时期,中国教育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儒家传统的神圣教育领地被打破,佛教、玄学和道教进入了教育领域。对春秋文化制度的内容和形式上的继承更是促使唐朝在面对民族大融合,经济新发展的时候,更加强调对教育的重视。在民族大融合的同时,文化教育也随之进行着大融合。

二. 隋唐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对春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化

1. 儒学成为其主要统治思想

李唐王朝建立封建大一统后,在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和教育上均面临着一系列的重大问题。不仅要重新整理前面朝代的破败局面,同时还要开创自己朝代新的发展局面。因此,为维护和巩固李唐王朝的中央集权,在政治上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思想作指导。

唐太宗认为,儒学是政治之本,是行三代之教的有效手段。他说:“朕今所好者,惟在尧、舜之道,周、孔之教,以为如鸟有翼,如鱼依水,失之必死,不可暂无耳。”1他认为,有了儒学,就如同鸟能够乘风飞翔,鱼能够于水自由游动,就可以治国理民。但反过来,如果失去了儒学这一重要的政治思想,国家就无法有效的治理,政治上就会呈现一潭死水的局面,甚至会危及整个国家的政治发展前途。

2. “以民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贯穿于统治过程中

唐代君主不仅喜欢在诏书中征引《论语》,而且在政治实践中也常常运用《论语》的思想行政。值得注意的是,在《论语》中有明显的“民本”思想,唐朝在继承春秋时期的文化理论的同时,贯穿于政治统治的最为重要的思想就是“以民为本”的思想。

对与“以人为本”理念的阐述,在《尧曰》篇有“所重:民、食、丧、祭”,把重民放在四重之首;《颜渊》篇有“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把富民与君主的安危联系在一起。唐太宗继承和发扬了这一“以人为本”的思想。贞观六年,他曾说:“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2在这些话语里,能够很明显的感觉到唐太宗对君与民之间既对立又依存的关系的深刻认识。

3. “以文兴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贯穿于统治过程中

所谓“以文兴国”的基本国策,实质上就是复兴儒学,复兴孔孟之道,把儒家的学说和思想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作为社会的统治思想。这正是隋唐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内容。隋唐时期教育蓬勃发展,奠定了中国古代社会后期重视文教、“以文兴国”的基本国策,使儒家学说和孔孟之道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核心,作为社会的统治思想,具有了国家法定的意义和保障。这一点也正是对儒学与教育关系的具体揭示。

4. “以古为鉴”与“大阐文教”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文化体系

唐代开馆修史的主导思想是“以古为鉴”,即以历史上的政治得失作为现代政治的参照,善者为法,恶者为戒。大唐王朝采取的一系列“大阐文教”的措施,复兴儒学,兴办教育,发展文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项“大阐文教”的工程,其具体内容是复兴儒学,发展文化,其基本手段是发展教育。初唐多以重臣领衔,荟萃妙选以修书。初唐统治者相当关注史学,政府正式设置史馆,大抓修史工作。

5. 思想政治素质成为人才选拔机制的重要考核内容

首先,从人才选拔的思想上,“举贤才”是孔子的为政之举,“无求备于一人”体现了孔子对人才的要求。也就是说,要想治理国家,必须识拔大量的人才辅佐;对这些人才不要求全责备,只要有一技之长即可。唐玄宗曾颁布诏书表示过对人才的渴望,只要是“才有王霸之略”,“学究天人之际”,“智勇堪将帅之选”,“政能当牧宰之举”之人,均要具名上闻;务求实用,不求全责备。

其次,从人才选拔的制度上,隋唐教育建立了一种较为客观、公正、合理的人才选拔制度和人才考察制度,将社会的人才选拔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学校育人社会选人有了一个良好的循环机制,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形成了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学的风气。(作者单位: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资料:

[1] 吴文华.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史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2] 吴兢.贞观政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3] 董浩.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 孔令纪.中国历代官制[M].中华书局,2004.

[5] 旧唐书•儒学(上)[M].北京:中华书局,1975.

注解

第5篇

中国文化 古典政治哲学 研究分析 基本认知无论是东方的古典哲学史还是西方的古典哲学史,中国的古典政治哲学都以其独特的姿态在世界的古典哲学当中一枝独秀着,这充分的体现出了中国古典先辈圣贤对于政治生活的哲理分析具有非常高度的政治智慧性。在将近30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哲学史一直都非常受到国内外哲学界的关注与探究,许多人都认为,中国古典政治哲学乃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灵魂,而作为一种东方的传统性哲学,中国公民是有责任、有义务将它优秀的部分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的。本文便对于中国文化当中的古典政治哲学的基本认知进行了概述分析,希望能作为进一步分析的参考依据。

一、中国人眼中的哲学从古至今,哲学在中国人的眼中一直都有着诸多不同的见解与看法,多位思想家与政治家们对于哲学的定义一直各持己见,每一位思想家及政治家都拥有自己的哲学意念。汉代乃是中国哲学研究的首个历史巅峰。司马迁曾经在《报任少卿书》当中曾经讲道,他写作《史记》的目的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这句话的意识便是说从时空的势与向度作出一种三维的思考,从而来探究人同自然及人际的关系――便是人和人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以及人本身在面对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关系中共同存在的规律性。在我国历史上,司马迁实际上是最早展现出近代哲学思想的人,他指明了在中国古典政治哲学当中的对于天与人、人与自我以及灵魂与肉体这三项的终极关怀、三级哲学思考的基本理念过程。在此之后,一直到清朝的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理论大多与此相似。而后,现代及当代的一些思想家与政治家则出现了新的理论思想,便是以人与人生作为基点来阐述哲学。在20世纪初,我国著名的文学领袖胡适先生首次著作出版了《中国哲学史大纲》,他则是认为哲学便是从根本上思考问题,从实践的根本中解决问题的一门学问。他曾言:“凡是研究人生中切要的问题,便是从根本上照相,那边要寻找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便叫做哲学。”哲学史蕴含着真善美的最为根本的内容,所以哲学史适用于任何民族,任何地域文化的一种内容,这种思想当然也是适用于中国的古典政治哲学的基本认知内容的。

二、中国文化中的古典政治哲学的基本特征概述根据对世界哲学史的研究分析,便会发觉每一个国家的哲学都有着其历史文化背景、民族文化特色等各种各样的差异,而每一个国家的政治哲学也不会例外,它也是存在着不同的民族性格、思维模式以及文化特色等诸多方面的差异的,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的古典政治哲学必然注入了中华文明史发展的血液,它以其卓尔不凡的内涵屹立在世界哲学史的高峰之上。浅显易懂的讲,中国的古典政治哲学在世界的哲学史上乃是绝无仅有的人文主义哲学。简而言之的概述,中国的古典分为四大显学派别,那便是儒家、墨家、道家与法家,虽然他们所论述的都是“天道”,但却更为注重尽人事,虽然他们所关注的重心都在于“人”,可是又在理论当中谈古论今。这四家的哲学思想既相似,又各有不同,但共同的点便皆为一个“道”字,真碍事中国的古典政治哲学中的精髓。无论是治国齐家平天下之道,皆是容纳其中,无论是广义的人道、天道,又或者是狭义的君臣之道、师生之道、父子之道等等都在其中。例如说,儒家所崇尚的道是“朝闻道,夕死可矣。”而道家言的道则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法家说的道是:“道者,万物序。”墨家所讲的道则是:“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论,博乎道术。”虽然这四家对于治国方针皆有自己的看法,但是他们所关注的重心都是相同的,那便是“以人为本”,那边是在天人之间、人我之间与我与身心之间的关系与超凡脱俗的思维。

三、中国古代的民本主义执政哲学乃是中国的古典政治哲学的核心灵魂中国的民本主义执政哲学乃是我国的古典政治哲学的精髓所在,真也是近30年来海内外政治学术界学者们探讨所得出的共识。中国从古至今,政治管理的客观载体便是广地众人。自从夏商周这三个朝代以来直至明清,所有的政治格局都是被划分为四个层次为一体的政治体系的。这种格局在政治哲学中的根本问题便是如何协调君臣之间的关系以及官民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的治理国家。“民乃邦本,本固邦宁。”所以在中国古代的民本主义之政治学思想中,勤政爱民乃是最为重要的本质,这也是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灵魂支柱。

四、结语总而言之,有关于中国文化中的古典政治哲学的基本认知,便是对于中国古典政治哲学更深一步的、更系统化的认识与研究这种哲学精神以及特征,这不仅仅限于政府工作人员的治国理政,而是应该逐渐发展为中华民族当代的政治思维能力,从而全面的提高所有中华公民的道德素养与政治思想,这具有着非常关键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唐德先.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基本认知

[J].理论探讨,2012,(05).

