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心竟有座780多年的浮桥,堪称“桂林第①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花桥是哪里的 市中心竟有座780多年的浮桥,堪称“桂林第①桥”!

市中心竟有座780多年的浮桥,堪称“桂林第①桥”!

2024-07-06 13: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1.

花桥,

横跨780多年的诗情画意

虽不似武汉的桥那么大气磅礴;也不似苏杭的桥有那么多虚虚实实的风花雪月;桂林的桥看似小家碧玉,却有自己的柔情万丈 。

凌驾漓江支流小东江的花桥, 是桂林最古老的联拱石桥。

花桥,初建于南宋嘉熙年间,取名嘉熙桥(1237~1240)。至今有780多年历史。

桂林城北鹦鹉山南麓刻有一幅南宋《静江府城图》,是国内现存最古老的两件古代石刻地图之一,开启“符号化”绘制地图之先河。城图上就用写景式符号把“嘉熙桥”刻在其中,飞檐翘角的四柱廊亭,桥下五孔石拱,两侧皆有台阶。

元代《桂林郡志·旧郡城图》上注为嘉熙楼(桥变楼,学者认为是错绘,但也许是廊桥的特色,故以楼称之)。明代《桂林郡志》卷七《桥梁》记述:"嘉熙桥,在水东,俗呼为花桥。"

清代《临桂县志》称“ 天柱桥在府城东,旧称嘉熙桥,俗名花桥。”

可见明代以来,花桥之名就在民间广为流传了。直至民国年间,“花桥“桥名才正式出现在桂林城图上。

花桥名字的由来,流传最广泛的说法是,取自 宋方信孺“雨脚初收鱼尾霞,满溪流水半溪花”的诗句。

该诗写于南宋嘉定九年(1216),而花桥始建于嘉熙年间(1237~1240),故名嘉熙桥。由此可见,“满溪流水半溪花”咏赞的仅是小东江风景,因彼时并无花桥。

据《桂林市城区标准地名录》所记,花桥初名嘉熙桥,明嘉靖十九年(1540)改建时,两岸花木繁茂,整座桥犹置于花丛中,故名花桥。

繁花簇东江,暗香浮动的美景,300多年未曾改变。花桥之“花”是取人们眼中的实景,还是取方信孺的花溪写意,倒不如说是对美景 不谋而合的共情。

花桥的存在, 让花溪东江更富诗情画意。

旧有 “花桥烟雨”,春夏之际,小东江雨雾缥缈,柳烟迷离,宛如人间仙境。

新有 桂林新二十四景之“花桥虹影”,花桥四孔和江中倒影,通圆如四轮满月,堪称山水奇观。

有诗道:“四轮明月伴芙蓉,半入澄江半化虹。花好月圆情缱绻,长亭恰似广寒宫。”

诗意花桥的名门望族当属况家。

晚清四大词人之一的况周颐, 花桥天柱峰下走出的神童,12岁中秀才,18岁成优贡生,21岁中举。 与王鹏运合称“临桂词派”。

祖父况祥鳞亦是有名的文学大家、音韵大家。其子况维琦是著名海派画家,工诗词。

天柱峰况氏,官宦世家,一门风雅,家中女流亦是才情横溢。况周颐之妻卜娱,也是位词女,两人脾性、才情相投。

祖母朱镇,静江王后裔,桂林有名的才女, 她咏花桥的诗作尤为出色,“ 石桥东郭外,进市转清幽;树影分樵路,山光压酒旗。几村临岸见,一水抱城流; 花事今消歇,春波泛白鸥。” 写活了花桥一带的风光。

#02.

