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板书设计(精选15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荷塘月色教案模板范文 《荷塘月色》板书设计(精选15篇)

《荷塘月色》板书设计(精选15篇)

#《荷塘月色》板书设计(精选15篇)|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荷塘月色》板书设计(精选15篇)

《荷塘月色》板书设计 篇1

  缘由:心情颇不宁静(情感基调,下文不断揭示和照应)

  一、月夜出门  目的:看月下荷塘

  小路:曲折、幽僻、寂寞

  总写荷塘月色  树:蓊蓊郁郁

  月光:淡淡(景物色调)

  心情:淡淡的哀愁

  二、漫步小路            感想一:象超出平常的自己

  勾勒荷塘轮廓  直抒胸臆  感想二:觉是个自由的人(照应一)

  感想三:受用无边的荷香月色

  心情:淡淡的喜悦

  荷叶  多、生意盎然:田田

  高、美:亭亭、舞女的裙

  颜色:点缀着些白花

  荷塘  荷花  姿态:袅娜地开着(盛开)

  羞涩地打着朵儿(含苞)

  光亮:明珠、星星

  荷香:渺茫的歌声

  荷波:象闪电、霎时、凝碧

  三、细写           荷水:脉脉

  荷塘月色         (叶子:更见风致)

  从月色的角度,正面写:如流水、泻

  青雾:薄薄,似牛乳

  似轻纱

  从景物的角度,反衬: 叶子与花:似梦

  月色                       树影:黑影、倩影

  光与影:不均匀、和谐

  如名曲

  写月光下        近景  从面上写:树色阴阴、

  的荷塘四周                      似烟雾 

  静态        从点上写:杨柳丰姿

  远景:隐隐约约的远山

  (仰视)

  平视:路灯:无精打采

  动态:蝉鸣、蛙叫

  心态:我什么也没有(照应二)

  淡淡的哀愁

  四、回首江南采莲盛况,思乡情浓,心情依然不宁静(照应三)  

《荷塘月色》板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二)过程与方法

  1.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

  2.提高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

  3.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教学重难点

  (一)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二)本文的写作线索是什么?

  (三)“通感”这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及作用是什么?

  (四)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语句的含义。

  教学方法

  1. 自主阅读体验与教师引导、集体讨论相结合。

  2.涵泳法、美读法为主兼用探究法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布置预习:a、请学生熟读课文;b、背诵4-6段。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老师有声有色地背诵《春》中的一些典型段落,感染学生,调节气氛。然后再总结。)

  我们对朱自清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了,初中语文教材曾选了他的散文名篇《春》和《背影》,这两篇散文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朱自清先生不愧为散文大家,关于他的生平经历,同学们知道些哪些呢?(教师引导学生口述,最后教师概述。)

  教师: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

  本文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

  《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散文。(板书课题及作者:荷塘月色  朱自清)

  二、听《荷塘月色》的配乐录音带:思考:作者细致描写荷塘的文字是第几段(第4段)?

  好,那我们请一位同学再朗读一遍这个段落,然后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荷塘的美景。

  三、作品结构分析:(再请全班同学齐读下这篇优美的散文,然后想想每一段都写了什么内容?全篇又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缘起:第一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

  去荷塘:第二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三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观荷塘:第四段: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五段:塘中的月色。

  第六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离荷塘:第七、八、九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十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画一个圆形的图解做板书,边板书边讲解。见课件!)

  从写景状物的角度看:

  第一部分:(1)写观荷缘起。(情)(引子)

  第二部分:(2-6)写荷塘月色。(景)(主体)

  第三部分:(7-10)写景中人。(情)(尾声)

  (细讲线索:《荷塘月色》的行文线索,很有特色,如同经、纬两条线穿织在一起。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作者欣赏荷塘月色前后心情的变化好似一条经线,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犹如一条纬线。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所以“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本节课我们对《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有了大致的把握,请同学们课后继续认真朗读这篇散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借景抒情的。

  布置作业:1、背诵4-6段;2、阅读课后附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找同学背诵第4-6自然段,并做鼓励性点评。)

  二、自主探究:找出你所欣赏的语句,并说出你真实的感受。

  (讲解:很有代表性的几句:)

  1、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分析:这是分量很重的一笔,可见“文由情生”,本句是“文眼”。 )

  问:起笔这样写是什么目的?

  (分析:不加掩饰直抒情怀,显出作者内心有苦闷,心绪烦乱。这也正是夜深人静出游荷塘的缘由,即,欲排遣苦闷之情。)

  2、第三段中路上的一段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这是独处的妙处”。

  (分析:此段抛开写景,句句都是内心活动,这样写是不是偏离了文章的主题呢?

  明确:a、抒写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正是对“心里颇不宁静”的自我调节,蕴涵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b、这“情”没有离开“景”,如果不是月下独行在那条极幽僻的路上,又怎么能抒发所谓“独处”之情呢?)

  3、第三段最后一句:“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分析:a、这是过度句,提示下文重笔写荷塘月色;b、这一句感情上起了变化,作者没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 )

  三、解析第四段,看作者是怎样从多角度来描摹荷塘美景的:

  分析:(1)按观察的角度、逐渐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顺序:茂密荷叶→多姿荷花→缕缕荷香→叶花颤动→流水

  以上是顺序特点,细分析,还可以看出作者的匠心:

  a、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把荷塘写“活”。(这个问题要启发学生回答,读进去)而且,作者笔下的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扬静而情动。

  b、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了散文的神韵。所谓“可想”,是指由“可见”引起的合理联想,把不可见的景物写得很有风采。

  “通感”这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及作用是什么?

  分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花香  (作用于人的嗅觉)——渺茫的歌声  (作用于人的听觉)

  把作用于嗅觉上的花香“错置”到听觉上合理吗?

  合理:而且把花香的特点写清了,形象生动。荷花的香味清雅宜人,立于微风中的赏花人嗅那馨香,时有时无,这种体验是真实的;听那从远处高楼飘来的歌声,时断时续,同样是真实的体验。这两个“真实”便把不同类的感官功能沟通了。作者在感觉上的体验是细腻而丰富的。这一句也恰恰说明“人在景中[l1] ”。

  五、请学生自己赏读并讨论第5、6自然段段::

  欣赏的重点可放在对某些字词的品味上,也可以研究一些极有感情特色的比喻句上: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精确在哪儿?

  2、“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里的比喻与拟人,准确形象,但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作者为什么不割爱呢?

  六、小结全文:本文写夜游的动机、夜游的联想。从出门到回家,叙述线索清晰而有变化,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七、布置作业:自由命题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要求运用通感的修辞方法,在选用动词与叠词上下点功夫。

  教学后记:

  《荷塘月色》的感情如何理解 ?

  《荷塘月色》是一篇借景抒情散文。其写景特点值得我们学习,写荷塘上的月色,写月光下的荷塘,相当成功。至于抒情是抒的什么情?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表现了愁闷的心境,有的认为表现了闲适的心情,有的认为表现了对现实的不满的愤激之情,有的认为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等。你认为表现的是什么样的情感呢?

  我认为作者表现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淡淡的忧愁,又有淡淡的喜悦。低调情绪笼罩着全文,如作者心里不宁静,路是幽僻、幽静的,云、月是淡淡的,树色是阴阴的。蝉声与蛙声虽热闹,但与“我”无缘。不满现实,但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至于喜悦,课文开头忽然想到日日走过的荷塘,“总该有另一番样子吧”,于是欣然前往。通向荷塘的小路,往日阴森森的,“今晚却很好”,便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了。到了荷塘,心系美景,暂得自由,怡然自得之情顿生。于是,由赏景想到古人采莲那个“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淡淡喜悦之情也是笼罩在全文的。

《荷塘月色》板书设计 篇3

  重庆市江北中学 孙存鹏

  各位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有幸在各位专家面前来说课,的确使我感到有些尴尬和紧张,此时,给我的一个感觉就是:好象“班门弄斧”“贻笑大方”这两个成语是专门为我此时的情景而产生的,我要感谢教育学院的领导给我这次锻炼的机会,同时,我也真诚的希望能借此机会能得到老师们的批评和教导。

  这次我说课的内容是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朱自清这位作家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就熟悉的作家,《春》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写景抒情散文,《背影》是一篇包含父子深情的叙事抒情散文,朱先生的散文语言清新,凝炼,象诗一般,感情真挚,深厚,意蕴深厚,悠长,读来回味无穷,而且他的不少经典名作,给人以“常读常新”的感觉。

  《荷塘月色》就是朱先生的又一篇散文中的经典美文,下面我就要说说我对《荷》的一点肤浅理解和感悟,以及我讲授这篇课文的一些设想。我主要讲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标题有形有色,体现图画美

  标题由两个名词自然组合构成一个偏正短语,它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幅有形有色的图画,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似乎让读者眼前浮现出由绿色的荷叶,粉红色的荷花,皎洁的月光所组成的一幅清新的夏夜荷塘图。这个命题还巧妙地点明了本文写作内容的季节,时间,地点,景物。(荷叶——夏季,月色——晚上,荷塘——地点,“荷塘月色”概括全文主要景物,)简炼的文字表达了丰富的信息。

  二.结构成显圆型,体现图形美

  通读全文,我们去整体感知文章的结构,我们会发现贯穿全文有两条线索:

  1.作者行踪:出门——小径——荷塘——归来(进门)    [空间外结构]

  2.作者情感:不静——求静——得静——出静(不静)    [思想内结构]

  这篇文章的结构精美縝密,段落的划分比较灵活。

  “五个场景”:

  第一个场景:(1)在院子里,写院内外景色,点明作者心境,为下文定下情感基调。

  第二个场景:(2-3)去荷塘的小路,勾勒荷塘轮廓,写我路上的思绪,表达求静的愿望。

  第三个场景:(4-5)写月下荷塘及荷塘月色的奇景。

  第四个场景:(6)写荷塘四周及远景。

  第五个场景:(7-完)回家路上,忆江南采莲盛况对比现实淡淡的凄凉。

  “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想起荷塘。第二部分:(2-6)夜游荷塘。第三部分:(7-完)荷塘归来。

  文章的4,5,6三个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部分,行文层次清楚,写景形象生动:先写荷塘,继写月色,后写荷塘四周。作者的观景角度富于变化:从平观到俯视,从细察到鸟瞰;由近及远,从里到外,层层铺陈,使整个画面富有层次感,立体感,传神的勾勒出了月夜荷塘的风采,给人如临其境之感。

  [学生朗读4,5,6自然段加以体会]

  文章第7自然段开始笔锋一转,由前面按空间顺序写景抒情,转向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又形成清晰的时间顺序,联想南朝江南采莲的热闹场面,与现实心境作对比,表明作者对现实处境的不满与苦闷情绪,同时表现作者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一段又写那晚的情景,“推门”与前文的“带上门”遥相呼应,自然结尾,干净利落而又余味无穷。文章写作思维十分活跃。

  三.主题深刻含蓄,体现意境美

  主旨和情感是一篇文章的灵魂,要能准确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必须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作者选择题材的用意。首先,从背景看:本文写于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当时正是中国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的时候,中国军阀割据,国共第一次合作不久,国民党就背叛革命,发动叛乱,不少革命志士惨遭血腥屠杀,蒋介石在上海制造了四.一二政变,屠杀工人300余人,七.一五汪精卫集团叛变,使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作为民主战士的朱自清,对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极为担忧,这就是作者在文章开头所交代的“这几天我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作者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通过描写一个幽静美丽的荷塘,来表现自己的一段心理历程,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彷徨,苦闷;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其次,从题材看:本文以“荷花”,“明月”为重点题材,“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亭亭玉立,不蔓不枝,可谓性格高洁,“明月”离俗尘而高挂,象征明净圣洁,古人常以二者比喻人的坚贞志向和节操,我想,在这里朱自清独巨匠心,托物言志,借物抒怀,借用古典文学的传统手法,目的是委婉曲折地谱写作者在大革命失败后那特定的时代环境里的一曲心灵之歌,所以,我们不能把《荷》仅仅看作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更不能把它说成是作者逃避现实斗争的写照,因为朱先生在他其他的文章中就表明了这一观点,(教材后的资料)因此,本文的主题和情感我认为应该这样理解:

  作者怀着“颇不宁静”(忧国忧民)的心情,通过对荷塘月色的描写和抒情,委婉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对当时污浊颓废社会的不满,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未找到正确道路的苦闷情绪,同时也表明了作者保持高洁情操,不与丑恶同流合污的志向。

  板书:描绘荷塘月色奇景

  抒发对社会的不满和苦闷        意境美

  表达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表明高洁坚贞的志向和情操

  四.语言清新凝炼,体现艺术美

  [以4,5,6自然段的具体例句说明]

  修辞和表现手法:比喻 拟人

  通感

  对比

  烘托                   艺术美

  用字用词:     动词

  活用

  叠词

  五.课时安排:

  两课时:第一课时,学生熟悉课文,谈阅读体会,教师讲题目和结构。

  第二课时,师生共同赏析课文,重点理解分析课文的思想感情和语言艺术。

  六.教法和学法设计:

  1.教法体现课改理念,教师为主导,激发思维,学生是主体,参与学习。用课件展示 “背景资料”,启发式教学。

  2.学生课前充分预习,课堂主动探究,积极讨论,发表个人见解,课后练习,进行写作片段练习,大量阅读散文。

  结束语:

  以上我从六个方面讲了自己对《荷》的理解和感悟,以及我讲授该文的教学设想,有不当之处,敬请老师们指正。好的文章总是给人常读常新的感受,只要我们去深入研读它,就会有更多,更新的收获。谢谢!

