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小课堂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质量管理程序是什么审计 审计小课堂

审计小课堂

2024-07-08 03: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审计质量控制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为使审计过程和结果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审计机关应当针对审计质量责任、审计职业道德、审计人力资源、审计业务执行和审计质量监控等五个方面的要素,建立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促进提高审计质量。

审计质量控制的含义

审计质量是指审计工作过程和审计结果的优劣程度。审计质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审计质量是指审计工作的总体质量,包括管理工作质量和业务工作质量。狭义的审计质量仅指业务工作的质量,包括审计项目的立项、准备、实施、终结等一系列环节的工作。从内涵上讲,审计质量也可以指审计结论与被审计事项真实情况的吻合程度及对审计需求的满足程度。审计质量控制是指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为使一定的审计过程、审计行为乃至审计结果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而采取计划、制约、检查、分析和反馈等措施以提高审计质量的活动。

审计质量控制的目标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水平的综合反映和集中表现。审计质量高不高,直接关系到审计机关能否履行好法律赋予的职责,能否完成好党和政府交给审计机关的任务,能否树立起审计机关的公信力和权威。因此,可以说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审计质量应当包括审计过程和审计结果两个方面,与此对应,审计质量控制的目标也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审计过程方面的目标,即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审计准则。依法审计是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审计机关建立审计质量控制制度,首先就是要保证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遵守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权限和程序,按照国家审计准则要求执行审计业务,确保审计过程合法。国家审计准则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履行法定审计职责的行为规范,执行审计业务的职业标准,评价审计质量的基本尺度,因此审计人员的审计行为应当符合国家审计准则。

二是审计结果方面的目标,即审计机关实施审计后应当作出恰当的审计结论,依法进行处理处罚,取得审计成效,以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对审计机关而言,恰当的审计结论至关重要,依法进行处理处罚是履行职责的一个重要方面。审计机关建立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就是要保证审计机关作出恰当的审计结论,确保审计发现的问题事实清楚,证据适当、充分,适用法律法规正确,评价定性恰当,处理处罚适当,审计意见和建议可行。进一步讲,建立审计质量控制制度还应当保证审计机关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既要揭露违纪违法和影响绩效的突出问题,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促进加强廉政建设;又要注重反映相关制度缺陷、政策执行和管理中的突出问题,从体制、机制和制度方面提出改进建议,以满足国家和社会对审计工作的需求。

上述两个目标中,前一个目标是审计过程层面的目标,后一个目标是审计结果层面的目标。这两个层面的目标相辅相成,审计过程质量是审计结果质量的基础,审计结果质量是审计过程质量的目的和体现,二者共同保证审计职能的发挥和审计目标的实现。

审计质量控制的要素

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涉及方方面面,从审计机关层面进行审计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审计质量责任、审计职业道德、审计人力资源、审计业务执行和审计质量监控等五个方面的要素。

第一,审计质量责任。审计质量责任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审计机关有关机构、人员在审计质量控制中应当承担的职责;二是未能适当履行职责应当承担的责任(即不利后果)。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应当对这两方面进行明确规定,形成以质量为导向的管理机制,确保审计质量控制目标的实现。

展开全文

第二,审计职业道德。审计是一项专业性判断很强的工作,审计人员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在审计活动中审计人员是否遵守审计职业道德要求,直接影响着审计质量的高低。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应当明确审计职业道德的内容和要求,督促审计人员在审计活动中遵守审计职业道德,防止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发生。

第三,审计人力资源。审计工作需要审计人员来完成,审计人员的数量、能力和素质是审计质量的基础。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应当明确规定相应的措施,保证审计人员具备与其从事的审计业务相适应的职业胜任能力,保证审计机关拥有完成审计任务所需的足够审计力量。

第四,审计业务执行。审计质量与审计业务执行息息相关。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应当明确规定相应的措施,保证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审计准则的要求执行审计业务。

第五,审计质量监控。提高审计质量,需要加强对审计质量的监控。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应当明确规定相应的措施,持续检查、评估审计质量,及时发现并纠正审计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提高审计质量。

审计质量控制的原则

(一)全员参与原则

审计机关应当针对审计质量责任、审计职业道德、审计人力资源、审计业务执行和审计质量监控等五个方面的要素建立质量控制制度。在审计机关层面,从审计机关负责人到一般审计人员,从审计业务部门到综合管理部门,都应围绕上述五个要素参与审计质量控制,负有质量控制的责任。审计机关领导层对审计质量控制的要求、重视程度和行为示范直接影响着审计质量控制工作的方向;审计业务部门对审计业务的管理以及审计人员对各项审计业务的执行,直接决定了审计质量的水平;审计计划管理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审理机构、法制机构等分别从事计划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审计项目审理、审计质量监控和审计职业道德建设等工作,为提高审计质量提供了保障。

(二)全过程控制原则

审计质量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审计项目层面,从编制审计项目计划、审计工作方案,到制订审计实施方案、获取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再到报送审计信息、出具审计报告、下达审计决定书等审计业务流程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都需要加强质量控制。只有对各个阶段、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才能保证整个审计项目的较高质量。任何一个阶段、一个环节控制不到位,发生重大问题,都会影响整个审计项目的质量。因此,审计机关应当在审计业务流程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建立相关质量标准,设定相关审核、复核、审理、审批等程序,加强对审计业务全过程的控制。

(三)质量责任追究原则

审计机关实行分级质量控制,明确审计组成员、审计组主审、审计组组长、审计机关业务部门、审理机构、审计机关负责人在项目审计中的职责和应承担的责任,并规定对违反审计法律法规和国家审计准则的行为按照规定追究责任。各层级审计人员应当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确保自身工作符合质量控制标准。审计机关对没有严格执行质量控制制度的审计人员,应根据其承担的职责、未履行职责的情况和造成的后果,追究相应的责任。

(四)成本效益原则

审计质量控制工作要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当审计机关决定采取一项审计质量控制措施时,要考虑实施此控制措施所产生的成本和所带来的效益之间的平衡。一方面,审计质量控制成本要服从审计质量需要,不能仅强调审计成本而忽视审计质量控制,不能动辄以增加成本为由随意简化审计质量控制程序。另一方面,审计质量控制也是相对的,审计质量控制措施并不是越多越好。有时候控制环节过多,链条过长,不仅会增加成本、影响审计效率,还会造成相互依赖、责任不清,从而导致审计质量下降。

来源:中国国家审计学 山东省审计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