花桥之“奇”

“中国建筑桥梁的奇葩”

花桥这近800年间,阅尽千帆。翻阅历史文献,它经历了无数次重建、修建。

明景泰七年(1456),郡守何永泉在原桥基上 “ 架木为桥”,后多次损毁。

嘉靖十九年(1540),靖江王徐妃捐出花粉钱倡建,易木为石,由5孔扩建为11孔石桥:东段4孔水桥, 西段7孔旱桥。

清康熙二十年至光绪十一年 (1681—1885年) 间,桥先后被水毁6次,均由官府筹款修建。

光绪十八年(1892年),湖南人黄兴科在桥上 增建瓦面雨亭,廊亭和石垣共存,和桂北的风雨桥有异曲同工之妙。

1908年的花桥

德国建筑学家恩斯特・柏石曼(Ernst Boerschmann)

清末中国行时拍摄

解放后,历经战乱的桂林城百废待兴,花桥亦年久失修。

1965年,市政府决定重建花桥,还请了混元村石匠参与修造。

混元村石匠,始祖李千八,相传是奉调南迁为靖江王修建王城而来, 祖传手艺世代传承,擅雕刻、造石桥。该村石匠工艺高超,建筑工程遍及桂、湘之地。

《灵川县志》载,李千八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参与修建静江王府;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徐妃出资修花桥时,其 后裔李光修造旱桥孔;1965年第24代孙李有福等又参与修花桥。

说来也巧,65年修的花桥参照的正是明徐妃改增旱桥的样子;而混元石匠也是一脉相承,延续了花桥的石桥基因。

但是花桥却不单纯是一座石桥!!

据不完全史料统计,从宋朝至1965年,花桥修建次数达12次,为何屡屡倾塌的谜底在1965年得到揭晓。原来花桥中段的桥墩基础是木头!墩脚用松木纵横交叠成木筏,扎入江中沙石里,古称“睡木沉基”。

世人这才惊讶地发现, 花桥本质竟是一座浮桥。

木筏作桥墩基础,这在桥梁建筑史上,堪称奇迹。

松木虽有“水中千年不腐”的特性,但在几百年的流水侵蚀下,大限终至,松木腐坏,桥墩下沉,桥面崩塌。

换掉腐朽的木头,上面铺砌石头基台,承载起整座石桥!

大修后的花桥,全长134.66米,水桥宽6.6米,旱桥宽5.3米,水桥4孔,旱桥7孔,桥廊高4米。

也就是我们如今看到的花桥,桥用明代青石砌成,花岗岩栏杆,青色琉璃瓦,桥孔极薄。

浮桥、 廊桥、拱桥于一体,堪称花桥之一“奇”!

花桥另一“奇”在于它的“薄”, 它是典型的多孔薄墩连拱石桥,被誉为“中国桥梁建筑奇葩”。

拱墩之薄,让桥孔几乎相连,入江桥墩约20厘米宽,却能负荷起桥面近百吨的重量。

此外,从薄墩联拱桥的力学分析看,奇数孔比偶数孔更为稳定,因此多数薄墩联拱桥为奇数孔。而花桥水桥四孔,是偶数孔薄墩联拱桥,却数百年屹立不倒,得益于桥面所筑廊亭让其受力均匀,右段三孔旱桥的修造,则让其支座结构稳定。这也是自嘉靖十九年增设旱桥后一直沿用至今的原因。

↑参考学术文献《关于中国古代联拱桥的受力分析》

薄”让花桥呈现出轻巧、纤细的美感,虽是人工巧匠所为,却宛如山水中浑然天成的神来之笔。

花桥第三奇在于, 水桥的四个半圆形桥孔,和江中倒影虚实相接,浑然一圆。且圆形不受水位高低而变扁或成椭圆。 这或许和浮桥体质有关系。

四轮明月悬挂东江,恰逢十五月圆,天上月、水中月、四孔满月,“六月争辉”,又该是令世人赞叹的山水奇观 。

这也是令无数文豪艺术家着迷的花桥之美!

修建后的花桥原本是水桥4拱,旱桥7拱,后因七星公园大门修建时去掉了一拱旱桥。所以现今的花桥是 水桥4拱,旱桥6拱,合10 拱。

旱拱前的大片平地,就是旧时集市所在地 。

桥上的“花桥”二字为张爱萍将军所书。

(张爱萍将军:原国务院原副总理,原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

花桥廊柱上的这首诗由伍纯道书写。上联: 石号芙蓉春不老;下联: 水生明月影长圆。

(伍纯道:当代书法家,曾任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

#03.

