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硅谷”:法国格勒科学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法国格勒布诺尔大学 欧洲“硅谷”:法国格勒科学中心

欧洲“硅谷”:法国格勒科学中心

2023-12-21 03: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点击进入,招募ing......

作者:顾钢

巴黎是公认的世界一流科创之都,而位于法国东南部的边陲小城格勒作为法国第二大创新型城市,其创新影响力可与巴黎媲美。因其并非传统的“大都市型”创新中心,被美国《时代周刊》称为“欧洲神秘的创新之都”。

这个因成功举办1968年世界冬奥会而闻名的滑雪胜地,先后有6位科学家因在此开展原创性工作而获得诺贝尔奖。5座国际一流水平的大科学装置集聚于此,形成世界少有的“大科学装置集群”。研发岗位占比达7.4%,位列法国首位。加上完善的电子和信息技术“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发展布局和出众的全球影响力,被业界誉为法国乃至欧洲的“硅谷”。

欧洲同步辐射光源ESRF。 来源ESRF

著名科学家奠定基础

格勒科学中心形成于二战前后。1869年,世界首座水电站在格勒东北郊的朗赛投入运营,格勒成为世界水力发电的先驱之一。20世纪30年代,格勒已经拥有格勒理工学院(IPG)、电化学和电冶金研究所(IEE)、傅里叶研究所等若干一流研究机构,提供能源、电子、冶金等领域高水平的高等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与当地相关产业形成了紧密的互助合作关系。二战后期,法国著名物理学家、197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路易·尼尔、诺尔·费里西、路易·威尔等一批科学家在格勒开展的出色工作成为格勒科学中心建设的重要推进器。

战略布局迎来发展机遇

二战结束后,在戴高乐总统提出的“独立自主发展方针”指引下,法国迅速围绕一系列重大战略领域进行布局。20世纪50年代中期,法国政府开始实施“去中心化”整治规划,将产业逐步向巴黎大区外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转移,致力打造一批以图卢兹、格勒等为代表的各具特色优势的城市群。作为全球亚铁磁学领域的奠基人,路易·尼尔教授建议依托其在格勒已经建立的硬件设施和实验条件以及格勒雄厚的产业基础,建立一个可与巴黎相匹敌的科学中心。最终,法国政府决定在格勒打造民用核能和集成电路研发基地,以满足法国核能和信息科技革命的重大战略需求,格勒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国际化助推二次加速

经过战后2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格勒科技创新异军突起。在此基础上,格勒利用法德两国政府和解并联合建设高通量劳厄-郎之万研究所(ILL)、1968年举办世界冬季奥运会两大契机,对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改建,科学半岛和高教园区东西两翼并行发展的城市建设框架日趋清晰和完善,显著提高了格勒国际开放程度,国际化成为格勒二次加速的重要助推力。

1975年,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设立格勒园区;1992年,欧洲结构生物学研究所在科学半岛正式成立;1994年,欧洲同步辐射光源(ERSF)落户格勒,使科学半岛成为同时具有3个国际大型科学机构的科学园区。在电子、集成电路和信息技术领域,科学半岛同样成果丰硕,产生了若干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研究机构和企业,如1967年,原格勒核研究中心集成电子集团正式成立电子与信息技术国家实验室(CEA-LETI);1972年,特种集成电路研究与制造(EFCIS)公司在格勒诞生,是著名的法意半导体(STMicroeletronics)的前身;1992年,施耐德集团在格勒成立全球著名的施耐德电气等,使格勒在法国科技成果转化、基础科研引领产业发展方面享有盛誉。

高教园区着眼未来发展

格勒高教园区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是格勒科学中心建设的另一重大举措,旨在强化吸引和培养格勒未来发展所需青年后备人才的规模和质量。通过将多家高等院校在同一园区合署办学,解决原来院校地理分布过于分散的问题,提升硬件与教学资源的资源共享。目前,该园区有格勒-阿尔卑斯大学、格勒综合理工学院工程师学校、格勒巴黎政治学院等多家法国一流的大学和精英学院。得益于格勒科研、高等教育和产业的深度融合,一流的科研和产业集群吸引了全世界大批的学生来格勒深造。

