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日本建筑大师用纸造房子,自费去全世界救灾,温暖了每个人的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日本人盖房子 这位日本建筑大师用纸造房子,自费去全世界救灾,温暖了每个人的心

这位日本建筑大师用纸造房子,自费去全世界救灾,温暖了每个人的心

2024-06-14 16: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没错,就是纸。平时写字用的纸,还能盖成建筑?盖出的建筑又是什么样子的呢?真的牢固吗?遇到水和火怎么办?

坂茂用他实践30年的经验告诉你,纸房子不仅防水防火,甚至比钢筋水泥的房子还要牢固。

1957年,坂茂出生在东京,父亲是丰田公司的职员,母亲是服装设计师。很难想象他从小的兴趣是橄榄球,曾一度希望考入橄榄球实力强劲的早稻田大学。坂茂后来留学美国,进入库珀联盟学院学习建筑。读书时曾休学一年,回到东京在建筑师矶崎新的工作室实习。

1985年,刚毕业的坂茂回到了东京,开设了自己的事务所,他第一次将“纸管”作为材料是在1986 年,他为知名建筑师、家居设计师Alvar Aalt 设计展览。最初坂茂希望用木结构来回应这位芬兰大师的建筑风格。但由于预算的限制,他选择了可再生的“纸管”。

从那以后,他一直尝试用纸管作为建筑材料,不同长度、厚度的纸管,经过防火、防水以及覆膜处理,中空的结构还可以容纳其他构建,具有较好的隔热和隔音性能。

1995年,坂茂在富士山五湖之一的山中湖旁建造了一幢自己的度假屋,他使用110根纸管构建了S形的柱廊,也就在这一年,他的纸管结构开发获得了日本建设大臣颁发的永久性建筑认证。

2000年,坂茂为在德国汉诺威举办的世博会设计了日本馆,他称使用纸的目标并不在于“建成”,而是“要能把这个建筑拆掉”。任何展馆在闭幕后都会造成一堆难以被消化的工业废料,坂茂与德国建筑师Frei Otto合作,用纸管构筑了一个巨大的网络薄壳结构。440根直径12.5厘米的纸管呈网状交织而成,表面再覆以纸模。世博会闭幕后,这个薄壳建筑的所有材料都被运回了日本,制成了小学生的练习册。

地震来了,海啸来了

哪儿发生灾难,他就去哪儿

1994年,非洲的卢旺达发生内战,200万难民流离失所,联合国也施以援助,但成效并不大。

坂茂觉得纸建筑能帮上忙,于是他带着学生们自费飞到了非洲,尽管联合国官员并不相信,坂茂用实际效果说话,他搭了50个纸帐篷,测试耐用性、抗湿和防白蚁能力……

联合国官员终于被测试结果说服了,很快,整个卢旺达搭满了坂茂的纸帐篷。

紧接着,灾难降临在了坂茂的祖国,1995年,日本神户发生了7.3级大地震,7000多人失去了生命。

本国遭难,坂茂自然不会坐视不管,立刻带着学生赶去了。

啤酒箱里填进沙袋做地板,纸管排一排就是墙壁,顶上绑一块防雨布作屋顶,几个小时,避难所就有了。

坂茂的速成纸房子不仅解决了灾民们的生存问题,也让他们免于灾后露宿街头的难堪,纸房子让灾民们迅速地回归了正常生活状态,最基本的衣食住行解决了,自行车也可以满足正常出行的需要。

地震之后的重建工程量巨大,人们的物质家园建好之后,坂茂又带着自己的学生,只花5个星期用58根纸管做主结构建出了一座教堂。

这里是人们的精神家园,人们在这里祷告、举行婚礼,无论是泪水还是笑容都有了收容它们的地方,这也许也是坂茂的深意——让建筑成为人们精神的庇护所。

本来计划只存在3年的教堂,却在当地守护了人们10年,在2008年又被完整地移筑到台湾,传递给台湾的震后灾民力量。

1999年台湾发生921大地震,2005年台湾代表团前往参观时,坂茂捐出这座教堂作为台湾大地震的纪念碑,原本只是临时性建筑的纸教堂,现在稳稳地安身在台湾南投,每年为台湾灾区创造2000万元人民币的旅游收入。

