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多样性:联合国的当务之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第一语言等于母语吗 语言多样性:联合国的当务之急

语言多样性:联合国的当务之急

2024-05-16 22:4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22年2月21日

每年2月21日是国际母语日,这个国际日旨在强调在儿童早期习得的语言的重要性,这种语言通常称为母语、第一语言或主要语言。这些语言是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积累知识的基石。我们无法学习听不懂看不懂的东西,所以,母语教育非常重要。然而,据估计,世界上40%的人仍然无法获得以他们所使用或懂得的语言提供的教育,这种情况对许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产生了消极倍增效应。  母语也是帮助我们习得其他语言的基本参照。因此,联合国高度强调语文工作人员精通母语的重要性,他们使用母语进行笔译或口译,能够体现出语义上的细微差别。深入了解母语有助于我们学习其他语言。反过来,其他语言也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的母语及其历史以及母语与正在学习的语言之间的异同,并且认识到母语正在不断发展。

在国际土著语言十年(2022-2032年)启动几周后,我们迎来了国际母语日,庆祝国际母语日进一步突出了语言和文化相互交织、相互依存的程度。文化通过语言来表达,并促使语言蓬勃发展,变得更加丰富。如果没有能够用来接收、传播或表达文化的语言,文化将不复存在。据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估计,世界上已确认的7000种语言中有近一半濒临消失。我们正面临语言多样性消失的风险,规模不亚于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后果还有待观察。例如,语言是个人身份认同的一个重要因素,语言的脆弱性会导致语言少数群体和主导群体之间关系紧张。一种语言消失,不仅意味着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世界观和参考框架被毁灭,而且该语言所传达的所有历史知识和信仰都会被抹去,无法挽回。该语言的全部文化遗产和历史传承都会遭到破坏,后代与祖先、历史和信仰联系的纽带也会被斩断。

2月21日的纪念活动还让我们有机会更广泛地庆祝语言多样性、使用多种语文、以及它们对世界和平、不同民族间的和谐相处和相互理解做出的宝贵却往往被低估的贡献,这些都是联合国的根基所在。

使用单一语言能够划分出不同的语言群体,并在它们之间筑起围墙,而使用多种语文则有助于在说话者之间架起桥梁,为交流、沟通和流畅的对话创造良好的环境。换句话说,使用多种语文可以让我们从不理解走向理解,从未知走向已知,从怀疑走向信任。同样,对联合国而言,为了了解各族人民,并被他们了解,联合国也有责任使用多种语言,并在内部培养必要的文化敏感性,确保所有利益攸关方得到尊重。

无论是通过课堂还是在线学习,每一位学习者都应能从学龄初期就接受母语教育,以避免产生知识鸿沟。教科文组织无论是通过课堂还是在线学习,每一位学习者都应能从学龄初期就接受母语教育,以避免产生知识鸿沟。教科文组织

考虑到这一点,精通多种语文的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已将使用多种语文列入其任期内的优先事项,确保联合国能够更好地代表当今世界的多样性,因为联合国坚信,一个更有广泛代表性(例如保持工作人员性别均衡)的组织会更民主、更合法、更有效。在语言方面,一个更具多样性、可以更好地确保语言资源满足语言需求的组织,将能更好地与会员国或民间社会互动;与地方社区保持良好关系;传播2019冠状病毒病的预防信息并打击相关虚假信息;接触到基本权利受到侵犯的人群;或收集和分析能够帮助和平行动预测和防范威胁的信息等。

对于实现这一目标,联合国拥有巨大的优势。首先,联合国具有良好的法律框架。使用多种语文是联合国任务的核心:《联合国宪章》将反对基于语言的歧视确立为联合国的宗旨之一,并认可所有联合国正式语文的平等地位。其次,自1946年2月1日大会第二项决议通过以来,大会一再重申,所有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工作的多边组织都应该使用多种语文。自1990年代中期开始,会员国还逐步将关于使用多种语文的具体问题纳入大会议程,并在此后每两年通过一次关于使用多种语文的决议。最后,在过去的十年中,我们观察到了语义上的转变:除了联合国公认的根本原则外,使用多种语文还逐渐获得了“核心价值观”的地位,即使用多种语文能够帮助联合国提升效力、效果和透明度,促进多边外交。

此外,联合国在促进语言多样性方面还有一个优势:长期投资于能够显著改善文件处理和紧急情况管理的技术,例如,2019冠状病毒病大流行期间,会议迅速从线下转移到线上举行

联合国还有一项尚未被充分利用的巨大优势,那就是绝大多数工作人员具有多语文和多文化背景。作为联合国使用多种语文问题协调员,我想让所有利益攸关方进一步认识到在工作人员管理实践中考虑语言因素的必要性。最终目标是在战略层面更好地利用和强化联合国内部的语言资源,这是真正进行多语文活动的基础,能够让所有工作人员平等参与我们的集体努力。联合国工作人员掌握多种语文、适应性强、有创造力。如果他们充分利用母语,联合国就能更好地应对国际和平与安全、可持续发展和人权方面不断变化的挑战。

 

本文由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师生翻译 

《联合国纪事》不是官方记录。由联合国高级官员以及来自联合国系统外的杰出人才撰稿,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联合国官方观点。地图或文章中所涉界限、名称以及指名,并不代表被联合国官方认可或接受。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