[2]林存光.重读中国古典政治哲学――兼论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诸范式

[J].政治思想史,2011,(03).

[3]化涛.论中国古典政治哲学中政权合法性问题

[J].晋阳学刊,2008,(05).

[4]林存光.中国古典政治哲学论纲――一项基于中西比较视角的审视与分析

[J].天津社会科学,2006,(03).

[5]孙利.中国哲学视野下人的价值与人的本质问题探讨

[J].北方论丛,2010,(01).

第6篇

关键词:南京红色文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南京晓庄学院

作者简介:陈红英(1969-),女,湖南娄底人,南京晓庄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教授。(江苏 南京 210038)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晓庄学院教改项目“地方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开发利用”(项目编号:402346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5-0099-02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要求,近年来,南京晓庄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推出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就是践行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坚持从南京晓庄学院地方性高校的实际出发,把南京红色文化资源运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中,凸显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南京红色文化特色,大大地提高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实效。南京晓庄学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因而成绩显著,曾多次获得部、省、市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表彰和奖励。

一、南京蕴藏丰富的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至今还没有一个规范的定义。一般认为红色文化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所建立的丰功伟绩为标志,以建功立业时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并以这些载体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革命精神为内涵而组成的具有宝贵历史意义与价值的文化体系。红色文化是以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优秀精神品质为内核的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一种反帝反封建的进步文化形态。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革命群众共同作风、共同信念、共同精神品质和思维方式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的产物。[1]据此,红色文化应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民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进程中所产生的精神文化及其物质载体的总称。因此,南京红色文化应包括南京的各类遗址遗迹、陵园、纪念碑馆、名人故居旧址等各种有形的资源,还包括南京在这段时期内形成的革命文艺、励志事迹等所有这些无形的资源。南京历来被誉为“六朝古都”、“十朝都城”,特别是南京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饱尝忧患,历尽沧桑,地位特殊,南京灿烂的民族文化遗产、丰富的革命斗争史迹、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名人资源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表明南京的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为南京地方高校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生动的教材。

二、南京红色文化走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意义

作为一种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南京地方红色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一方面,南京红色文化走进南京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有利于提高南京地方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南京红色文化是一种可持续利用的优质资源,能够促进南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能为南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前进动力和精神支柱。具体来说:

第一,南京红色文化走进南京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有利于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内涵,优化教学资源,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质量。试想抗日战争时期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上给学员们讲深奥的哲学,教室里被挤得水泄不通,究其重要原因,就是因为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而不照本宣科。须知理论必须彻底才能说服人,而理论要彻底就必须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也应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和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行动的向导。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具有地方特色的,才是为人所最喜爱的,这正说明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想说服人,必须有其民族、地方特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因此,南京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选择运用具有代表性的南京地方红色文化,把南京地方红色文化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在其研究方法和内容上具有明显的创新性,而且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质量,抓住同学们急于要了解南京、认识南京的心理,诱发在宁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大学生们崇高的理想,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第二,南京红色文化有利于大学生增强抵御西方社会腐朽思想侵蚀的免疫力,能够为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理想和信念传递正能量。南京有2500多年的建城史,1700多年跨度的建都史,特别是南京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特殊地位,使得南京现在共拥有6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7个在省委宣传部命名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南京市委宣传部命名的28处市级基地(含国家级、省级)。除此之外,各县、区党委、政府还命名了一大批县、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另外南京还拥有281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国家级9处,省级77处,文物保护单位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相互重叠。[2]可见,南京已经形成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多层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网络。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需要,充分利用上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网络有选择地组织大学生参观南京渡江战役纪念馆、静海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雨花台烈士陵园、梅园新村纪念馆、中山陵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看《南京!南京》等影视资料,使学生们认识到今天的中国是多少代人抛头颅、洒热血而建立起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明白当代青年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远大的社会理想,从内心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和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并立志为尽早实现中国梦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南京红色文化走进南京晓庄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南京晓庄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稳步推进,成绩明显。改革的一个突出举措就是践行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坚持从南京晓庄学院地方性高校的实际出发,始终强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要联系南京的红色文化资源实际,注意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质量。

第一,联系南京红色文化资源实际编写思想政治理论课校本教材,使南京红色文化进课堂,进教室,进学生头脑。课堂是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理想信念教育的主阵地,教材是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核心材料,于是我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结合自身所教的课程,有代表性地选择南京红色文化将其编进校本教材,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如将南京晓庄学院的老校长陶行知先生改名的革命斗争故事编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校本课程,让学生进一步明白知和行的辩证统一关系,懂得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又如将雨花台烈士陵园中的晓庄英烈馆,晓庄英烈们英勇反抗反动派的革命斗争事迹编进《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校本课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爱国主义意识;还有将渡江战役纪念馆、中山陵、南京的诸多名人事迹,南京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取得的成绩等素材编进《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校本课程,让广大学生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并为了实现祖国繁荣富强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同时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总统府、梅园新村纪念馆等素材编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校本课程,时时提醒广大学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牢记落后要挨打的历史,明白自己的历史使命,奋发图强,誓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样活用南京红色文化资源,生动活泼地对大学生进行生动形象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仰等价值观教育,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亲和力和影响力,达到了为大学生提供真信真用的价值观导向的目的。

第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南京红色文化,切实加强实践教学。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工效机制”的指示精神,南京晓庄学院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积极行动,采取各种措施切实加强实践环节教学。首先,保证实践教学课时。现在我校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是按三分之二课时上理论课、三分之一课时上实践课安排。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和“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实践课时分别为14课时,“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实践课时为28课时,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实践课时为8课时。其次,每一门课程本着依据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的“三贴近”原则,着重突出南京红色文化资源,每一个教研室都制订了相对完整的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实施方案和实践教学实施项目。如在实践教学中,考虑到经费不足、时间有限以及学生人数较多等因素的限制,我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调研项目基本上都是围绕南京红色文化资源开展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南京红色文化实践调查选题主要有:南京晓庄学院的产生发展历史调查;南京晓庄师范(南京晓庄学院的前身)早期革命斗争史调查;新时期南京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调查;南京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育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整合调查;南京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经济收入与支出情况调查;南京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主要受众群体及原因调查;南京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现状调查;南京红色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关系调查;南京红色文化对培养大学生“三观” 的作用调查;南京红色文化在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开发和运用情况调查;南京红色文化的正能量调查——以南京晓庄学院在雨花台烈士陵园或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志愿者的成长为例;南京晓庄学院校园文化中的隐性文化资源状况调查等。

同学们在指导老师的精心指导下,通过认真制订调查问卷,依据统计数据分析现状,找出原因,并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几年来,南京晓庄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社会实践成果,同学们也在这社会实践中得到了素质和能力的同步提高。与此同时,南京晓庄学院思政部主持申报的《教学做合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也荣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以此为基础申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同时荣获“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示范点立项建设试点项目”。这些成果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南京晓庄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南京红色文化,切实加强实践教学所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第三,共同开展以南京红色文化为主旋律的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营造有晓庄特色的红色校园文化氛围。高校校园文化“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3]南京晓庄学院的历史就是老校长陶行知及其早期晓庄革命英烈的斗争历史,因此,南京晓庄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始终以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爱满天下的教育理念以及早期晓庄革命英烈为了人民的幸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南京红色文化为主旋律,坚持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南京红色文化有机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把志愿服务工作作为推动晓庄“陶子”成才的重要阵地,努力营造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良好文化氛围。于是,学校各个部门协调配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作用,成立了立足南京、服务南京的各种志愿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各种有益的志愿服务活动。如南京晓庄学院的学生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国内外游客义务讲解南京大屠杀历史这一活动已坚持不懈地开展了18年。至今已有400多名青年志愿者加入到志愿讲解工作的行列,累计讲解时间为8.28万个小时,累计讲解对象达260多万人次,参加江苏省和南京市的重大悼念活动190多次,参加纪念馆的外事接待工作100余次。结果南京晓庄学院《志愿者在行动:晓庄学子18年义务为游客讲解南京大屠杀历史》项目获得教育部2012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与此同时,南京晓庄学院学生在《江东门纪念馆志愿讲解服务队》被授予江苏省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项目,2009级思想政治教育班学生李国荣同学被授予江苏省优秀青年志愿者。近几年,由于有晓庄特色的红色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南京晓庄学院先后涌现出了胡小五同学等感动南京十大杰出人物、获得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并感动宁夏的王景光同学等一批模范人物。可见,有晓庄特色的红色校园文化激发起了青年学生的激情,唤起了当代青年学生对高尚的、独立的人格追求和高尚的道德追求,促进了青年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断提升。

总之,南京红色文化资源蕴藏丰富,南京晓庄学院通过将南京这些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编写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校本教材,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南京晓庄学院校史等南京红色文化;切实加强实践教学,以及共同开展以南京红色文化为主旋律的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营造有南京晓庄特色的红色校园文化氛围等举措,使南京红色文化走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走进高校教室,走进大学生们的头脑;不仅极大地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而且也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抵御西方社会腐朽思想侵蚀的免疫力,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和信念,使之迅速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秦洪涛.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工作的意义与途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8).

