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艺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漩涡的分类有哪些 民族艺术

民族艺术

#民族艺术|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靛蓝与蓝草

苗族蜡染布经绘图、涂蜡、染色、脱蜡、漂洗而成,始于何年说法不一,据传早在唐朝,贵州各民族妇女就掌握了“点蜡幔”的蜡染技术,到了宋朝,蜡染已是苗族人民擅长的产品。《贵州通志》记载:“花苗在贵筑,广顺等处……衣服用蜡绘布而染之,即去蜡则花见,饰袖以锦……”《安顺访册》中也有记载:“花苗妇女衣裙,用画蜡布,花彩鲜明。”

二、蜡染工艺

苗族蜡染有点蜡和画蜡两种技艺,蜡染的制作工具主要有铜刀(蜡笔)、瓷碗、水盆、大针、骨针、谷草、染缸等。制作时先用草木灰滤水浸泡土布,脱去纤维中的脂质,使之易于点蜡和上色。然后把适量的黄蜡放在小瓷碗里,将瓷碗置于热木灰上,黄蜡受热熔化成液体后,即可往布上点画。

点好蜡花的布再用温水浸湿,放入已发好的蓝靛染缸,反复浸泡多次,确认布料已经染好,即可拿到河边漂洗,让清水冲去浮色,再放进锅里加水煮沸,使黄蜡熔化浮在水面上,回收后以备再用。之后,再将蜡染反复漂洗,使残留的黄蜡脱净,即算完工。丹寨蜡染在这之后还要拼涂红色和黄色,涂红的一般用茜草根,黄色则用栀子提取。为了避免褪色,一般要待蜡染品制成后才着色。除上述步骤外,蜡染还有制作蓝靛和发染缸等工序,各道工序前后连接,构成一套完整、成熟的技艺和操作规程。

值得一提的是,在点蜡(或画腊)这一步骤上,苗族蜡染又有自己的特色。苗族蜡染图案以适形造型为主,其造型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先设计出主题图形,然后在图形的剩余空间里依据空间的形状和大小设计适宜形状的新的图形,最后形成大小不同、形与形相互穿插、和谐适应,具有一定风格且内涵丰富的图案。

贵州黔东南丹寨县流传的蜡染图形是这方面的典范。该县蜡染的制作流程为:苗族妇女在点蜡花时,先将大小各异的布平放,用蘸有蜡液的铜蜡刀直接在布上画图形。她们任意绘制不规则的图形,主题图形出现后,在第一图形的剩余空间依照空间形状画第二个图形,这样以此类推,在每一个图形的剩余空间画出适合空间大小的图形,从而创造出既生动又合理的图形结构。但其操作起来难度大,对绘制者的要求也很高,多由空间想象能力丰富、技艺高超的妇女来完成。

三、蜡染图案

苗族蜡染从图案上可分为几何纹和自然纹两大类。丹寨苗族蜡染的作者们更喜欢以自然纹为主的大花,这种图案造型生动、简练传神、活泼流畅、充满夸张,乡土气息十分浓厚。安顺苗族蜡染以几何纹样为主,图案结构松散、造型生动。织金苗族蜡染以细密白色为主,布满几何螺旋纹,图案结构相互交错,浑然一体。以下选取几种代表性图案进行简单的介绍:

鱼纹与鸟纹

苗族蜡染中的鱼纹占有重要的比例,这或许源于对鱼类生殖能力的崇拜,认为鱼是多子多孙的象征。很多蜡染的鱼纹体型一般都较肥大,有的鱼腹内还有类似鱼籽的斑点,甚至是小鱼。而鸟纹则多表现男女之间的爱情,鸟纹中常出现的有孔雀、喜鹊、锦鸡等,这些鸟纹或窃窃私语、或比翼双飞、或昂首啼啭,生动形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蝴蝶纹

苗族蜡染最具特色的就是对蝴蝶的描绘千姿百态:写买、写意、抽象、变形、复合;这些都源于神圣的蝴蝶传说。《苗族古歌》叙述着苗族起源的故事:枫树叶化为蝴蝶,蝴蝶妈妈生下12颗蛋,生出万物,其中一颗蛋孵化出人类,包括苗族的祖先姜央。在蝴蝶传说的影响下,苗族人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文化情感,对蝴蝶的热爱与崇拜,寄托着他们对祖先的敬仰与传承。

铜鼓纹

苗族蜡染中最古老的纹样就是铜鼓纹。铜鼓是苗族崇敬的神器,古时多用于祭祀。相传苗族蜡染纹样最早就取材于铜鼓。铜鼓纹并非独立存在,其中心常装饰花纹,这种有中心花纹的铜鼓纹买质上就是太阳纹,在圆形处辐射光芒。苗族人崇拜太阳神,是对太阳能量带来万物生命繁衍的崇拜,是最原始的宗教形态。这就是早在原始社会就出现的“太阳崇拜”。

四、总结

苗族历史上没有文字,其历史、民族宗教等都绘制在蜡染图案中。苗族蜡染完整记录了苗族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2006年,苗族蜡染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开始走出苗寨,为人们所熟知。时至今日,苗族蜡染仍在苗族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编辑|涂清扬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