向跨学科、跨部门协同创新转变

随着新世纪传统能源不断耗竭,社会整体环保意识的普遍提高,人类对清洁、新型可替代能源需求日渐旺盛,成为科技创新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挑战之一。同时,为提振法国经济,政府和民众期望科技创新能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在此背景下,格勒开始着力将传统民用核能研究向绿色能源转型,将学科纵深发展同时向跨学科、跨部门协同创新转变。

自2000年至2015年期间,格勒科学半岛原有的3座核反应堆相继停用并进行全面拆除,腾退后的区域主要用于新兴的生命健康、生物质能源等领域的应用研究。目前格勒每年在航空、信息和能源等领域签署400余项合作研究合同,2014年拥有1162项专利等技术,是欧洲唯一布局整个产业链的研究中心。

在数字技术、纳米微电子、电子工业和信息技术领域,格勒利用在该领域雄厚的产业基础和研发能力,深度挖掘以大科学装置为特色的基础研究对传统产业的转化支撑,努力促进信息技术产业与能源、医疗健康、化学的深度融合,着力探索跨机构、跨学科的协同创新模式。这种理念以2006年微纳米技术园区(MINATEC)的设立得以呈现,是“格勒创新模式”划时代的进步。该创新集群集中了研究机构、高等教育、企业各类创新人员共计4800名,其中3000名研究人员,1200名学生和600名工业企业研发人员,覆盖从技术转移到工业应用的学生培训、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整个创新链。

受MINATEC创新模式的启发以及学科交叉展现出的巨大创新潜力,2009年格勒科学半岛推出了更宏大的格勒先进新技术创新园(GIANT)计划。该计划由法国国立科研机构CEA、CNRS;国际大科学装置ESRF、ILL、EMBL;以及当地著名大学格勒诺布尔管理学院GEM、格勒诺布尔国立理工学院INP、格勒诺布尔阿尔卑斯大学集团UGA共8家机构共同发起,旨在科学半岛共同建设GIANT园区,营造和谐的创新生态,促进学科交叉和技术共享、鼓励思想碰撞,传播知识,更好地回应如数字转型、气候变化及其他环境问题、生命科学和健康发展等当下和未来重大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格尔诺布尔先进新技术创新园(GIANT园区)鸟瞰图。 图片来源: 法国原子能及可再生能源委员会

与大多数设立在美国硅谷、巴黎等各类创新资源云集的大都市科创中心相比,“格勒科创模式”的成功更令人深思。

从历史维度来看,在法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大型公立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产业界等70余年的共同努力下,格勒不但扭转了原本在区位、人才、科学设施等方面的相对劣势,而且发展成为吸引各类创新资源、独具特色的世界一流创新高地,它的成功既是法国政府战后举国体制科技创新组织模式的“缩影”,也是一流科创中心建设的一部活“教材”,其成功经验可归纳为:

政府战略定位清晰 国家意志贯彻到位

格勒科学中心的成功表面上看是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逆袭,但本质是法国国家意志和战略需求的实现。二战后,法国将民用核能、航空航天、电子通讯等列为战略性重点发展领域,围绕以上目标,法国政府利用中央集权制的体制优势对全法科研布局和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配置。

格勒科学中心的迅速崛起,折射出法国在民用核能研究和信息技术领域清晰的发展思路以及迫切的战略需求,也客观反映当时法国政府将格勒打造成为巴黎之外另一科学中心的巨大决心和举国体制保障,若非如此,不可能在当时短短几年,法国两家最著名的大型公立科研机构CNRS和CEA大规模入驻格勒,启动建设了包括3座民用研究反应堆在内的若干大型科研设施,这种推进速度彰显法国政府在“光荣30年”黄金发展期卓著的顶层设计能力和果断有力的政策执行力。

