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山水 生态屏障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达芬奇如何导出工程文件到剪映中去 诗画山水 生态屏障

诗画山水 生态屏障

#诗画山水 生态屏障|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南山牧场

南岭山脉西起云南云岭,

东入贵州为苗岭,

再经两广和湖南、江西、福建等省边界而向东达于海,

其间大小山岭不计其数,

是中国江南最大的横向构造带山脉,

也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和 南方重要生态屏障。

南山国家公园试点区便位于南岭山脉与雪峰山脉的交汇地带。它于2016 年 7 月设立,是全国首批 10 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之一,也是湖南省唯一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

“两屏三带”

我国构筑的生态安全战略,指“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和“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绿色发展生态轮廓。

生物基因天然 “博物馆”

南山地区是长江流域沅江水系和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源头之一和水源涵养地,是我国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生态屏障。

南山国家公园金童山自然保护区

南山国家公园白云湖湿地白云湖水库

它主要由南山国家风景名胜区、金童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两江峡谷国家森林公园、白云湖国家湿地公园共 4 个国家级保护地和部分具有保护价值的区域整合而成,总面积 635.94 平方公里,涵盖 3 个国有林场,1 个牧场,有常住人口 2 万人。

南山生态区位重要性、典型性明显

试点区地处南岭山系主峰区域,是长江流域沅江、资江和珠江流域西江的水系源头、水源涵养地和分水岭。

试点区是东亚- 澳大利西亚鸟类重要迁徙路线,境内两条候鸟迁徙鸟道系鸟类南北迁徙双向通道和必经之地,有“千年鸟道”之称,对保护全球候鸟具有重要作用。

南山资源类型丰富,

国家代表性、珍稀性都很突出

试点区是我国华南 - 南岭植物区系、华中植物区系、华东植物区系及滇黔桂植物区系的交汇与过渡地带,是我国动植物区系特殊地域代表。

区内生物多样性丰富,珍稀保护物种众多,保护价值高,是生物物种和遗传基因资源的天然博物馆。

云豹

白颈长尾雉

现有国家级保护生物 6 种,A 级保护生物 43 种;有中国特有植物属33 个和中国特有脊椎动物 43 种;有湖南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167 种、国际候鸟保护物种 46 种、中国新记录物种 2 种、湖南省新记录物种 48 种、兰科植物39 种。是云豹、林麝、白颈长尾雉等珍稀动物重要分布区域和栖息地,也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资源冷杉的模式产地。

南山生态系统完整性、原真性强

试点区涵盖了我国中南部山地森林、湿地、草地三大典型生态系统,并在原住民居住区分布着农田生态系统,拥有原生性顶级常绿阔叶林群落、原生亮叶水青冈群落等多种植被类型,代表性、原真性和完整性强,保护价值高、生物学意义巨大,是我国“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典型代表。

试点区内有我国中南地区规模最大的中山泥炭藓沼泽湿地、“东南亚第一近城绿色长廊”两江峡谷、保存最完整的中亚热带低海拔常绿阔叶林、南方最大高山台地草地草甸,自然景观独特,是我国南岭山地区域特征的代表。

华南文化多元“交织区”

南山国家公园白云湖湿地“十万古田”千年古苔藓

南山国家公园规划范围内的文物保护单位、传统村落及其他重要遗产点多达 20 个,历史悠久,种类多样。如“十万古田”,是瑶民耕作与聚落遗址,至清代形成灾难性历史遗存,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这里还是我国南方苗族聚居地,历史人文底蕴深厚。当地民风剽悍,武将辈出,灿若星河。

当地大竹坪明宋时期出三品以上武将多达40 多位,早在元明时期就有“杨氏世勋”“杨将无敌”的史料记载。清道光《宝庆府志》载“城步山峭多石,气象雄伟,历代名将出焉。在宋有杨再兴,在元有杨完者,在明有蓝玉、沐英、杨洪父子,丰功伟绩,照耀庙合。”

