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净空管理模式的思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禄口机场机位图 关于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净空管理模式的思考

关于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净空管理模式的思考

2023-07-15 03: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摘要:机场净空是关乎机场运行安全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与临空经济的繁荣发展,机场运行的净空要求与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矛盾开始突显,净空不安全事件屡见报端。本文通过分析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净空管理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机场净空管理管理模式,数字化平台建设,净空保护区图优化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一、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净空管理的现状

  机场净空保护区是指为了保障航空器安全起飞和降落,按照机场障碍物限制图要求划设的空间范围。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净空保护区是按机场远期总体规划确定的五条平行跑道中心线两侧各10公里、跑道端外各20公里叠加而成的最大区域。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位处南京市江宁区禄口街道,周边地貌以平原微丘为主,跑道西南方向离跑道中心线南 8.2 公里处有横山山系,其中凉帽顶高 459 米。机场周边半径15公里范围内主要净空障碍物59处,包括铜山、大仁山、四进山、大龙山、凤凰山等17座超高山峰。

  根据最新修订的《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使用手册》及《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净空及电磁环境保护区域管理规定》,南京机场的净空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三大块:一是机场净空区域的划设及净空区域内障碍物监察,二是净空保护区日常巡查管理工作,三是各净空保护相关单位协调工作。

  第一部分机场净空区域划设由南京机场规划部门依据机场总体规划负责落实,编制净空障碍物限制图报送相关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布,机场公共区管理部依据障碍物限制图编制净空保护区图。

  第二部分工作由机场保障单位负责日常巡查,由机场公共区管理部负责处置净空保护区域(除飞行区)内新增障碍物,发现气球、烟花爆竹、动力伞、滑翔伞、风筝等影响机场运行的突发事件,并及时上报民航江苏监管局和南京市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由机场飞行区管理部负责处置飞行区内净空保护、鸟击防控相关事宜。在日常巡查中发现的影响飞行安全的障碍物需书面报告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民航江苏监管局和民航江苏空管分局。由机场协调所在地区人民政府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其对飞行安全的影响;协调民航江苏空管分局发布航行通告,公布障碍物位置、高度以及采取的安全措施。

  第三部分工作由南京市人民政府领导和监督机场净空保护工作,负责落实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机场建设、管理和保护中的重大问题。净空保护相关单位包括南京市交通运输局等行政主管部门以及机场所在地人民政府、东部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及在当地设有通讯信号塔的各家企业等。净空联席会议不少于每年1次,机场与所在地人民政府的净空协调会不少于每半年1次。

  在净空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南京机场涉及净空管理职责的部门包括:规划管理部、安全质量部、航务管理部、运行指挥中心、公共区管理部和飞行区管理部,相关职责分工如下:

  1、规划发展部负责在修编南京机场净空障碍物限制图,并协助民航江苏安全督查管理局进行净空区域内建设项目的净空审核。

  2、安全质量部负责传达上级机构关于净空安全的指示与通报,检查净空保护区内情况。

  3、航务管理部负责对净空保护区管理工作进行监督。

  4、运行指挥中心负责接收民航江苏空管分局和机组对机场净空保护区内异常情况的反映,按规定发布航行通告并及时调整飞行程序。

  5、公共区管理部负责编制净空保护区图及净空限制要求,协调和配合地方政府制定机场净空保护的有关规定或立法,负责机场基准点半径55公里范围内净空环境的变化情况。

  6、飞行区管理部负责飞行区内日常净空巡查工作。

  二、南京机场净空管理工作中的一些问题

  在南京机场当前的净空管理模式下,出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机场净空管理职责分散

  南京机场净空管理职责分散在六个部门,且部门之间职责界线与业务流程不清晰,内部沟通机制缺失。一是各部门未能在统一框架下协同工作,部门与部门间横向沟通渠道有限;二是净空障碍物图与净空保护区图出图部门不一致,存在两图不能相互吻合的风险;三是净空管理工作对外接收、报送信息口径较多,未能实现扎口管理;四是公共区管理部作为保障部门,负责净空工作的对外工作总协调,权责不一致,导致沟通效果不甚理想;五是整个净空保护区被拆分成公共区与飞行区两个部门管理,业务流程不顺。