  2004-10-25

《荷塘月色》板书设计 篇4

  一    单元课文特点

  1.本单元由两篇散文、一篇杂文和一篇悼词组成。

  2、本单元课文涉及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有的比较隐晦地表达了自己的心情,有的形象地提出自己的主张,有的概括了人物一生的伟大业绩,有的在貌似纯知识的“东拉西扯"中, 含蓄婉转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只有认真推敲词语和句子,才能真正理解作品的深刻含义。

  3、本单元四篇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十分丰富,应该仔细揣摩作者运用修辞手法的妙处所在。

  二      单元教学目标 

  1、本单元的重点教学目标 是引导学生揣摩语言。揣摩语言的实质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对语言的深层含义、感情色彩等,进行辩析、品味。在阅读中只有注意语言,领会关键词 语和关键语句的真正内涵和表达作用,理解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才能不断增强自己的语感。

  2、要掌握在阅读过程中揣摩语言的技巧,学会抓取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并结合语境进行揣摩和理解。

  三     单元教学重难点

  1、阅读教学把阅读分为四个阶段,即感知阶段、理解阶段、表述阶段和评价阶段。

  揣摩教学把阅读分为四个阶段,即感 知阶段、理解阶段、表述阶段和评价阶段。揣摩语言属于第二个阶段,即在感知内容的基础上,在一定的语境中对关键词语和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感情色彩和表达作用等进行辩析、品味和理解,以彻底理解文句含义,并依靠自己独立思考,在感知、表象再创造的基础上,借助于思维加深对读物的理解。

  2、揣摩语言离不开语境。“语境”是“语言环境”的简称。张志公先生说:“所谓语言环境,从比较小的范围来说,对语义影响最直接的,是现实的语言环境,也是说话和听话时的场合以及话的前言后语。此外,大至一个时代、社会的性质和特点,小至交际双方个人的情况,如文化教养、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语言风格和方言基础等,也是一种语言环境,与现实的语言对称,这两种语言环境可以称为广义的语言环境。”前者“现实的语言环境”习惯称为“内部语境”,后者“广义的语言环境”习惯称为“外部语境”。要彻底理解语句含义,必须把语句放到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反复揣摩思考。

  3、揣摩语言还要学会抓取关键语句。关键语句在文章中有多种表现形式,包括:(1)出现在文章首尾的总结概述语句;(2)有称代和特指词语的语句;(3)在文中多次重复出现的语句;(4)运用各种修辞格的语句;(5)使用典故或史料的语句;(6)运用“虚化迁移”手法或词类活用的语句;(7)语法结构复杂的语句;(8)有特别生动的词语的语句。

  四、单元教学设计

  本单元前两课为教读课文,后两课为自读课文。教读课文每两课时完成,自读课文每课一课时完成。

  进行教读课文的教学,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深入思考一些问题;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实现探索性的学习。

  进行自读课的教学,更应该体现由学生自己学习的过程。一种形式是学生在课堂上快速阅读课文,然后按照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由教师作出结论。这种方式适合于中等以下水平的班级使用。另一种形式是事先把分析课文的任务交给几个或几组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查阅资料,拿出分析意见,在课堂上各抒已见展开讨论。教师不要下结论,让学生对没有取得统一的意见课下继续进行思考,在校刊上发表他们的意见。这种方式适合于语文水平和自学能力较高的班级。

  一      荷塘月色

  课文说明

  一      时代背景

  《荷塘月色〉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徬徨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

  原因是什么 呢?他曾对夫人陈竹隐说过:“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又说,“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我生活”,“还是暂超然为好”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

  在《一封信》中他表白说:“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二    构思

  《荷塘月色》写的是一个夏夜,作者为了散心,排解苦闷,去观赏月下荷塘时所见到的景色和此时此际的心情。全篇的“文眼”是开头的“心里颇不宁静”一句,尽管文 中一会儿写“动”,一会儿写“静”,一会儿写“幻觉”,一会儿写“实感”,一会儿描摹眼前,一会儿展开联想,“形”确实很散,但始终没有离开“颇不宁静”这一“文 眼”。

  三    思想感情

  《荷塘月色》中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哀愁,而《绿》中的狂喜之情非常浓烈。这是什么原因?是由于写作时代不同。《绿》写于1924年,这时正是北伐战争前夕,五四运动给作者带来的激情尚未消失。《荷塘月色》则写在大革命失败后的1927年,现实的黑暗使作者陷入了彷徨、苦闷之中。

  《荷塘月色》流露的思想感情,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但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历来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本文是作者寄情山水,抒写清冷幽深的境界,表现凄凉的心境;有的认为本文是借景抒情、表现作者愁闷的心境;有的认为是表现作者欣赏月下荷塘自然之美的情趣,局守个人的小天地,表现闲适的心情;有的认为它不是抒发作者逃避现实的情绪,而是表现作者对现实不满的愤激心情;有的认为是表现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这些看法可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各抒己见。对于“反映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有淡淡的哀愁,也有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喜悦”这种说法也有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实在不能说笼罩全文的是一种淡淡的喜悦,而应该说是一种浓浓的哀愁。我们应该努力去体会作者郁结的烦闷和满怀悉绪无处诉说的苦衷,把偶然写到的闲情看作是苦情的反衬,才符合文章的实际,才能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这些不同看法,也可以提供给学生 以引起思考。

  四      写作特点

  《荷塘月色〉抒写的则是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这什么这样说呢?从朱自清早期散文的独特风格看,他是一个很擅长情景交融的作家。在〈荷塘月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写景中,委婉而曲折地表达了他不满现实、幻想超脱现实而又无法超脱的苦闷心理。在月光下,在荷塘畔,虽然自我陶醉了,感觉到一种“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淡淡的喜悦,但仍然夹杂着摆脱不开的淡淡哀愁。

  第一部分(第一段):点明颇不宁静的心境,交代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写静谧的环境和自己在这咎环境中独处的心境,创造出孤寂的氛围,一开头就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小径漫步,勾勒荷塘轮廓,抒发月下独处的感受。幽僻的路、蓊蓊郁郁的树,淡淡的月光,既简括地叙述了荷塘周围的情景,也进一步烘托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从压抑不自由中暂得宽余,欣赏月色的淡淡喜悦。这淡淡的喜悦和上文流露出来的淡淡哀愁,笼罩在下文那诗情画意的荷塘月色上。

  第三部分(第4、5、6段):描写荷塘月色,是全文重点所在。文章先写荷塘,次写月色,再环顾四周,层次分明。

  第4段写荷叶、荷花、荷香和荷波,没有谈月,但处处有月,这些景物都是在月光照耀下的。

  第5段写月色,先正面写,后反衬。

  第6段照应第二段,再写荷塘四周环境,着重写树。

  在作者笔下,这是个宁静而幽美的境地,充满了诗情画意。“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仍然摆脱不了那绵绵的愁绪。

  第四部分(第7、8段):写景中人——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风俗,表现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对故乡的惦念,无非是想把自己从“颇不宁静的心情”中解脱出来。但是现实 终究是现实,是无法超脱的。正当作者沉浸在遐想之中时,“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作者又回到现实,并与开头相呼应。统观全文,内心 的“不宁静”和环境的“静美”相反相成,轻淡朦胧的景色和淡淡的喜悦和哀悉融为一体,构成了《荷 塘月色》的特色。

  五     语言特色

  这篇散文用词准确生动。

  如《荷塘月色》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了和花上”这“泻”字,再加上“静静地”这个修饰语,就准确地写出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的幽静。再如“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脉脉”,意思是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达意,这里用来写流水,流水无声而好像也有情意了。

  这篇散文用了许多叠字,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音韵美。

  《荷塘月色》中“蓊蓊郁郁”的树,“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的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脉脉”流水,“静静”的月光,“薄薄”的青雾……既加强了语意又使文气舒展,音节和谐。

  这篇散文还运用了大量新鲜贴切的比喻。

  如写“荷 叶”,用“亭亭的舞女的裙”作比就极为生动,赋予荷 叶动态的美。写荷花的清香,用渺茫的歌声作比;写月光,月影说它们“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把嗅觉、视觉转化为听觉,把其中内在的和谐的美表现得恰到好处。  

《荷塘月色》板书设计 篇5

  一、教学目的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作者淡淡的忧愁与淡淡的喜悦夹杂在一起的思想感情。2、仔细揣摩语言,欣赏动词和叠字运用的精妙,体味通感、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运用的艺术效果。二、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一、教学要点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2、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分析作者在作品中透露的思想感情。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老师在正式上课前先请大家听三篇文章的片段,然后请大家说说它们的篇名和作者。a段: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b段: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c段: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提示:a段《春》,b段《背影》,c段《匆匆》,作者均为朱自清)这三篇文章都是散文,但并不是同一类散文,《春》以写景为主,《背影》以叙事为主,《匆匆》则以说理为主。朱自清的散文感情真挚,情景交融,语言秀丽朴素,比喻形象生动。著名作家郁达夫这样评价他的散文:“(朱自清的散文)贮满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了冰心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文学研究会——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文学社团,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发起人有茅盾、朱自清、叶绍钧、冰心、郑振铎、许地山等。他们提出了“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阵地为《小说月报》。另一个有影响的文学社团是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发起人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他们提出了“为艺术而艺术”的浪漫主义创作主张,阵地为《创造》季刊)今天,我们再和大家来学习一篇朱自请先生贮满诗意的散文《荷塘月色》。(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文章的思想感情1、欣赏《荷塘月色》配乐朗诵。(听读时请完成以下任务:①在每一小节前标注自然段序号。②用横线划出不认识或不理解的生字词。③用浪线画出你所欣赏的精美句子或用着重号标出你感觉用得好的字词。④划分全文的结构层次。⑤体味作者贯穿于全文的思想感情。)2、说说你听读后的第一感受。(可从任何一个角度谈)3、你觉得从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喜悦还是忧愁或是喜悦中夹杂着忧愁?4、作者的忧愁体现在哪儿呢?——“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开头第一句就给全文笼罩了一层低调的情绪,一个“颇”字说明了“不宁静”的程度之深。由此追问:在第一小节中体现“颇”的细节有哪些?——“月亮渐渐升高了”、“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这说明夜已很深了,而作者却无法入睡,足见不平静之甚。——“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有人走,夜晚更加寂寞。”——“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树色一例是阴阴的,咋看像一团烟雾”(以上都是从景物描写中透露出作者的忧愁)——“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以上都是在叙述热闹有趣的事之后,突然一转,情绪又不禁消沉下来。)5、作者喜悦又体现在哪儿呢?——“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向往美景)——“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想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暂得解脱)——“一个人在这苍茫的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暂得自由)——美妙的荷塘月色之景(清幽、雅静、朦胧、柔和)——“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热闹、风流)[在此解释一下“风流”的多层含义]——“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莲美,人也美)6、作者的喜悦中有没有忧愁呢?(有。第四问的5、6例,第五问的2、3例均为喜中夹忧的例子)7、作者的忧(即“不平静”)从何而来?——有两个源头:一是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的“四一二”叛变;二是来自他选择的困惑——他当时既不满现实,又不能如另外一些激进的知识分子那样参加“以暴易暴”的武装斗争。因为如参加革命,“党所要求于个人的是牺牲,是无条件的牺牲。一个人得按照党的方式而生活,想出自心裁,是不行的。”(《那里走》)而朱自清先生当时却不能参加革命,他的夫人陈竹隐女士在《忆佩弦》一文中这样叙述道:“他先前曾说过:‘我只是在行动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又顾虑着妻子儿女一大家子,都指望我生活。’”朱自清当时已有二子三女,他要肩负起为夫和为父的责任,他不能置妻子儿女不顾而投身于革命,甚至为革命而牺牲,而他内心里又对他所处的社会十分不满。不满于现实,而又不能改变现实,作为一个有着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他的心能宁静吗?难怪作者说他心里是“一团乱麻,一团火”。他想借荷塘月色暂且摆脱心中的烦恼,虽然荷塘月色很美,虽然荷塘边的蝉声、蛙声十分热闹,虽然采莲的盛况令人向往,但这一切都是过眼烟云,稍纵即逝,作者“猛一抬头”,又回到了带给他无限烦恼的现实。尽管作者在文中所写的喜悦是淡淡的,所写的忧愁也是淡淡的(写喜也是为了写忧),但我们透过字里行间仍然能感受到作者那一颗忧国忧民之心。正是这一颗忧国忧民之心,使他后来成为著名的爱国知识分子和民主战士,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对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的行为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我们“应该写朱自清颂”,因为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板书: 淡淡的喜悦       不满于现实,         一团乱麻夹杂着           而又淡淡的忧愁      不能参与改变现实,    一团火(三)整体感知文章的行文思路从教材第7页的欣赏文字可知,《荷塘月色》的结构是圆形的,外结构是: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内结构是:不静 ——求静 —— 得静 —— 出静如要具体些,可概括为:板书:一、 (1)    夜出赏荷二、(2——3)小径独处三、(4——6)塘边凝望:月下荷塘——塘上月色——荷塘四面四、(7——9)塘边遐想:《采莲赋》——《西洲曲》五、(10)又回家门(四)布置作业1、整理文中需要注音和解释的词,下一堂课将作检测。2、熟读4——6小节3、体味作品的语言特色,为下一课分析作准备。

