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三大行书竟然只是草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三大行书的共性特点 天下三大行书竟然只是草稿?

天下三大行书竟然只是草稿?

2024-04-07 05: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颜真卿《祭侄文稿》

元代著名书法家鲜于枢将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赞为“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是一个最富有创新精神的书家,相传他少时家贫乏纸,笔以黄土扫墙学书,后褚遂良楷法,并从师张旭,得“锥画沙”笔法,书乃大进,其楷书点如坠石,丰腴雄伟,质朴自然,与王羲之追求的妍雅之美截然不同,他的行书,多为手稿,竟从不经意处发挥,故显得很自然洒脱。

这篇《祭侄文稿》是颜真卿在巨大悲痛心境里写的。当时正处安史之乱,颜真卿和哥哥颜杲卿,侄子颜泉明、颜季明带兵讨伐安禄山,无奈寡不敌众,颜杲卿、颜季明父子被叛军围困,孤军奋战了三天,弹尽粮绝,宁死不屈,最终惨遭杀害。三年后,颜真卿派人寻他们的遗骸,却只找回了颜季明的头颅。在无比悲恸气愤之下写了这篇《祭侄文稿》。

该贴乱头粗服,涂抹有加,草稿性质最为明显,所以后人将该帖命名为《祭侄文稿》。但《祭侄文稿》中每个字都融入了书家最真实自然的情感。行气随感情起伏不断调整,笔下没有顾及到工拙,随处有圆点涂改,让人强烈地感受到耿直的颜真卿感情的起伏变化。失去至亲的痛苦,即使你没有经历过,但是也能够体味到的。颜真卿将自己的情感深深地注入到了笔墨之中,笔墨与情感交融一体,感人至深。

官场失意,积郁写黄州

苏轼《黄州寒食帖》

《黄州寒食帖》与《兰亭序》、《祭侄文稿》并称为“天下三大行书”,为大文豪苏轼所作。他曾作诗云:“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主张不必泥古,提倡适意,为所谓“宋人尚意”起了开端。知苏轼者,当推其好友、著名书法家黄庭坚。黄庭坚在评价当时书法家时指出:“本朝善书,当推(苏轼)为第一,”又说:“东坡先生常自比颜鲁公(真卿),以余考之,绝长补短,两公皆一代伟人也。”

北宋元丰三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团练副使,生活困顿,精神抑郁。到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终于难以抑制内心苦闷,写下了这篇《黄州寒食帖》,借以发泄情绪。严格说来,《黄州寒食帖》不是草稿,而是苏轼对此前诗稿的重写,故丝毫不存在涂抹和改字的痕迹,但这又毕竟是苏轼随手写来的即兴书法之作,所以黄庭坚说“复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这样看来,将《黄州寒食帖》看成草稿也不为过。

《黄州寒食帖》将书法与诗情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满纸身世颠沛之悲,家国不宁之沧,字字含泪,让人感同身受。但苏轼是个豁达乐观之人,生活虽苦,他却努力开解自己,镇定处之,心胸之开阔令人佩服。《黄州寒食帖》以东坡居士的率性表达为特色独树一帜,正如苏轼本人说的那样:“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

有人说:“《兰亭序》是雅士超人的风格,《祭侄文稿》是圣哲贤达的风格,《黄州寒食帖》是学士才子的风格。”三大行书代表着三种人生境界,王羲之潇洒快意,颜真卿情深义重,苏轼开朗乐观。书为心画,三大行书都是因情即兴而作,情感抒发淋漓尽致,真挚而热烈。而且都是在一种玄妙的境界之中写成,这种状态,可遇而不可求,更不可复制。所以如今我们所见,保留了他们创作的真实面貌,细细观赏,依稀可以看见他们当时挥毫泼墨的风采。

作者:道无为

更多资讯敬请关注:

启鸿艺术网微信公众号(启鸿艺术网)

启鸿艺术官网()

启鸿艺术网新浪微博(@启鸿艺术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