  (二)未能实现机场净空管理数字化

  首先,机场日常净空巡查主要依靠人工方式,南京机场公共区共有专职净空巡查人员6名,2人一班,24小时班制,以固定线路在机场净空管理关键区域进行24小时不间巡查,对疑似超高障碍物开展现场测量与处置,对施工机械临时超高的行为难免处置不及。对于无人机、气球等低、慢、小”升空物体的处置存在一定滞后性,且对此类违法行为常常无法追溯。而在巡查人员发现突发情况或者新增障碍物时,相关管理人员往往无法第一时间掌握障碍物性质和现场情况,信息传递存在滞后性。

  其次,净空保护区内障碍物数据库未能实时更新,尤其是在拟新增高大建筑物时,缺乏三维模型等技术手段用以验证高度,缺少建立障碍物安全性评估与分级管理体系。

  (三)净空保护区内建设项目审批

  在近期下发的《民航局关于印发运输机场净空区域内建设项目净空审核管理办法的通知》(民航规〔2021〕3号),民航局对需要进行净空审核的建设项目作出了明确规定,并且要求地方人民政府规划部门对需要进行净空审核的项目统一向民航地区监管局机场处申报,民航地区管理局将审核结果抄送机场管理机构。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曾经出现过如下一些案例:某些新建项目在获得地方规划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与民航地区监管局机场处的批准后,仍然会被民航地区监管局航务处认为影响净空安全,要求机场管理机构采取措施进行安全性评估。

  (四)净空管理职责细化

  在现行模式下,机场作为净空管理的主体单位,对日常净空管理负责。但是南京机场净空保护区范围接近1000平方公里,仅凭机场一家之力,难以面面俱到。并且,机场作为企业单位,难以对行政区划内居民的违法行为采取有效措施,需要依靠所在地区政府、执法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置。

  三、做好净空保护工作的几点思路

  (一)成立净空管理委员会

  成立南京机场净空管理委员会,将机场六个部门的净空管理职能进行明确划分,梳理整个业务流程,定期召开会议,对机场净空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统筹协调。

  在工作中,从上级机构到下级部门之间的指令传递非常迅速,完成度极高。而各部门碍于各自职能与立场的不同,常常无法达成一致,涉及部门与部门间的横向沟通极为困难。因此,必须成立统一的净空管理领导组织,对整个机场的经管理工作进行统筹协调,并代表机场对外与各相关单位进行协调。

  (二)建立数字化净空管理平台

  在当前技术手段前提下,净空保护区的三维建模技术日趋成熟,无论是基于ArcGIS软件的三维模型,还是在AutoCAD中综合使用GIS以实现净空区的三维展示,都已经可以用于机场净空区的可视化管理。在“十四五”发展阶段,智慧机场是大势所趋,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作为国内重要的干线机场与枢纽机场,应该提升管理能力,采取数字化净空管理手段,做好机场运行管理工作。

  其次,数字化净空管理平台还应与地方规划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民航地区监管局实现共建共享,在净空区三维模型中实时更新障碍物,并复核拟建建筑物高度,优化新建项目审批程序,实现信息的实时交互,为各组织结构共同履行净空保护职责提供便利。

  此外,在日常净空管理中,要丰富巡查手段,对巡查人员线路进行跟踪,并能实现覆盖净空保护区的实时影像传输。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机场管理人员可以就近调度巡查人员前往现场查看,并实时监测事发地影像,为管理结构提供决策支持。

  在人员、设备方面,南京机场净空管理还面临着人员老龄化、专业化程度不高、设备设施落后等问题,机场管理机构应该对净空管理人员加大专业培训力度,及时更新净空巡查设备设施,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三)净空保护区图优化

  当前,净空区保护图与净空障碍物限制图通常采用标准制图,呈现方式偏向于专业化,可读性一般。对于缺乏专业知识的人来说往往难以理解,与实地位置难以印证。而如果能将净空保护区图的底图采用行政区划图,并且在净空宣传时向涉及的社区、街道进行定向宣传,将大大提高普通群众的净空保护意识。

  此外,南京机场净空保护区范围接近1000平方公里,以行政区划为界,将机场净空保护职责进行属地化管理,依靠所在地社区政府的力量共同履行机场净空保护职责,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有效落实机场净空安全长效化管理机制,避免机场与周边居民之间产生纠纷,确保机场运行安全。

  虽然作者对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净空管理工作在实践中有了一些体会和思考,但是由于能力和专业的限制,对于净空管理认识未能做到面面俱到。比如,在净空管理中如何建立报警机制;在机组、巡查人员报告之前,如何预防性发现“地、慢、小”升空物体;对于建设项目的具体审批程序应该如何梳理等问题,作者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深学习与实践。(作者:刘慧敏)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