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复习指导:客观试题解题技巧(完整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高考历史选择题出题规律 高考政治复习指导:客观试题解题技巧(完整版)

高考政治复习指导:客观试题解题技巧(完整版)

2024-07-06 17: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资源简介

高考政治客观试题解题技巧(完整版)? 近年高考政治的选择题从分值上来看占试卷总分100分的48%,且每小题4分,答错一个或两个就相当于一个大题,是决定考试成绩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做好高考政治选择题,是复习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扎实的知识功底的确重要,但娴熟的解题技巧也必不可少。一、选择题解题的一般步骤第一步:审题 选择题由背景材料、设问和选项三部分组成。审题就是要审清这三部分的含义和答题要求。审清材料,主要是读懂、读全背景材料。短材料要长读,理解其深刻寓意;长材料要短读,抓住其主题即中心思想,不能断章取义,也不能“自作多情”,而应该提取材料本身所蕴涵的有效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点。审清设问,就是要明确答题要求,明确设问的规定性。在这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关键词语,确定命题意图。明确知识范围的规定性,即弄清是属于经济生活、哲学生活还是政治生活的选项;明确方向的规定性,即弄清逆向选择还是正向选择;明确材料的规定性,即弄清是针对整个材料还是针对部分材料进行设问;明确因果关系上的规定性,即弄清是找原因还是找结果;审清选项,除了辨别四个选项理论的正误外,还要清楚这四个选项之间的内在关系如何。第二步:解题 在解题过程中,一定要时刻掌握和运用解题的一般技巧,深思熟虑,然后得出结论。二、客观题解题的一般方法与技巧(一)直选法这种方法运用面比较窄,一般只有在考查非常基础(识记或一般性理解)的知识点时,这种方法才是适用的。例1: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是: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坚持党的先进性 D、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解析]答案为A。该题考查基础知识,只要记住就能直接选出。B是贯彻的本质,C是贯彻的核心,D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点。要注意的是,在平时练习时,不能仅满足于答对某一题,而要乘机对与所考查知识相关的知识作系统把握。比如,做该题时,就一定要进一步理解为什么要把这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二)排除法即把本身错误的排除掉,最好能“排误”和“选正”相结合。这种方法是做选择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排除:1、排错法。即将说法错误的选项或部分错误的选项直接排除(逆向选择除外)。这一方法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选肢不符合学科或知识范围的规定性例2:这些年来,我医药市场价格混乱,医疗费用过高,给人们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要解决这一问题,从政治学看 A、市场具有自发性等弱点,必须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B、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政府应切实履行好经济职能,加强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D、政府应严格依法行政,制定相关法律,确保各项事业有法可依[解析]答案为C。首先A和B分别属于经济学和哲学,不符合“政治学”这一学科范围的限定性,应排除。“市场价格混乱”,政府就必须履行好经济职能,加强市场监管,B项正确。D项中“政府应严格依法行政”的说法是正确的,但是,政府是我国的行政机关,只能制定相关行政法规,而不是法律,“制定法律,确保各项事业有法可依”是立法机关的职权,因而D项也是错误的。例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重点有步骤地持续推进。这体现的辩证法思想是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③想问题、办事情要学会抓重点和关键 ④要按规律办事,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A、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解析]答案为D。知识角度的规定性非常明确——辩证法,①属于唯物论知识,首先要排除。“有重点推进”体现抓重点关键,要“量力而行、有步骤地持续推进”体现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要“量力而行”体现了规律客观性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这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其它的还有,如“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也体现了要用发展观点看问题。第二类:选肢不符合主体的限定性例4:房地产调控以来,大多数城市的房价仍在继续上涨,有的甚至涨幅颇高。实践证明,在市场的确存在购房需求的时候,要想把房价降下来或稳定住,政府应采取的措施是A、政府自己盖房,自己卖房 B、由企业盖房,政府限价 C、运用多种手段压缩购房需求 D、运用多种手段增加房屋供给[解析]答案为D。