  第二课时一、教学要点1、揣摩语言,体味动词运用的准确和叠词运用的精妙,学习通感、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2、讨论联想《采莲赋》《西洲曲》的意义和作用3、总结全文二、教学过程(一)检查作业(可用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幽僻   (pì)        蓊蓊郁郁 (wěng)         弥望(mí)       袅娜  (nuó)     羞涩(sè)    倩影(qìng)    梵婀铃(ē)          妖童媛女 (yuàn)        鷁首徐回 (yì)      敛裾(jū)2、解释下面的词语:蓊蓊郁郁   田田   袅娜   风致   丰姿   倩影   一例(二)   揣摩语言(回顾第一课时在书中所画的语句,然后分类欣赏)1、动词欣赏——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使月光产生了一种动感,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浮”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把水气和月色交织在一起,雾的轻柔、以及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点准确地表达出来,产生了一种轻柔之美)——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洗”写出了月色的皎洁和清纯)——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笼”既写出了月光覆盖之广,又给人以朦胧之美)——(黑影和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画”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2、叠字欣赏朱自清的散文爱用叠字,这个特点我们在他的散文《春》中已有所感觉,在本文中,叠字用得更多了,请同学们把有叠字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体会体会叠字的运用有什么好处。——既传神地描摹出眼前的景象,又加强了语意,使文气舒展,读起来节奏明朗,韵律协调,有一种音乐的美感。3、通感欣赏“通感”是“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钱钟书语),简单说,就是感觉的转移。但感觉的转移要有相似点,通感实际上就是另一种类型的比喻,请找出本文运用通感的句子和两种感觉之间的相似点,并体会其作用。——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嗅觉转为听觉,“缕缕清香”和“渺茫的歌声”的相似点有: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沁人心脾。感觉的转移有伴随着想象的跳跃,“清香”和“歌声”同属于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优雅和宁静来。)——塘中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铃上奏出的名曲。(视觉转为听觉,月光与树影的和谐融合,与小提琴演奏的名曲的和谐优美有相似点,由此烘托出一种温馨、优雅的气氛,给读者以联想和想象,乃至带入一种幻境。)通感练习:每个同学当场写一个运用通感的句子,课后,每个同学再从课外读物中找三个运用通感的例子。4、比喻拟人句的欣赏——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裙”与“荷叶”形状相似,“亭亭”是高颀的样子,与“出水很高”相配,这个比喻写出了荷叶的动态美)——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袅娜”写荷花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状。用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神情的词语来写荷花,写出了荷花的神韵,赋予物以生命的活力和感情)——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牛乳给人一种洁白而鲜艳欲滴的感觉,“梦”表现了月光下荷叶、荷花轻飘柔美的姿容,这里通过写叶和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以“酣眠”喻月光朗照,以“小睡”喻月光淡照。此比喻十分精妙,其好有三:1、当时正值月夜人静,大多数人已入睡,以睡眠作喻,好在切合环境;2、上文言及“梦”,下文言及“渴睡人的眼”、“妻子已熟睡”,以睡眠作喻,好在切合整个语境;3、“朗照”的深透与“酣眠”的深沉在意韵上相似,月光透过云层照下来时朦朦胧胧的,,“小睡”时的人是似睡非睡、迷迷糊糊的,以睡眠作喻,好在切合事理)(齐读4——6小节,再次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三)分析文章联想《采莲赋》和《西洲曲》的作用。(分析前先疏通文句)——作用有三:1、追求散文的舒展,拓开一笔,产生形散而神不散之效。2、表现了作者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3、反衬作者淡淡的忧愁。(四)总结全文《荷塘月色》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作者运用通感、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细致描绘了月夜荷塘的美景,既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既有淡淡的忧愁,又有淡淡的喜悦。(五)布置作业1、课外选读朱自清先生的其他散文。2、背诵课文4——6小节3、用现代文翻译《采莲赋》4、以《秋天的色彩》为题,运用通感、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向一位先天性失明的成年男人介绍秋天大自然丰富的色彩。要求:a、写色彩要结合具体的自然景物,不可抽象地介绍颜色;b、不得少于三种色彩;c、300——400字左右。

《荷塘月色》板书设计 篇6

  “不宁静”是《荷塘月色》的文眼。朱自清为什么会“不宁静”呢?我们看这篇文章是写于一九二七年的,二七年,在中国的历史上可真“不宁静”,各种外国势力,许多军阀割据,还有新生的革命力量,整个中国的命运,真如雾里看花,不知道会向什么方向发展。作为一个“宁愿饿死,也不去领美国救济粉”的具有民族气节的知识分子,朱自清对中国命运和前途,有着深深的忧虑。但他毕竟是一个知识分子,没有政治家的慧眼,也没有革命家的胸怀。他看不到中国的前途和希望,于是便有内心深处的“不宁静”。面对着中国社会的这种现实,他和许多知识分子一样,选择了一条躲避的道路,躲开了喧嚣的白天,躲开了纷乱的现实,选择了幽静的夜晚选择曲折的荷塘。这里没有“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也没有“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这里只有荷花的清香,月色的宁谧,虽然有一些蝉声和蛙声,但那只能是“鸟鸣山更幽”。在这里他的心情宁静了,祥和了。在这里他的思想自由了,驰骋了。但这样的环境并不理想,因为它始终显得有些沉闷,缺乏一种生机,于是便不由得“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那种“菱歌泛夜,嬉戏钓叟莲娃”的环境,那种渔歌互答,游梭往来的场景,显得热闹而又和平,怎不令人惦念呢?与其说作者在寻找一种躲避“不宁静”的方法和环境,不如说是作者在探求着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他希望中国的将来会是一个和平安详人人快乐的“桃源”世界。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是不容幻想的,“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作者的幻想还未十分停当,却已走出了荷塘,一切似乎都很宁静,“连妻和闰儿”也都睡熟。在广阔的天地之间,只有独醒的诗人犹自探求思索,这是一种怎样的孤独寂寞啊?

  《荷塘月色》中作者的“不宁静”,除了书写个人的情绪外,更主要的是对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深沉的忧虑,这和作者所具有的民族精神是分不开的。作者是一个既受过中国古典教育,同时又是吃过洋面包,喝过洋墨水的大知识分子,他没有留恋西方的花花世界,学成之后,依然回到了积贫积弱的祖国,想把一颗赤子之心奉献给她,让她繁荣,让她强大。然而,他却找不着出路,找不着奉献的方式,于是发出了令每个读书人都心有戚戚焉的叹息,这便是《荷塘月色》中的“不宁静”。

《荷塘月色》板书设计 篇7

  〖课堂教学的立体性〗

  1、课堂的开头艺术:

  课堂是师与生共同的一种教与学的过程。人们习惯认为课堂是教师教,学生学。这样太片面了。教与学的活动中不只是老师教,学生学,应该包含有:学生“教”;老师“学”;学生学的三维一体的。既然是学生参与的活动,就应该让学生明白活动的“目的”──教学目的和学习目的。也就是说教学“目的”的公开性,明朗性。习惯教学中教学目的只有教师知道(有的教师都不知道),学生对教学目的是不知道的,一节课上完了不知道做了些什么。让教学目的隐蔽起来了。

  我上每节课时把全篇文章的教学目的(学生的学习目的)写在黑板的左上角,每一节课的目的也写出来,这样课堂里学生真的学习起来是有的放矢了。我上《荷塘月色》时在黑板的左上角板书出:

  学习目标:

  ⑴ 学习文章运用比喻,拟人,通感,叠字等形象地描写景物,表情大意的方法。在写作中借鉴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⑵ 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

  ⑶ 理解并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真确认识评价作品中的“我”。

  生:朗读学习目标

  师;你读了学习目标后知道了些什么?

  生纷纷发言:

  这篇文章要求我们学会用比喻,拟人,通感,叠字的方法描写景物。

  学习运用语言的技巧。

  体会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

  体会思想感情,认识文章的我。

  师:知道了这些目标,那我们用什么方法去完成这些目标呢?

  师指黑板的右上角的“学习方法”,生读:

  ⑴ 朗读品尝法。

  ⑵ 美点寻踪法。

  ⑶ 讨论分析法。

  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了解了学习的目的和运用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学习起来少走弯路。也真正让学生参与了学习的过程。一改传统学生被蒙在鼓里,学习完了也不知道学习的目的,学习了很多也不知道方法。

  2、学习方法的了解和掌握。

  每一堂课让学生知道怎样学习,明白学习是一种过程,强调“过程”。要明白,准确地把课堂中的主要学习方法告诉学生,并指导学生们掌握,运用。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这样师生才能真正地达到共鸣,会意。传统的教学教师教学上就象老牛拉破车一样,把“学习,教学”都由教师承担了。课改就是把“学习,教学”的皮球踢给学生,就象国家的经济改革一样,丢掉沉重的包袱,搞市场经济,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学习也是一样的,学生在课堂中是:汇报自己的──学习-讨论──研究──教师的点拨。师的点拨作为催化剂。这个过程中师的知识和见解也有所提高或会有新的见解。思维的火花在课堂里碰幢,激发思维的飞跃,妙语就会产生。常此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有了思维,何愁无创新?

  同样一个问题:作家作品及背景介绍。

  我是这样上的。

  师:你对朱自清了解些什么?

  生1:朱自清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他的作品《春》,《背影》,《踪迹》,《欧游杂记》,《你我》,《论雅俗供赏》。

  生2:朱自清的散文秀丽朴素,独树一帜。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

  生3:朱自清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他表现出高度的民族气概。

  这样把学习,教学的“皮球”踢给了大家,不是由教师一人来承担。真正作到了教与学相长。

  3、课堂中确定教师的角色和学生的角色。课堂是公开的,是大家的,那教师和学生都应明白自己的角色在随时变化。传统的教学学生的角色就只有“学生”的角色。不,学生是未来社会中各种角色的雏品,那我们教育者就应培养学生各种角色。课堂里学生的角色:学生,老师,评论家,演讲家,合作者,各级领导,倾听者等角色。而老师的角色:老师,学生,裁判,演讲家,倾听者,评论家,组织者等角色。

  我上《荷塘月色》赏析文章的“画面美”时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每两组分别负责一段落欣赏,具体分析这个段落写景的妙处。

  问题出示:

  ⑴ 文章写了那些具体的景物?

  ⑵ 体现了景物什么样的特征?

  ⑶ 运用了哪些写景的技巧?

  讨论分析,要求人人发言。以学习小组长领头,请每小组派人发言。其他组讨论,各组内人可以补充,并根据每组发言时合作的情况教师以评学习分。

  生1:第4节主要学习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

  生2:文章写有动有静。

  生3:第5节写的月色。

  生4:第6节写的荷塘四周的景色。

  师:同学们分析了这些,你们感觉到他们分析的都是文章中的──

  生:比较浅显易懂的地方。

  师:我们应该更深入地体味他的美的特征,写作的技巧,我们自由的品味4-6节(学生自由朗读)

  生1:我觉得文章中没写一个‘月’字。但是我觉得文章每处都在写‘月’。

  师:好!为什么?

  生;那‘叶子’花朵的情感,碧绿的波浪都是月色照射下才能形成的。

  生2:我认为就像《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句子──“底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有相似之处。

  师:好,真不错!还有吗?

  生3:文章写景时有浓笔也有淡笔。写荷塘时较浓,写树上的蝉虫的声时较淡

  生4:文章用了大量的叠词,“田田”“甜甜”

  生5:文章用量词多,“一层”,“一团”,“一两点”。

  师:同学讲了不少,你听了能综合吗?请讲给同桌听,另外的补充。等会请一方的两个同学一起起来总结。并评论他们总结得怎样?这样,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角色和转换可师生的角色,让学生的思维充分地得到锻炼,为他们的思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在不自觉地就得到了新的思维训练,创造“灵感”就是经过千锤百炼时的瞬间产生的──创新就实现了!

  【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蕉岭中学 谢东昌】

  〖在感受美的基础上进行作文训练•利用审美媒介,创设审美情境〗

  在语文阅读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的特点,通过多种渠道,综合地、整体地对渲染气氛;或借助电化教学手段再现图画;或选取可供咀嚼回味的精彩片断,启发联想,让他们目注神驰,观此思彼,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去感知情境,把握形象,引想共鸣。精心创设审美情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中得到美感体验和审美陶冶,把学生从有我之境,带入到无我之境,变语文课文中的“此情此景”为“我情我影”。如讲《荷塘月色》,一开始就给学生描绘了一幅“月诳图”,创设了一个“遍地月华清辉”的特写的审美情境,从而把学生导入到一片融融的月色之中。随即又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古诗启开学生的审美心扉,使学生心驰神往,犹如进入了一个荷叶亭亭、荷花艳艳、荷香袅袅的优美境界。学生置身于这种特定的荷塘情境中,兴味盎然地带着一种对荷塘月色美景的憧憬和领略荷塘月夜风光的审美情感,进入文章的情感世界,引起情感的共鸣。由此可见,创设审美情境,是语文阅读活动中进行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运用这种审美情境来陶冶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从纯自然的语文情境中描述中走出来,从而致力于陶冶性审美情境的艺术设计。

  【广东省东莞市威远职业高级中学 钟宝团】

  〖培养学习兴趣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1、巧妙导入,使学生产生好学之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巧妙地导入新课,自然会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好学之乐。如在讲授鲁迅的小说《药》时,我首先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见过人血馒头治病的事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小说《药》,就是写人血馒头治病的事。这样的课堂提问,一下子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产生一种急于渴望了解事情经过和结局的悬念心理,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又如,在讲授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时,我首先让学生搜集所学过的有关描绘“荷”的诗句(如“接天莲叶无穷尽,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等),然后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并发言说说自己想象中的“荷塘月色”是一番什么样的情景。这样导入新课,极能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安徽省宣城市第四中学 彭义铭】

  〖浅谈中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

  “识深意”是指细读原文后,深入思考,领悟作品、作者及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等。