第7篇

生生不息的宪法

笔谈:法学历史主义

现代民族国家的政治理念

世俗时代的心灵、法权与政治

世俗化及其政治、法律表现

反思“世俗化”的概念与命题

马克思1842年对国家基础的看法

从自然状态到政治社会

在历史中寻找真实的宪法

历史法学第九卷立法者

历史与自然:美国的悖论

中国近代法制的世俗理性主义

世俗秩序背后不得不说的神圣因素

仰望天空——在历史法学研讨会上的发言

摩西与路得相遇——或论哲人如何立法

埃德蒙·柏克的英宪改造方案

“奥古斯都门槛”与罗马元首制

世俗化与国家的现代性

宗教改革时期的圣约神学和政治学

缅怀我的同事——伯顿·德雷本

法国民法学说演进中对立法者认识的变迁

(对)表象的统治:马基雅维里的新君主及其约束

基于法律哲学与社会理论双重视角的考察

对柏拉图《理想国》的法律哲学阐释

建立“历史社会法学”新学科的初步设想

坚持有理想的现实主义做中国的历史主义法学

儒家的主义传统:一个历史的论证

优良政体何处寻——西塞罗政体思想片论

现代共和:美国宪法中的政治科学

思想史脉络中的格劳秀斯财产权理论

身份与政治:“人民共和”的法理解析

古典性与现代性之往复——以中国历史为例

穷途末路中的复新:中国文明与世俗化问题

自然伦理生活与市民社会:黑格尔的家庭建构

论法国“美好年代”中世俗自然法学说的形成

历史的意义:论卡尔·洛维特世俗化概念的政治内涵

在政治正义的意义上思考正当法,并论及法律的渊源和品格

王道与人法——周公旦与吕库古的创制及文化背景比较

者:从主人到代表者——霍布斯的理论的发展

自然状态与社会的解体:霍布斯自然状态方法的实质意涵

自然社会之体的生成——兼论卢梭对洛克财产思路的批评

社会性与理性王国的契约建构——普芬道夫国家建构理论的解读

从财产权的角度解读权利概念的早期发展史:从古罗马到奥康姆

萨维尼的历史法学派研究计划及其对19世纪柏林的思想影响

法律的历史叙事,讲述的是“现代中国”的文明位格和政治理想

论西方多民族国家的宪制安排:英国、加拿大和西班牙

国家理性与政治哲学:国家建构中政制合法性的证成与规制

第8篇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1-0197-03

全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地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大战略举措。为此,、教育部于2005年颁布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05新课程实施方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称“纲要”)是“05新课程实施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去年春学期起,该课程已经在全国各高校2006级本科生中普遍开设。新课程的开设必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充分认识“纲要”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的重要性,积极探索“纲要”课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新路子。

一、“纲要”课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一)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是充分体现课程性质和开设目的的内在要求

“纲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新课程实施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性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它主要从历史教育的角度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而思想政治课不是单纯的知识课,它是一种具有价值倾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应用知识和发展知识,它需要通过学生对相应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生成健康向上的精神世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同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具有社会倡导的价值取向,树立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等。这就决定了“纲要”与其他学科教育(如历史学科)具有显著的区别,即它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不是一般的历史知识教育或学术教育,尽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也包含知识教育和学术教育的内容,但其基本功能不能定位于知识教育和学术教育。因此,“纲要”课教学只有充分发挥思想教育的功能,才能符合该课程的性质和开设目的,才能充分体现该课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对于这一点,从事“纲要”课教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有充分的认识,并以此作为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

(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是帮助当代大学生学习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需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前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纲要”,其教学目标和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一样,都是为了帮助大学生学习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纲要”课具有明显的特点和优势。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地位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都已经为中国近现代史充分证明,也能够在“纲要”课教学内容中得到具体体现。因此,“纲要”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关键性课程,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紧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纲要”课程的性质,实现教学的基本目的和要求。

(三)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是“纲要”课加强教学改革、提高教学实效的必然选择

中国近现代史内容十分丰富,时间延续性强,历史资料浩繁,为了保证课程的系统性,“纲要”教材的内容又比较全面,很显然,这门课在教学实践中面临的教学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非常突出。此外,由于大学生在中学阶段通过历史课的学习,对重要的历史知识已经有了基本的掌握,对中国近现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主要人物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因此,如果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单纯的历史知识教育的模式,没有内容安排和方法上的开拓创新,那么,该课程的教学不仅解决不了教学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还会造成与中学历史课简单重复的现象,从而激发不了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难以达到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

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在深刻理解该课程性质、教育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从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努力构建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即:一是要改变与中学历史课简单重复的单纯的历史知识教育的教学现状,构建知识传授、观念引导、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的新模式;二是要转变课程的教材体系,创建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以积极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分析纷繁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正确认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为重点,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目的的教学内容新体系。

二、“纲要”课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索

(一)突出教学重点,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教学内容是决定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的根本。因此,“纲要”课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必须在创新设计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上下工夫。

关于“纲要”课如何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问题,在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不少教师通常把课堂教学的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系统讲授单纯的历史理论知识。这样做必然陷入教学内容面面俱到却失之肤浅、缺乏吸引力的困境,严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因此,要较好地实现教学基本目的和要求,关键是要真正明确教学内容的重点。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规定,“纲要”教学“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根据这个规定,“纲要”教学应当是在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总体面貌和基本线索有一个大体了解的基础上,重点讲授有助于大学生做到“两个了解”、懂得“三个选择”的有关历史情况和历史经验。如为什么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近代中国贫穷和落后的总根源,为什么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够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为什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等等。就是说,教学中必须首先明确和始终注意贯彻的一

个基本思想是:与“两个了解”、“三个选择”密切相关的内容必须着重地、比较展开地讲。而与之联系不是十分紧密的有关中国近现代史其他方面的内容,如历史事件发生发展过程的介绍、历史资料的详细分析、历史问题的学术探讨等,则要从简或从略。

教学中突出重点必须注意以下方面:

1.要注意教学内容的整体性。由于大学生在中学阶段通过历史课的学习,对重要历史知识、重大历史事件、主要历史人物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但是,他们对历史发展的脉络还没有完整的把握;对历史发展的规律还缺乏准确的理解。针对这种情况,安排教学内容时需要注重从整体性上把握,即要紧密围绕一个重大的基本理论问题集中进行讲授,这就要求在内容的设置上打破时空界限,围绕所阐述的问题灵活使用历史资料,努力帮助大学生从纷繁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中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致力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如:教师在讲授“纲要”教材中编内容时,可以集中讲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重点说明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正确性。为此,在内容的安排上可以通过从民国初年形形的救国方案破产到先进分子在十月革命的曙光中接受马克思主义;从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经历的曲折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直到最终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彻底改变了近代以来我国社会的面貌等,以充分说明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正确性,从而帮助学生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必然要求,应该是教学中必须把握的重点。理论联系实际主要注意两个方面:

一是要把重大历史事件的讲授和社会上流行的有关思潮以及大学生经常关注或感到困惑的重大问题联系起来说明有关历史情况。如近年来在近现代史领域中有较大影响的观点,包括否定革命、鼓吹告别革命的观点,否定爱国主义、鼓吹民族虚无主义的观点,否定党在社会主义时期历史的观点等等。对这些错误观点。要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论,旗帜鲜明地帮助大学生划清重大历史是非的界限,使课堂讲授起到释疑、解惑、明理的作用。

二是要把解析历史问题和分析社会现实联系起来,为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方法论指导和重要启迪。如在分析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基本任务时,可以做适当展开延伸,帮助大学生认识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由于社会主要矛盾不同,面临的历史任务不同,因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不一样。民主革命时期,由于革命战争的需要,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应运而生。现在,我国正处于构建和谐社会、使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的新时期,国家所需要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他们应该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者,以此启迪学生确定科学的成才目标,有针对性地学习理论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完善自身素质,为成为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优秀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学中,如果能联系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突出教学重点,找准切入点,一定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取得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优良的实效。

