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荷塘月色讲课教案 14《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

14《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

2024-06-13 19: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高中语文 年级 高一年级 学期 秋季课题 “自然情怀”单元系列设计——《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教科书 书 名: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7月教学目标1. 学习两篇写景抒情经典散文,感受文人笔下的景物之美; 2. 关注作品中的人生思考,体察作者蕴含在文章中的真实情感; 3. 学习文章观察景物的角度和写景抒情的技巧,了解散文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创作特点;教学内容教学重点: 学习经典写景散文景物描写的系列手法教学难点: 把握景情关系,体察作者蕴含在文章中的真实情感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PPT展出两张图片)图中所示的两张图片对应的是两处著名景点“清华荷塘”和“北京地坛”,没有让人惊叹的神奇景观,图片中我们很难将两处景点和经典结合在一起,然后这两处景点却是很多游客游览北京的经典选择,这就是语言文字的魅力。 二、情境设置 原本平平无奇的两处景点借由文学作品的影响力成为经典景点,作为读者的你会选择从哪些角度向游客推荐这两处景点? 三、教学过程 学生探讨景点推荐角度,明确吸引游客的基本要——“自然之美”“人文之思”, 对应关键词“美景”“真情”。 学习任务一:初读文本,感受景物之美 (1)通读全文,梳理文中景物描写,完成表格填写 (2)聚焦景物,聚焦两课景物描写章节 (3)完成文本内容梳理 学习任务二:细读文本,分析“景色之美” 问题:阅读《我与地坛》《荷塘月色》带给你哪些美的感受 (要求学生结合文本从景物选取、景物特点、景物描写手法等角度陈述理由) 师生交流,教师点评学生回答,补充知识点。明确: PPT展示金志华点评朱自清文字 “朱先生的语言,历来是‘新而不失自然’,在口语的基础上刻意出新。既有平白如话,毫无雕饰的文字,更有精心‘拣练’的遣词用字。点活了月光和雾气的‘泻’‘浮’二字……生动的起了丰富、润饰、强化形象的作用。” ——《中国现代散文欣赏辞典》金志华 3.过渡 (1)PPT展示两篇文章中对作者情感的具体表达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 ——《我与地坛》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荷塘月色》 思考:史铁生和朱自清都在忧愁失意中开启这段旅程,眼前的美景成为笔下经典,美景是否治愈了他们?你能在文中找到依据吗? (2)回归文本,找寻依据 学习任务三:细读文本,梳理情感脉络 (1)回归文本,找寻依据 重点品读字词: 茂盛得自在坦荡,万道金光,竞相生长……(《我与地坛》) 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且……好了,渺茫的歌声,阴阴的,什么也没有,到底……(《荷塘月色》) (2)知人论世,再寻依据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同时期文本补充 探析“人物心境” 四、总结 这节群文阅读课,我们一起从文本细读的角度,从语言文字本身走进文本,在细读中整体把握文本语言和作者情思,共同进行了一场“探寻真我”之旅,希望同学也能够把这种文本细读的意识内化成自己的阅读习惯,用雅致的形式感受文学丰厚的内涵。当然我也希望借《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这两篇文章,让大家感受到一份普通人的共鸣,哪怕生活中忧伤萦绕,但我们依然可以拥有自己的那片荷塘月色和地坛公园,让我们的心灵可以得到片刻的休憩和再启程的无穷动力,谢谢大家。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展开更多......

收起↑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