政府(国家)只进行宏观上的调控,不能直接从事生产,盖房卖房属于微观上的事,只能由企业做,故A错。我国实行市场经济,商品价格由市场决定,政府只能调控,而不能直接干涉,故政府限价的说法不对,B也错。材料明确表明了“在市场的确存在购房需求的时候”,所以“压缩购房需求”的说法也是错误的,所以C也不对。这时候,需求不能压缩,但供给是可以想办法增加的。第三类:选肢不符合其他的限定性要求例5: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在艰苦的环境和战斗中,铸就了坚强的意志和伟大的精神,这就是长征精神。正是这一精神,使得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举世无双的奇迹。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物质和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B、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C、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D、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和发展认识[解析]答案为C。关键是注意要求的限定性——启示。一般来说,“启示”包括世界观和方法论两个角度,但更侧重于强调方法论(应该怎么做)的一面。如果世界观和方法论分别在两个或以上的选项中出现,则应该优先选择方法论的这一选项。该题四个选项中,A和B都是世界观,C和D都是方法论,所以应该排除A和B;而D与材料无关。第四类:选肢中关于知识间关系的表述不科学例6:入世五年,中国为世界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日本,截至2006年11月,其经济已持续增长58个月。其增长具有明显的“中国驱动”特征,日本企业的海外利润大部分来源于中国市场,其对华出口的90%为生产设备、零部件和材料,直接带动了国内投资的扩张。日本的经济增长表明 ①内外因素共同推动了日本经济增长 ②“中国驱动”决定了日本经济的增长 ③日本的内部因素决定了“中国驱动” ④“中国驱动”影响了日本的内部因素 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答案为B。该题实质是考查对内外因辩证关系的理解: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日本内部因素(即内因)起决定作用,“中国驱动”对日本而言是外因,只能起影响作用(加速或延缓)。特别要注意的是,“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不存在“内因决定外因”的说法。由此可判断②③的说法是错误的,应排除。第五类:选肢中的说法本身不科学或过于绝对化例7:我国著名的冰土专家,为青藏铁路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张鲁新说:“我站着,就是路标;我躺着,便是路基。一定要把青藏铁路修到拉萨去,实现几代冰土科学工作者的理想。”这说明 A、只要人们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就一定能战胜任何困难 B、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C、人们充分发挥了主观性,规律是可以改变的 D、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解析]答案为B。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战胜困难”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只有在尊重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战胜困难。一般来说,“只要……就能……”的说法都是过于绝对化的,显然A的说法是错的。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因此,C的说法是错误的。张鲁新话体现了要有一种不怕失败、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即要充分发挥主观性。而D的说法虽然正确,但与材料无关。2、排异法。将与不符合题意(与题目规定性毫不相干)的选项淘汰。例8: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指出,在解释农业产量的增长差别时,土地的差别是最不重要的。物质资本的质量差别是相当重要的,农民的能力差别是最重要的。这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业生产的启示是 ①要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②不再需要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③要大力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 ④要大力提高农民的文化与科学素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解析]答案为B。②容易排除,因为土地是最重要农业生产资料,虽然它对农业产量的增长作用不大,但必须严格保护耕地。除土地外,材料讲了“物质资本”(农业生产工具)和“农民的能力”(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性,但农业产业化问题(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把农户与市场联结起来)并没涉及,故①与题意无关,应排除。3、排同法。即将与设问简单同义重复的选项排除。例9: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的建设。