广西的流金岁月里

有一座花桥

20世纪30年代,堪称民国时期的广西黄金10年,也成全了花桥的流金岁月。

在新桂系军阀的改革建设下,广西一跃成为全国两个“模范省”之一。模范省的声誉,吸引了许多名人、有识之士、团体…来观光考察,并留下了大量有关花桥的文字、画作、照片。

1932年两个广东团先后游览桂林:五五旅行团和广州青年会组织的广西旅行团。前者留下了一本 《桂游半月记》,不仅有游花桥的文字记录,还留下了四幅花桥照片,分别为花桥(一)、花桥(二)、桥下之马蹄(即荸荠)市场和花桥风物。

十二日晨,仍大雨,出水东门,过浮桥,桥以船五十艘联结为之,不半里至花桥。花桥为九孔巨制,建于明代,疑昔时漓江或径经其下,故有些大建筑。今则桥下水半浅涸矣。桥下为售马蹄墟市。

后者的团员林伯钧留下了一本 《桂游鸿雪》

道经花桥,闻桂林马蹄最有名,而花桥为尤著,询之,则花桥只为马蹄之聚处,其出处则为卫家渡。但区区一隅,所产无几。土人多收为亲友赠品。甚少有售出者。至花桥之来历,据林所长言,则谓前时某将军之女,捐其奁资所建者云。

1934年2月,南海崔龙文(孟虬)考察游桂林,

过桥行里许为花桥,桥石筑,跨小河上,有孔十一,塞以板,故骤观之,仅见九孔,桥长二十余丈,工作精巧,不知建于何年,度之最少亦千数百年物,而石色甚新,洵钜构也。桥面上建长亭,约十余丈,可蔽风雨,桥下大半干涸,卖马蹄者,卖菜者,糜集于是。

1934年5月,中华书局总经理陆费伯鸿赴广西考察,游览桂林名胜,留下有关花桥的两段记录:

天柱桥为九孔巨制,旧名嘉熙桥,俗称花桥。桂林风景所谓“花桥烟雨”是也。……实东郭要津,故有此大建筑。今桥下水半涸浅,积淤日高,已为售荸荠圩市。……”

游览既毕,取道花桥旁登岸。桥边售物者,高竖大油纸伞,以蔽日光,其大可容十余人,排列成阵,颇为奇观。

依旧是1934年,著名的 《旅行杂志》刊登俞心敬的长篇散文《桂林山水纪》

“循水东街东行,可里许,有漓江支流,萦周七星山前,石梁架其上,日嘉熙,俗名花桥。……明清二代屡有修葺,延袤约二十寻,曲栏周市,履道平坦,人行桥上,则见七星诸峰,近在咫尺,绿松翠壁,片片扑入眉宇。”

1935年, 恽荫棠参加中国工程师学会广西考察团,他经过花桥,写下日记:

渡河经紫洲到花桥。桥分二部:一部五孔,桥下流水,桥上长廊,惜为黑瓦,宜改黄琉璃,以唤起游人色彩之美感,补救山石苍黑之缺憾。桥之又一部,四孔无水,桥洞中为村妇卖马蹄(即荸荠,桂林名产)之市场。桥前惜无大树映盖,所谓花桥景物,未免萧条寡色。过桥吃米粉,亦名品,味尚好。迤逦上七星山之普陀岩,门联“心居明月,门近栖霞”,盖其下有栖霞寺,已破败矣。

1935年8月 ,邵雨湘参加在南宁召开的工程师学会年会,游览花桥时的记录:

早餐后,随团出正阳门,经水东门,浮桥为水涨冲断,遂分批用舟渡涉。经一小市集而至天柱桥,俗称花桥,桂林风景之“花桥烟雨”,即指此也。桥凡九孔,桥面半截覆以屋面,建筑甚伟。东崖有小山,实则大石一块,平地突起耳,高约寻丈,大可十围,上附藤萝,蔽芾簇沓,宛然盆景。桥下水已半涠,积淤日期高,马蹄(荸荠)市场,即设于此,亦一奇也。

1937年3月, 铁路工程师凌鸿勋从衡阳到桂林游览,

因同出水东门,步过浮桥,中经市镇,而至花桥。花桥本名天柱桥,为石砌巨制。明景泰七年始创为木桥以通两岸。靖江王时,易木为石。历代重修,并于桥上增建雨亭,至今花桥烟雨为桂林胜景之一。

“因同出水东门,步过浮桥,中经市镇,而至花桥。花桥本名天柱桥,为石砌巨制。……花桥烟雨为桂林胜景之一。”

