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续琨】科学技术学的科学定位及其学科体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管理学学科体系包括哪三个层次的内容和功能 【王续琨】科学技术学的科学定位及其学科体系

【王续琨】科学技术学的科学定位及其学科体系

2024-07-11 20: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王续琨】科学技术学的科学定位及其学科体系  

目前,中国学术界对于科学技术学这一概念的理解尚有诸多歧义。近年来,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研究者、科学学研究者对此发表了多种多样的看法。关于科学技术学的争议,主要围绕着科学技术学的科学定位和学科体系范围而展开。

一、科学技术学的创生和衍化

    在现代社会中,“科学”和“技术”经常连在一起作为一个词组来使用,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工作者、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正是基于科学与技术存在着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整个社会出现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的明显趋势,科学技术学的创建和发展才历史性地进入了议事日程。“科学技术学”这一学术术语的最早提出者,尚有待进一步查核、考证。

    笔者在为本科生讲授科学学选修课的过程中,常为如何厘清科学与技术、科学学与技术学的关系而感到困顿。1984下半年,考虑到科学与技术在边界上的模糊性和科学学与技术学在内容上的互溶互渗性,笔者著文提出为理工科本科生开设一门名为“科学技术学”课程的建议[1]。该文指出:“提出开设科学技术学的设想,并不是否定科学学、技术学本身的学科体系,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科学学、技术学的有目的的综合。对于按一门课程来开设的科学学来说,科学技术学是其内容的扩充和延伸,这样也许能够更好地适应理工科教育的实际需要。”翌年,有人将该文的第三部分改写为《科学技术学》,作为一则学科介绍文字录入《当代新学科手册续编》[2]。

    1986年以后,在国内出现了以“科学技术学”为名的著述[3] [4]。这些著述,就内容而言大抵是科学学的适度扩展,侧重将科学和技术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展开论述。

    20世纪90年代,国内倡导发展科学技术学的文章仍很少见[5] [6]。世纪之交,在酝酿《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修订方案的过程中,一些学者提出了将所有姓“科学”和姓“技术”的学科、专业,如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史和隐含于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中的科学学与科学管理等,整合为名为“科学技术学”的一级学科。此议在学术界引起广泛的关注,并形成一个探讨科学技术学问题的小高潮,发表了多篇相关文章[7-11]。2003年夏季,两本以“科学技术学”作为书名的教材几乎同时出版。一本是面向非文科硕士研究生的教材,其内容与“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相对应[12];一本是面向非文科博士研究生的教材,其内容与“当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课程相对应[13]。

    2001年9月,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将“科学技术哲学与管理系”改名为“科学技术学系”。2003年10月13日,由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发起,在北京召开了科学技术学专业委员会筹备会暨学术研讨会。会上,学者们热切而认真地交流了关于科学技术学的各种见解,成立了隶属于科学技术学专业委员会筹备委员会。会后,除了《科学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刊对会议有详细介绍之外,又有多篇介绍和讨论科学技术学的文章见之于学术期刊[14] [15]。2004年11月,由浙江大学承办在杭州市德清县莫干山召开了中国科学技术学首届学术年会,宣告科学技术学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

中国学术界所讨论的科学技术学,与美国、英国教育界和学术界所使用的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或stud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具有语义和实质内容上的基本对应性。1989年,美国伦塞勒尔理工学院组建了美国大学中的第一个“科学技术学系”(depart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授予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1年,美国康奈尔大学在科学史、科学技术政策分析等讲座、学科的基础上建立“科学技术学系”,同样涵盖从本科到博士等多个教育层次。世界上最先建立“科学史和科学方法论系”(1923年)的伦敦大学学院于90年代将该系改建为科学技术学系,开展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授予科学技术学学位,研究方向包括科学的历史、哲学、社会学、政策学和传播学等。1995年,美国的“科学的社会研究协会”(society for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4S协会)组织出版《科学技术学手册》修订版(中文版译为《科学技术论手册》[16])。这本著作,涉及科学动力学、科学学理论图景、科学文化和技术文化、技术学、科学传播和技术传播、科学辩论、科学技术与国家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是科学学和技术学相关内容的有机综合。

二、科学技术学的科学定位

    科学技术学的科学定位,是指合理认定科学技术学在科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究其实质就是对科学技术学学科体系范围或研究范围的确认和选择。这主要涉及科学技术学与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史和科学学、技术学的关系。

    基于多方面的原因,许多科学术语往往有狭义、一般意义、广义等多种理解。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就存在着这种情况。为简便起见,我们仅选留狭义、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分别简写为科学技术哲学(小)、科学技术史(小);广义的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分别简写为科学技术哲学(大)、科学技术史(大)。

    科学技术哲学(小)是指对科学和技术整体的哲学研究,科学技术哲学(大)包含传统的科学哲学、技术哲学以及科学和技术整体的哲学研究。科学技术史(小)是指对科学和技术整体的历史研究,科学技术史(大)包含传统的科学史、技术史以及科学和技术整体的历史研究。

