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真实:人物纪实的底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阅读纪实作品首先要干什么 坚守真实:人物纪实的底线

坚守真实:人物纪实的底线

2024-06-08 18:0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坚守真实:人物纪实的底线

    

    提 要:采写人物纪实作品,必须坚守真实的底线。真实不是照搬照转,而是要捕捉最能体现和代表这个时代特质的真实;真实不是在办公室想出来的,也不是材料堆出来的,而是在采访路上得来的;真实不是鼓励耍胆大,真实要靠胆识,站在真相一边的勇气。

    关键词:人物纪实;真实;底线

    办好报纸,离不开对人物的宣传。以典型人物反映时代的发展变化,真实地记录历史,是媒体的一项重要使命。然而反观时下的一些人物纪实作品,虚拟、拔高、扭曲事实,甚至胡编乱造等现象大有“卷土重来”之势,严重损害了这类作品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坚守真实,是每个有志于在人物纪实领域有所建树的作者必须坚守的底线,不可逾越。对此,笔者结合采写实践,从业务角度谈几点粗浅思考和体会。

    一、真实不是照搬照转,而是要捕捉最能体现和代表这个时代特质的真实

    人物纪实的品质应该是:还原生活,写出真情实感;刻画形象,讲好中国故事。真实不是照搬照转,无论是特写也好,报告文学也好,都要以捕捉最能体现和代表这个时代特质的真实来取胜,而不是给朴实的事实戴上一顶时髦的帽子,也不是用华丽的外衣装扮一个平庸的身子,更不是借用别人的躯壳贩卖作者自己的“五脏六腑”。

    看似很多人物,实则一种脸谱;看似很多典型,其实一种类型。这就是我们在一些纸质媒体上看到的情形。而现实生活中接触到的人,却是各式各样、形形色色的。具体到人物纪实上,就是不少作者用“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做幌子,根据某种需求、某个意图来编造人物情节,导致读者心里产生一种定向性排斥,以致用不信、不看、不屑来对抗某些媒体的这种失真宣传。所以我们必须强调:人物纪实必须做到客观客观再客观,而不是主观性地对人物进行概念化、脸谱化、同质化、标签化的描述。一旦表现得主观,材料添油加醋,人物变形出场,虽满足了作者的想象,却离真相差之千里。有的人奉行“加工”出精品,其实不对,应是还原见真功。作者要用一种更接近事实本身的表现方式,表达自己笔下的人物,给读者一份阅读的期待和满足。

    真实的第一个关口是采访。采访是创作的原点,是真实的起源。真实首先要从采访做起,采访应从日常生活切入。人们常说的家长里短、婆婆妈妈,是打开真实之门的“抓手”。我每一次采访都是从“吃了喝了吗?”“昨天晚上休息得好吗?”“一天站几班岗?有女朋友没有啊?”“你穿得有点少,天冷,小心感冒着凉啊!”从这些琐碎的可能是毫无意义的事情聊起,拉近彼此的距离,让人家觉得你不是一个从北京来的大报的记者,而是一个和蔼可亲、可以平等交流的朋友。轻轻地叩响心扉,慢慢地进入话题。有时候不需要你怎么下功力发问,被采访者就会自然而然地把你想知道的东西告诉你。家长里短看上去无足轻重、无关要紧,其实能考察出采访对象的真实生活状态和性格特征;把自己的身段放低了,从而让对方平视你,就可获得对方信任。不要一上来就追问:你是怎么想的、你是如何牺牲奉献的,你是如何不谋私利的,你是如何舍己救人的,你是如何战胜艰难困苦的,等等。其实从简单的贴近性的话题入手,自然而然地打开话匣子,作者的采访意图完全可以通过采访对象对事实的还原描述体现出来,通过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故事反映出来。由简入繁,才能找到你进一步深入采访的角度和如何才能进一步挖掘所需素材的途径。

    记者要有一颗好奇心,才能挖掘到真实素材。于我而言,偶然看到电视上出现一位烈士的母亲,就想知道她背后有着怎样非同寻常的人生故事;采访途中停车方便时看见有人扎白花,就想问清楚年轻的士兵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去世的?听说一位领导老是“抗上”,就想知道这是怎样的一个人竟然能成为一个正师级单位的行政主官?大地震发生了,那里的人们在那个可怕的时刻是如何逃命和救命的?大火烧起来了,舍命扑火的十几名烈士各自有着怎样一段可怕的遭遇啊?等等。写不写且另说,你得把发生在眼前的事情搞清楚了。

    二、真实不是在办公室想出来的,也不是材料堆出来的,而是在采访路上得来的

    真实不是在办公室想出来的,也不是材料堆出来的,而是在采访路上得来的。只要你在路上,就会发现各种各样打动你的真实,从而也潜移默化影响你自己也成为一个真实的人。采写具有时代特质的人物纪实,就是要不遗余力地在第一时间抵达现场,不管是高寒缺氧的世界屋脊,还是在危机四伏的长江大堤;不管是大兴安岭的扑火前线,还是四川地震的救灾现场……然后,最大限度地原原本本记录被采访对象所说的每一句话,并尽可能地在作品中完整真实地呈现。