为此,中国共产党要 A、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B、以推进党的作风建设为根本目标 C、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搞好社会管理 D、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解析]答案为D。材料强调“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而设问的要求是“应怎样加强党的作风建设”。A中的说法与设问的要求没有直接联系,B只是对材料的说法进行了强调重复,C中后半句说的是国家职能,应由国家机关履行,党不是国家机关,不履行国家职能,故ABC的说法都不能选。其实这里考查的是教材中的原话,“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明确指出了应该如何加强党的作风建设。4、排倒法。这种方法往往在于因果联系型的选择题中,如果在选项中出现与设问要求因果颠倒的选项,则要排除。例10: 广交会对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它 ①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透过广交会这个窗口,让世界了解中国,也使中国了解世界 ②是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可使我们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④广交会要继续办下去,不断创新,办得更好,再创辉煌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解析]答案为D。因为“广交会对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广交会要继续办下去,不断创新,办得更好,再创辉煌”。所以④是结果,不是原因,应该排除。(三)优选法:经过排除法后,还不能确定正确答案的,则要再次审查材料、设问和选项,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分析,从优选择。也就是说,几个答案都有道理的情况下,要选关系最直接、与题干意思最符合的选项。例11:蒙古族长调、侗族大歌、陕北山歌……,观众们从中感受到了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的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从民族特征的有关知识来看,下列对民族文化认识正确的是 A、不同地域是形成不同民族文化的条件之一 B、民族文化是区别民族的最显著的特点 C、各民族在发展民族文化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 D、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都是祖国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解析]答案为A。首先,要求“从民族特征的有关知识”,所以C、D应排除。从要求看,A和B都有理。但是,如果再仔细分析材料,可以从“感受到‘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中,得出因为“不同地域”才形成“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从现实看,民族文化确实是民族的最显著特点,但从材料当中我们不能必然地得出这一结论。所以A更切合题意。特别是新版的高考考试说明新增加了四种能力:即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探讨和论证问题的能力,结合这四种能力和有关高考试题,下面将政治选择题按照不同类型分别进行解析。 三、客观题解题的一般类型1. 表述型选择题 表述型选择题是选择题中最简单且使用较多的一种题型。在2005年高考12个政治选择题中它就占了6个。它要求考生按照题意在几个选项中选出应该肯定的一项。相对于逆向型否定类型选择题而言,也可以认为是肯定类型的选择题,它的几个选项同属于一个层次或具有相同的属性,具有一定的迷惑性。按照它题干的表述是否完整,我们还可以把它分为完整式表述或不完整式表述。完整式表述题题干中常用“表现在”“标志是”“内容是”“性质是”“特点有”等问句。不完整式表述题要求在选项中选出完整的答案。 由于表述型选择题主要考查的是再认再现哲学、经济、政治、历史、时政知识的能力,但基本上着眼于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基础上的再认再现。因此就要求学生必须对历史政治事件、历史现象与历史人物、政治经济概念等的原因、性质、内容、特点、结果、影响等全面而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表述型选择题还考查对概念的理解能力。因此它还要求学生对哲学经济政治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时空观的把握、性质与特征的洞悉。 解答表述型选择题,我们可以采用词语含义比较辨识法。因为表述类型选择题的设计,一般是在备选项的用词造句上偷梁换柱,或以偏概全,或鱼目混珠,或以本代末,或因果倒置。通过比较词语含义辨识其不符合概念准确含义的所在。解答表述类型选择题失误主要有四:一是对基础知识记忆不准,理解掌握得不够全面;二是不能完整地或是错误地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三是对一些隐性限制词缺乏警惕性;四是忽视题干中限制条件,从而导致解题思路的偏离。例如2005高考文综24题: 小张在商店里购买一件打折商品,原标价为人民币50元,实际支付40元。在这次购买活动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a. 支付手段 b. 流通手段 c. 价值尺度 d. 贮藏手段 初一看,“标价”应选c价值尺度,但题中“标价”是鱼目混珠,真正用意却在“实际支付”上,故选b。 由此可见,表述型题表面难度不大,但也具有一定迷惑性。 2. 因果型选择题 因果型选择题,顾名思义考查的是各类政治、经济生活现象的原因和结果:大多是题干为果,选项为因。可以是一因一果,也可多因一果或是一因多果。