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500年的寻访与对话――中国阳明文化园探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与历史文物对话心得体会 跨越500年的寻访与对话――中国阳明文化园探秘

跨越500年的寻访与对话――中国阳明文化园探秘

2024-07-10 22: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跨越500年的寻访与对话――中国阳明文化园探秘 发布时间:2020-01-07 01:27:20   作者:胡勇 唐耀 杨鸣丹   来源:贵州日报 阳明文化园广场。

  11月1日,“阳明文化交流周”活动在浙江余姚市举行,中国阳明文化园的管理团队应邀携我省专家学者赴会。本次文化周以“阳明心学为高质量发展赋能”为主题,来自国内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跨越时空对话先贤。

  余姚,是中国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王阳明的出生地,是他的人生的出发点,也是其日后传播思想、教授弟子的讲学之地。

  远隔千里之外的贵州省修文县,则是王阳明先生“心学”的原点。王阳明谪居修文龙场,在这里成就了“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的阳明学说,修文因此被誉为“王学圣地”。中国阳明文化园正在这里建设,将对传承和发展阳明文化起到积极作用。

  龙场悟道,阳明“心学”的原点

  修文如同她安静的名字,在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历史中,没有耀眼地登台,可是修文用淳朴的爱与关怀,滋养了一颗愁苦的心灵,王阳明在这里绝处逢生,成为了圣人。

  从贵阳出发,沿贵遵高速北上在扎佐立交左拐,出了高速再前行大约7公里就到了修文县城,中国阳明文化园比邻县城,园区占地2300亩,游人不多,格外安静。

  公元1508年,王阳明在经过一年多的路途颠沛流离后终于达到龙场驿,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建县,取“偃息武备,修明文教”之意,命名为“修文”。

  修文如同她安静的名字,在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历史中,没有耀眼地登台,可是修文用淳朴的爱与关怀,滋养了王阳明,成就了王阳明。

  从兵部主事到龙场驿臣,从信马边疆到寸步难行,从锦衣玉食到食不果腹,从唱和诗文到举目无亲……王阳明身心经历着猝不及防的创痛。

  初到龙场时,王阳明草衣木食,形容枯槁。龙场的驿站已破败不堪,何以安身?何以立命?

  玩易窝里,阳明洞边,水木清华,王阳明龙场悟道,在这里完成了他人生的巨大蜕变。在此后五百多年的岁月,王阳明“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学说一直激荡着人们的心灵。

  不知道多少个日夜的煎熬与叹息,也不知道多少次的彷徨和无助,在这个偏僻地方,王阳明默默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

  可是对于这么一个倔强的灵魂,王阳明怎么可能屈服呢?他只是放弃了那些生命的羁绊,功名荣辱都不重要了,包括生死的焦虑也放下了,洒洒脱脱,玩意窝内漆黑的崖壁忽然似乎光亮了起来。

  王阳明先生的喜悦和自信温暖了这异乡的崖洞,温暖了这里的山石与丛林。他已经把自己安放在此地,在这里重生。

  修文这个地方成为了“心学”原点,王阳明渐渐门生云集,继而在当地百姓的帮助下首创了“龙冈书院”、何陋轩、君子亭等建筑。经过五百多年的岁月变迁,当年的茅草屋已然不见踪迹,可是后人追寻先贤的脚步从未停歇过,除了在“阳明小洞天”内留下了各式各样的摩崖石刻外,又陆续维修、改建了何陋轩、龙冈书院、王文成公祠、仓圣宫、元气亭、君子亭、僧寮、大佛殿、宾阳堂等建筑。

  现在遗存下来的是保存完好的清代建筑,接纳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普通百姓、文人墨客和达官贵人。王阳明先生坚定他对人性善良根基的自信,将他从百死千难中证得的“心学”体系传扬天下,铸就了“立言、立德、立功”真三不朽的完满人生。

  修文的善良与包容,保全了王阳明的个性和自由,赋予他宁静、安稳的生活空间,使他得以在生命的低谷,免遭身心的进一步重创,失去人生蜕变的机会。所以,修文与阳明之间是互为激发,互为作用的,修文也被中外学者们盛赞为“王学圣地”“心学祖庭”。

