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中的工艺路线拟订是如何进行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零件的生产过程分为几个阶段 机械加工中的工艺路线拟订是如何进行的

机械加工中的工艺路线拟订是如何进行的

2024-07-13 21: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零件的工艺规程就是零件的加工方法和步骤。它包含了排列加工工艺,确定了各工序所用的机床、装夹方法、度量方法、加工余量以及切削用量和工时等等。在工艺规程制订中,工艺路线的拟订是比复杂的,下面我们就来对工艺路线的拟订进行全面的介绍。

    拟订工艺路线就是把加工零件所需要的各个工序按顺序排列起来,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加工方案的确定

    根据零件的每个加工表面的精度、粗糙度以及技术要求,选择合理的加工方案,确定每个表面的加工方法和加工次数。在确定加工方案时还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被加工材料的性能及热处理要求。例如,强度低、韧性高的有色金属,就不适合磨削,而钢件淬火后一般要采用磨削加工。

    (2)加工表面的形状和尺寸。不同形状的表面,有各种特定的加工方法。同时,加工方法的选择与加工表面的尺寸有直接的关系。

    (3)同时还不能忽视考虑到本厂和本车间的现有设备的情况、技术条件以及工人的技术水平等等。

    2、加工阶段的划分:当零件的精度要求较高或零件形状较复杂时,应将整个工艺过程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粗加工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切除绝大部分余量。

    (2)半精加工阶段。使次要表面达到图纸要求,并为主要表面的精加工提供基准。

    (3)精加工阶段。保证个主要表面达到图纸要求。

    如果零件主要表面粗糙度值不大于0.1微米,需要将加工阶段划分为粗加工阶段、半精加工阶段、精加工阶段和光整加工阶段。光整加工阶段的目的是提高尺寸精度和降低表面粗糙度。

    3、加工顺序的安排:就是要合理地安排机械加工工序、热处理工序、检验工序和其他辅助工序,以便保证加工质量,提高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

    (1)接续加工工序的安排。在安排继续加工工序时,必须要准讯一下迹象原则。

    基准先行:作为精基准的表面应首先加工出来,以便用它作为定位基准加工其他表面。

    先粗后精:先进行粗加工,后进行精加工,有利于保证加工精度和提高生产率。

    先主后次:先安排主要表面的加工,然后根据情况相应安排次要表面的加工。主要表面就是要求精度高、表面粗糙度低的一些表面,次要表面是除主要表面意外的其他表面。因为主要表面是零件上最难加工且加工次数最多的表面,因此安排好了主要表面的加工,也就容易安排次要表面的加工。

    先面后孔:在加工箱体零件时,应先加工平面,然后以平面定位加工各个孔,这样有利于保证孔与平面之间的位置精度。

    (2)热处理工序的安排。根据热处理工序的目的不同,可将热处理工序分为以下几项。

    预备热处理:是为了改善工件的组织和切削性能而进行的热处理,如低碳钢的正火和高碳钢的退火。

    时效处理:是为了消除工件内部因毛坯制造或切削加工所产生的参与应力而进行的热处理。

    最终热处理:是为了提高零件表面层的硬度和强度而进行的热处理,如调质、淬火、渗碳、氮化等等。

    4、辅助工序的安排:辅助工序主要有表面处理、特种检验、去毛刺、去磁、清洗等。

    5、确定加工余量:工序余量的大小应按加工要求来确定。余量过大,既浪费材料,又增加切削工时;余量过小,会使工件的局部表面切削不到,不能修正前道工序的误差,从而影响加工质量,甚至造成废品。

    6、填写工艺文件:工艺过程拟订之后,将工序号、工序内容、工艺简图、所用机床等项目内容用图表的方式填写成技术文件。工艺未见的繁简程度主要取决于生产类型和加工质量。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