常用“原因是”“目的是”“是为了”“结果是”“影响是”等问句。其中在考查原因时又有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根源、主要原因等。这种题型最富于多变性和综合性,一般有较大的难度。 因果型选择题主要是分析政治、经济、历史事件、时事与现象的原因、目的、影响,那么对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全面准确的理解以及对相关概念如主要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等的内涵的准确认识尤为重要,同时还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能力。 高考政治考试日益强调考查辩证思维能力,因此因果型选择题的比重得以不断加大。解答此类选择题,首先要正确理解常用相关概念的含义及区别与联系,从性质、作用、方向、层次等方面来把握和理解这些概念。一般地说,政治、经济、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都由多种因素引起。在诸多因素中客观因素是客观原因,而人的因素叫主观原因。主要原因同主观原因不尽相同,指的是在诸多原因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但这种主导因素有时不止一个,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称之为“最主要的原因”,不属于主要原因的就是次要原因。根本原因是从本质上说的,即导致事物发生的最本质的因素。这种因素是一种历史的客观存在,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反映着客观历史规律的要求。因此分析根本原因一般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几个角度去分析。而直接原因是导致事件发生的直接因素,它往往是一种表面现象。 例如:今年中央财政拿出396亿元支持农村税费改革,根本原因是 a. 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 b. 使农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c. 促进经济的发展 d. 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答案当然为c,因为这里是根本原因。 解答因果关系选择题,应把题干和备选项结合起来分析,如果题干为因,那么备选项应为此原因的结果(而非彼原因的结果),即哲学上讲“因果关系是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是客观的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反之亦然。需要注意的是,有三种情形的备选项是不能入选的:①答非所问者不选;②与题干的规定性重复或变相重复者不选(同语反复);③因果颠倒者不选。 3. 最佳型选择题 最佳型选择题就是在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要求,其他选项符合或基本符合,但因不够全面或不完全切题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它的最大特点是选项内容与题干要求之间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内在联系。题干与选项之间往往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它的另一特点是在题干的问句中常常有“最”“主要”“根本”“全面”“决定性或是最主要、最突出、比较全面”等限定条件。 最佳型选择题主要考查“阐释”能力,即“归纳、比较、概括知识”“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史论结合”,尤其是考查“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揭示其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所以,要解答好最佳选择题必须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并能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各类政治、经济、历史现象,揭示其本质。 最佳型选择题难度一般较大。解答最佳选择题主要是运用唯物主义与辩证分析法,即根据题目的设问指向,选用相关的基本理论观点作指导。确定最佳选项,可以联系命题的背景,影射的当今重大时事热点来分析。比如2005年高考文综历史考美国的黑人运动,实则影射美国民主是经过了100多年的发展才有今天的成就,中国的民主发展也应有一个过程。 解答最佳型选择题,主要是抓中心,即通过概括题干的中心来提炼题目的主题与指向。要注意运用所学知识,挖掘题肢与题干的内在联系,一般说来,题肢与题干存在某种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就选,如果某个题肢与应选题肢之间是直接联系,而与题干之间是间接联系,则这个题肢不能入选,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一级联系选,二级联系不选。编成口诀就是“选主要不选次要,选直接不选间接”。 4. 逆向型选择题 逆向型选择题要求以各选项中选出与事实不符的选项,题干部分的问句中常有“不是”“不属于”“不正确”“错误的”“与……无关”等词,往往在这些词下面加着重号。 解答逆向型选择题首先要看清题目,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并用。也就是首先根据题意正向思维,找出符合事实的选项,然后再逆向思维,把符合事实的选项划去,剩下的就是符合题意的选项,即正确答案。 应该看到,通常情况下命题者不会特意出逆向型选择题通过“文字把戏”来迷惑考生,出这类题是为了适应考查点的需要。综观历年选择题,考的是“少数的”内容,“特殊的”内容,“独有的”内容,所以易出一些逆向否定性的选择题。 例如:下列不属于通货紧缩的表现的是 a. 