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修建用了七十余万民夫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秦始皇死了多少年在下葬的 秦始皇陵修建用了七十余万民夫吗

秦始皇陵修建用了七十余万民夫吗

2024-07-17 14:5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于是人们就根据这几条较为权威的书中的记载,认为修造秦始皇陵墓用了七十二万民夫。可是也有学者对这个说法提出了质疑。

根据一些学者的分析,秦朝当时有人口大约2000万左右。拥有正规军“正卒”和“戍卒”共计33万左右,辅助军队“更卒”约为52万。军队总数为85万。再加上部分武官和职业军人,总数应该在100万左右。但这100万正规军当中,只有正卒和戍卒共30多万,加上武官和职业军人,正规军的人数大约在40万左右。这个数目要维持对外作战,并不算多。只有这些军士,如何进行对外扩张呢?于是,就有了成年男子的兵役制度。秦朝的法律规定,一个男子一生须为国家服役两次,其中一次为“正卒”,每次一年,正卒的主要任务是维持地方治安。另一次是“戍卒”,即边防军。除此之外,17至60岁的男子每年还要在本县或本郡为国家服务或参加军事训练一个月,叫“更卒”或者相当于民兵。那么,人口不是很多、对外扩张又急切需要大量兵士的秦国,用七十二万之多的民夫修造秦始皇陵墓的事情也就是值得思量的了。

河南大学的王立群先生论证说,在修造秦始皇陵墓的这将近四十年的漫长时间中,如果总有七十二万人在骊山修造陵墓的话,是值得考虑商榷的。因为在秦兼并六国之前,秦的主要兵力、人力都用在兼并战争上,他不可能把几十万人都去修秦陵。因为秦国在消灭六国的战争中,秦国动辄出兵数十万,而这数十万军队的军需保证、后勤保障等工作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这些人力数量之大,几乎可以和军队的人数相等,甚至是军队人数的数倍。在古今的战斗之中,有一种说法,就是“打仗打的并不是前方,而是后方。”这句话足以说明后方保障的重要性。当然,秦始皇以及秦国的将领们当然知道这个浅显的道理,所以,在人口不是特别多的那个时代,秦始皇不会舍本逐末,放弃大好的江山社稷,而把工作重点放在修造陵墓之上。

那么,在秦始皇统一天下、扫平六国之后,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有没有可能动用七十二万之人力来修造陵墓呢?

秦始皇统一中国是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年),而从这一年开始,秦始皇在全国大修驰道。这个驰道是以咸阳为中心,通向全国主要交通要道的高速公路、快速通道。在修路在古代没有大型工程器械的情况下,修路是要占用大量的人的。在人口稀少,特别是劳动力稀少的那个时代里,在全天下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土地上修驰道,一定会动用大量的人力。在此情况下,再用七十二万民夫修造陵墓,是不大可能的了。

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的时候,秦始皇派蒙恬带三十万大军北征匈奴,然后紧跟着修万里长城。用了三十万人去打匈奴,而且就驻守在边疆,同时动用了大量的民力修长城。而且这个时候,秦始皇痴迷于长生不老之道,所以他也就没有人力和心情来动用七十二万民夫修造陵墓了。

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开始,秦始皇派五十万大军南征南越,这一打就打了四年,五十万大军在前方作战,而后方负责补给、供给工作的人力就会更多,所以此时,秦始皇仍旧没有条件大肆地修造陵墓。等到两年之后,秦始皇征南越的战争还没有结束,秦始皇又突发奇想,要建阿房宫。修建一个大规模的阿房宫,又动用了一大批人力。所以说,秦始皇还是没有条件动用七十二万人修造骊山墓。

纵观秦始皇的一生,他都没有条件动用七十二万民夫为自己修墓,那么为何许多史料中提到了“七十二万”这个数字呢?

据一些学者分析,秦始皇在公元前210年七月突然病故,当尸体运回都城的时候,都已经腐烂不堪了,所以需要尽快下葬。而此时,骊山墓还没有完工。秦二世只好调集所有的人力放下手中的工作,去突击修建始皇陵。在这个时候,修造骊山墓的民夫数量是七十二万人。所以历史记载的七十二万人修始皇陵的事情,应是指此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