坚持学科聚焦 保持战略定力

格勒科学中心70余年发展历程充分说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绝非一蹴而就的突击性任务,而是一项长期、复杂、系统的培育过程。格勒在全球能源和信息科学领域的成就得益于国家、地方、高教与科研部门、产业界等数十年磨一剑的战略定力,以及一贯的政策延续性,从而使格勒在学科纵深发展和横向交叉相得益彰、卓越科学和模式创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跨机构协同创新体系完善 跨学科深度融合机制灵活

格勒科学中心的成功一方面得益于法国开放自由的科研组织模式,另一方面得益于格勒产业界与研究部门、高等院校在创新链互补互利的契约化合作传统,将企业的研发内需与高校和研究部门的成果转化紧密结合。根据法律规定,法国从事科研、高等教育等职业的人员均为国家公职人员,薪酬待遇均按照国家统一标准执行,在学历和入职时间相同的情况下,不同机构或高校之间待遇并无明显差异,避免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合作过程中因个体薪酬差异引起的不平衡心理。同时,法国科研机构和高校合作非常紧密,实现了高等教育与研究的深度融合。此外,法国政府还出台法律,允许公职人员到相应企业兼职或技术支持等方式参与企业技术创新,企业也可派遣研发人员到相应科研机构进行合作研发。

坚持开放创新战略 打造国际化创新氛围

从历史维度看,劳厄-郎之万中子研究所、欧洲同步辐射光源、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等全球一流的国际大科学装置为格勒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发挥了基础平台作用,但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格勒从此迈入国际化发展、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新纪元。大科学装置群所营造的国际化多元创新氛围、每年数以万计活跃在全球科技发展最前沿的一流人才及其彼此之间的思想碰撞,不断为格勒高水平发展补充新鲜血液。因此,科创中心建设的本质在于“筑巢引凤”,关键在于共享全球创新人才。

来源:科技日报

回复关键字,获取相关主题精选文章热点聚焦:军民融合 | 一带一路 | 电磁武器 | 网络战 | 台海局势 | 朝鲜半岛 | 南海问题 | 中美关系大政方针:十三五 | 两会 | 国家战略 | 经济 | 军事 | 科技 | 科研 | 教育 | 产业 | 政策 | 创新驱动 | 信息化建设 | 中国制造 | 政策法规 | 产业快讯军民融合:民参军 | 协调创新 | 成果转化 | 军工混改 | 重大项目 | 国防工业 | 第三方评估创新前沿:人工智能 | 颠覆性技术 | 无人系统 | 机器人 | 虚拟现实 | 脑机接口 | 可穿戴设备 | 3D/4D打印 | 生物科技 | 精准医疗 | 智能制造 | 云计算 | 大数据 | 物联网 | 5G通讯 | 区块链 | 量子通信 | 量子计算 | 超级计算机 | 新材料 | 新能源 | 太赫兹 | 航天 | 卫星 | 北斗 | 航空发动机 | 高性能芯片 | 半导体元器件 | 科技前沿应用 | 创新科技尖兵利器:航空母舰 | 潜航器 | 水面舰艇 | 无人机 | 新型轰炸机 | 先进雷达 | 新型导弹 | 新型坦克 | 反导 | 高超声速武器 | 武装直升机 | 装备强军动态:军队改革 | 军事战略 | 人才培养

安全纵横:综合安全 | 经济安全 | 军事安全 | 科技安全 | 信息安全 | 太空安全 | 发展安全 | 网络安全

其他:未来战争 |大国博弈 | 贸易战 | 国际新秩序 | 习近平 | 马化腾 | 马斯克 | DARPA | 兰德研究报告 | 潘建伟 | 梅宏 | 吴曼青 | 李德毅 | 施一公 | 金一南 | 顾建一 | 卢秉恒 | 邬江兴 | 王凤岭 | 邬贺铨 | 沈昌祥 | 名家言论 |国防建设 | 外军动态 其他主题文章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