货币不断升值 b. 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 c. 企业生产投资不断增强 d. 社会总需求持续小于社会总供给 其中a、b、d均属于通货紧缩,故c项不属于。 5. 计算型选择题 在政治题中也涉及一定的计算,归纳有经济效益,股票价格,纸币的发行量,外汇汇率。解答这类题型应掌握公式,并注意计算就是了。如2005年高考文综25题。 小张曾在网上看中了标价为5欧元的一件小饰品,那时的汇率为1欧元=10元人民币。一个月后,欧元升值了5%。此时,用人民币购买这件饰品,小张要比一个月前( ) a. 多支付人民币0.5元 b. 少支付人民币0.5元 c. 少支付人民币2.5元 d. 多支付人民币2.5元 本题运用外汇汇率公式进行简单计算,欧元升值5%,那么人民币贬值5%,即1欧元=10.5元人民币,5欧元为52.5元人民币,52.5-50=2.5,选d。 6. 分析型选择题 分析型选择题就是在题干和备选项中要求学生对概念、观点和结论等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它最大的特点,不是着眼于“是什么”,而是着眼于“为什么”。而且它的题干和备选项的表述都完全摆脱了教材原有的束缚,常常以全新的结论或表述出现。 要答好分析类型选择题不单单需要全面、扎实的基础知识,更需要有正确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较高的理论水平。 解答分析型选择题我们可以采用基本观点分析法。因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历史思维能力的核心。只有掌握它,才能初步运用基本观点来分析各类现象的本质。虽然分析型选择题备选项中已包含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之后得出的正确结论,但需要学生去识辨、判断哪一项才是正确的,只有掌握并会初步运用基本理论才能做出正确判断。这种方法的具体步骤是先判明分析评价的具体对象内容,再联系所学知识选取相应的基本观点进行剖析,最后做出判断。 高考政治每一道试题都有明确的考查点,但在分析类型选择题中不易直接了解所考的考点。这类题目难就难在此。如果仔细分析题干、题肢,发掘考点也并不难。 7. 材料型选择题 材料型选择题是把材料解析题特有的考查功能向选择题延伸的结果。其形式是题干由一段或数段材料用简明扼要的设问构成,备选项一般是对所引材料表明的含义的判断和解释,要求学生对备选项中的解释是否与材料提供的有效信息相一致做出判断。它同材料解析题的区别在于:①材料解析题提供材料,提出问题但没有答案,答案要求考生运用材料和所学知识去做;而材料型选择题虽也提供材料,提出问题,但有正确答案,只是这正确答案隐藏在备选项中,需要考生在充分理解材料和备选项的基础上去选出。②材料解析题的测量目标全面包含“材料处理”三个层次,而材料型选择题测试目标主要是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 所选材料有时是名人哲言,有时是著作引文,有时是现实事例,也可能是一组数据材料,不过材料无论如何变换复杂,都是为突出所考考点服务的。材料都是现象,考生所做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目前,这类选择题在考试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近年来几乎所有选择题都是材料型选择题,且是一材料多角度设问。 解材料型选择题,重点是提取题目中的有效信息,要善于抠字眼。 8. 组合型选择题 组合型选择题就是答案是由几个选项组合而成的。其容量比其他选择题大得多。它相当于原来的不定项选择题,但又比其简单一些。在2005年高考文综试题政治中组合选择题就占了5题20分,因其信息量大、范围广,并在选择题中出现创新选项而备受命题者青睐。解答这类选择题,首先要读懂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用信息,然后是看设问,最后是看选项与材料和设问有无关联关系。 解组合型选择题最好是用排除法。即将错误的、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先排除,这样就容易选出正确的答案了。例如: “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实施、公有事业及其他事业和领域”,是因为非公有制经济能够: ①增强经济活力,促进经济发展 ②扩大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③巩固和壮大公有制经济 ④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其中第③项与题意中强调非公有制经济不符合,故把第③项排除掉,当然选c了。 四、客观题解题其他注意点1、十分细心选择题的设问和选项中,会有很多限定性或干扰性的东西,不按限定性要求寻找答案,注定是要错的。给定的几个选项中,可能有本身说法错误的,也可能有说法一半正确一半错误的,也可能有本身说法正确但与材料或设问无关的,如果不仔细加以分析,多半会受其迷惑做出错误的选择。有许多同学做错选择题,并不是不懂不理解,原因就在于不细心上。在高考中,错一道选择题就扣4分,一份试卷有几个4分?所以,做选择题时,一定要慎之又慎,十二分的细心,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追求速度!2、先易后难高考试题难易度分布,一般是容易题占70%,较难题占20%,难题占10%。根据历年高考各批次分数来看,只要把容易题的分数拿到手,上本科线是根本没有问题的。如果在较难或难题再得些分,上重点也是不难的。因此,与其在难题上耗费大量时间,还不如先把容易题的得分先拿到手。遇到实在不会的难题,不要死命纠缠。这时,一定要记得做个记号,或干脆先写个答案,然后先往下答题,待有空余时间时再回头分析。记住:有时候“失去”就是“得到”!3、相信感觉相信第一次做的答案!检查的主要工作是看有没有“涂错或漏涂、漏做”。除非你百分之百地肯定自己做错了,否则不要在最后时刻改选答案。改错的机率比改对的机率要大的多,特别是开始做时就明显没有把握,做了标志待定的题目。

展开更多......

收起↑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