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舞(广东醒狮)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广东民俗博物馆有哪些 狮舞(广东醒狮)

狮舞(广东醒狮)

2024-05-26 19: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醒狮是融舞蹈、武术、音乐等为一体的民间舞蹈,由舞狮头,舞狮尾二人合作,配以鼓点和锣、钹、由武术、舞蹈、敲击乐配合完成表现某一特定情景的一套程式,是极富广东民俗色彩的民间娱乐活动。

广东醒狮脱胎于唐代宫廷狮子舞,五代十国后随中原移民南迁,为避皇权禁忌,民间艺人另辟蹊径,创出另类狮子外形和舞狮形式,其出现于明代,起源于佛山。据《佛山忠义乡志》记载,明代中叶,南海佛山已经有专门制作狮头和锣鼓的能工巧匠。清乾隆年间,“狮头行制品精良,省垣及外洋均来订购。”明清时期在南海形成的狮舞,大量吸收本地戏曲和武术的影响,把“舞”摆在首位,“狮”只是附从。清末,南方民间反清意识日浓,舞狮习俗便由义士加入吃生菜的内容,称之为“采青”,取其谐音,寓意唤醒民众反清强国,故舞狮开始作“醒狮”。采青是醒狮的精髓,所谓“青”,是用红色的绳子绑住一封利是和一捆生菜,近年又习惯搭上一条香烟等。由主家(邀请方)设“青”,按民间风俗,“采青”应一次完成,狮子食青后要“吐青”,吐出的“青”抛向主家,主家顺利“接青”表示来年吉利。通过起、承、转、合的程式,使其更具戏剧性和故事性。采青历经变幻,能派生出多种套路,如:地青、水青、蟹青、蛇青、桥底青、八卦青等;此外还有门类繁多的采高青,如“企膊”(站在肩膀上)采高青、叠罗汉采高青、爬杆采高青、飞砣采高青和桩上采高青等。桥马有四平马、子午马、丁字马、座盘马、吊蹄马。步法有麒麟步、碎步、马步、弓步、虚步、行步、探步、插步、提步、摆步、丁步、越步、扑步、跳步等。传统的舞法主要有佛引狮、采灵芝、出洞、过山(上山)、滚球、吐球、上楼台、过云桥、桥底寻青、八仙贺寿、七星伴月及各式采青。鼓的打法,有“三星”、“五星”鼓,又称“梅花鼓”,“三星”多出现在较为传统的程式和套路,现代则以“七星”较为常见。有些程式和套路,根据不同情节的需要,采用“混合鼓”的打法。锣、鼓、钹敲击技法、姿态、节奏花样繁多,烘托出狮子轻巧、雄壮、威猛的不同表现。

醒狮被认为是驱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节庆,必舞醒狮,历代相传。随着珠江三角洲人移居海外,同时也把醒狮活动传到国外,广泛流传,成为海外同胞认祖归宗的文化桥梁。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