(二)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要使“纲要”课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良好的实效,还必须在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上下工夫。

1.以课堂讲授为基本形式,辅之以讨论式、问题式、研究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教学实效。教育教学规律告诉我们,受教育者比较系统地掌握理论,是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因此,“纲要”课教学应该以课堂讲授为基本形式。另外,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真正学有收获,必须针对“纲要”课教学中涉及的有关社会热点、难点问题,采取讨论式、问题式、研究式等广泛多样、科学有效的参与式教学方法组织开展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明辨历史是非的能力,使学生在参与中接受教育,从而有效地实现教学的基本目的。

第9篇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需要理念更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其核心目标在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政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增进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知与认同,具体地讲,就是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在培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知与认同的过程中,我们曾经走过一小段弯路。正如金耀基1998年指出:“我们不会不注意到,中国内地这个华人社会的高等教育,自1949年之后所推展的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根源的社会主义教育,它有系统地清除资本主义(以美国为主)的教育思想与中国传统儒家的(被认定为封建主义的)教育思想。”这种认知确实揭露了当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脱节甚至人为制造对立的状况,需要我们进一步反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在关系。这种反思自20世纪90年代末已经开始,时至今日,学者们仍然十分关注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互补、互动、互利性,进而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的重要生长点,有利于增进大学生对世情、国情、党情的了解,特别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增进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与认同。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紧密结合,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一步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教学效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共同承担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之重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又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打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之窗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可以引用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的思想作为论据,而且可以在适当的内容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论据,以此丰富教学内容,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两者功能的内在互补性,更新教育理念,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各自优势,找准结合点,充分展现合力育人功能。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需要内容对接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要注重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而且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其中。就二者的关系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可以实现内容上的完美对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国当前的主流文化,它是以马克思主义文化为指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多种文化和谐共生的文化。盘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可以从中挖掘出诸多育人的宝贵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如在“原理”课的具体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揭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在契合深化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如从古代神话的开天到女娲补天中可以看到,中国古人对人所生活的世界充满了探索的渴求。通过神话故事的推介激起学生学习与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通过中国古代经典文献的思想介绍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并形成深入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的习惯,增进文化自信。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部分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开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济思想。尽管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存在某种“抑商”倾向,但在发展经济、解决民生问题上,中国古代先哲也形成了自己的“经商之道”,并积极探索经济运行规律。如春秋末年的“范蠡认为物价变化是有规律的,可以预测的”。他指出:“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所揭示的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中国古代的经商之道与价值规律虽表述形式稍有不同,但实质相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崇尚大同理想,在科学社会主义部分,不能忽略诸如“大同理想”一类的重要社会理想资源。如《礼记•礼运》中所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及近代康有为、孙中山等分别阐扬的“大同理想”,尽管他们的大同理想有美化资本主义制度的某种痕迹,但其在中国社会形成较为广泛的影响,是中国本土关于未来美好社会理想的典型代表,其思想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存在内在契合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要充分挖掘其中有代表性的思想、观点,通过两者的比对、分析,建立两者间的内在联系。不仅通过马克思主义自身的逻辑证明马克思主义,还从西方文化,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理论资源,拉近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大学生的空间距离,缩小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大学生的时间跨度,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其在育人化人中的作用。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需要载体创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创新传播载体,即不断创新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具体而言,要注重实现口语表达精致化和演示文稿即PPT展示精美化。口语表达精致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个充满智慧的宝库,在其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接过程中,要注重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方式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话语方式现代性的双重转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现代语言展现古典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与奇效。口语表达可以采用古文的方式,但要做适当的解释,否则,学生没有听懂,起不到交流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在教学语言上做好马克思主义话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话语的结合,展现出其历史的生命力与思想的深邃力。PPT展示精美化:现代化条件下的教学往往借助PPT的手段,PPT具有易保存、易共享的特点,特别是学生在课后可以下载PPT,考前复习会阅读PPT,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PPT展示精美化不仅体现在制作的精细与美工上,还应注重将现代艺术元素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元素有机结合,在PPT平台上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文化的灵动性。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需要理性批判

大学时代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当代大学生的认知特点,恢复其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为自主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发挥理性思维的批判作用。教师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时,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自觉开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学会用理性批判的方式对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讲到历史观时,涉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可以引入历史上现实存在的、且争议较大的人或事,如清末帝后之争。有的同学可能将清朝的灭亡归结为慈禧一人之过,甚至将中国近代的受欺压、受的悲惨史实归到慈禧一人头上。一方面,允许学生积极思考,开动头脑,对问题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另一方面,通过引导,让学生从思考“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的作用”转到思考“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让学生从人物的批判到封建制度的批判,并在批判封建制度的同时,正确对待封建制度中的优秀文化。除了在课上引入中国历史上的人与事外,还可以引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若干观点,如讲人的本质时,引入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告子的性非善非恶论等,一方面,介绍他们思想中的合理之处;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辩证看待他们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并与马克思“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学说加以对比,进一步指出强调阶级社会中人性是具有阶级性的。

五、结语

为增加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能力与理性思考能力,可以采取专题式教学的方式,在“原课”课中抽出2学时专门讲授中国哲学史。以中国哲学史的历史分期为线索,介绍中国哲学史上可圈可点的哲学思想,通过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介绍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客观地评价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中国社会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并能批判地继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在与学生共享中国哲学史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理性思考与批判的兴趣。这种专题式教学有利于学生从总体上把握中国哲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从整体上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然后根据个人的兴趣,一些学生会自主探究相应时期的某些哲学家的思想,有利于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培养。

作者:付秀荣 单位: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10篇

那末,怎样才能使我们的西方政治思想研究从已有的平台上逐步走向繁荣,引向深化?国内一些学者多向度地表达了他们的思考,读来颇受教益。笔者在此补充两点,谨供方家指正。

第一,应当重视研究西方政治思想的理论价值。建国后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压制甚或废弃西方政治思想研究,主要导源于对这种研究的价值之否定。例如,认为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就是宣扬“封资修”,就是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唱对台戏”;认为社会主义国家根本不需要研究西方那一套政治思想,云云。恐怕很难说,今天已经完全不存在这样一类偏见。而只要这类偏见尚有存在,就肯定不利于繁荣与深化对于西方政治思想的研究。故而,应当继续克服认知上的偏见,重视研究西方政治思想的理论价值。在笔者看来,这种理论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其一,我们所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与西方政治思想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产生,不仅基于19世纪欧洲社会的变化发展,而且还基于欧洲社会思想发展所取得的重大成果”(3)。所谓“欧洲社会思想发展”,自然包含欧洲(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数千年来,整个人类对政治现象的认知与思维步步推进,步步深化,发展到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诞生,可谓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研究西方历史上各派政治思想的演展,有助于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与前人思想成果之间的历史承继关系,深刻理解这一伟大学说诞生的历史必然性和坚实的认识论基础。例如,西方从“自然(伦理)政治观”中经“神学政治观”,再到“法学(权利)政治观”、“社会学政治观”,然后至马克思时代达到“辩证唯物政治观”,正反映了人类政治一思维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的发展轨迹、必然趋向。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与时俱进的体系。即便在今天,它的继续发展也仍然需要不断有批判地吸收包括当代西方政治思想在内的人类文明的最新成果。诚然,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在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与一系列基本观点方面,都是对前人思想成果的革命性变革和超越。研究西方政治思想,也正有助于从对比鉴别中,更加真切地、理性地体悟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贡献、价值与地位。例如,马克思主义从经济基础、阶级关系等视角考察政治,较之以往从“自然”、“道德”、“神意”或从抽象的“人性”、“理性”、“权利”、“权力”等方面解释政治,显然标志着人类政治认知、政治思维领域的一场革命、一次超越。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地揭示政治的真正本质与特性。

其二,社会政治的发展,需要我们不断增强政治思维的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讲,“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又是天生的“理性动物”。自古至今,多少智者以不同视角、不同方法、不同动机,关注着、细察着、思索着那斑驳陆离、变幻无穷的政治现象。思维所至,见仁见智,各有感悟,各领风骚。西方政治思想,便是整个人类政治思维成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西方政治思想,有助于启迪政治思维,思考当代的现实政治问题。那些承载西方政治思想的“经典著述之所以享有这种地位,完全是因为它们所含有的分析能力,以及这些分析往往被证明是思考当代政治问题之卓有成效的起点。”(4)尽管我们今天所面对的政治现实与(历代的或当代的)西方政治思想家所面对的会有相当程度的差异,但,只要承认人类社会的政治发展存在着某些共同的规律,那末,就不能忽视西方政治思想在深层次上所蕴含的某些思维方式、方法、切入点,对我们开展政治思维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一个典型的例子便是,西方政治思想中注重对“权源”(权力的起源、来源、根源)的考察,注重对权力委托与权力运作过程的研究,注重对权力腐败的警惕,注重从体制上构建对权力的制约。这些对于我们思考当今中国的政治建设、政治发展,有着相当的启迪性。或许即是“洋为中用”吧。当然,不是说照搬某种现成的体制,而是说可以启迪我们的政治思维,有利于我们选准思维切入点,结合国情,拓展思路,改革与完善自己的政治体制。

