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易懂理解几何光学(六)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成像方式有哪些方面 通俗易懂理解几何光学(六)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

通俗易懂理解几何光学(六)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

2024-06-01 23: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这里写自定义目录标题 瑞利判断法中心点亮度分辨率点列图与星点检测法光学传递函数 成像质量评价的方法分为两大类,第一类用于在光学系统还没有制造出来,即在设计阶段通过计算就能评价系统的质量(像质评价方法),第二类用于在光学系统实际制造完成以后对其进行实际测量或检验(像质检验方法)。 五种主要评价方法:瑞利判断、中心点亮度、分辨率、点列图(及星点检测法)、光学传递函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瑞利判断法

由光路追迹计算得到实际光线与理想光线之间的光程差——波像差。 瑞利判断——当系统最大波像差 W<λ/4,成像质量好。 波前图——实际出射波面的变形程度(波像差),可由波面干涉仪测量获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中心点亮度

以光学系统存在像差时,其成像衍射斑的中心亮度和不存在像差时衍射斑的中心亮度之比S.D来表示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 当S.D≥0.8时,认为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是完善的,这就是有名的斯托列尔(K.Strehl)准则。 便于实验检验,但计算较复杂,一般适用于小像差光学系统,如望远镜、显微镜等。

分辨率

瑞利判据:两个亮点的衍射图案中心的距离对应艾里斑半径时刚好能被分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分辨率 能被光学系统分辨开的两个物点(或像点)之间的最小距离,称为系统的分辨率或分辨本领。 它反映了光学系统分辨物体细微结构的能力,常用每毫米能区分的线条数表示。

点列图与星点检测法

点列图(Spot diagram) 对大像差系统,将系统入瞳分成大量等面积小面元,物点发出且穿过面元中心的光线代表通过该面元的能量。所追迹光线在成像面上的交点分布——点列图——代表像点的光亮度分布。

入瞳处面元的选取: 直角坐标;极坐标;考虑系统拦光效应。

以集中30%以上的点所构成的图像区域作为实际有效弥散斑,弥散斑直径的倒数为系统的分辨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星点检测法(Star Test) 在物方放置带有微孔(直径~0.05 mm)的被照明的星点板(star tester),通过显微镜观察所成图像的形状和大小。 物点衍射图形越小,能量越集中,则系统的成像质量越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光学传递函数

物体可看作是由各种频率的谱组成的,即将物体的光场分布函数展开成傅里叶级数/积分的形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光学传递函数(Optical Transfer Function, OTF)表征光学系统对不同空间频率的目标的传递性能,能够全面反映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 在现代光学设计中,通常用光学传递函数作为光学系统设计的质量指标。在设计阶段可以通过光学传递函数的计算,具体了解所设计系统的实际成像性能。 光学传递函数也是光学测量和像质评价的指标。

正弦光栅相邻两个极大(或极小)值之间的距离称为空间周期,T,[mm]。 单位距离内的空间周期数叫做空间频率 (每毫米内包含的亮线或暗线的条数),ν,[lp/mm] (line pairs/mm)。

正弦光栅光亮度分布I(x)可看成是由一个均匀的底亮度I0加上振幅为Ia的正弦曲线而成。

用调制度M(/反衬度/对比度)表示正弦光栅线条明暗对比度。

若将一个正弦光栅作为物体,经光学系统后所成的像仍为正弦光栅。

理想成像: 像的位置、大小由高斯光学决定; 像的光亮度分布不考虑系统的衍射、吸收、反射; M代表物体的对比度,也代表理想像的对比度。

实际成像(衍射及像差): 1.对比度降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调制传递函数(MTF):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相位移动: 相位传递函数(PTF): θ ( v ) \theta(v) θ(v)

理想成像光亮度分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实际成像光亮度分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光学传递函数(OTF):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反映光学系统对物体不同频率成分的传递能力。 高频:物体的细节 中频:物体的层次 低频:物体亮度和轮廓

光学传递函数 光学传递函数特点 利用MTF曲线评价成像质量 MTF = 3%时,曲线II频率高于曲线I。 MTF = 10%时,曲线I频率高于曲线II。 曲线I在低频部分有较高对比度,图像层次丰富。

光学传递函数 用光学传递函数测试仪,主要技术指标:测试口径、物镜焦距、测试误差、重复性误差、空间频率范围、最小频率间隔、测试波长、自动调焦精度。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