  “识深意”需要科学分析来实现,分析时又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究竟谁是谁非,这与感悟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都是密切相观的,不能一概而论。感悟内在的思想情感,要通过分析外在的材料内容,抓住材料内容的实质才能完成。这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教师边分析,边指明分析的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实践是完全可以领会的。科学分析还需要熟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比如,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要领悟作者“淡淡的喜悦夹着淡淡的哀愁”的思想,就要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作者世界观与人生观的矛盾,并由此推及当时一般进步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

  【四川省南充市第十中学 李 斌】

  〖不“教”语文〗

  勾,即勾勒,勾玄提要,以明快的线条表现对象,不求细腻而求简练,不求周到而求概略,像长空一线,像孤鹜掠水。把教材或自己的授课内容用简单的线索勾勒出来,让学生自己去填充,去丰富,去完善。如教《荷塘月色》,作必要的介绍之后,把授课的主要内容板书在黑板上:美--结构美,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然后让学生去朗读、自学或自由讨论,要求在课文的字里行间作出批注,或写成鉴赏文段,一节课后收作业。给学生指条路子,让他们自己去发现,结果产生很多备课中没能想到的东西。有个同学谈语言的“新而不失自然”,例举“路上只我一人,背着手踱着步”与“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两句,说前一句如说成“路上只(有)我一人”,就显得死板了,后一句如把“裙”改成“裙子”也失了雅趣,就很有见地。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青龙职业中学 赵廷春】

  〖中学语文美育五法•吟咏陶醉法〗

  清人朱光潜在谈他读李白诗《经下邳桥怀张子房》的感受时说:“我十几岁时就爱读这道诗,常常高声朗诵。朗诵时心情是振奋的,仿佛满腔热血都沸腾起来了,特别是读到最后“唯见碧流水”四句,调子就震颤起来,胸襟也开阔起来,仿佛自己心中也有无限的豪情胜概。叶圣陶先生说“美读得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无论兴味方面感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一位教师教《荷塘月色》,要求学生闭目静听,他用抑扬顿挫、充满情感的朗读,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述的意境里。他还配合这篇课文选读并配乐录制了一些写月,写月色,写赏月的古今诗词散文的名篇,组织了一次在公园里静夜赏月的班会活动,学生完全沉浸在美的享受中。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玉城中学 王针桂】

  〖语文模糊教学艺术例谈•感悟与意会:体验语文教学的诗性情怀〗

  汉语注重感悟,长于非逻辑的心灵观照,因为汉字是一种音形义兼备的文字,所以具有超语言性。语文阅读材料中的语言主要是文学语言。文学语言具有模糊性,在模糊性中求准确,在准确中蕴藏模糊,这是汉语超语言性的体现,也是汉语言阅读材料具有多义性的表现,而这种多义性最终又会导致一种模糊体验。教材中选取了大量这样的作品,要想让学生把握作品如此丰富多彩的意义,咬文嚼字、讲深讲透是不可能实现的,教师应学会引导学生进行感悟与意会。通常讲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正是传承已久的语文教学方法。这种意会与感悟,也是模糊理论在教学中的典型运用方法,它揭示出语文学习对文章书面语言符号系统的理解,是经由模糊而渐至精确,又到高层次的模糊,再到高层次的精确的认识过程,并终至以“得意”为目的。这也是一个“悟”的过程,由“迷蒙”到“清晰”,在字里行间穿行,由言而象而意,求真、启善、审美,从而悟得敏锐、细腻、独特。

  例如教学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中“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这一句单独地看,似乎难以确切把握其真正含义:作者觉得自由的人到底是要想还是不想?这样说不是矛盾的吗?显然,弄清这些“模糊点”是感悟作者复杂深沉情感的关键。教学时我们似乎无法对这简短的一句话进行语义剖析、词义索解,也没理由引经据典、知人论世去考证一番。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只要用心去品悟感受一番,稍有点生活经验的人便能体会到其间的复杂情怀:对一个背负沉重生活负担、心理压抑的中年知识分子而言,“什么都可以想”意味着思想的无拘无束,“什么都可以不想”意味着生活的无忧无虑。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自由之境啊!

  由此可以看出,阅读教学所具有的模糊性,实际上是教师引导学生依照言语作品的不确定性进行笼统认知与模糊理解。它以其更广泛、完美与高效的特征,使学生与文本迅速沟通起来,促使学生更深切地把握言语作品的整体寓意,从而获得更充分的审美感受。

  ──原载《阅读与鉴赏(教研)》,2007年第09期

《荷塘月色》板书设计 篇8

  《荷塘月色》是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一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文章,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提供的《荷塘月色》说课稿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荷塘月色》说课稿

  一、说教学目标

  高中与初中相比,在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如本单元——现当代散文单元学习重点就是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文章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

  依据学生学习特点、教材特色以及大纲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目标: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揣摩语言,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同时,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掌握一定的赏析散文的方法

  (3)情感与态度目标: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情感,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二、说教材

  《荷塘月色》是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一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文章,由于第一单元是诗歌单元,因此,这篇文章事实上是学生进入高中接触的第一篇现代文。《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朱自清的写景散文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运用白话文描写景致独具魅力,被称为写景的好手。并且在景物描写中,能自然地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使他的作品不仅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壮年时期的作品,他的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力在《荷塘月色》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堪称现代白话文的典范。因此,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要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手法,更要让学生仔细品位语言,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

  重点:

  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淡淡喜悦淡淡哀愁的思想感情,理解本课借景抒情的手法。

  2通过品读语言,尤其是精彩语段4—5段的赏析,品味文章语言美,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难点:

  1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流露的复杂的感情

  2写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

  三、说教法

  对于教师的作用,新的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因此,这一堂课,在教法上我采用对话式教学模式,主要采用提问法、讲解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

  四、说学法

  1朗读法 形式多样的读、大量的读

  2讨论法 通过提问思考讨论,引导自己思考,自己得出正确答案。

  3质疑法 引导学生从无疑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4查阅资料法

  五、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引导学生初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对四、五自然段深入分析。

  第二课时深入理解感情,赏析第六自然段,理解《采莲赋》作用。

  现在我着重讲讲第一课时。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以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被毛泽东称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这一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凸显朱自清先生的人格魅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2、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第二步,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这一部分大约需十五六分钟的时间。是这一堂课中占时较多的一部分。之所以安排这么多时间,是因为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美文,充分的朗读是让学生体验这篇文章最好的办法。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读”就是“自主”学习方式的最直接体现。巴金说过:“写吧,只有写,才会写。”我们是否也可以这样说:放手让学生读吧,只有读,才会读。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在读中思考,在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这一部分大约分这样几步:

  (1)学生自由读,之所以不要学生齐读,是因为我觉朗读是一种对文本的再创造过程,而且这种再创造带有鲜明的个体色彩,每个学生的对文章的理解不一样,他朗读时的轻重缓急是不一样的。

  (2)第二步,抽学生起来朗读读。教师予以适当的评点、指导。让学生听一部分范读。

  (3)再次自读 听完范读后还是让学生自己读课文。

  3仔细品读,把握感情

  经过几次诵读之后,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感知。再次请学生起来朗读课文,这次是请学生挑出自己最有体会的语段来读。在我设想中,学生选四、五自然段及《采莲赋》这一段的比较多。若有学生提到自己比较喜欢《采莲赋》这一段,我想以此为切入口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感情基调。设计几个问题:“为什么喜欢这一段文字?”它与全文的中心是否协调?引导学生去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

  当然,课堂是生成的。这只是事先的一种设想。如若学生未提及《采莲赋》这一段,教师应善于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抓住学生发言的闪光点,或切入对精彩语段的品位,或是对写作手法的揣摩。

  4、赏析语段,品位语言

  在把握全文感情基调的基础上,教师继续请同学找出自己最有体会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或提出自己的疑问,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赏析课文精彩语段四、五、六自然段,引导学生欣赏朱自清笔下荷塘和月色的幽美,体会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高超技巧,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语言特色。

  请`喜欢第四自然段的同学有感情地朗读,并谈谈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教师作必要的启发指点,尤其是在那些容易被忽略之处,以下仅举几例:(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用裙来比喻叶子?(引导学生用比较法揣摩语言)

  (2)如果把“曲曲折折”换成“曲折”好不好?(引导学生用替换法揣摩语言)

  (3)这里写的是月下的荷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月亮的影子?(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结合)

  (4)作者对月光下的荷塘仅仅是做静态的描绘么?(理解作者动静结合的写法)

  (5)荷香与歌声有什么可比的共同点?(领会通感手法的运用)

  (6)一个人在这月夜,能够如此细致地欣赏这样的美景,他的心情如何?(把握感情,体会借景抒情)

  (以上所启发引导的地方,在备课之时皆已储存,到了课上就要随机使用。这些问题的设置,主要引导学生从修辞、叠字叠句的运用,融情于景的手法这三方面赏析文章。这些问题有学生未发现的,有已发现而仍用心不细的,可从不同角度发问。既是揣摩语言,提问就必须紧紧扣住语言,切忌架空)

  品读赏析第四自然段的基础之后,引导学生用刚才所学的赏析方法试着对第五自然段从语言、情感、描写角度这几个方面进行赏析。特别对于这一段中几个动词的使用如学生在论述中未触及,教师可结合课后习题二予以适当点拨。

  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希望语文教学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体会到这篇文章的佳处,而且掌握一些赏析散文的手法,学会自己赏析文章。小结本课必不可少因此,在引导学生充分探讨的基础上,教师做一个小结,总结本文语言的特点,体会本文借景抒情的手法,点明在柔美和谐中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并告诉学生作者描写的细,来自作家对客观物象观察的细,体味的细。

  第一课时结束,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四、五自然段

  3、完成课后习题二

  第二课时继续品位语言,深入领会作者思想感情,争取当堂背诵

  1、请学生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重点赏析第六自然段

  3、讲解《采莲赋》在全文作用

  4、背诵四、五、六段

  5、拓展延伸

  课后练习

  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写一段景物描写的文字,抒发自己的某种感情。

《荷塘月色》板书设计 篇9

  《荷塘月色》教学课例  

  【教学思路】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我多次公开执教这篇课文,我很清楚这篇经典之经典的课文的分量。以往几次的教学都是把景物描写作为教学重点,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景物描写的手法和技巧,进而学会能够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我在课堂上,重点讲解4、5、6三小节,之后也引领学生探讨相关的情景交融的问题,但总觉得学生与文本、教者、作者之间存在隔膜,究其原因是学生对作者心理状态的把握还不够准确到位。因而此次教学中我调整了教学思路,将文本教学与专题教学相结合,针对写景散文的特点,明确《荷塘月色》的学习目标为:(一)体味作者独有的内心情怀,理解感情是散文的灵魂;(二)欣赏荷塘月色的唯美画面,掌握写景的方法和技巧;(三)揣摩朴素典雅的诗味语言,感悟文字拥有的无限魅力。  

  三个目标计划在两课时内解决,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课文,重点学习前三小节,落实目标(一)的学习,穿插感悟目标(三)中“朴素”的语言风格;第二课时重在落实目标(二),并将目标(三)的学习与目标(二)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此案例是第一课时。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思考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寻求将文本教学与学生的情感教育以及能力培养完美结合。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学习目标  

  师:同学们是否注意到必修二专题四的标题与前三个专题的标题在分类标准上有所不同?  

  (学生讨论)  

  师:专题一“珍爱生命”,专题二“和平的祈祷”,专题三“历史的回声”,这三个专题均有一个统一的话题,一个明确的中心,每个专题下分设的若干模块则是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专题的内涵,而专题四“慢慢走,欣赏啊”则是侧重于从学习方法的角度思考分类。  

  师:在本专题里我们将要“欣赏”的课文有哪些呢?一起来了解一下专题四的文章(引领学生翻阅目录以及课文)。我们将要欣赏的文体有散文和小说,散文有《荷塘月色》《听听那冷雨》《金岳霖先生》《亡人逸事》,小说有《祝福》《边城》(节选)、《林黛玉进贾府》。散文中有侧重写景的,像《荷塘月色》《听听  

  那冷雨》,也有侧重写人的散文像《金岳霖先生》《亡人逸事》;小说又有现代小说《祝福》《边城》(节选)和古典小说《林黛玉进贾府》之分。这些作品乃是经典中的经典,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教材的编写者特别提醒要“慢慢”,这不仅是告诉我们文本本身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同时也是在提醒各位同学在阅读过程中要有正确的态度,科学的方法,万不可焦躁不安,囫囵吞枣,要平心静气,聚精会神,仔细揣摩,反复吟咏,最大限度地获得营养,努力提升我们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品位。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同学们觉得这类写景抒情散文我们应该把握哪些要点来阅读呢?  

  (学生发言,引导归纳为三方面——景物、情感、语言。)  

  师:同学们的回答能够切中要害,我们一起来了解《荷塘月色》的学习目标:(幻灯一)  

  (一)体味作者独有的内心情怀,理解感情是散文的灵魂;  

  (二)欣赏荷塘月色的唯美画面,掌握写景的方法和技巧;  

  (三)揣摩朴素典雅的诗味语言,感悟文字拥有的无限魅力。  

  二、听录音,欣赏课文  

  师: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名家朗诵的《荷塘月色》,随着那朴素典雅的诗味语言,去想象那唯美的荷塘月色的画面,进而体味作者独有的内心情怀。  

  (语文课上一定要有读书声。尤其像这样的经典美文,更是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读。至于读书的方式可不拘一格,可自由放声的朗读,可以默读课文,可齐读,可个别读,但我以为选择在欣赏名家朗诵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自由诵读的方式效果更好。一者名家的朗诵本身是一次美的创造,具有示范作用;二者欣赏名家的朗诵更有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挥,欣赏这类写景散文,联想和想象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执教时本人便采用了这种方法,一切方法的采纳都要从效果出发,什么样的读法最有利于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我们就采用哪种方法。)  

  三、指导学生概括文章内容  

  师:文章虽长,但由于文字的魅力加之名家声情并茂地朗诵,我发现同学们一直陶醉其中。哪位同学概括一下课文内容。  

  生:本文写的是作者游荷塘。  

  师:概括能力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这位同学概括的语言是很简洁的,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用词值得推敲,“游”是单音节词,不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语规范;再者“游”有漫游、游览、游玩之意,究竟是何意,表意不明确;三是内容概括得不全面,丢失了一些重要信息。你能针对这些问题将你的概括修改一下吗?      

