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钝,也是一种智慧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钝感力是天生的吗 迟钝,也是一种智慧

迟钝,也是一种智慧

2024-04-07 11: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摄影|李梦琪

我曾在札幌大学附属医院当过多年的整形外科医生。

当时指导我的主任教授是一位后起之秀,医术高明,要说他有什么缺点或令人不满的地方,只有一样,就是在手术当中,他总是喋喋不休地指责医疗部那些协助他的部下,例如“手脚太慢!”“快点儿,拿牢靠些。”“你眼睛往哪儿看呢?” 等等。

虽然都是些无关紧要的指责,可一旦轮到自己,还是会感到有些沮丧和畏缩。

摄影|天亮

比我高三届的S医生,因为是教授的第一助手,所以被教授训斥得最多。

每当S医生被教授斥责,我都偷偷地在心里表示同情,觉得他是一位十分可怜的医生,可是我发现每当被教授训斥的时候,S医生的回答都很独特,必定为“是,是”“是,是”,把“是”轻轻重复两次。

不管教授说些什么,S医生的回答永远一成不变,一次我听着听着,甚至觉得教授的呵斥对S医生本人毫无影响,仿佛在对牛弹琴似的。

摄影|Birdy Birdie

反正,无论教授如何训斥,那位S医生都像准备好了似的,一律以“是,是”作答。也许就是这种“唯唯诺诺”的回答,才使得教授的“嘟嘟囔囔”也来得十分坦然,两人一唱一和富有节奏,好像捣年糕的人和捣年糕的棒槌一样,配合得非常默契。

这位S医生即使遭到训斥,也丝毫不受影响。相反,还能使现场的气氛得到缓和,甚至使整个团队的力量凝聚到了一起。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十分出色的才能。

摄影|Birdy Birdie

不仅如此,这位医生更为了得的地方在于,在手术中被教授那样训斥,一旦手术结束,他立刻忘得一干二净,舒舒服服地泡在洗澡水里。完事以后回到医疗部,他一边喝着啤酒,一边和同事们谈笑风生地聊起刚刚结束的手术以及其他各种事情,以惊人的速度把一切不快统统丢到了脑后。

此外,S医生的出色之处不只是开朗豁达地面对自己所受的责骂,而且还在每次一边回答“是,是”,一边完成助手工作的过程中,不断近距离地掌握教授手术中的要点。他后来成为医疗部最出色的外科医生,再后来又当上了一家位于札幌郊外的大医院的院长。

摄影|张小静

两年前,在一次同门聚会上,我见到了好久不见的S医生。他虽然年纪长了不少,可无论外表还是说话方式都和以前别无两样。我们双方都觉得十分亲切,聊了许久,不管我说些什么,S医生还是老样子,“是,是”点头而已。那种轻声细气、没有什么响动的样子,和过去如出一辙。

到那时我才恍然大悟,S医生可能根本就没怎么认真听人讲话,对方说的事情,他并没有一字一句去听。所以不管教授怎样“嘟嘟囔囔”地抱怨,对他几乎没有影响。因此,S医生现今七十五岁高龄,却无病无灾,十分健康,一副神采飘逸的样子。

摄影|武子征

很多像他这样高龄而健硕的人,基本上都不听别人讲话,偶尔听上几句,也是听听就过去了,这种不太计较他人言语、不听别人讲话的做法,可能正是他们保持健康的秘诀。

也就是说,做事不要总是思前想后,即使别人说些不中听的话,听完就马上拋到脑后。这种有益的钝感,与精神上的安定和保持心情愉快密不可分,它也是一种才能,一种能让人们的才华开花结果,发扬光大的力量。

文/《钝感力》青岛出版社

以下是提高钝感力的五条建议:

“钝感力”五项铁律

1.迅速忘却不快之事;

2.认定目标,即使失败仍要继续挑战;

3.坦然面对流言蜚语;

4.对嫉妒讽刺常怀感谢之心;

5.面对表扬,不得寸进尺,不得意忘形。

建议来自丨渡边淳一

最后以《小妇人》里的一段话

送给正在读文的你

它之所以让人印象深刻,

也许在于它道出了某种人生真相:

平和、强大、情绪稳定……

这些并不是天生的能力,

它需要学习,而且可能是终生的学习。

你觉得自己有“钝感力”吗?

你怎么看待它?

点击【写留言】分享

来源 / 央视新闻

总监制 / 王玮

执行主编 / 张燕

副主编 / 跃升

责编 / 张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