其三,一个开放的国家,一个身处东方,与西方存在着诸多差异乃至隔阂的国家,需要了解西方。在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世界政治走向多元化的时代,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将在更大程度上与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整个世界频繁交往,这就更需要了解西方与了解整个世界。西方国家的对外政策,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及其运作,在深层次上,往往与其传统文化及现当代思潮有着紧密联系。而正如T.L.索尔森所言:“政治学说是西方文化传统的象征。”(5)因此,为了了解西方,就不能忽视对西方政治思想(包括传统的政治学说与现当代的政治思潮)的研究。例如,欲洞察当代西方国家的治国方策之嬗变,就应注意研究西方现代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等政治思潮的特征及其影响。而不重视研究西方有关“人权”、“主权”、“分权”等政治观念及其在当代的发展变化,就无法全面、深入地了解西方国家的对外政策,也就难以开展“人权”等问题上的国际对话。

从以上三个层面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社会主义的中国应当加强对西方政治思想的研究,应当重视这一研究的理论价值。真正重视起来了,国内西方政治思想研究走向繁荣,引向深化,就有希望。一些学者所指出的人力、资料、学术园地及研究水准等问题,也就不难解决。——《浙江学刊》重视这方面的研究价值,于是,专供学者耕耘的这样一块专业学术园地便呈现在了我们眼前——即是明证。

第二,应当倡导健康的学术争鸣。一般来说,学术研究主要有赖于个人独立的思维活动,“思维只有在个人身上才是现实的”(6)。这就需要各个研究者付出极大的精力,潜心探索、独立思考、勇于创新,从而获得相应的研究成果。然而,“人是万物的尺度”。囿于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如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感悟等),往往会导致不同研究者对于同一研究对象作出“见仁见智”的不同判断与结论。理性地说,任何人都不能保证自己的研究成果绝对不存在某种程度的偏颇或缺损。为了克服偏颇,走向完善,增强研究成果的科学性、真理性,便应当倡导健康的学术争鸣。在争鸣中,鼓励研究者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鼓励不同学术观点之间开展讨论、批评、碰撞。“智慧同智慧相碰,就迸溅出无数火花。”(7)这火花可进一步激活人们的思维,从而促使某一研究者发现其学术观点的偏颇之处,并通过更加深入的研究以修正与完善自己原有的观点;或者促使某一研究者完全放弃自己原有的学术观点,而接受其他研究者的合理结论;或者促使某一研究者更加坚信并更加充分地论证自己认为正确的学术观点;或者促使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将某项研究更加引向纵深。就此意义言,学术研究除了主要有赖于研究者各自独立的个人思维活动外,也有赖于研究者之间思维碰撞的集体效应。这正是所谓“百家争鸣”推进学术繁荣的奥秘所在。从国内西方政治思想研究的现状看,一些学者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基本上都是正面阐述自己的学术见解,至于针对某一学术观点发表不同见解,开展讨论与争鸣的,还很少见到。这可能是造成国内西方政治思想研究尚未达到繁荣与深化的一个原因。反言之,这也许正是促使国内西方政治思想研究走向繁荣与深化所必需的途径之一。故而,笔者作为一种期望,郑重地提出这一点。我想,《浙江学刊》将新辟的这一“专栏”可以在倡导学术争鸣方面作出一定的贡献,至少可以起到搭台引戏、鸣锣助威的作用。具体来说,“专栏”中,除了发表研究者各自评介或论述西方某一种政治思潮、政治流派、政治学说和某一位政治思想家、某一本政治思想名著的论-文外,也应当发表一些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争鸣文章。可以是某一学者对其他学者的学术观点提出批评,申述自己的不同见解;也可以围绕某一学术问题,以“笔谈”形式同时发表一组不同观点的论文;还可以发表综述某次学术研讨会上不同学术观点的文章;甚或由贵刊出面与有关高校(研究所)联合举办学术研讨(争鸣)活动。总之,形式多样,目的一个,即倡导与鼓励学术争鸣,以推动国内西方政治思想研究走向繁荣与深化。

其实,在西方政治思想研究方面,有的学者对同一问题已经发表了较明显的不同学术观点,只是各说各的,尚未展开争鸣、互相切磋;有的学者在对同一问题进行分析时,实际上已经隐含着不同的学术观点,只是尚欠鲜明,更未构成争鸣;而有的学术问题目前尚未引起学者们的充分重视,日后一旦重视起来,很可能会出现不同学术观点。所有这些,都是值得开展学术争鸣的课题。在此不妨略举数例。

例一,关于西方政治思想的主题问题。即西方政治思想(自古至今)究竟是围绕什么样的中心话题、核心内容而展开的。国内主要有两种观点。一为“国家主题论”。认为西方政治思想就是探究“如何认识国家,如何组织国家,如何管理国家的观点、理论和学说”(8),或者说,就是“关于国家政权的思想、观点和理论。”(9)一为“人-社主题论”。认为“西方政治思维中经久不散的主题框架”是“人与社会”。(10)。那末,到底应当如何准确归纳与把握西方政治思想的主题?如何认识这种“归纳”的理论价值?例二,关于支配西方政治思维的若干“政治观”问题。政治思想是人们开展政治思维的产物。众多的思想家各自形成的政治思想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然而,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思想家,其政治思维往往潜移默化地受到同一种“宏观文化氛围”或曰“政治范式”、“政治观”的“笼罩”、“支配”与影响。从而驱使他们在求索政治问题的宏观维度、深层逻辑与根本方法等方面,又常常存在着惊人的相同、相近、相通之处。那末,究竟应当如何准确地概括与阐述西方曾经出现过的几种“政治观”?在古代,是“自然政治观”还是“伦理政治观”,抑或是“自然-伦理政治观”?在近代,是“法学政治观”还是“权利政治观”?在现当代,是“社会学政治观”还是仍为“权利政治观”,抑或是“辩证唯物政治观”?(11) 例三,关于现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研究问题。显然,这方面的研究对象,不象古近代政治思想那样已经经受过大浪淘沙、历史积淀,因此,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学派林立、众说纷呈、五光十色,简直让人眼花缭乱。这便给我们的研究增添了难度。首先,如何界定“政治思潮”的概念?其与“政治流派”、“政治思想”之间是何种关系?其次,如何构建现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研究的框架(体系)?如何判定哪些是真正反映时代特征的,可以传世的政治思想,哪些可能只是昙花一现,难以在历史上留下深刻痕迹的政治理论?再次,如何从总体上概括与分析现当代西方各种政治思潮的时代背景、理论渊源、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向等?以上三例,均是在宏观层面上列举的,应该说都可以也都值得开展学术讨论与学术争鸣。假若从中观或微观层面考察,那就更是不胜枚举。譬如,如何概括与评价某一思想家的政治思想体系?如何理解与分析某一种政治理论观点?如何较析不同思想家的政治思想之特点与研究方法?如何评述某一种政治思想(思潮)的哲学基础、基本特征、理论价值?还有,如何认识某一种政治思想(思潮)对西方社会政治发展的影响,对我们进行政治思维、考察政治现象可以提供的某些启迪?等等,等等。围绕这些问题,若能开展学术讨论与学术争鸣,对于繁荣与深化国内西方政治思想研究,肯定会有促进意义的。