  (该生思考,口头修改。将游改为“漫步”,补充“夜晚”这一时间信息,之后面露难色。)  

  师:你的修改比先前准确了许多,不过你是否考虑过“漫步”是作者的行为,作者在文中主要是写这一行为吗?  

  生:作者是写自己漫步时所看到的景物。  

  师:除了写自己看到的以外还写到了什么?  

  生:还有作者想到的。  

  师:很好。请你将课文内容完整地概括一下。  

  生:这篇文章写的是“作者月下漫步荷塘的所见所想”。  

  (学生的概括能力是参差不齐的。教者对学生的概括必须给出恰如其分的评点,并引导学生做进一步的思考,进而做出最佳的概括。在教师的点拨下,由该生尝试修改,自我完善。她的最终概括是“作者月下漫步荷塘的所见所想”,虽然没有一步到位,完善的过程也不十分顺利,但我能感觉到这位同学在完成任务之后获得了一种成功的满足感。  

  课堂上适时点拨,及时纠正,自我完善的方法对提高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有明显的效果。这是一个分解整合的过程,是一个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千万不能操之过急,如若在一个简单的否定之后给出一个所谓的完美答案,看似顺利完成教学步骤,实际上是没有解决任何实质性的问题。课堂教学应该时刻关注教学的实效性。)  

  四、重点研究前三小节,落实学习目标(一)。在阅读中揣摩品味作者的独特情感世界  

  (这个教学步骤是体现实效性教学的关键步骤,执教者的指导思想是关注三方面内容:一是关注专题,将“慢慢”落到实处,使“欣赏”深入人心;二是关注文本,让学生从字里行间中触摸作者的形象,感知作者的情怀,让学生体会阅读的价值和妙处;三是关注学生,把好学生的脉搏,跟踪学生的思维,既不能满堂灌,也不能放任自流,应积极引导,迅速纠偏,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高效。)  

  研究第一小节——把握独特心境  

  师:本文重点写了作者月下漫步荷塘的所见所想,那么触动作者月夜漫步荷塘的原因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一句话。  

  大家异口同声:“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师:作者为什么“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请大家阅读书后“活动体验4”的前两段资料:第一段是选自钱理群《关于朱自清的“不平静”》,后一段是选自孙绍振《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阅读之后请大家归纳各自的观点。  

  生:它们分别从政治和伦理的角度探讨了朱自清“心里颇不宁静”原因。  

  师:概括得简洁而准确。作为一个社会人,本身就处在一个纷繁复杂的矛盾之中,政治的、伦理的矛盾,社会韵、家庭的压力随时随地都会压到我们每个人的身上,这种压力如果得不到释放就会郁积在人们的内心,让人心神不宁、烦恼郁闷。所以开篇的第一句话就将一个心绪不宁,烦恼愁闷的形象推到我们的面前。  

  (对这个问题的探讨执教者本意并非要学生得出答案,而是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资料、分析资料进而有个性化地解读。从实效性教学的角度来看,个中原因教者以为没有必要在课堂内深究,可以留到课后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师:请一位同学将第一小节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生读第一小节)  

  师:读得很投入。该节文字开头就直接点明了作者的心境,并交代了写作缘由,那么大家能从这一小节的哪些词句中领悟到作者内心的那份“不平静”呢?  

  生:(几乎将第一小节又读了一遍。)  

  师:不错,这些句子的确能表现作者内心的那份“不平静”,但“细微之处见精神”,你能否挑出一些词语来分析品味其中耐人寻味的意味?  

  (该生说“悄悄”可以表现,但未能剖析到位。)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第二句中有一个“忽然”,我感到这个词语耐人咀嚼,夏夜庭院纳凉,微风习习,凉爽舒适,尽情享受便是,但作者“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这种跳跃的思维,能让我们感受到他内心的那份心绪不宁,同时我们又能读到作者想摆脱烦忧、排遣苦闷、找寻宁静心情的那份特别的渴望。既然有苦闷就需要通过某种方式加以排遣,朱自清选择了“月下漫步荷塘”来排遣苦闷和压抑。  

  (如何将文本读慢、读细、读透,教者必须有示范性的引导,放任自流的结果就是浮于表面、缺乏深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便是一句空话。通过以上三个问题的讨论我们了解了作者的独特心境——渴望摆脱颇不宁静的心绪。)  

  研究第二小节——找寻景和情的契合点  

  师:在“家”与“荷塘”之间有一条小路,文章的第二小节勾勒的便是这条小路的轮廓。请同学们阅读第二小节,阅读过程中圈画出那条小煤屑路的特点。  

  生:“幽僻”“寂寞”“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师:回答得很全面。这条小路“幽僻…‘寂寞”,今晚因为有“淡淡的月光”而消退了“阴森”和“恐怖”的气氛。作者说“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你是如何理解的?  

  生:说明作者很喜欢这种幽静淡雅的氛围。  

  (有一些补充但基本停留在分析的层面。)  

  师:大家的分析是有道理的。作者认为“今晚却很好”这说明今晚的景契合了作者特有的心理状态和心灵渴望,作者内心有些落寞、孤独、愁苦,需要一个宁静而安谧的环境来安放和排遣,眼前之景浓淡有致,明暗适宜,岂不很好?  

  (实效性教学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在课堂上要对学生给予学习方法的引导,教法即为学法。通过圈点阅读,细读,研读等几个层次的引导阅读让学生明白任何个性化的解读都必须以文本为基础,遵照文本精神,不能脱离文本,穿凿附会。)  

  研究第三小节——聆听作者的心灵独白。  

  师:下面我们一起朗读第三小节,让我们来感知“作者的形象,聆听作者的心灵独白。  

  (学生齐读第三小节)  

  师:从这一小节中你解读到有关作者哪些方面的信息?  

  (在学习这一小节的时候,教者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从文字中读出作者内心的真实想法。)  

  生:“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说明作者是一个热爱自由的人。  

  生:“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从中不但能看出作者热爱自由的天性,我们还可以感知作者丰富的感情世界。  

  (很多学生停留在这一层面。教者继续启发。)  

  师:在这里我们不但可以感知作者丰富的感情世界,他那种热爱自由的天性,从“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我们更能体悟到作者在现实生活中所遭遇的各种压力,以及面对压力而戴上面具套上枷锁的苦楚和无可奈何。  

  “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里的独处的妙处,便是做一回真我的自在和快乐,是卸下面具和枷锁之后的一种妙不可言的轻松和解脱,难怪作者下边描写的月下荷塘那么富有诗情画意,荷塘上的月色那么缥缈朦胧,宛如仙境。这恰恰说明了作者已经摆脱了烦恼,进入忘我的境界,尽管这种快乐很短暂,但毕竟真实的快乐自由了一番。  

  (课堂教学的主体内容始终紧扣专题“慢慢欣赏”,紧扣文本“用心品味”,紧扣学生“思想情感”,从教学实效性出发,循序渐进。)  

  五、最后齐读前三小节,消化吸收相关内容和信息  

  以上是《荷塘月色》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以及简要的教学流程,第二课时主要任务是落实教学目标(二),与第一课时一样将目标(三)的学习与目标(二)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穿插感悟目标(三)中“典雅”的语言风格。  

  【教学反思】  

  不搞花架子,探讨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教者在完成本节课教学任务的同时思考的又一课题。《荷塘月色》是一篇传统篇目,本人也教过好几遍,但从未像这一次花一课时来研究前三小节。比较过去和现在两种不同处理教材的方法,教者有如下体会:  

  1.从文章篇幅来看,写景的文字,如写月下荷塘、荷塘月色、荷塘周围景色占据了大半的篇幅,但它们仅仅是构成文章的材料而已,作者的情感才是组织这些材料的灵魂,把握了文章的灵魂便是抓住了“纲”,纲举才能目张。  

  2.将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设计为教学重点本身并无不妥,只是这已经不是什么难点了,学生已经具备了这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教师反复在课堂上讲这些内容,学生已经不再有什么新鲜感,岂不是浪费时间?而创作主体的精神世界是独一无二的,引领学生进入作家的情感世界,精神领地,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3.教学过程中文本意识绝对不能喊在嘴上,一定要落实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上。课堂上教师的设问,不能漫无边际,要环环相扣。如本文我设计的问题是以课文内容概括为起点“月下漫步荷塘”——找寻漫步原因“这几天颇不宁静”——从文本中勾画出作者的内心情感——带着一颗摆脱愁闷的心灵漫步荷塘,快速入境,获得了难得的宁静和欢娱,但又很快出境,跌入尘世,然而心有不甘,于是在回忆江南采莲的兴奋中又偷得片刻的逍遥,不过现实的琐碎、苦闷、压抑、矛盾是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摆脱的。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欣赏景物还是分析情感都紧扣文本。  

  4.引导学生分析归纳要“慢慢”,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允许学生出错并设法让出错的学生自己纠正错误,完美的教学应该是真实的,更应该是有收效的。  

  5.教学的过程是一个让学生获得知识能力和方法的过程,教者的教学要严谨科学,对学生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和示范作用。  

  6.细细品味,慢慢欣赏;关注文本,关注学生;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体现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  

  [点评]《荷塘月色》是一篇经典散文,屡次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屡次被选作公开课的篇目,现成的教学实录、教案设计一大堆。在新课程理念下再讲《荷塘月色》是要有创新意识、探索胆量的。这一堂公开课获得了听课老师的高度评价,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突出语文课的语文性,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顾老师精心设计了几个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探究,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自已的心灵对话。同时,她把这个探究的过程变成了一个让学生获得知识能力和方法的过程,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做到了“教是为了不教”。  

  2.紧扣专题要求,努力使学生在“感受·鉴赏”“思考·领悟”两方面获得发展。本专题的标题是“慢慢走,欣赏啊”,就是要教师引领学生徜徉在文章优美的境界中,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感受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提升审美境界。顾老师专门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允许学生出错并设法让出错的学生自己纠正错误。细细品味,慢慢欣赏,引领学生进入作家的情感世界,精神领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3.注意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堂课明确了学习目标,进行了有意义的知识建构,学生主动学习,体现了主体性要求,更重要的是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获得了深刻地情感体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  

  4.可能教者有意回避了一些行之有效的传统教学手段,所以整堂课在“积累·整合”,尤其是对全文的整体感知上稍有欠缺,因为对一词、一句的赏析不可能孤立地进行,只有放在大的语境中才能领悟得更深刻、更透彻。  

《荷塘月色》板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2.体会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下简称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板书篇目、作者)朱自清先生曾经很自信地说,他有一种神奇的本领,能从最寻常的事物中发现和创造令人“惊异”的美。荷塘,平凡吧;月色,普通吧。要从其中创造令人惊异的美,真让人难以置信。我们就慢慢欣赏吧。

  二、诵读感知

  师:首先,我朗读一遍课文。同学们在听准字音的基础上,感受文本内容,体会其中的情感。(师声情并茂地朗读全文)(掌声)

  师:课文读完了,请同学们说一说文本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生:主要写了作者欣赏月下荷塘美景的过程以及之后的一些感受。

  师: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生:作者还抒发了他的情感。

  师:很好,不仅有眼前之景,还有胸中之情。

  师:题目是“荷塘月色”,那些段落集中写了“荷塘月色”。

  生:四、五、六自然段。

  师:你觉得哪些段落写了荷塘?哪些段落写了月色呢?

  生:第四段、六段写荷塘,第五段写月色。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都是写的荷塘,没有写月色。

  师:题目为什么叫“荷塘月色”呢?

  生:月色无形无声,很难把握。所以借助荷塘来写。

  师:侧面描写,这才是作者高明的地方。第四段只写了荷塘,第五段只写了月色吗?

  生:(恍然)都是既有荷塘,又有月色。

  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美才更加丰富。

  三、品味语言(主要是四、五两段,诵读贯穿整个环节)

  第一部分:鉴赏四、五段,让学生自由发现鉴赏点,教师适当引导。

  师:下面我们一起寻找“惊异”之美。先鉴赏第四段。请一位同学读一下,注意读准字音、停顿,更重要的是把自己的感情放进去。

  生:(有感情地读)

  师:同学们说这位同学读的怎么样?

  众生:挺好。

  师:不错,这位同学开了个好头。下面同学们仔细阅读文本勾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谈谈你的理由。准备好了请举手。(给学生二三分钟思考时间)

  生:我觉得“层层的叶子中间……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很好。我们仿佛感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特别是把“清香”比作“歌声”,用了通感手法,非常形象生动。

  师:很好,感受到了作者的感情的流动。你觉得清香和歌声有那些相似之处呢?

  生:美好,沁人心脾。

  师:再加上屡屡和渺茫的修饰呢?

  生:还有若有若无、不清晰的特点。

  师:同学们以前接触过通感这种手法吗?