  今天,在修文中国阳明文化园内,透过森森翠柏,袅袅薄雾,游客依然可以仰望先生,触摸心灵。

2018年10月建成的龙冈书院。

  穿越500年历史拜谒王阳明

  为了在龙冈山前系统地展现阳明心学的脉络,需要将山前开阔的广场做一个空间的围合,让参观的人们对心学的发展脉络有一个基本的把握,同时在通往“阳明小洞天”的途中,需要将前来观瞻的游客心灵放缓、放慢,需要营造庄重的氛围和必需的敬意。

  张其鹤,贵州省浙江总商会会长、贵州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阳明离开龙场整整500年后,2010年,原本在修文县做煤矿开采生意的张其鹤得知县里有意对阳明文化园对外招商后,决定转型,成为一个“商人中的文化人”,以期百年之后还有事业留存世间。

  张其鹤所选定的这个事业,就是在王阳明悟道的地方,打造一个阳明文化园,深入挖掘“王学圣地”独有的历史文化底蕴,弘扬中华文化哲学。

  事实上,从2009年第四届国际阳明文化节结束之后,修文县有关方面就开始规划龙冈山景区,准备打造一个“阳明文化园”,以深入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然而,两年多时间,来自香港、台湾以及浙江、贵阳等地的企业所拿出的方案总是不尽人意。

  张其鹤迅速注册成立了贵州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请来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黄亚平、景观系主任万明、北京林学院教授王向荣等专家学者为项目做控制规划,更邀请了世界著名儒学文化名人杜维明、欧阳祯人、汤恩佳、吴光等做文化上的建议与规划。

  如何在新的时代去拓展和提升阳明心学的魅力与价值?如何在景观中去物化和体现阳明心学的元素?是打造“中国阳明文化园”的最大难度。

  据张其鹤接受采访时透露,最后选定的这个规划方案,前后修改达三十余次,历时两年多。

  最后规划方案确定:中国阳明文化园项目总占地面积约3500亩,投资概算67.2亿元,由贵州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

  “通过考察和比选国内外诸多旅游胜地的建设风格和元素后,我们最终确定以“乡土石作”景观的方式来呈现“中国阳明文化园”的核心景区。它既符合传统的审美情趣和阳明心学的价值取向,也兼顾了贵州本土的文化特征、民族风格、现代功能等”。说起景区规划设计,张其鹤娓娓道来。

  经过两年的精雕细琢,核心景区已逐步建成。

  “为了在龙冈山前系统地展现阳明心学的脉络,我们需要将山前开阔的广场做一个空间的围合,让参观的人们能够对心学的发展脉络有一个基本的把握,同时在通往“阳明小洞天”的途中,我们需要将前来观瞻的游客心灵放缓、放慢,需要营造庄重的氛围和必需的敬意”。陪同参观的公司解说员如是说。

  中国阳明文化园项目于2014年8月启动建设,项目核心区及王阳明纪念馆已建成并于2016年10月投入使用。

  龙冈书院项目作为传播和弘扬阳明心学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已于2018年10月建成并对外开放,“中国阳明文化园”景区于2017年9月30日被评为国家AAAA景区。

  张其鹤在描述中国阳明文化园项目愿景时说,项目所在地有名山、秀水、奇峰、异洞等自然风光,又有古遗址、古建筑等人文景观,是不可多得的文化旅游资源,如果不将其打造成旅游精品,那就是暴殄天物。

  从整个项目的规划设计来看,中国阳明文化园的核心景观区以阳明洞为核心,一直拓展到以修文河为依托的阳明湖。分为三个部分:南片是自然景观区,以阳明洞为核心,北片是人造景观区,以阳明湖核心;中间是文化景观区,以阳明书院为核心。而整个核心景观区又同时是贵州的旅游集散中心,配套以五星级酒店、大型超市以及影剧院等文化设施。