诚然,我们所希望倡导与开展的是“健康”的、“正常”的、“有益”的学术争鸣。为此,至少应确认与遵循这样一些学术规范。第一,参与争鸣者应尽可能准确全面地了解对方学者的基本学术观点及其真实涵义,防止误读、曲解,防止断章取义,防止人为地“假设”对立面,构成不正常的“争鸣”。第二,参与争鸣者应准确认定自己与对方学者在哪个学术问题上,存在着怎样的分岐,特别是分岐的焦点何在,防止形成1表面上似乎分岐很大,实质上双方观点并无二致的所谓“泡沫”型“争鸣”。第三,参与争鸣者应将自己与对方学者置于完全平等的地位之上,应尽量要求自己做到“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同时,尊重别人的发言权,欢迎对方的批评或反批评,认真倾听对方的申述,乐于接受对方合理的观点,防止出现居高临下、强词夺理、独断专横的“单向”性、“霸道”型“争鸣”。笫四,参与争鸣者应坚持“三不”方针。对于任何学术观点,只要不违背宪法与法律所规定的准则,不超越宪法与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就不能“打棍子”、“楸辫子”、“戴帽子”。应依法保障学者参与学术争鸣的权利,保障学术争鸣的正常秩序,防止重演历史上曾经有过的那种“整人”式、“斗争”式的所谓“争鸣”。窃以为,若能正确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遵循学术争鸣所必需的若干规范,营造与维护学术争鸣所应有的氛围,那么,必定能促进国内西方政治思想研究逐步走向繁荣与深化。但愿《浙江学刊》创设“西方政治思想研究专栏”能成为这一研究走向繁荣与深化的契机与征兆。是为盼。

注释:

1,丛日云:《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的百年历程》,见马德普主编:《中西政治文化论丛(第一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17页。

2,高 建:《面向21世纪的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见马德普主编:《中西政治文化论丛(第一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45页。

3,《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版,第4页。

4,《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中译本,第577页。

5,[美] G.H.萨拜因著,T.L.索尔森修订《政治学说史》,商务印书馆1986年中译本,第7页。

6,[俄]拉甫罗夫:《历史信札》,见《俄国民粹派文选》,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国际共运史研究室编译,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6页

7,[俄]马尔林斯基:《考验》,《马尔林斯基小说选》,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年中译本,第28页

8,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页。

9,刘绍贤主编:《欧美政治思想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页。

第11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国史是必修课”。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要着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启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加强党史国史和形势任务政策教育……。”“校史之于学校犹如国史之于国家”,校史是一所学校办学历程的回顾,是学校成立、建设、发展、壮大的历史轨迹的真实记录,凝结了丰富的时代精神和大学文化传统,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 , 将校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引导、激励、感染大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本文以西藏民族大学(以下简称“民大”)校史为例,探讨校史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民大校史文化精神内容以及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一、校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最初源于19世纪中叶,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和社会实践活动[1]。对于我国高校的大?W生来说,他们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思想政治状况直接关系到党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前全球文化相互交织碰撞,高校大学生在汲取先进思想文化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受到与社会主义相悖的思想意识形态的冲击,极容易造成他们在价值选择上的困惑,难以辨别是非曲直,难以认清分裂势力的险恶用心,弱化了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特别是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的说教和理论灌输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明显不适应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挖掘新的教育资源,扩展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和方法,才能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校史是一所学校创建、变迁、发展整体历史的反映,记录着高校的办学理念、历史沿革、重大决策、政策实施情况以及高校师生在科研、教学以及其他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物事迹、科研成果,展现出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特色,形成其独特的办学精神和大学传统。校史是一种历史亦是一种文化,历史与文化在历时性与共时性的对立统一中共生共存[2],校史文化以人、物、事、魂为载体,塑造了高校师生的理想追求、道德情操、价值观念和精神风貌,对大学生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校史文化是一部鲜活的教育史,它与政治教育之间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

1.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独特的优质资源,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用我国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社会成员进行教育。其主要内容有: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主要内容的世界观教育;以我国基本国情、党的基本路线、爱国主义和形势政策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政治观教育;以理想信念、人生价值观、生命价值观、艰苦奋斗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人生观教育;以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遵守纪律为主要内容的法制观教育;以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共产主义道德等为内容的道德观教育[3]。从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来看 ,中国任何一所高校的创办与发展都是与国家的兴衰荣辱,与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理想紧密相连,可以说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创业史、奋斗史、改革史,校史文化丰富的办学精神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反映了中华民族不怕牺牲、艰苦奋斗、锐意进取、顽强拼搏的理想信念、精神品质和思想作风,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相契合,因此,校史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独特的优质资源,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2.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天然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以人类的活动为前提的一种客观存在,是思想政治教育根本属性的外部体现,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时所体现的本质属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在与外部环境之间发生联系和关系时表现出来的特性以及产生的效果”[4]。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有导向、育人、激励、凝聚等功能。对高校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围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引导他们将自己的理想抱负与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增强责任感、义务感和献身感。正确的导向是思想政治教育成功的关键。校史记录了一代又一代的高校创业者、建设者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奉献自己的智慧和血汗的过程,记录了学校师生投身高等教育事业建设,励志摆脱愚昧、实现中华民族解放的创业过程;记录了教职员工以校为家、献身教育、孜孜不倦的育人过程;记录了各民族师生“互嵌共融”兄弟情深的团结奋斗过程;记录了大学生胸怀国家、服务人民、刻苦攻读的报国过程。校史所彰显出的价值观――坚持将国家民族放在首位,坚持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前途命运保持高度的统一,这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具有统一性和一致性。

3.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鲜活的教育事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承担着传递教育内容、实现教育目标的使命,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采取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目前,高校主要采取理论灌输、实践锻炼、自我教育法、疏导教育法、比较教育法、典型教育法等多种传统教育方法。但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与时俱进,这是由教育对象――大学生的特殊性决定的。“95后”大学生身心各方面正趋于成熟,他们普遍的思想活跃、个性突出、独立性强,既求真务实又勇于竞争创新,但同时由于我国处于发展改革转型关键时期,又存在一些亟待解决影响他们健康成长的问题。因此,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必须与之相适应,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大学存在时间超过了任何政府,任何传统、法律的变革和科学思想,因为它们满足了人民的永恒需要。在人类的种种创造中,没有任何东西比大学更经受住漫长的吞没一切的时间历程的考验。”[5]校史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每一件珍贵的文物、每一处校园遗址(建筑物)、每一次重大历史时刻、每一位优秀人物事迹、每一种学校精神,都是一本生动具体、亲近感人、贴近高校大学生的教科书、“营养剂”,诠释着高校师生热爱祖国、忠于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思想道德境界。将这些内容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更具有可行性和针对性,使大学生更容易接受和认同。

二、深刻挖掘民大校史文化的精神内涵

“校史文化是高等院校历史传统的积淀、大学精神的承载、文化内涵的映照,是高等院校长期办学历史事件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6]。民大是西藏和平解放后党中央在祖国内地为西藏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建校近60年来秉承“爱国、兴藏、笃学、敬业”的校训,弘扬“担当奉献、求真务实、和谐发展”的办学精神,为国家培养了七万余名各类优秀人才,涌现出了各类杰出人才,赢得了“西藏干部摇篮”的美誉。民大校史是一代代民大??生共同创造和积累留下的物质遗产和精神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时代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1.坚定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理想信念关乎党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同志针对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如何消除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提出“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完全孤立民族反动派,没有大批从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的”的政策。1956年,毛泽东主席在同西藏人士谈话中就指出,“西藏也要设立大学”。1957年3月5日,中央书记处贯彻落实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慎重稳进”“六年不改”的西藏工作方针和指示,决定西藏在内地办学。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的邓小平指出:“藏族学院凡愿意来内地学习的,人数不限;不愿意来的,一个也不强迫。你们西藏自己在内地办学”“几千人回内地学习,这是西藏的一大革命,有其深远的历史意义”。根据党中央的指示,一代代民大师生怀着实现社会主义理想和为争取西藏民族解放独立、实现小康社会的坚定信念,以顽强的拼搏、不断的探索精神,投身到西藏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当中。

2.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任何一所高校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其办学过程都是与国家民族的兴衰紧密相连的。翻开民大校史,从西藏公学―西藏民族学院―西藏民族大学的曲折办学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国家和西藏各民族的兴衰荣辱紧密相连。无论是1959年2 100名学生入藏参加平叛斗争,数十名学员血洒疆场还是积极投身到西藏民主改革运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推动西藏建立新的社会制度,实现跨越式发展;无论是重大自然灾害面前挺身而出捐钱捐物还是响应自治区党委号召远赴世界最高海拔阿里地区强基惠民,都是无数个民大师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的爱国主义运动。一部民大校史,就是一部鲜活的爱国主义斗争史,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

3.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民大校史文化的突出精神,是贯穿民大师生实现社会主义事业、共产主义事业的精神支柱。民大校史中蕴含着无数个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事迹。在民大创建之时,在师资力量薄弱,学校基础设施差的情况下,民大师生开展勤工助学,白手起家,自己动手办农场和小型工厂、建校舍解决师生生活、学习所需;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学校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坚持走内涵式、节约型发展道路。在民大的发展历程中,还始终闪现着民大人无私奉献的精神,从当年进藏十八军、老干部、六十年代的援藏青年教师,到现在的新一代的民大人,都无怨无悔地克服生活和学校中的种种困难,为西藏民族高等事业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年华。