  生:接触过。

  师:顾名思义,通感就是感觉相通。一种感觉一重美感,两种感觉就是双重美感。这种手法并不少见,能举个例子吗?

  生:(一时想不出)对不起,想不出来。

  师:还记得“红杏枝头春意闹”吗?红杏绽放在枝头,本来是靠视觉感受到的,作者说红杏在枝头喧闹,多么生动。生活中的例子也很多啊,这个人爱说“甜言蜜语”,这个南方人操着一口“吴侬软语”,都是。还有一首通俗歌曲,名字叫“暗香”。

  师:同学们继续说说你喜欢的句子。

  生:我喜欢“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一句。作者看到流水,觉得它很有情意。“脉脉”本来是形容人深含感情的样子,这里用来写叶子,很新颖。

  师:体会得不错。不过,作者看到流水了吗?

  生:哦,没有,是……听到了。

  师:好,你这也是“通感”了。谁还要说一说。

  生:我喜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一句,用“田田”形容荷叶相连很形象,我觉得“田”字的字形就像一张大荷叶,田田当然是荷叶相连了。

  师:你真是富有想象力。谢谢你用这么形象的方法教我们掌握了这么美的一个词。学习母语,我们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因为他们是有血有肉的,不是冷冰冰的。

  生:我觉得“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读成zhàn)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秘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很好。风吹过来,叶子纷纷卷起,像多米诺骨牌,一下传到另一边。而且用“挨”字形容叶子,是拟人吧,很有情趣。

  师:你描述得很生动。不过我有个疑问,荷塘里的风能有那么大的力量,把荷叶吹成多米诺骨牌吗?

  众生:(笑)

  师:“像闪电般”,是形容风势之大吗?

  生:形容速度快。

  师:有一个词,读颤(chàn)动还是颤(zhàn)动。

  生:颤(chàn)动。

  师:继续鉴赏。

  生:我喜欢“一粒粒的明珠”。“ 粒粒”这个叠词有一种音韵之美。

  师:自清先生钟爱甚至是偏爱叠词,文中还有很多,不仅强化了丰富了词的意蕴,还有音韵之美。下面我们齐读一下第四段,感受音韵之美。

  生:(齐读)

  师:继续鉴赏第五段。阅读文本,还是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给学生二三分钟思考时间)

  生:我“喜欢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把月光比喻为“牛乳” 和 “轻纱”,很清新,朦胧。

  师:牛如和轻纱是形容月光吗?

  生:是“青雾”。

  师:前面把月光比为流水。牛奶和流水有浓淡之别,所以分别形容青雾和月光。

  生:我喜欢“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同样是用了通感的修辞,把光与影比喻为小提琴的曲子,显得轻灵飘逸。而且我特别喜欢小提琴这个词用了音译——“梵婀玲”,就像一个女孩的名字。

  师:你说得真精彩,体会得很细腻,从一个音译的词语体会到作者的一份匠心。

  生:我喜欢“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不仅写了光,还写了影,使塘中景物的层次更丰富了。

  师:很好,还有比这更美的影子吗?

  生:(齐)还有杨柳的“倩影”。

  师:同学们应该留意一下生动的动词,作家锤炼语言,很多时候就是体现在动词上。比如画在荷叶上的“画”字,换个词好吗?比如换成映照的“映”字和印刷的“印”字?

  生:我觉得“映”字没有美感,没有情感;“印”字太生硬了,有一种硬物与之挤压成像的感觉。

  师:体会的好。画字还容易引发人的联想:是谁画的呢?是用月光做水彩,以荷叶做画纸画成的吧。

  第二部分:质疑探究

  师:我们觉得这两段很美,但有人提出不同意见,认为这两段的比喻用了很多女性形象,太柔美了。同学们怎么看?

  生:这和文章的写作对象有关,月下的景物当然应该柔和一点,朦胧优美一点。

  生:也和作者的心情有关。写作背景是1927年7月,社会黑暗,江南血雨腥风,作者作为极富良知和责任感的知识分子,他内心很不平静,心情沉痛,情绪低落,不可能写出太昂扬的东西来。

  师:同学们体会得很好。我们不妨改成阳刚一点的试一试。其中几句用《荷花淀》的风格表现一下:“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如一道铜墙铁壁,是监视清华园的哨兵吧!”

  生:(大笑)

  师:同学们自然地联系文章的写作内容和背景来谈,非常好。形象和语言风格要考虑整体语境。

  四、体会情感(问题探究)

  师:第六段有这么几句话,“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明明说过自己“爱热闹,也爱冷静”,为什么面对蝉鸣蛙声的景致,不兴致勃勃地欣赏了呢?

  生:因为作者的心情很不宁静,而且这种情绪时时涌上心头,所以不喜欢这种热闹。

  师:同学们看第七自然段的“江南采莲图”也很热闹,作者却很神往,这是为什么呢?

  生:江南采莲图看似热闹,内在却是很宁静的,这里的人们不受任何干扰,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所以作者很神往。

  师:很好。原来表面看似情趣迥异的“荷香月色图”和“江南采莲图”有相同的特点,一个是宁静,还有什么相同的呢?

  生:另一特点是都很美好。

  生:还有都充满温情。

  生:还有个特点就是人在其中都能尽情表达自己的情感。比如“江南采莲图”里的人们可以自由热烈地表达对爱情的向往,荷香月色图里作者也可以尽情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

  师:同学们说的很精彩,二者还有一个相同点就是如同梦境。“荷香月色图”是作者静夜的一个梦,江南采莲图是作者一个久远的梦。同学们再回想一下“荷香夜色图”是不是充满了梦幻的特点,朦胧、宁静、安逸。

  生:是的。

  师:作者那么喜欢美好的梦境,可惜这种美好照不进现实,所以内心还是充满了苦闷,这就是他的心情一直有一种不宁静的底色的原因。这篇文章还有很多美的东西等待同学们去发现,希望同学们课下继续鉴赏。

  师:最后送同学们几句话。一位哲人说过,我们的身边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认为,有时候我们的身边不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是缺少感受美的心灵;还有的时候,不是缺少感受美的心灵,而是缺少表现美的才情。希望同学们课下多多阅读精美的文学作品,培养美的鉴赏力,也从而提高写作水平。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荷塘月色》板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

  理清全文的结构,了解直接抒情的语句的内涵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体会散文的语言美--对生活语言的巧妙加工。

  认识“通感”的修辞方法,体会本文中“通感”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教学重、难点:

  作者是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

  茂密的荷叶--多姿的荷花--荷香--叶花颤动--流水

  体味作者的匠心:

  动静结合,“静”是“动”的瞬间表现。

  可见与可想结合,写出散文的神韵。如:荷叶田田--水脉脉含情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经线:欣赏荷塘月色前后的心情变化。纬线: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

  3、“通感”的特点及其作用:

  A、例:“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本体--花香(嗅觉) 喻体--渺茫的歌声(听觉)

  C、作用:把花香的特点写清了,生动形象。

  D、相似点:立于微风中嗅馨香(时有时无)--听远处高楼传来的歌声(时断时续)

  教学过程 :

  布置预习:A、请学生熟读课文;B、背诵4-6段。

  第一课时

  导入  课文:

  具体介绍朱自清的生平和创作: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更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本文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

  《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听《荷塘月色》的配乐录音带:

  作品结构分析:

  全文共10个段落,每段都有其独立的内容,但从作者的行踪变化上看,从扣文题的主体文字与宕开笔墨写联想的“闲笔”来看,这10个自然段还可以划分成几个大部分,把文章的基本框架弄清楚了,有助于我们对内容的分析和对主旨的探索:

  缘起:第一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

  去荷塘:第二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三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观荷塘:第四段: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五段:塘中的月色。

  第六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离荷塘:第七、八、九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十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从写景状物的角度看:

  第一部分:(1)写观荷缘起。(情)(引子)

  第二部分:(2-6)写荷塘月色。(景)(主体)

  第三部分:(7-10)写景中人。(情)(尾声)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布置作业 :1、背诵4-6段;2、阅读课后附文。

  第二课时

  检查作业 :

  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对其中有代表性的进行分析,让学生反复体会:

  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分析:这是分量很重的一笔,可见“文由情生”,本句是“文眼”。

  问:起笔这样写是什么目的?

  不加掩饰直抒情怀,显出作者内心有苦闷,心绪烦乱。这也正是夜深人静出游荷塘的缘由,即,欲排遣苦闷之情。

  第三段中路上的一段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这是独处的妙处”。

  分析:此段抛开写景,句句都是内心活动,这样写是不是偏离了文章的主题呢?

  明确:A、抒写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正是对“心里颇不宁静”的自我调节,蕴涵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B、这“情”没有离开“景”,如果不是月下独行在那条极幽僻的路上,又怎么能抒发所谓“独处”之情呢?

  3、第三段最后一句:“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分析:A、这是过度句,提示下文重笔写荷塘月色;B、这一句感情上起了变化,作者没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

  三、解析第四段,看作者是怎样从多角度来描摹荷塘美景的:

  1、先写满眼茂密的荷叶,次写多姿多态的荷花,顺笔写及 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以及流水。层次井然,形象精确。

  这是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来写的。

  以上是顺序特点,细分析,还可以看出作者的匠心:

  A、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把荷塘写“活”。(这个问题要启发学生回答,读进去)而且,作者笔下的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扬静而情动。

  B、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了散文的神韵。所谓“可想”,是指由“可见”引起的合理联想,把不可见的景物写得很有风采。

  通感的运用:(详见前重、难点“通感”部分)

  五、请学生自己赏读5、6段:

  欣赏的重点可放在对某些字词的品味上,也可以研究一些极有感情特色的比喻句上: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精确在哪儿?

  2、“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里的比喻与拟人,准确形象,但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作者为什么不割爱呢?

  六、小结全文:请学生说说自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思考练习、本课《课课练》。

  教后感:

  [1]

《荷塘月色》板书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

  3.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进而学习运用比喻、通感、拟人和叠字表情达意的技巧。

  【教学重点】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了解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中国古诗中“月”的意象及其含义。1、  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在这里,“月”成了诗人排遣内心深处的孤独寂寞的一种载体。2、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这里,“月”成了词人表达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载体。那么,在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里,“月”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咱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散文《荷塘月色》。二、了解作者(知人)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炫,号秋实,取春华秋实之意。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保持清白,便取《楚辞》中“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字佩弦。生于江苏东海县,祖籍浙江绍兴,自祖父以来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扬州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哲学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教,参加了文学研究会。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杂文集《论雅俗共赏》、《标准与尺度》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是毛泽东称颂的“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作家、学者、民主战士。毛泽东曾热烈赞扬其“宁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高尚气节。三、了解背景(论世)1927年7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两次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了中国大地。旧时代正在崩溃,新时局尚未到来。知识分子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但颓丧和骚动使得他们惶惶然,处于苦闷彷徨之中,看不清前进的方向。这种内心的痛苦与矛盾就外化为荷塘月色的图景,素雅朦胧的景致和作者内心的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是一致的。作者在此想躲开恼人的现世,求得短暂的安宁。所以清清冷冷的荷塘也成为超脱世尘的绝妙世界。在创作本文之前,作者曾积极投身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员干将。五四新文化运动热闹了一阵子之后,于1925年前后进入了低潮期。对此朱自清必然有所失落、有所彷徨。这一点也曲折地在《荷塘月色》中反映了出来。四、 请学生听朗诵带,注意字词并注意体会其中的语言、思考如何划分层次。

  1、字词

  2、全文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     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点明题旨)(情)

  第二部分(2-6):   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景)

  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偏重抒情)(情)附:感情线索: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    游踪线索:(略)五、理出心情(披情)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2.请三至五位同学说说自己找到的能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3.教师归纳总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郁闷)──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开朗)──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重新陷入郁闷)──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又引出新的郁闷)六、领会意境(入境)1、作者是如何表现失眠的郁闷心情的?(一是借助对“月亮”的描写表现夜已深。二是借助对“孩子们”和“妻”的描写反衬出“我”的失眠)2、作者是如何表现观月的开朗心情的?(一是借助对平时没有月光时路上的景象的描写反衬今晚月光下景色的宜人,从而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二是借助对自己在苍茫的月光下的独特感受的描写来表现独处的妙处,侧面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三是借助对荷塘、月光及荷塘四周的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她们搭配得恰倒好处,进而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3、作者是如何表现冷清的郁闷心情的?(借助对“蝉声”和“蛙声”的热闹的描写反衬出自己的“冷清”)4、作者是如何表现思乡的郁闷心情的?(借助对《采莲赋》和《西洲曲》的有关内容的回忆来表现江南生活的意兴盎然,从而引出自己的思乡之情)5、小结:所谓“意境”,指的是外界的人事景物(客观)与人的思想感情(主观)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境界。这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越是天衣无缝、水乳交融,散文就越具有美感。《荷塘月色》做到了这一点,所以它具有一种意境美。七、布置作业找出文中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在熟读的基础上领会其场面描写的美感。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了解朱自清散文的场面美。【教学过程】一、请三至五位同学朗读自己找到的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二、初步理解1、作者写了月下荷塘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2.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3.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的?荷叶:动态美(叠词  比喻)月色下的荷塘荷花:娇美姿态、羞色神情(拟人  排比  博喻)荷香: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飘渺、沁人心脾(通感)荷波:幽雅和宁静(动静结合  拟人)荷韵:言有尽而意无穷(把所见与想象结合)4.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5.作者写了荷塘四周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三、深入理解1.作者是借助什么手法把荷塘月色描写得这么成功的?请从课文中摘录有关语句,填出下面表格中的有关内容。