众人游记中所描绘的 30年代花桥风景大差不差:

出水东门(旧时东城门,现解放东路、十字街一带),走浮桥渡漓江,如遇涨水淹没浮桥,就得舟渡。

上岸后穿过一条“热闹的街市”(以往的水东街,现自由路),即见横跨小东江的 花桥,所谓“花桥烟雨”是也。桥有11孔,其中两孔被塞以板,乍看似九孔石桥。桥顶是黑瓦盖,桥下是卖马蹄的市场。

马蹄,桂林的名产。过了花桥可去吃米粉,亦是名品。

可见,花桥附近的米粉店,何止是白先勇,曾是无数人的桂林味觉记忆。

1931年, “岭南三杰”的陈树人游桂林,创作了漓江山水诗10首和国画20余张。

作 《花桥微雨》,还 有花桥的题诗:

幽探不计路程远, 在望双峰紫翠消;

诗兴今朝能几许,濛濛细雨渡花桥。

1932年,五五旅行团的 摄影家刘体志拍有一张《桂林·花桥及芙蓉石》

同年, 著名画家黄幻吾创作国画《花桥晓色》,自书签条:花桥晓色 桂林写生即景 黄幻吾笔。

值得一提的是,画家的取景角度和刘体志的照片相同,花桥景色映入我们眼帘:花桥圆孔如月,桥东芙蓉石参天而立,石前后吊脚楼错落相依。

“岭南三杰”的著名画家高奇峰随五五团游览桂林时,创作了国画 “花桥烟雨”, 题款“廿一年五月奇峰高翁写于桂林月牙山飞霞阁”。他还拍摄了“桂林花桥”照片,刊登在1932年的《北洋画报》。

这时期的影像、画作中,留存了花桥畔「吊脚楼」的倩影。但30年代后,吊桥楼不复存在,如今唯剩江流上那生根石的孔洞,独自凭吊砥柱岁月。

说来也怪,花桥自古不在桂林中心,却自带“网红”体质,它谋杀无数菲林,文豪、艺术大家们甘愿为它“发票圈”,抒发满腔诗情画意。

花桥,也成了桂林山水画卷独具情调的一笔。

民国时期的广西黄金十年,花桥成了一个重要见证,也借着这段流金岁月让自己成了当之无愧的“顶流”。

无论是20世纪30年代模范省带来的“网红流量”,还是抗战文化城时期的“文化名人”候鸟效应;都让花桥风光无俩。

1938年,桂林因地缘优势和政治因素成了抗战大后方。1000多名文化人士先后聚集到桂林,其中文化名人就200多人,集中了全国1/3的名人。

巴金曾写到:“七星岩是最好的防空洞,最安全的避难所。每次要听见紧急警报,我们才从后门走出菜园向七星岩去……”

临近七星岩优势,很多文人就住在花桥以东的马坪街(今七星公园主干道)一带,文化气息浓厚。月牙楼前就有田汉故居旧址;七星幼儿园附近有巴金故居。

田汉和欧阳予倩在桂林发起组织的“西南剧展”,轰动全国。连美国的《纽约时报》都给以很高的评价,认为“这样宏大规模的戏剧展览,有史以来除了古罗马时代曾经举行外,还是仅见的。中国处在极度艰辛环境下,而戏剧工作者还能以百折不挠的努力,为保卫文化拥护民主而战,功劳极大。”

#04.

风物花桥和花桥风物

是独一份的桂林乡愁

花桥对于桂林老百姓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它在小东江上站了几百年,是历朝历代连接市区和城东郊唯一的桥梁。

明代开始,桂林城正中心就在静江王府一带。渡漓江就到东郊了,静江王要经花桥去尧山祭祖扫墓。

解放前花桥西头是官衙政府所在地,商埠林立经济繁荣;桥东则是村庄乡野。

漫长岁月里,花桥作为“便民桥”扎根老姓生活。是市民春天上尧山扫墓、踏青的必经之路;是文人墨客游漓东山水的陆上要道,徐霞客探索七星岩路线便是走花桥的;是官府考察民情的桥梁……