4.开拓创新、自强不息的精神。对一个民族、国家来说,开拓创新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回顾民大历史,从西藏公学时代到努力实现“1133266”争创教学科研型综合一流的民族大学;从建校之初定位于干部培训转向建设学科专业,形成较高办学层次;从1959年建立西藏历史上最早专科专业――藏文专业到现有4个硕士一级学科,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8个本科专业,涵盖11个学科门类,民大师生就是依靠着开拓创新、自强不息的精神,按照西藏社会经济的需要,不断培养出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被美誉为西藏高等教育的“孵化器”“发动机”。

三、新形势下校史文化融入大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1.推动校史进课堂进教材,在学习中育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主阵地,因此积极推进校史文化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将校史文化内容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相结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如在《概论》课教学中,贯通民大精神、民大办学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与党的先进性理论相结合、民大发展历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机结合的教育教学,揭示其具有一致性的内在关系,“再生”其本源性的思想理论教育价值和适时性的教育教学内容。在《基础》课教学中,贯通民大校史文化与先进文化、民大精神与改革开放时代精神的一脉相承性与发展性,彰显其教育教学资源优质特色性和真实性。在《纲要》课教学中,将民大发展历史(西藏公学时期、西藏民族学院时期、西藏民族大学时期)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道路教育内容体系相接轨,展现民大校史教育教学的价值和育人价值。在《原理》课教学中,强调民大师生为民大发展、为西藏高等教育发展、为西藏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民大为国家培养了七万余名“靠得住、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各类优秀人才,涌现出了三十多名省部级领导干部和一大批艺术家、作家、教授、医学家、农学家、工程师等杰出人才,同时民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围绕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任务,狠练内功,形成了适应西藏实际和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高度契合的学科专业体系,凝练了服务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研究优势,这些内容可与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的作用,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群众路线、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教学内容相结合。《四观》课教学中,将校史中民大师生参加西藏平叛事件与和平解放西藏、十四世达赖集团叛乱教学内容相结合,作为民族院校享受的民族政策与我国民族政策相结合,将教育部“7+1”“4+1”高校团队对口支援我校与中央治藏方略教学内容相结合等等。民大校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通过将校史文化资源连成片线、形成片、结成网,发挥整合效应,形成教育合力,最大限度地激活思想政治课教育潜能。

2.倡导学生参与校史整理宣传,在过程中育人。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最终必须通过实践结果来体现、检验。提高大学生践行校史文化精神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自觉传承民大校史,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让大学生参与学校档案馆档案归档工作,通过对照片、影像、文件的整理、梳理学校本年度的重大事件和发展历程;走访学校老教师、老十八军、学校校友以及优秀校友生前工作战斗的地方,记录学校校史片段,掌握第一手材料;担任民大校史馆、西藏人权主权馆学生解说员,学校史,讲校史,既是剧中人又是剧作者;号召大学生积极设计民大校徽,创作民大校歌,解读民大校训。大学生在这些过程中,真正享受民大发展历程之旅,往往会被“看得见的典型历史事件和优秀师生”所打动,能培养他们的人格魅力,陶冶他们的情操,感化他们的心灵,使他们明德立志,成长成才。

3.加强校史文化线上、线下媒介宣传,在传播中育人。重视校史文化资源成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构建校史文化教育线上线下、传统与现代手段相结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网络媒体,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全媒体正在蓬勃发展,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教育观念和知识获取途径。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7 次报告:截至2015年,我国总体网民为6.88亿,其中手机上网为6.20亿人,上网人群中大学本科以上人员为11.2%,年龄在20-29岁网民人数最多为29.9%[7]。因此,加强校史的育人功能,一方面要进一步增强线下传统宣传方式,发挥民大校报、学报、橱窗、校办电视台、广播站等传统媒体深度、专题、持续报道方面的独特优势,传播民大好声音。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线上现代传媒技术 (如现有的民大校友会网站、校史网站、民大青年微信等)在信息推送方面的优势,大力宣传民大校史文化,传播正能量,弘扬民大精神,不断扩大民大校史文化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同时,加大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的交互融合,实现校报、校刊、橱窗、电视与校园网、网络社区、官方微博与微信、户内外电子显示屏、网络电视等方面的资源共享,逐步建立起校史文化的全媒体传播格局,真正将其融入大学生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之中,切实增强感染力、实效性。

第12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史审视;现代向度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9-0051-05

一、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历史演进

综观历史,尽管人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零散的探索历程十分漫长,但终因国别、文化传统、时代与认识程度的不同,出现了不同的研究重点和理论分野。

(一)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嬗变。中国古代奴隶时期就出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雏形。西周在思想政治上强化以等级观念和天命观为核心内容的宣传教育。以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时期。占据意识形态统治地位的是儒家礼教思想,用所谓的“三纲五常”来规范人们的言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服从地主阶级的统治。封建社会除了用教化方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注重倡导修身养性、自省自克,强调知行合一。这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法律化、政治化和生活化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并成为人们的主导价值和行为取向。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是以伦理道德教育为核心的包含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内容的德育体系,其机制是政统与道统的二元体系,是“王”与“圣”两支力量的交互作用体系;其主导意识是“中和”,强调的是统一性、恒定性、包容性、泛化性:历史演变以承续性为主色调,虽曾进行几次内调,但始终“以儒为宗”并成为历史主流。

(二)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的演进。西方思想政治教育史论域集中于品德的形成、品德的构成、道德教育的过程等问题,经历了古希腊罗马时期、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等阶段。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论辩性色彩。主导社会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是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思想家,其政治观、道德观、人生观在历史上产生了深刻影响。这个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般是双向的,对上作政治导向,对下作思想导向,教育内容囊括国家意识、法律意识、理性意识、未来意识等内容,核心是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张扬人的理想、优化人的素质以及培养人的意志。中世纪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强制性色彩。在封建专制和基督教神权下逐渐发展,主导思想政治教育的是教会。这个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日益政治化和宗教化,把神学的荒谬赋予理性的光环,以人对神的依附为主旨,思想专制,悖逆人性,为封建制度的合法性辩护。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批判性色彩,以人的解放为主旨,追求人性的自由,以文化为武器,冲击整个思想领域。产生了一场巨大的思想革命。主导思想政治教育的是思想家、艺术家、宗教改革家三支力量,他们以人文主义为旗帜。宣扬人的价值。当代西方的思想政治教育始自20世纪,主要是进行政体意识、法律意识、公民意识教育,主旨是培养与强化爱国主义、个人主义、实用主义。这个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倡导科学性,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为资产阶级服务,同时构成了社会性的宣传网络,更加具有务实性和内隐性。从而更易渗透而有效。

(三)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变迁。无产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而逐渐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立场、观点、方法为其确立了根本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在马克思主义产生后,思想政治教育才成为科学的政治行为、自觉的社会活动,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马克思曾说过,理论一经群众掌握,就能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在马克思恩格斯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以理论教育为主。马克思指出,共产党人必须“具有革命毅力并努力进行理论宣传工作。这一时期,面临机器化大工业,需要理论的认定,无产阶级也需要理论的导引和提升,科学理论成为社会的普遍需要。列宁斯大林时代,以政治教育为主导,因为激烈的政治斗争对苏维埃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产生严重威胁,因此需要以统一政治意志为主旨的政治教育,以化解内在复杂思想矛盾,抗衡外部政治压力。列宁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重要作用,第一次系统地提出“灌输论”,第一次提出“共产主义道德”概念。斯大林在1934年第一次提出“政治思想工作”的概念,号召全党加强思想上政治上的工作。这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走向权威化、规范化,工作机制健全,注重培养政治人格。注重政治价值的实现。

(四)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程。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得到生动体现。中国共产党创立之初,就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把其渗透到工农运动中。“三湾改编”把党支部建在连上,实行了军队的民主主义。开创了军队的政治工作制度。在土地革命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对军队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也包括对最广泛的社会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得到进一步发展。古田会议指出,从教育上提高党的政治水平,从而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到了第一位。这个时期确立了“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的科学论断。中共七大正式确立了思想的指导思想地位。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教育内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思想导向、凝聚作用日益凸显。中共十四大提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党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开展“三讲”活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实效性、主动性;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先进性教育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政治教育进入成熟期。综观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史,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同时,立足当代,又根植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创建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持续发展和创新。

二、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与现代的对立兼容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完成植根本土和面向全球的互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换。首先,必须正确认识转换的关系问题。其次,要处理好转换的历史向度问题。