    依据同科学技术哲学(小、大)、科学技术史(小、大)和科学学、技术学的关系,至少可以列出如下一些科学技术学的科学定位方案。

    (1)科学技术学=科学和技术整体的一般性研究

    (2)科学技术学=科学学+技术学+科学和技术整体的一般性研究

    (3)科学技术学=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哲学(大)=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和技术整体的哲学研究

    (4)科学技术学=科学和技术整体的一般性研究+科学技术史(小)+科学技术哲学(小)

    (5)科学技术学=科学学+技术学+科学和技术整体的一般性研究+科学技术哲学(大)

    (6)科学技术学=科学学+技术学+科学和技术整体的一般性研究+科学技术哲学(大)+科学技术史(大)

    根据传统或惯例,这里所说的科学仅指自然科学,技术仅指面向自然界的技术。所谓“科学和技术整体的一般性研究”,是指运用科学学、技术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科学技术的整体性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中国科学学界、科学哲学界、科学史界大体形成了一个基本的共识:科学学、科学哲学、科学史是三个不能相互替代的学科[17]。三者虽然都以自然科学作为研究对象,但它们的研究层面、视角、方法、侧重点是有明显差异的。自然科学作为研究对象,不仅可以而且也需要在不同层面、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加以研究,从而揭示其多重属性和本质。科学学、科学哲学、科学史三者的关系,如同三个有部分面积重合的圆(图1)。三个圆尽管局部叠合,但却各有各的圆心,科学学、科学哲学、科学史的基本内容、核心课题并不相同,它们的主体部分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完全重合。实践表明,这种理解有利于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推进各个相关学科的发展。

    附图

    图1 科学学与科学哲学、科学史的关系

    对于科学技术学与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的关系,笔者主张比照科学学与科学哲学、科学史的关系,也将它们视为三个有部分面积重合的圆(图2)。科学技术学既不被解读为用来替代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术语,也不具有凌驾于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之上的特殊地位。这就意味着,在科学技术学科学定位的上述六种方案中,笔者倾向于选择第1种和第2种方案。如果说第1种方案是狭义科学技术学或科学技术学(小),那么第2种方案就是广义科学技术学或科学技术学(大)。用公式来表示,即为:

    附图

    图2 科学技术学与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的关系

    狭义科学技术学=科学技术学(小)=科学和技术整体的一般性研究;

广义科学技术学=科学技术学(大)=科学学+技术学+科学和技术整体的一般性研究=科学学+技术学+科学技术学(小)。

三、科学技术学的学科体系结构

    科学学(science of science, science studies)经过70多年的演进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包含几十门分支学科、边缘分支学科的交叉科学学科门类(见图3)。科学学的分支学科、边缘分支学科,可以依据理论性或实践性的强弱区分为四个群组[18]。第Ⅰ群组是由普通科学学统领的一组基础性分支学科,包含科学学哲学、科学学史、比较科学学等。第Ⅱ群组统称为理论科学学,包括科学逻辑学、科学美学、科学伦理学、科学计量学、潜科学学、科学体系学、科学学科学、科学生态学等。第Ⅲ群组统称为专门科学学,包括科学社会学、科学经济学、科学政治学、科学政策学、科学法学、科学心理学、科学传播学、科学地理学等。第Ⅳ群组统称为应用科学学,包括科学预测学、科学情报学、科学创造心理学、科学人才学、科学学会学、科学管理学等。

    附图

    图3 科学学的学科结构[18]

    技术学(science of technology, technology studies)经过几十年的演进发展,同样也成为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交叉科学学科门类[17](见图4)。除一些已经成型的分支学科、边缘分支学科之外,它还包含许多正在孕育或有待创建的分支学科、边缘分支学科。参照科学学的学科结构布局方式,技术学的所有分支学科、边缘分支学科也相对地区分为四个群组。第Ⅰ群组是由普通技术学统领的一组基础性分支学科,包含技术学哲学、技术学史、比较技术学等。第Ⅱ群组统称为理论技术学,包括技术美学、技术伦理学、技术人类学、技术计量学、技术结构学、技术知识学、技术系统论、技术控制论等。第Ⅲ群组统称为专门技术学,包括技术社会学、技术经济学、技术政治学、技术法学、技术人才学、技术教育学、技术传播学等。第Ⅳ群组统称为应用技术学,包括技术预测学、技术情报学、技术评估学、发明学、发明心理学、技术创新学、技术贸易学等。

    附图

    图4 技术学的学科结构

依笔者之见,广义科学技术学不应是现有的科学学与技术学所有学科的机械加和。广义科学技术学既要全面接纳和继承科学学、技术学的已有研究成果,更要在科学学、技术学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强化对科学技术的整体性研究。科学技术学导源于对科学技术进行整体性把握的社会需要。因此,科学技术学今后的发展重点是狭义科学技术学。这就需要我们对科学学、技术学的已有学科进行全面的整合,建立以比较科学技术学、科学技术美学、科学技术伦理学、科学技术计量学、潜科学技术学、科学技术体系学、科学技术生态学、科学技术社会学、科学技术人类学、科学技术经济学、科学技术政治学、科学技术发展战略学、科学技术政策学、科学技术法学、科学技术传播学、科学技术预测学、科学技术情报学、科学技术人才学、科学技术创造心理学、科学技术学会学、科学技术管理学、科学技术档案管理学等整合性分支学科为主体的科学技术学学科体系。