  手法

  描写的对象

  文中的例句

  比

  喻

  出水很高的叶子

  像(                                   )                                    

  开放的和尚未开放的荷花

  正如(                                 )

  又如(                                 )

  又如(                                 )

  颤动的叶和花

  像(                                   )

  密密挨着的叶子

  宛然(                                 )

  月光下的叶子和花

  仿佛(                                 )

  又像(                                 )

  灌木的黑影

  如(                                   )

  杨柳的倩影

  又像是(                               )

  阴阴的树色

  像(                                   )

  树缝中漏下的路灯光

  是(                                   )

  通

  感

  微风中的荷香

  仿佛(                                 )

  塘中的月色

  如(                                   )

  拟

  人

  打着朵儿的荷花

  田田的荷叶

  叶子底下的流水

  荷塘边的杨柳树

  树缝中漏下的路灯光

  2.小结:要写出场面的美,运用比喻、拟人和通感的手法是十分必要的。3.集体诵读这三段文字。四、布置作业从你所接触的文学作品中,找到并摘录运用通感的表现手法的句子三至五个。

  第三课时【教学要点】了解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美。【教学过程】一、作业检查1.请几位同学说一说运用通感的表现手法的句子。2.教师点拨: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其与比喻的区别在于通感的比喻感觉互通的。如“荷香”(嗅觉)仿佛“歌声”(听觉),“月色”(视觉)如“名曲”(听觉)。二、咀嚼语言理解语言之美需要咀嚼。所谓“咀嚼”,就是反复地比较:同样一个意思,可以用哪些词句来表达,作者为什么取此而舍彼,用彼词句有什么不妥,用此词句有什么妙处,等等。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例子来“咀嚼”一下。1.“这是一条幽僻的路”一句中“幽僻”如果换成“幽静”好不好?为什么?(不好。“幽僻”既有“幽静”的意思,又有“偏僻”的意思,而“幽静”只能表达一个意思。“幽静”只有在心情悠闲自在时才能体会得到,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而此刻作者的心情并不悠闲自在。“幽僻”尤其是“僻”恰倒好处地衬托出了作者孤独郁闷的心情)2.“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一句中的“踱”与“慢步”的意思相近,作者为什么不用“慢步”而用“踱”?(“慢步”只能表现动作的速度,“踱”既能表现动作的速度,也能表现做动作时的心情。“踱”与作者心情转为开朗相适应。“踱”又与下文“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相照应)3.“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一句中的“且”与“就”意思相近,作者为什么不用“就”而用“且”?(“且”除了“就”的意思之外,还有“暂且”的意思,表达的意思比“就”要丰富。“且”说明荷香月色带给“我”的欢愉只是片刻之间的,这与下文作者的心情重新进入郁闷相照应)4.“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句中的“泻”表达的其实就是“照”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照”而用“泻”呢?(因为作者已经把“月光”比作“流水”了,“流水”是只能“泻”而不能“照”的)5.“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句中的“浮”表达的其实就是“升”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升”而用“浮”呢?(“浮”和“升”都能表现“青雾”的动作,但在高度上有区别:“升”让人感觉“雾”很高;“浮”让人感觉“雾”很低,低得与荷叶的表面相平)6.“(灌木的黑影与杨柳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一句中的“画”表达的其实就是“留”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留”而用“画”呢?(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三、品味语言理解语言之美还需要品味。所谓“品味”,就是深入地思考:作者选用某一个词能起到怎样的表达作用。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例子来“品味”一下。1、“悄悄地披了大衫”一句中的“悄悄地”有什么表达作用?(说明动作很小心,作者不愿惊动家人)2、“轻轻地推门进去”一句中的“轻轻地”有什么表达作用?(说明动作很轻,作者不愿惊动家人)3、“路上阴森森的”一句中的“森森”有什么表达作用?(用光亮的“暗”衬托出“我”郁闷的心情)4、“虽然月光还是淡淡的”一句中的“淡淡”有什么表达作用?(用月光的“淡淡”来衬托喜悦的“淡淡”)5、“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一句中的“田田”有什么表达作用?(突出叶子长得茂密)6、“(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一句中“粒粒”的重复有什么作用?(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7、“荷塘的四周,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一句中“远近”“高低”的重复有什么表达作用?(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四、布置作业写一篇散文。

《荷塘月色》板书设计 篇13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这篇文章,我听过许多老师讲过公开课。可以说,几乎每个老师的讲法都不一样——有的着重于品味语言;有的偏向于体会作者的感情……听得越多,便越觉得这篇课文不好讲,尤其是要讲出这篇文章的精妙之所在,真是难上加难。

  一篇文章的学习,不可能种种能力面面俱到,只能突出其中一两个能力的训练。这就要求教师突出重点,“小切口,深挖掘”。

  这篇课文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于语言运用的理解。语言文字可以表现多种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摄影美……如何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体会到这些美呢?选取什么样的切口呢?我陷入了深思。

  一段《神秘园》中的音乐飘了过来。是的,美妙的音乐能给人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其实,美丽的文字也有这样的审美功效。艺术是相通的。我知道该怎么做了——引导学生动用他们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感觉、凭借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来体会这篇文章的美。

  在讲文章的第四、五自然段的时候,我发动学生动用所有的感官来欣赏这两段文字,然后问他们:“在这两段文字中,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又闻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同学们读着、讨论,教室里非常热闹。

  把这种浓厚的学习气氛推向高潮的,还是关于第六自然段的讨论。我先抛出了一个问题,“如果让你用一种艺术形式来表现第六自然的内容,你会选择什么样的艺术形式?是画?是音乐?是舞蹈?还是别的?”大家的回答比较一致,都认为应选择一幅画来表现这段文字所传达的内容。我的下一个问题接着来了:“绘画有很多种类,按照表现技法的不同,可以分为油画,水彩画,水粉画,素描画和水墨画等等。如果你是一位画家,你会选择哪一种绘画技法来表现这段文字呢?为什么会这样选择呢?”

  “素描!”一个声音很快地响起。

  “来,来,你说说看,为什么选素描呢?”

  “因为素描画简洁。第六自然段描写的景物不多,就只有树和山,如果用别的画来表现,画面就会显得比较杂乱。”

  这个心直口快的孩子很自信地坐了下去。教室里忽然一片寂静。有的学生在点头,有的学生却皱着眉在摇头。一只手高高地举起来,是个秀气的女孩子。

  “老师,我觉得素描画不好。因为素描画的线条太硬,层次感、黑白对比都非常分明。但这段文字所表现的内容很朦胧,很含蓄。您看:树色阴阴象一团烟雾,远山也只是树梢上隐隐约约的一带远山,树与山的界线是不分明的。所以我觉得用素描画不好。”

  “那你认为用什么画比较好呢?”

  “用水彩画吧!”她想了一会儿,“因为水彩画比较适合画景物,它能表现出景物朦胧、含蓄的美”。

  “不对!不对!”这个孩子的话音未落,另一个反对的声音响起来,我点点头,示意他发表他的观点。

  “水彩画的颜色太明丽,一般用来表现白天的景物。这段文字写的是晚上的景物,色彩哪有那么鲜艳?”

  我又问:“你说说看,用什么种类的画表现要好一些呢?”

  “我还没有想好。”他不好意思地搔搔头。

  “你学过画吗?”我问。

  他摇头。

  “那你怎么知道这些的呢?”

  “凭感觉!”

  哦,感觉!好玄的词儿!这不正是语感吗?

  “好!班上有同学学过画吗?我们来听听‘专家’的意见,如何?”

  一个男生很神气地站了起来,还故作姿态地清了清嗓子。大家都笑了。

  “我觉得用中国的水墨画比较好,水墨画色彩淡雅。在这幅画中,可主要选取黑墨,通过墨的深浅来表现远山近树的层次。水使墨荡开,使山与树的界线呈现出一种隐隐约约的状态。而且,中国的水墨画讲究一种‘留白’艺术。就是整幅画并不画满,而是适当地留取一定的空白,给欣赏者一定的想象空间。因此,中国画最适合表现空灵、含蓄的意境。而未自清先生在这段文字中表现的淡淡忧伤与落寂,也就是‘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句话,通过整个画面能很好地表现出来。

  教室里安静极了,接下来便是雷鸣般的掌声。讲得多好啊!我们的学生总会有让老师惊奇的潜质。我从他的一番话中知道了许多我以前所不知道的东西。他们的回答让这节课更加精彩了。

  同学们都很赞同他的观点。因为他的话十分有说服力。上课,并不是简单的老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汇聚了许多闪光点的教学相长、师生互动的过程。

  我想,我应该把这节课记下来。  

《荷塘月色》板书设计 篇14

  《荷塘月色》写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后人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你带来《荷塘月色》教案及反思,供你参考。

《荷塘月色》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二)过程与方法

  1.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

  2.提高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

  3.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教学重难点

  (一)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二)本文的写作线索是什么?

  (三)“通感”这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及作用是什么?

  (四)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语句的含义。

  教学方法

  1. 自主阅读体验与教师引导、集体讨论相结合。

  2.涵泳法、美读法为主兼用探究法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布置预习:A、请学生熟读课文;B、背诵4-6段。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老师有声有色地背诵《春》中的一些典型段落,感染学生,调节气氛。然后再总结。)

  我们对朱自清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了,初中语文教材曾选了他的散文名篇《春》和《背影》,这两篇散文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朱自清先生不愧为散文大家,关于他的生平经历,同学们知道些哪些呢?(教师引导学生口述,最后教师概述。)

  教师: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出版诗集《踪迹》,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

  本文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

  《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散文。(板书课题及作者:荷塘月色 朱自清)

  二、听《荷塘月色》的配乐录音带:思考:作者细致描写荷塘的文字是第几段(第4段)?

  好,那我们请一位同学再朗读一遍这个段落,然后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荷塘的美景。

  三、作品结构分析:(再请全班同学齐读下这篇优美的散文,然后想想每一段都写了什么内容?全篇又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缘起:第一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

  去荷塘:第二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三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观荷塘:第四段: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五段:塘中的月色。

  第六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离荷塘:第七、八、九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十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画一个圆形的图解做板书,边板书边讲解。见课件!)

  从写景状物的角度看:

  第一部分:(1)写观荷缘起。(情)(引子)

  第二部分:(2-6)写荷塘月色。(景)(主体)

  第三部分:(7-10)写景中人。(情)(尾声)

  (细讲线索:《荷塘月色》的行文线索,很有特色,如同经、纬两条线穿织在一起。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作者欣赏荷塘月色前后心情的变化好似一条经线,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犹如一条纬线。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所以“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本节课我们对《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有了大致的把握,请同学们课后继续认真朗读这篇散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借景抒情的。

  布置作业:1、背诵4-6段;2、阅读课后附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找同学背诵第4-6自然段,并做鼓励性点评。)

  二、自主探究:找出你所欣赏的语句,并说出你真实的感受。

  (讲解:很有代表性的几句:)

  1、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分析:这是分量很重的一笔,可见“文由情生”,本句是“文眼”。 )

  问:起笔这样写是什么目的?

  (分析:不加掩饰直抒情怀,显出作者内心有苦闷,心绪烦乱。这也正是夜深人静出游荷塘的缘由,即,欲排遣苦闷之情。)

  2、第三段中路上的一段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这是独处的妙处”。

  (分析:此段抛开写景,句句都是内心活动,这样写是不是偏离了文章的主题呢?

  明确:A、抒写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正是对“心里颇不宁静”的自我调节,蕴涵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B、这“情”没有离开“景”,如果不是月下独行在那条极幽僻的路上,又怎么能抒发所谓“独处”之情呢?)

  3、第三段最后一句:“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分析:A、这是过度句,提示下文重笔写荷塘月色;B、这一句感情上起了变化,作者没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 )

  三、解析第四段,看作者是怎样从多角度来描摹荷塘美景的:

  分析:(1)按观察的角度、逐渐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顺序:茂密荷叶→多姿荷花→缕缕荷香→叶花颤动→流水

  以上是顺序特点,细分析,还可以看出作者的匠心:

  A、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把荷塘写“活”。(这个问题要启发学生回答,读进去)而且,作者笔下的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扬静而情动。

  B、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了散文的神韵。所谓“可想”,是指由“可见”引起的合理联想,把不可见的景物写得很有风采。

  “通感”这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及作用是什么?

  分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花香 (作用于人的嗅觉)——渺茫的歌声 (作用于人的听觉)

  把作用于嗅觉上的花香“错置”到听觉上合理吗?

  合理:而且把花香的特点写清了,形象生动。荷花的香味清雅宜人,立于微风中的赏花人嗅那馨香,时有时无,这种体验是真实的;听那从远处高楼飘来的歌声,时断时续,同样是真实的体验。这两个“真实”便把不同类的感官功能沟通了。作者在感觉上的体验是细腻而丰富的。这一句也恰恰说明“人在景中[l1] ”。

  五、请学生自己赏读并讨论第5、6自然段段::

  欣赏的重点可放在对某些字词的品味上,也可以研究一些极有感情特色的比喻句上: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精确在哪儿?

  2、“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里的比喻与拟人,准确形象,但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作者为什么不割爱呢?

  六、小结全文:本文写夜游的动机、夜游的联想。从出门到回家,叙述线索清晰而有变化,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七、布置作业:自由命题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要求运用通感的修辞方法,在选用动词与叠词上下点功夫。

  教学后记:

  《荷塘月色》的感情如何理解 ?

  《荷塘月色》是一篇借景抒情散文。其写景特点值得我们学习,写荷塘上的月色,写月光下的荷塘,相当成功。至于抒情是抒的什么情?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表现了愁闷的心境,有的认为表现了闲适的心情,有的认为表现了对现实的不满的愤激之情,有的认为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等。你认为表现的是什么样的情感呢?