    强军时代呼唤强军人物。在风起云涌伟大军事变革的今天,我们更应该不忘初心与生活同步;身在现场,让作品承载新一代官兵的崭新风貌。“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写人物,既要写他的特点,也要写他的弱点。比如写云南广西边防的人物,我就写了一位不敢上哨的战士《“胆小鬼”梁学华》;比如写领导干部,我就写了一位在上将面前敢于固执己见甚至是顶撞的师职主官《有个性的人能走多远》,等等。这些有不同特点的人物和所谓的“阴暗面”,庆幸的是也没被“枪毙”,反而因其真实可信受到上下好评。

    报纸既是眼前的,也是历史的;既是速朽的,也是永恒的。报纸应该是对历史最详尽的记录,其纪实作品最主要的是表达“对人的关注”。因此,我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或者说是主攻方向放在基层官兵身上,放在普通老百姓身上。小人物的命运、遭遇、悲欢离合,对读者而言一点儿也不比那些达官贵人、明星大腕、社会精英的吸引力小。当你确定了这样的目标,在行动上要特别用心体会社会各阶层人物的真实状态,体会平凡人的喜怒哀乐,只有走进他们的心里,才能走出他们的世界。

    要注意一个问题:不先入为主,围绕某个思想刻意刻画人物,人为地“塑造”人物。就是白描,不添加作料地还原本色,但要带着感情去还原。唱戏讲究先酝酿感情,写稿也应该把自己当成当事人,进入“角色”,疏通“渠道”。一般采访完成后,如果当时不能一气呵成,我就把素材放到一边,一直在想,什么时候想通了,什么时候再下笔。有时候不想想了,就等等,等到某一天,突然因为什么事启发了灵感,一挥而就。我获得中国新闻奖的几篇作品都是状写小人物的不同命运。要说成功的因素,有一点就是我把他们看成自己的亲人,最后他们也把我当成自家人,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给我讲,多少年后还常有联系。

    三、真实不是鼓励耍胆大,真实要靠胆识,站在真相一边的勇气

    好的人物纪实一定能读出责任感、历史感。如果有人问我的新闻观、文学观是什么样子的?我会用一句最直白的话回答:真实地记录历史。当然,我们不是为眼前的某一个人物的真实而真实,而是为读者、为时代、为历史而真实。

    我为什么这么强调“真实”这两个字,因为这么多年来,我认为我们的新闻包括人物纪实作品的确存在某种程度上偏离现实的问题。就是从留在报纸上的东西来看,有些并没有准确地求实地反映时代和社会的本来面目。比如,从某一篇军事稿件看,你报道的这个事是存在的,但从宏观上看,这些个“点”连缀起来并不构成一支军队如何存在、如何变化、如何发展建设、如何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的“面”。打个比喻,新闻应该是管中窥豹,而不是坐井观天。造成这一状况的客观原因,是因为有一段时间以来,在政治生活和意识形态领域,不是求真务实,而是假大虚空。以军队为例,在徐才厚把持军队宣传舆论大权后,媒体上几乎天天是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层出不穷的“典型人物”,一派风清月朗、欢乐祥和的气氛。现实又是怎样的呢?这种可怕的风气,党的十八大后得到极大遏制和打击,但是它的流毒没有除尽,丑陋的尾巴还不时地在你眼前摇来晃去。

    有时,真相往往被虚幻遮掩。因为一个作者所处的环境,不可能拨开迷雾完全地看清客观事实,就像北京雾霾天高大建筑物经常被“发射”了一样。所以,你记录的很可能是一鳞片爪,而不是那个曾经的巨兽,你捡到的仅仅是些瓦砾碎片,而不是那个曾经的宫殿。

    需要强调一点:追求真实,并非是鼓励在媒体上进行耍胆大,谁胆大,谁去揭阴暗面、揭隐私,谁就是替人民代言,谁就是为时代发声,谁就是真实地记录历史……不是这样,绝对不是这样。真正的共产党人是最讲实事求是的,也是最有勇气直面现实矛盾、解决问题的;同时又是最有大局观念,守纪律、讲规矩的。

    真实要靠胆识。这种胆识表现为对真实的坚守,对真理的追求,永远站在真相一边的勇气。我认为,现在的作家和徐迟等老一代作家相比,还是缺乏胆识。一方面是敢于担当的正义感比较少,一方面是博大深沉的历史感比较少。我们中也不乏有正义感和历史感的,然而有的人是看得深但不敢说;而有的人敢说,却因为能力素质和智慧欠缺而表现得很浅薄。

    一个有良心、有历史感的作者,一定是有家国情怀、悲悯情怀的人,是热爱自己祖国和民族的人,是想以文载道,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大声疾呼的人。这样的作者负责任、敢担当,一定是一个有胆识的人,是一个内心真实的人,也是能够笔尖流淌真实的人。(乔林生)

   上一页 1 2      上一页 1 2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