2001年,印度地震,坂茂也赶赴前线,这次的纸房子既通风又防蚊子,还加上了印度的民族特色。

2004年,斯里兰卡地震,海啸卷走大半个村庄,坂茂就为灾民重建出整个村庄,建了67幢房屋,一座清真寺,甚至还种了一片树林。

2008年汶川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学校纷纷倒塌,数座城市瞬间化作废墟,无数人无家可归,举国悲恸。

震后一周,在灾区还是一片混乱的时候,坂茂就不远万里赶到了汶川。一个月,建造了500平方米左右一共9间的“纸”教室,灾区的第一个希望小学。

2009年的意大利拉奎拉地震、2010年的海地大地震、2011年的东日本大地震、2011年的日本宫城县海啸、2012年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地震……坂茂从未停下他的脚步。

2009年,意大利拉奎拉地震,坂茂建了一座临时音乐厅。

它不仅提醒人们拉奎拉拥有丰富的音乐遗产,也成了灾区居民重拾希望的一个符号,建筑和音乐一样,都是治愈的良药。

2010年,海地发生7.0级大地震,坂茂从多明尼加首都圣多明哥驱车六小时到达受灾地点,在那里,他用当地材料搭建了50个临时避难所。

2011年日本海啸发生后,许多人被疏散到当地的社区中心,大家聚在一起时,场面往往混乱不堪,坂茂轻松解决了这个问题,他用纸板和窗帘做成了隔板,尽量给予每个人一点私人空间。

2012年,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地震,城市的标志性宗教建筑,132年历史的哥特式教堂损毁,坂茂筹款重建起24米高的教堂,这是坂茂造过的最大的纸建筑。

感动全世界

建筑师的最高褒奖他当之无愧

当2014年建筑界“奥斯卡”——普利兹克奖公布的时候,不少人都大吃一惊。

然而真正熟悉他、了解他的人,从不会觉得惊讶。

“我曾经对我的职业感到失望”,坂茂在五月举办的TEDxTokyo中讲道。他认为建筑行业已经偏离正道。“我们为权贵服务,为政府和开发商工作。这些人手握着钱和权,但钱权是无形的,因此他雇我们来建造宏伟的建筑,来彰显他们的钱和权。”坂茂则不同,他致力于建造真正有用的建筑——无论这些建筑能不能永久存在。

普利兹克奖的颁奖词里有这样一句话:

“二十年来,他不断创新,用创造性和高品质设计来应对破坏性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极端状况。每当灾难发生时,他常常自始至终地坚守在那里。”

坂茂只是更想去帮助真正困难的人,用建筑去对抗灾难,用建筑给人们带去物质家园,带去精神家园,给无家可归的人带去家的温暖,带去生活的气息。于他而言,这才是建筑的意义,这才是他从小就想成为建筑师的意义。

到现在,还是有人会质疑纸房子,坂茂总会幽默地说:“这个房子有个好处,如果卫生纸用完了,还可以从墙上撕点下来。”多么可爱的一个人。

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

日本建筑大师坂茂

探寻灾后建设的宣言

《纸建筑——建筑师能为社会做什么?》

本书中,建筑师坂茂详细剖析他20余年来用纸作为建筑材料的历程和心得。 讲述自己的建筑理念,用纸作为建筑材料的经典案例,以及自己作为建筑师的社会责任。坂茂博士通过他高超的建筑技艺为遭受自然灾害地区的无家可归者和丧失财产者提供了志愿服务,他特别强调对尖端材料和技术的运用,有充分的好奇心和执着,创新永无止境。坂茂的纸管屋设计履行了一个建筑师平凡的义务,却为灾民的生活带来了不平凡的变化。他不仅为我们呈现了探索材料可能性、在灾后建设中提高效率的一种方法,也通过扎实、细致的工作向人们说明:建筑师可以做到的,远远比一张图纸的完成、一座建筑的完工更多、更有意义。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