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谢亭送别后两句翻译 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2024-07-01 05: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原文】: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

王勃

乱烟①笼②碧砌③,飞月④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⑤,江山⑥此夜寒。

【注释】:

①乱烟:凌乱的烟雾。②笼:笼罩。③碧砌:青石台阶。④飞月:悬在高空的月亮。⑤掩:掩盖,掩映。⑥江山:江水和高山。

【翻译】:

长江远远地送走了从巴南来的流水,大山横亘,仿佛嵌入了塞北的云层。秋天明月夜,在这渡口亭子里,谁见过在离别时哭哭啼啼的呢?乱糟糟的烟雾笼罩着青绿的台阶,高高的月亮照耀着江亭的南门。离亭的门关闭着,周围寂静无声;今夜里大江与高山都显得那么凄凉。

【赏析】: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是唐代诗人王勃的组诗作品,共两首,都是五言绝句。这两首诗以江、山、亭、月、夜为主要意象,描绘了江边月夜送别的情景,把送别的孤寂怅惘之情融化入景色的描写之中,句句透露着离别的伤感与痛苦,表达了作者独有的内心感受。诗的妙处在于这融化的手法运用得浑然无迹,从而使诗篇见空灵蕴藉之美。

诗人的诗笔即画笔,他描绘了一幅江边月夜送友图。月夜,烟雾弥漫,此时友人已经远去,诗人环顾离亭,仰望明月,远眺江山,夜寒心亦寒。

通篇写景,而诗人送别友人后的伫立凝望、留连若失之状和孤寂怅惘、凄凉寂寞之情却自然浮现纸上,无一字写情,却句句含情,把情完美地融化于景中了。

首句写烟而曰“乱”烟,既是形容夜烟弥漫,也表达了诗人心情的迷乱。次句写月而曰“飞”月,既是说明时间的推移,也暗示诗人伫立凝望时产生的聚散匆匆之感。第三句写离亭掩而加了“寂寞”二字,既是写外界的景象,也是写内心的情怀。从整首诗看,诗人就是运用这样一些字眼把画面点活,把送别后的孤寂怅惘之情融化入景色的描写之中。而这首诗的妙处更在于这融化的手法运用得浑然无迹;从而使诗篇见空灵蕴藉之美。

【阅读训练】:(说明,以下阅读训练由两处整合而成,特此说明――华语网注。)

1.“江山此夜寒” 一句中“寒”用得非常好,试作分析。(4分)

2.《江亭夜月送别》(其一)和《江亭夜月送别》(其二)在表达感情方面写法有何主要区别?

3.这首诗描写了哪些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4.你认为这首诗最后一句“江山此夜寒”中哪一个字用得好?请结合诗句简要说明。(4分)

【参考答案】:

1.“寒”画龙点睛,境界全出。因“此夜”注入离情,非因夜深感肤体寒冷,而是离夜内心感受。“乱”既指夜烟弥漫,也表心情迷乱。“飞”既说时间的推移,也示伫立凝望而生聚散匆匆之感。“寂寞”既写外景,亦写情怀。

2.第一首用“谁见泣离群”直接抒情,表达离愁;第二首用寓情于景、景中见情的手法委婉(间接)的表达离情。

3.这首诗描写了乱烟、碧砌、飞月、离亭、江山等景物。(2分)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寂寞伤感之情。(2分)

试题分析:前两句“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以烟笼月移,显示送别后夜色的深沉;后两句“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以亭掩夜寒,显示人去后周围的冷寂。这四句诗,分别来看,首句写的是地面景,次句写的是天空景,第三句写的是近处景,末句写的是远方景,看似各自独立的四个画面,而又相互关连,融合为一。黄叔灿在《唐诗笺注》中指出这首诗的“‘寂寞’句跟首句,‘江山’句顶次句”。这是说,一三两句都是写离亭,而门户深掩之景是与烟笼碧砌之景相照应的;二四两句都是写从离亭眺望所见,而江山夜寒之景又是与中天月驰之景相绾合的。这是一三两句之间与二四两句之间的承接关系。其实,一二两句之间与三四两句之间也有其内在联系。对月夜景色有体验的读者会知道,地面的烟雾往往随夜深月转而加浓。

4.寒。(1分)一个寒字表面上是说夜气寒凉,(1分)实际上暗示了内心的伤感孤独,(1分)寒字将此夜注入离情(或融情入景或情景交融)(1分),凸显了诗歌的境界。

试题分析:黄叔灿在《唐诗笺注》中还称赞这首诗末句中的“寒”字之妙,指出:“一片离情,俱从此字托出。”这个“寒”字的确是一个画龙点睛的字,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着此一字而“境界全出”。但诗中的任何一个字,都不可能离开句和篇而孤立地起作用。这个“寒”字在本句内还因“此夜”两字而注入离情,说明这不是通常因夜深感觉到的肤体寒冷,而是在这个特定的离别之夜独有的内心感受。而且,这首诗中可以拈出的透露离情的字眼,还不止一个“寒”字。首句写烟而曰“乱”烟,既是形容夜烟弥漫,也表达了诗人心情的迷乱。次句写月而曰“

飞”月,既是说明时间的推移,也暗示诗人伫立凝望时产生的聚散匆匆之感。第三句写离亭掩而加了“寂寞”二字,既是写外界的景象,也是写内心的情怀。从整首诗看,诗人就是运用这样一些字眼把画面点活,把送别后的孤寂怅惘之情融化入景色的描写之中。而这首诗的妙处更在于这融化的手法运用得浑然无迹;从而使诗篇见空灵蕴藉之美。

附其一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