作为革命发源地的湖南,南山国家公园范围内同样保有数量众多的彰显红色文化的历史遗存,如声名远扬的高山红哨,见证长安营兴衰历史的古城墙,红军长征重要路线之一的老山界红军路等等。

王震将军在南山立下了“革命胜利后,在这里建设大牧场”的美好誓愿。

南山牧场

1956 年,950 名热血青年响应建立社会主义共青城的号召,沿着红军的足迹来到这里,建成国内最大的现代化高山牧场——南山牧场,谱写了一曲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创业史诗。南山牧场也被农业部草场中心命名为“中国第一牧场”。

作为历史上重要的屯兵场所长安营村,早在秦汉时期,侗、苗族先民为避战乱南迁屯居于此。桃林村同样历史悠久,自秦汉以来沉河上下方圆几十里都以桃林地名载入地图。

桃林村与长安营村两个传统村落内都遗留有众多文化遗产,村落整体格局完整,区域周边环境风貌优越,人为干扰痕迹少,人文自然景观十分丰富。这些都成为南山国家公园文化与自然完美融合的见证。

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丰富厚重而又异彩纷呈。南山国家公园在加强各类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利用,探索我国中部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保护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丘陵地带生态文明 “新范本”

南山国家公园管理局的组建是管理体制的一个突破,实现了“一个保护地一块牌子、一个管理机构”的基本目标,构建了试点管理机构和属地政府之间主体明确、责任清晰、相互配合的协同管理机制。

冷杉

南山不但出台了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等规章制度,同时深化本底资源科考,与科研机构开展深化合作,出台了《脊椎动物资源调查报告》《围管束植物调查报告》等,新记录植物 342 种、发现新种 2 种,新记录动物 59 种、发现新种 3 种,捕捉到了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林麝影像,新发现国家Ⅰ级保护植物资源冷杉种群 1500 余株、国家Ⅱ级保护植物华南五针松古群落 3 万余株。

试点区实行公益林护林员、森林防火巡山员、林业有害生物测报员“三员合一”,提升管护效率。通过对原居民生态移民、核心保护区全覆盖封禁管理、退牧草山、退种药材等一系列保护措施,大幅减少人类活动的干扰,实现了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生态修复。

试点区实施矿权、小水电、风电、旅游开发等四类产业退出并补偿,同时,开展了湿地保护、草山修复、边溪至南山公路沿线生态提质复绿等项目建设,目前,退出矿权区域已基本自然恢复,恢复或修复林地 19000 余亩、草地 16000 余亩,自然植被覆盖率提高至 92.7%。

民族地区绿色发展 “新名片”

南山国家公园两江峡谷玉女溪瀑布

南山国家公园统一管理机构的设立,创新管理机制,统一规划设计,彻底解决了原来南山、两江峡谷等四个保护地资源分散、多头管理的局面。

试点区加强规划引领,出台南山国家公园总规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利用、候鸟通道区域整治、智慧公园等 13 个专项规划,形成了“1+N”规划体系,为南山国家公园试点和建设发展提供基本依据,对试点区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护、原真性保护以及自然教育、生态体验、社区发展、要素保障等提供有效指导。

试点区还推动了公路沿线生态修复、高山草甸生态修复、野生动物生态廊道、高山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保护等生态保护类项目建设,增加了生态绿地,整治了园区环境、完善了旅游要素,能够更好地满足长远发展的多元化需求。

南山国家公园探索出了推动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升了试点区公共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促进了贫困人口创业就业和脱贫致富,取得了较好成效和良好的社会反响,创建国家公园的理念深入人心。

林木青青,流水潺潺,

鸟语花香,生机盎然,

南山国家公园涵盖了中国中南部山地生态“山水林田湖草”的全部类型,

正站在国家公园建设新的历史起点上,

开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实践。

本文 首发于《地球》2020年第6期,有删节修订

图片来源于南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全景网、图虫创意

责编:伍美茹

审核:李文慧

所有原创文章皆由“地球杂志”编辑推送

欢迎转发在看,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