四、科学技术学的基本发展对策

    为了推进科学技术学的有序发展,今后应当实施“内部分合”、“外部协同”两项基本对策。

    所谓“内部分合”,是指在科学技术学研究领域内部,研究科学与研究技术应当“有分有合,分合有度”。分析与综合是一个完整研究过程的两个基本方向或两个阶段。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认为,对科学和技术的分析性研究是对其进行综合性研究的基础,对科学和技术的综合性研究则是对其进行分析性研究的延展和深化。

    科学技术学研究中的“分”,是因为科学与技术是两类内涵不同的范畴,是两类指向性不同的社会活动。科学属于社会的精神财富和创造精神财富的实践领域,目的在于正确地认识自然界,实现由实践向理论的转化。技术基本上属于社会的物质财富和创造物质财富的实践领域,目的在于合理地改造自然界,实现由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在很多方面,对科学的研究不能代替对技术的研究,对技术的研究也不能代替对科学的研究,对于科学知识的体系结构与技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方式、手段)的构成状态,首先进行分析性研究才有可能清晰地判断两者的联系。总而言之,对科学、技术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分析性研究,能够加深人们对于科学、技术的多重属性和本质的认识,准确把握两者的相异点、相似点和相互联系的关节点。

    科学技术学研究中的“合”,是因为现代科学与现代技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难截然分开。近一个世纪以来,技术科学或工程技术科学的异军突起,科学成果转化为技术的周期逐步缩短,高技术对科学研究成果的高度依赖性,使科学与技术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也使两者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研究科学不能脱离作为其实践基础的技术,研究技术也不能脱离渗透于其中的科学。孤立的科学发展战略学、科学政策学、科学统计学、科学档案管理学和孤立的技术发展战略学、技术政策学、技术统计学、技术档案管理学,都是很难立足的。

    所谓“外部协同”,是指科学技术学的研究要与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等相关学科门类“协同作战,携手发展”。就演进历史而言,科学技术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和科学技术史(科学史、技术史)均长于作为科学技术学发展基础的科学学、技术学。“协同作战”,意味着传统意义的科学哲学研究者、技术哲学研究者、科学史研究者、技术时研究者不要有门户之见,更不应排斥科学技术学。反过来说,科学技术学研究者则应积极借鉴和吸纳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的研究经验和研究成果,从特有的视角对科学技术进行独到的整体性研究。科学技术学在没有获得充分发育之前,科学技术学研究者似乎无须思考科学技术学与已有学科、学科门类的层次关系、隶属关系。从科学发展史上来看,学科、学科门类的分合通常是一个自然过程。人为地设定学科、学科门类的归属关系,很可能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从整个社会的层面来看,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者协同作战,目的在于更全面地认识和把握具有多重属性、本质的科学和技术,使之更好地发挥其“第一生产力”和文明标示器的社会功能。

从学术共同体的层面来看,协同作战是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没有科学技术学的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是生存艰难的;没有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的科学技术学是难以健康发展的。

【参考文献】

[1]王续琨. 理工科教育与科学技术学[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5,6(1):37-39.

[2]当代新学科手册续编[Z].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96-99.

[3]孟宪俊,黄麟雏. 科学技术学[M]. 西安:西安电讯工程学院出版社,1986.

[4]林超然. 科学技术学概论[M].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5]沈律. 科学技术学——对科学技术全面系统反思的科学[J]. 科学学研究,1993,11(2):17-22.

[6]沈律. 为创立和发展科学技术学事业而努力奋斗[EB/OL]. http://www. data. wnmc. edu. cn/kych/kjx,2005-03-20.

[7]张秀华. 当代自然辩证法是科学技术学[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18(1):69-70.

[8]曾国屏. 弘扬自然辩证法传统,建设科学技术学学科群[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9-14.

[9]彭纳揆.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技术学的典范[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19(6):1-5.

[10]曾国屏. 论走向科学技术学[J]. 科学学研究,2003,21(1):1-7.

[11]张明国. 从“科学技术哲学”到“科学技术学”——实现自然辩证法学科建设的第二次调整[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20(1):5-12.

[12]张功耀. 科学技术学导论[M]. 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

[13]丁常青. 科学技术学[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14]徐飞. 科学技术学:一个值得关注的新领域[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25(4):7-10.

[15]杨怀中. 科学技术学:一门正在兴起的学科[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16(6):649-653.

[16]希拉·贾撒诺夫,杰拉尔德·马克尔. 科学技术论手册[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17]王续琨. 交叉科学结构论[M].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63-266,294-297.

[18]王续琨. 科学学:过去、现在和未来[J]. 科学学研究,2000,16(2):19-23.

 

(原载:《科学学研究》(京)2005年05期。录入编辑:齐芳)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