  我认为作者表现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淡淡的忧愁,又有淡淡的喜悦。低调情绪笼罩着全文,如作者心里不宁静,路是幽僻、幽静的,云、月是淡淡的,树色是阴阴的。蝉声与蛙声虽热闹,但与“我”无缘。不满现实,但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至于喜悦,课文开头忽然想到日日走过的荷塘,“总该有另一番样子吧”,于是欣然前往。通向荷塘的小路,往日阴森森的,“今晚却很好”,便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了。到了荷塘,心系美景,暂得自由,怡然自得之情顿生。于是,由赏景想到古人采莲那个“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淡淡喜悦之情也是笼罩在全文的。

《荷塘月色》反思

  《荷塘月色》这篇文章,一直以来就是中学课本的经典作品,也被世人所传诵。脍炙人口的景色描写和作者淡淡的心境,极其符合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之中对恬淡、宁静生活向往的情绪。多少年来,我们的教师对此课文的处理慎之又慎,生怕一个不慎,被别人小瞧。也正因为如此,在教学中,我们许多教师每每讲到此文,大多按部就班,不敢越雷池半步。多少年来,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从此文中学到的东西大致相同,特别是课文的结构极其的相似,就是环形结构,起点既是终点。而主旨呢?也多是在时代背景之下那种淡淡的喜悦兼有淡淡的哀愁。

  对此文,教师很少有自己个性化的解读。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提倡的是有效教学,是探讨式的教学。所以在准备这节课时,我大胆摒弃了以往对文本处理的思路。而是采用全新的理念。

  首先,在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上,我并不先去强调当时的时代背景,而是紧紧抓住课文的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让学生不要顾忌其他,只要能够理解“心里不宁静”是种什么感觉就是。因为文本本就是这样,非常的清楚,学生每个人都有过不宁静的感觉。如果再融进其他的东西来理解,就会把问题复杂化,抽象化,那样反而加大了理解的难度。也会使教师的讲解难以有个重点的话题一贯讲解的全过程。当然,这样处理我也有自己的理由,就是我认为这篇文章绝对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没有任何的关系。原因一是:本文前后都提到了自己的妻子。开头是“妻在屋里拍着润儿,哼着眠歌”,这句话暗示我们,此时的家庭生活根本没有作者什么事。一般来说,家庭生活,在晚饭后,才是其乐融融之时,是父母逗玩小孩之时,是夫妻闲聊之时。可此时的朱自清呢,在妻子的眼里似乎是个多余的人。文章的结尾处,等朱自清回家后,妻子在已和孩子睡熟。按照过去“礼教”或者“相夫教子”对女性的要求来讲,妻子是无论如何也要等丈夫回家的,可是,朱自清告诉我们,妻子并没有等他,人家早已经进入梦中,而且是睡熟。有过这样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此刻,夫妻之间肯定是闹了矛盾。

  其次,稍稍了解朱自清生平的话,也就知道,朱自清的家庭生活并不十分愉悦,而且孩子过多,一个搞学问的人是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的,可他的家庭并不能满足他这样最简单的要求,所以因孩子的吵闹,矛盾就在所难免了。

  所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我们没有必要从政治的角度去美化一个作家,生活的真实才是最美的的东西。而且,就只理解是因为家庭的矛盾导致作者外出散心,学生更容易把握、理解,也更能让学生体会伟人的日常生活。

  正因为我是这样考虑文章的主旨,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这样确定此文的教学思路:

  一个人在心情极不越快的时候,往往想借助一些外界的东西来排遣心中的郁闷。于是,我先提问学生在郁闷、不愉快的时候大多采用什么办法?学生的回答多种多样,但是最终会落在:环境、情绪、发泄等方面。这样有了学生的亲身体会,那么《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结构就比较容易理解了。作者的思路就是: 颇不宁静:独处————忘掉生活中的烦恼

  改变环境——以达到改变自己的心境

  改变心境——改变自己的情绪(心境:江南美好的生活的回忆)

  获得了短暂的放松,但是现实终究是现实,家还是要回的,再次回到先前的生活和苦闷之中。 优美的文字也是这篇文章的一大特色,对此,在欣赏完文章的结构后,我把重点放在了,4、5、6三个自然段。

  我是这样设计的:

  第四自然段,内容:田田的叶子——荷花——荷波——荷香。描写的对象,描写的词语。层次清晰,对象突出。分析描写的语言,以学生为主,主要是讨论鉴赏它的表达效果。

  第五自然段,以修辞为主,鉴赏比喻的妙处,同时掌握通感修辞手法的运用。

  第六自然段,以叠词的使用为主,主要补充叠词的表达效果。 最后简单分析,对诗歌应用的好处。

  对于这种设计,我认为比较简单和容易操作,而且省略了以往教学中大量的讲解内容,对于影响学生理解的时代背景,避而不谈,减轻了学生不必要的思考,而且使学生能很快从生活中理解本文的写作意图。

《荷塘月色》板书设计 篇15

  一、教材与教学对象分析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散文,也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以朴素、典雅、

  充满诗意的语言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在写景中抒发出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学生是容易入景的,但入情即难,而且对语言和景物层次的精妙之处难以感悟,因此在教学时先详细叙说文章写作的时代形势和作者的复杂心境,让学生通过联想产生历史的想象,再紧扣作者情感的变化揣摩语言的运用和意境的美。

  二、教学目标 

  1、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三、教学重点

  1、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四、教学程序

  课前:①学生查阅有关时代背景的资料;

  ②学生仔细阅读文章,认真思考教师布置的阅读训练题。

  课堂:①分小组讨论阅读训练题(一课时)

  ②以文章的写作顺序,结合阅读训练题(二课时)

  课后:①整理课堂笔记

  ②限时做《创新思维训练》中有关题目

  ③仿写: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博喻写一段写景的文字

  五、教学过程 及阅读训练资料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颇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析: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作者彷徨苦闷,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解脱却又无法解脱的心情)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如果省略了“渐渐”一词,表达效果有何不同?析:“渐渐”写出了时间流动和空间转移的缓慢,与环境的宁静和心境的颇不宁静相适应,如果省略了,则不能描摹出时空变换的流动性,也不能体现出缓慢中的宁静与宁静中的颇不宁静)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若将“带”字换成“掩”或“关”有何不同?析:“掩”—出门/转身/拉掩,动作烦琐,有一定的目的性;“关”—动作过程与“掩”相类似,目的性强,语言的感情色彩平淡苍白,缺乏表现力;“带”—轻轻地将门从背后掩上,动作轻柔随意,保持环境的宁静,也与心境相符)上门出去。

  (1、在本自然段中,作者所处的环境是由哪几个空间立体地构成的?析:院子、夜空、墙外、屋里、门外)

  (2、在本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了哪些叠词?有何作用?析:日日、渐渐、迷迷糊糊、悄悄;本文使用的叠词不仅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韵律美。叠词一般用轻声的语调来读,轻柔的语调与轻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而在语音的延长中,语意与情感也是绵绵不绝,令人回味的。)

  沿着(为什么不用“通往”?析:“沿着”是围绕,才可见“荷塘四面”的景色,而“通往”则表示还走在往荷塘的路上,无以得见“荷塘四面”。)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曲折、幽僻、寂寞”三种情景前后有何联系?析:曲折引出幽僻,幽僻引出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作者在描绘景物时用了哪些叠词?析:蓊蓊郁郁、阴森森、淡淡;景物的色调是怎样的?析:淡淡;流露了怎样的心情?析:淡淡的哀愁。)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若换成“走”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析:“踱”:走路时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慢条斯理,脚步井然有序,而心里却若有所思,若有所感,在幽闲、超然中,淡淡的哀愁在若隐若现。若换成“走”字,则缺少了情景融合的神韵)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联系上下文,理解“平常的自己”是怎样的?现在的自己又是怎样的?析:苦闷、彷徨、想逃避又难以超然;自由的人)到了别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妙处”和“受用”两个词,可以表明作者的心情有何变化?析:从淡淡的哀愁到淡淡的喜悦)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本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在上下文的联系中有何作用?析: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弥望”何解?析:充满视野,满眼,如“春色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亭亭”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它修饰的是“舞女”还是“裙”?析:与“高”相呼应,修饰“舞女”)的舞女的裙。(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相似之处?析:本体——叶子;喻体——亭亭的舞女的裙;舞女的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层层的叶子中间,(“田田”与“层层”是对前面哪个词的具体解释?为什么?析:曲曲折折;“田田”描其连绵不绝,“层层”描其高低有序),零星地点缀(“点缀”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析:零星)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本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若换用其它修辞手法好不好?为什么?析:拟人;不能换用其它修辞手法,因为拟人的运用可以回应上面的“舞女”,荷茎象舞女,叶子象舞女的裙,而花便象舞女的容颜,同样千姿百态,楚楚动人)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相似之处?析:本体——白花;喻体——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1、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而且是“零星地点缀着”的,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2、白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碧天”里的“星星”相似;3、荷花是“袅娜”、“羞涩”而且是白而亮的,其神态与色泽都与刚出浴的美人相似)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此处运用了“通感”的写景方法,试述什么是“通感”?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缕缕清香”与“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有何相似?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析:“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其最大特点是“感觉的转移”。相似处: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捉摸不定。作用:用“歌声”比“荷香”真切、新奇。荷香本是嗅觉的可感形象,作者却把它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把视觉、嗅觉、听觉交织在一起,启迪读者更加深远地想象和联想。)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颤动”的原因是什么?析:微风)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为什么只有一道而不是几道?析: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凝碧的波痕。(波痕为什么是凝碧的?析:田田、层层、肩并肩、密密地挨着)叶子底下是脉脉(写出的流水的什么特点?析:无声、含蓄)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这一段所写的景物的顺序能不能调动?析:不能。因为叶子出水很高,而且是田田的,目之所及肯定首先是叶子;因为白花是点缀其间的,而且白而发亮,所以接着写花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花是零星的,所以微风过处有清香;因为有微风,就有了波痕;因为有了波痕,便看见了底下的流水;因为有流水,所以叶子更见风致。作者的目光又回到叶子与花上,从而顺理成章,从容不迫地引出下文对静静地泻在叶子与花上的月光的描写。景物出现的顺序是有着极强的前后关联的,极富层次感,绝不能调动)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若换用“淌”字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泻”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更强的动感与立体感;“淌”虽也有往下流的意思,但一般是表示水、泪或汗等顺着或依附着某物流下来,而月光是从空中照下的,并无依附任何事物。)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若换用“飘”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飘”虽与“薄薄”相呼应,但既“飘”便“散”、便“逸”,虽有轻柔之态而无含蓄静谥之美,而且“雾”之所以“青”是因为雾贴近田田、密密的叶子而成,飘高飘远了,便无“青”的感觉。)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牛乳”和“轻纱”的本体是什么?梦的本体又是什么?析:薄薄的青雾;叶子和花)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本句描写了哪两种树影的哪些特点?“画”字对表现这些特点有何作用?析:灌木——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杨柳——稀疏的倩影;“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本句运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是从哪两种感觉的互相转移?析:本体——月色;喻体——名曲;相似点:和谐;是视觉与听觉的互换。)

  (评:这一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有正面描写,如流水,泻;也有用景物进行反衬,如写青雾、叶子和花、黑影、倩影等;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令作者与读者如痴如醉,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描写出树的哪些特点?析:连绵成片、高低错落,层次分明)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在总体写树中又着重写了杨柳的丰姿,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析:点面结合)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是怎样由景写到人的?作者的心景又有了什么变化?析:由路灯光联想到人的眼,由人的眼自然会联想到人的心,一想到个人,热闹的蝉声与蛙声自然会惊扰了荷塘和作者内心的超然境界,作者终于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作者的心绪又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哀愁。)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呢?析:“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没有得到排遣,就想靠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来解脱。)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櫂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作者说这是一个“热闹”和“风流”的季节,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描写当时“嬉游”的光景,作者有没有被这种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没有。“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依然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却借用来表达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思乡之情——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

  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此时此刻的作者为什么会惦着江南呢?析:触景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面对黑暗的现实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欲超然又想挣扎,借思乡排遣忧愁)——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作者从荷塘回到家里,心绪如何?析: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

  《荷塘月色》板书设计 

  缘由:心情颇不宁静(情感基调,下文不断揭示和照应)

  一、月夜出门目的:看月下荷塘

  小路:曲折、幽僻、寂寞

  总写荷塘月色树:蓊蓊郁郁

  月光:淡淡(景物色调)

  心情:淡淡的哀愁

  二、漫步小路感想一:象超出平常的自己

  勾勒荷塘轮廓直抒胸臆感想二:觉是个自由的人(照应一)

  感想三:受用无边的荷香月色

  心情:淡淡的喜悦

  荷叶多、生意盎然:田田

  高、美:亭亭、舞女的裙

  颜色:点缀着些白花

  荷塘荷花姿态:袅娜地开着(盛开)

  羞涩地打着朵儿(含苞)

  光亮:明珠、星星

  荷香:渺茫的歌声

  荷波:象闪电、霎时、凝碧

  三、细写荷水:脉脉

  荷塘月色(叶子:更见风致)

  从月色的角度,正面写:如流水、泻

  青雾:薄薄,似牛乳

  似轻纱

  从景物的角度,反衬:叶子与花:似梦

  月色树影:黑影、倩影

  光与影:不均匀、和谐

  如名曲

  写月光下近景从面上写:树色阴阴、

  的荷塘四周似烟雾&nbs

  [1] [2] 下一页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