  在核心景区的外围,则是一个总建筑面积达200多万平方米的低碳、避暑主题小镇,是整个项目中的地产配套板块。

  “以阳明洞核心区为中心,布局教育、讲学、文化研究等功能区,以吸引海内外阳明文化学者、研究者;主题小镇区则以差异性的地域特色、丰富的功能、低碳的理念、完善的服务与国际旅游标准接轨。”张其鹤介绍说。

  “王阳明的心学理论提出‘致良知’。他认为,‘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

市民在阳明文化园练太极拳。

  打造中国阳明心学文化地标

  王阳明铜像前的一汪清泉,名曰“正心池”,取意为“正心、诚意、致良知”,石头上镌刻的“心即理”、“致良知”与牌坊上的“知行合一”,正是阳明心学的重要理论架构,是王阳明先生完备的心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理论支撑。

  张其鹤说,中国阳明文化园有五大高端定位,其中最重要的是利用阳明心学在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地的影响力,打造世界心灵旅游目的地。

  在设计中,还利用阳明文化精神组织景观分区、营造景观环境、保持核心景区神圣感的同时,将阳明十二苑――学苑、家苑、梦苑、醉苑、棋苑、茗苑、塾苑、墨苑、创苑、心苑、爽苑、艺苑融入规划设计中,打造中国阳明心学文化地标与中国国学文化名片。

  园区大门,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先生题写的“中国阳明文化园”门柱,两侧有八根巨石巍然挺立,代表着阳明后学的八个代表性门派,古朴而简洁的形态预示着心学的源远流长,也给未来人们解读阳明心学留下更多的创造空间。

  老石匠们精心堆砌的青石墙就在八根巨石旁,由高而低往阳明洞遗址方向延伸,在视觉空间与心灵感受上增加仰观和攀升的体验,通过这种围合的方式可以更加系统的物化心学的元素。以纯手工打制的石板铺装可以增加历史的厚重感,具有很好的历史传承效果,它也体现着建设者们的诚心和敬意。

  独具特色的立体巨石牌坊,宽23米,高14米,取材自山东的黄锈石,在200余米深的岩层里层层开启,再层层切割,然后先运往在河北加工成基本框架,然后再运到龙场组装。还通过全球征集的方式,由中国楹联协会精选了四副对联,镌刻在牌坊立柱上,集中呈现了阳明先生及其心学系统的深远影响和重要价值。

  王阳明铜像前的一汪清泉,名曰“正心池”,取意为“正心、诚意、致良知”,那石头上镌刻的“心即理”、“致良知”与牌坊上的“知行合一”,正是阳明心学的重要理论架构,是王阳明先生完备的心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理论支撑。

  拾级而上便是“亲民台”,“亲民”是阳明先生的重要思想之一,是他坚持“以民为本”的民本政治论。他强调要亲民、爱民、养民、仁民。这往往是后世研究阳明心学的学者们容易忽略了的重要思想,需要引起重视和加大弘扬。

  亲民台上安放了15.08米高的王阳明铜像,用以纪念他初到龙场的日子,即1508年的春天。王阳明塑像刚毅挺拔、衣袂飘飘,是他刚直的人生品质与传统儒家文人温和气质的完美融和,外柔而内刚,文武兼备。面向西南,目光深邃、表情深沉,呈现出王阳明特有的精神内涵。

  龙冈山下一幅巨型“水墨画”纹理苍劲、巧夺天工、美轮美奂,生长在太行山麓,历经二十余个昼夜才抵达龙场,足见施工方用尽心思。

  2019年10月29日,王阳明始论“知行合一”510年学术研讨会在中国阳明文化园举行。来自全国各地阳明心学专家及爱好者200余人,齐聚这里,共襄圣学,探讨“知行合一”的时代价值,进一步传承、弘扬和倡导“知行合一”思想。

  旅游是一种经济活动,更是一种文化活动,一次真正难忘的文化旅游,必定是一次难忘的文化之旅。如今,这里每年要接待数十个单位或组织组团前来研习心学、旅游参观,2018年游客接待量达到30万人次。(记者 胡勇 唐耀 杨鸣丹  来源:贵州日报)

上一篇:普底乡大荒社区:组织起来兴产业 抱团发展促振兴 下一篇:最后一页

相关热词搜索:修文 明文 中国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