贲友林:选择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模式2022.8.10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贲友林学为中心讲座 贲友林:选择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模式2022.8.10

贲友林:选择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模式2022.8.10

2023-05-14 22:0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教,要深入浅出,学,要浅入深出。

                                          ——贲友林

当面对一个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孩子,很多时候教师都会说,孩子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什么是正确的学习方法呢?

今天在贲友林老分享了他自己对于“思考”的一些思考,我也非常赞同,他说,在课堂中,我们常常看到教师提醒学生:要动脑筋思考!教师也常常责怪一些学生不会思考。然而,这样的提醒与责怪,往往是流于口头,如何思考,缺乏认识,怎样思考,缺失指导。

今天他的讲座主要围绕以下几点展开。

一、思考是如何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

1.首先,我们是否想过:

教师让学生思考,学生就思考了吗?

学生思考了,就行了吗?

学生是怎样思考的?

学生的思考在学习过程中是如何发生的?

2.学习时思考的4个阶段

从学生想法发生、发展来看,学习时的思考分为四个阶段:

“个别想法阶段”就是个人独立思考的阶段;

“多种想法阶段”是指组内共学或全班交流后的想法;

“关联想法阶段”是指在认真“听清”、“听懂”他人想法的基础上,比较不同的方法,找寻各种方法之间的异同点,包括自己的;

“拓展想法阶段”经历想法的关联,自己原先错误的想法得到修正,片面的想法得到补充,正确的想法得到强化,单一的想法得到丰富,肤浅的想法得到深化。教师和学生都能“看到”思考,原先的想法是什么,现在的想法又是什么;自己原先的想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思考与倾听、表达紧密结合

(1)倾听

倾听,不仅仅看作听的样子,如身体略向前倾,两眼注视对方。倾听,首先要听清,关键是听懂。如果没有听懂,要及时告诉对方,没听懂他的想法。这是“多种想法阶段”对每位学生的要求。倾听,要把他人的想法和自己的想法做对照、比较,这即“关联想法”。这个过程,是让深度思考真正发生的关键阶段。

(2)表达

思考,是人的内部活动,要通过“表达语言。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也是思维的工具,还是思维的成果。

表达,有书面表达与口头表达两种方式。课堂中的表达,我们较多地认为是口头表达,而学生的作业、板演等,即为书面表达。

表达,不仅表现为把自己的想法敞亮出来,经过思考的表达,不是简单地把他人的想法再现,不是完全“重复说”,一味地“重新说”,而是互动性地“接着说”。

什么是接着说呢?接着说,一是接着他人的想法“说”,二是接着自己原先的想法有“新说”。接着说,是对他人想法、自己原先想法的补充、修正、肯定、质疑、综述。这样,即关联想法之后的“拓展想法”的表现。

二、学习中的思考如何进阶?

1.学习时的思考要体现4个层级:

(1)“有想法”。学生有真实的想法,而不是照本宣科。

(2)“有根据”。思考有理有据,教师不仅关注思考的结果,也关注思考的过程。

(3)“有方法”。掌握思考的方法,会比较,会归纳,会概括,会联系,会迁移。思考方法,既有一般性的、超越具体学科的方法,如分析与综合、分类与比较、抽象与概括等;也有具有学科特质的方法。

(4)“有疑惑”。

三、学思结合,专业化的教师又何为呢?

1.还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与空间。

2.对学生的思考给予指导。

关注学生自己的思考;关注学生真实的思考;关注学生过程性的思考。

有根有据有法地思考,是需要教的。教师不能将思考的方法当成现成的结论让学生去记忆,而是让学生在大量的、长期的思考的过程中逐步领略、“凝聚”思考方法的内涵。学生在思考中学会思考。教师不仅支持学生快思,还要鼓励学生慢想。

教与学的路子

3.做好思考的示范与榜样。

教,要深入浅出,学,要浅入深出。只有会思考的教师,才能教出会思考的学生。

3.教师如何思考思考的三个维度:举一反三,一以贯之,知行合一。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