全球化的“时空压缩”形成一个“传统”、“现代”和“后现代”在同一时空境遇中同时呈现与交织的图景。其现代性解构和重构的双重作用逐渐显现。现代性引发社会转型,造成社会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与此相应,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现代化的挑战和考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于现代社会之中,并不等于说思想政治教育已经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同时也必然是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性与现代性遭遇冲突的过程。这就要求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思想政治教育传统和现代的关系。

当今中国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子系统,在具体的目的、环境、方式、方法等方面都有不同以往的新特点。照搬照套传统经验肯定行不通。面对新情况、新特点又该如何继承?继承什么?要解决这个难题,首先涉及的就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认识问题。

对传统的理解,应当采取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务实的态度。首先,任何人、任何社会发展史中的一个阶段都不可能脱离传统。其次,传统能否被继承在于传统在新社会的有用性。传统本身具有双重属性,既可能会成为保守势力而成为阻碍创新发展的因素,也可能是文明智慧积累而成为有力的习惯力量。在社会转型期,拘泥于传统和失去优良传统这两种现象都是要防止的。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和时代变异性。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必须结合时代精神,对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既要有批判地继承,又要创造性地超越。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并不是全盘否定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如果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完全割裂,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将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继承性,旨在批判继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诸要素进行现代传承、转化和发展。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传统,要通过“继承-转换-创新”逻辑理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

我们主张超越性的继承,反对保守性的继承。继承本身就包含着改进、改善的意思。综观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演进,思想政治教育在古今中外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在无产阶级实践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发挥着“生命线”的作用,是党的制胜法宝和重要经验。其中基本的元素既适用于过去也适用于现在,因此,这些基本元素肯定要继承。在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已经形成了较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原则、方法体系。如方向原则、求实原则、民主原则、渗透原则、层次原则、主体原则、说理引导法、实践锻炼法、熏陶感染法等等。这些科学的原则和方法当然都是应该继承的。

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又是与时代进程、社会变革相适应的。对于那些不适应现代社会的传统元素需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即从传统的观察视野、思维方式、功能定位、方式方法、价值理念、体制机制中解放出来,形成新的现代观念和方法。如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以政治思维、统治功能、灌输手段、工具性价值、群众运动形式为主要特征。这些特征是当时的时代产物,具有历史适应性,对于所处社会的稳定和进步具有巨大的意义。然而现代社会是多样性、总体思维、多元价值、多元主体的社会,因此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视野亟需创新,实现现代转型。

综上,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与现代是一种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既对立又兼容的辩证关系。这种状态并不是互相对立、互不相容的消极状态而是共存的过渡状态。因而,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性与现代性呈现出一种互动状态,处理两者关系的科学态度是传承与创新。

三、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现代向度

历史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演进脉络,其发展体现出鲜明的历史阶段性差异。同时也具有明确的共同发展取向。现代性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动力、新思维、新元素和新方法。虽然处于现代社会并不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实现了现代性,但是在社会转型期,传统性与现代性共存的过渡状态,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中呈现出以下现代向度。

(一)从封闭性到开放性:环境转向。传统社会是封闭性思想政治教育。这种封闭性不仅体现在地理环境上,还体现在社会环境,乃至随之催生的人的思想上。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封闭性依托于当时相对封闭的地缘环境、保守稳定的农业经济结构、正统专制的政治文化制度,从而形成了一个封闭自在的系统。复杂的地理环境成为中国与外国的天然边界,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保守性造成思想上的唯我独尊性:政治文化上的专制和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促成了人们缺乏理性意识和封闭、内向的民族性格。这些阻碍思想政治教育的对外开放。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发展具有相对封闭性,比如社会环境封闭与半封闭、经济体制的单一性、思想文化领域的一元性、政治理想的革命性、人格的依附性、教育方式的灌输性等。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封闭性特征。

现代社会是开放性思想政治教育。这种开放性不仅体现在经济全球化趋势,还体现在文化的相互激荡,社会的开放程度,乃至随之催生的思想价值观念的兼容并蓄状况。开放的社会环境、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带来的各个领域和学科的相互渗透。要求必须改变传统的、封闭的教育观念和教育体系,打破思想政治教育仅仅局限于课堂、书本、理论的界限,确立开放的教育观念,并建立开放的教育体系,才能与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相一致。现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开放性环境和现代性语境,具有内在的开放精神,要突破传统,革新扬弃。不仅要强化系统内部结构之间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还要形成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资源共享”的多维界面的形成,即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变革所期待的开放性互动格局旧。

(二)从单一性到多样性:功能转向。传统社会是总体社会。是突出政治的社会,一切从属于政治的社会。因此。处于这种封闭时空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政治思想教育。政治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任务。与此相应,政治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对象、方法、队伍、体制、机制的根本标志和根本标准,也是唯一标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是单一的,这种单一性不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所决定的。而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以政治运动为中心,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政治运动首当其冲的手段,计划经济体制的集中统一性,从体制上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只能为政治运动服务,经济发展得不到应有重视,文化领域被全面卷入政治运动之中。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只能突出地表现为单一的政治功能。

现代社会是多样性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也发生多样性的现代转向。全球化的外在环境带来的是一个开放、多元的信息社会。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使我国社会日益呈现出开放性、多元化的特点,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化。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外环境日益开放,使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更加复杂。面对新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从政治单一性向多样转化。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具有政治功能,还具有社会功能,通过提升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经济建设。最重要的是具有育人功能与协调功能,关注个体需求和个体发展,调节人的思想及行为,调节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际和谐、社会及世界和谐。

(三)从散在化到系统化:方法转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必要路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系统化趋向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受传统思维和认识水平的限制。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比较单一,以“灌输法”或“渗透法”为主,对于方法的研究呈现出广泛、分散、具体的特点。这在传统的单一性社会可以实现统治功能,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现代社会的开放性、多样性不仅使外在环境出现复杂性。现实的人也出现多样的生物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的需要。而且个体的人性是复杂的,造成了由个体组成的各种人类群体的人性更是纷繁复杂的。这就要求实现从传统的单一性、强制性“灌输模式”向多种人性化的“关心模式”方法的超越。

系统化是极为重要的现代思维方法。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思想政治教育是内在的多要素构成、外在多方面联系的统一整体,不再是单纯的政治行为或者是教育行为。在实践上,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叉性、综合性都在延伸,要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融合;在理论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纵深研究和横向联系都在发展,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理论的整体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不应是脱离社会生活整体的孤立行为。要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化自觉,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组合放大效应成为可能。未来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化特征更为明显。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必然实现由具体方法机械性组合及浅层分散性研究向理论化、体系化构建研究的转换路径,即由浅层组合走向系统综合阶段,反过来又从系统综合走向专题深入的新阶段,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的超越与升华。

(四)从社会本位到人本位:目标转向。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规定着其内容和发展方向。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明显呈现出从社会本位向以人为本位倾斜的走向。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设定难以摆脱工具化倾向和实用主义,导致现实中对人的利益需求和价值诉求的漠视。自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以来,大多政治家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鼓舞人们起来革命,唤起人们建设国家的热情,维持社会安定,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工具”。这种个人服从社会、服从集体,牺牲个人利益以利群众利益的“社会本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也存在着严重的弊端,太片面、太功利化的单一性的工具性价值标准。不利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发展人和提升人的目的性价值。导致在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泛政治化,使被教育者产生厌烦、排斥的情绪,甚至谈思想政治教育色变。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边缘化、市场化、孤立化、理论化倾向。从本质上讲,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具有人文关怀内涵的社会性教育活动,主要是以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为目的㈣。因此,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以“现实的(个)人”的全面发展为本,注重人的自由个性发挥,逐步实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念、价值目标,方法模式的人性化超越。这是增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由之路。

(五)从经验性到科学性:思维转向。科学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时代性转换。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基于重大的历史经验教训基础上的科学结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只是把思想政治教育当成一种政治任务,是受命而为,鄙视、忽视其科学性,是片面的曲解和误解。传统政治教育经验性较强,不仅体现在思想教育实践中凭借经验开展具体工作,而且体现在理论上沿用、借鉴,甚至移植其他学科的概念、知识,缺乏专业性,存在与某些学科的边界模糊的情况。倡导多样性思维和多学科交叉思维并不等于以其他学科知识替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知识,“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科学化的灵魂在于思想政治教育要富于创造性,体现独立性、符合真理性、坚持人本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科学,要坚持自己的科学品味,表现在教育目的、内容、方法的科学性上。要遵循科学规律,体现在认识学科的科学属性,其所依据的不是一种经验,一项任务,而是一门科学;体现在遵守思想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摈弃主观随意的经验性思维。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