车马不断,行人往复,花桥自发形成了城郊处热闹圩市,桥上桥下商贩云集;城里人来此换取粮食和农副产品,城郊村民来换取布匹、盐等生活必需品。

约1937年的桂林花桥及桥边集市 来源:广西地情网

巨大的人流量,顺势而生的小吃、米粉店也遍布花桥附近。

白先勇在其散文《少小离家老大回——我的寻根记》回忆: 花桥桥头,从前有好几家米粉店,我小时候在那里吃过花桥米粉,从此一辈子也没有忘记过。

7岁前生活在桂林的白先勇,日日吃米粉长大的。在其后颠簸的人生中,这段童年岁月大抵也是他最纯粹快乐的时光。桂林米粉也镌刻进了他的乡愁基因。

所以《花桥荣记》是他厚积薄发的乡情使然。

70年代,白先勇的《花桥荣记》,则让花桥和花桥边的那碗米粉成了一曲桂林乡愁的咏叹调。

那抹浓得化不开的乡愁,用白先勇的话说:“我回到桂林,三餐都到处去找米粉吃,一吃三四碗,那是乡愁引起原始性的饥渴,填不饱的”。

1998年,《花桥荣记》被改编成电影搬上大荧幕。

2016年,改编自原著的桂林话剧《花桥荣记》,登上舞台。

《花桥荣记》首演剧照

台湾广西同乡会出版的《广西文献》里曾登了多篇有关花桥的文字,均出自流落在外的的广西同乡的桂林记忆。

花桥,早已成了一个承载桂林乡愁的文化符号!

不仅是花桥荣记那碗桂林米粉的乡愁基因,还有 令鲁迅闻雷名而犯馋的“花桥马蹄”。

抗战时期,熊佛西的一篇《桂林的三宝及其他》写道:“据闻桂林有三宝,曰马蹄(荸荠)、豆腐乳、三花酒。”《桂游鸿雪》也提到桂林马蹄最有名,尤其是花桥。而花桥马蹄出自魏家渡。

而今盛传的桂林三宝则是:三花酒、辣椒酱和豆腐乳。辣椒酱取代了马蹄。这大概和“花桥牌”脱不了干系。以花桥为商标的 花桥牌辣椒酱驰名全国。

如今说起花桥,桂林人“清明谷雨”可谓是它的头号粉丝,他查阅无数古籍文献,走访无数专家和老桂林市民,甚至20余年来坚持不懈地收藏与花桥有关的印刷品,只为尽可能拼凑出有关花桥的点点滴滴。

看了清明谷雨的藏品,不免惊叹。桂林火柴厂,火柴盒上的标签图案,是五孔花桥图;平乐卷烟厂的卷烟是花桥牌的;广西自治区的花桥图粮票……

从这些印刷品的图案,可见“花桥”在城市的地位,在历史上有多风光无限,绝不仅仅是现在80、90、00后眼中的“七星公园的一座桥”而已。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花 桥在很长一段时期的岁月,就好比桂林人心头默认的 “城徽”。

65年重修后的花桥是桂林市区的通衢,骑单车从花桥去三里店,一路畅通无阻,这样的记忆也随着花桥纳入七星公园,远去了。

那时起,花桥不用再忙忙碌碌,卸下交通要道的担子,转给龙隐桥、穿山桥。身后站着七星区的崛起,她在七星公园“退休养老”,但是 花桥荣耀不会褪去,更不应该被遗忘。

谨以此文献给花桥,也希望桂林人能重新认识这座独一无二的花桥。

本图文旨在传播桂林文化

部分图片来源:七星公园景区、桂林晚报、桂林日报、清明谷雨、桂林人论坛、网络

参考 清明谷雨、黄伟林教授等的 花桥相关文章文献

-END -

-微信公众号又又又改版啦-

星标置顶【桂林吃货】

这样才不会错过 每一篇好吃好喝的推送

CREATOR

本期主创人员

EDITOR 编辑 豆沙包

PHOTO 摄影一米九、豆沙包

PREVIOUS REVIEW

一曲《惊蛰》刷屏全国!桂林这座小县城人气狂飙!

桂林人喝了20+年的鲜奶,被逼着开店了!就在…

这碗做了44年的三鲜螺蛳粉,在桂林半价就能吃到!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