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精选15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孟子3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精选15篇)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精选15篇)

2024-03-23 13: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精选15篇)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篇1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1.诵读法  2.讨论点拨法3.比较法

  课时安排: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资料助读:

  1、《(孟子)两章》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 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2、孟子与《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最有影响的大师,后来将他和孔子并称“孔孟”有“亚圣”之称。他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仁”学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并借此游说齐、梁等国,曾一度为齐国客卿。当时天下以互相攻伐,富国强兵为能,因此视其主张为迂阔,远离实际,不予采纳,因此在政治上没有什么成就。他退而讲学、著述,他的学生们记他的言行,成为《孟子》七篇。

  《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也是 先秦杰出的散文著作之一,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散文气势磅礴,感情奔放,富有鼓动性,其文章语言流畅,笔锋犀利,论辩深刻。 《孟子》分为七篇,每篇又分上下两部分。各篇分若干章,以首章中标于篇首的开头数字为题,标题只起区别作用,并不概括全篇内容,这与《论语》类似。全书共261章。它是先秦诸子中文学性较高的著作。宋代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编在一起,称为“四书”。《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2.学生齐读课文,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注意步骤)

  1.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积累文言知识。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通“      ”,义:         )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                      郭:                       )

  委而去之(去:                                       )

  亲戚畔之(亲戚:                                                          )

  池非不深也(池:                                                           )

  (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三里之城(   )            地利不如人和(      )

  环而攻之而不胜(    )

  以天下之所顺(     )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  兵革非不坚利也(    )(4)注意下列加点词: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   )

  (5)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五、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中心论点是                                 。

  文章开篇提出      ,指出     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      与      、     与      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       ,         ”的结论,阐明了“     ”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    ”与“      ”进行对比,自然导出“         ,           ”。

  2.学生依据提示,背诵课文。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练习册。

  《孟子》两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示范朗读,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及重音。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大声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三、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2.小组讨论交流,相互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3.全班分组, 展开课堂竞赛。

  (1)读准下面的字。①畎亩     ②傅说      ③胶鬲       ④行拂    

  (2)注明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曾益其所不能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            ④所以动心忍性            

  (3)一词多义。

  舜发于畎亩之中

  行拂乱其所为        ②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①    入则无法家拂士           死于安乐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③                       ④

  国恒亡                   死即举大名耳

  舜发于畎亩之中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⑤                      ⑥

  发于声                    扶苏以数谏故

  (4)翻译句子。

  ①故天将降 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②人恒过……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第二板块: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

  作者从     、     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        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                        ,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      ,       ,       ”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 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                                          。接着由     说到      ,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

  (2)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     论证、      论证、归纳推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         与          类比,如                 事例罗列,如把        

  与          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第三板块:才华展示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两句。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为天下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

  如事例:1、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

  2、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奋力一蹦跳出来了。将青蛙放入温和的开水中,青蛙乐于呆在其中,温度渐升渐高,青蛙 慢慢适应,最后竟被煮死了。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写照。

  4.学生齐背课文。

  四、总结升华:

  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提示: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悠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五、比较,把握《孟子》散文的逻辑性和文采:

  1.逻辑性——层层深入的论证特色。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短文结构形式“总起——分承——阐述——结论”,体现了作者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 ,使文章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最后归结出全文论点。作者论述的逻辑思路,外化为一种“层进式”结构。

  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明确:这两篇短文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染力,这与孟子善用排比等修辞不无关系。章一“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是双重否定。排比有力;“域民不以……固国不以……威天下不以……”层递排比,更有气势。章二开首列举历史人物,自然用的是并列排比;而“人恒过……”用的则是句式排比。足见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既给文章平添了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两篇短文中名言警句迭出,句式工整.表意蕴藉。闪烁着哲理的光华。

  六、课堂小结:

  《(孟子)两章》,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善于说理,手法多样.论证严密。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今天读写议论文具有多方面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孟子的政治思想对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希望大家悉心体会,思有所悟,学有所获。

  七、布置练习作业

  第三课时                        练习时间:             

  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文学常识填空:1、孟子,名        。       时期        学派的代表人物。

  2、《孟子》是一部记录         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 篇。南宋朱熹将《孟子》、         、         、         并称为“四书”。

  二、解释一词多义:

  道:1、会天大雨,道不通(      )2、得道者多助(    )3、伐无道,诛暴秦(    )

  固: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池: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池非不深也(     )

  三、解释加点词:

  1、环而攻之而不胜(       )(      )2、夫环而攻之(      )3、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4、兵革非不坚利也(      )5、委而去之(       )(        )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7、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8、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

  四、翻译下面句子:

  1、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五、回答问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         ”,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 。

  3、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            。

  4、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

  5、请写出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中心论点是                         。阐述了孟子                                  的人才观。

  2、给加点字注音。畎亩(     ) 傅说(     ) 胶鬲(     ) 法家拂士(     )

  3、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入则无法家拂士 。 困于心衡于虑 。              曾益其所不能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所以动心忍性(      )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空乏其身 (        ) 舜发于畎亩之中(        )苦其心志(          )人恒过(          )

  5、翻译句子: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国恒亡 河曲智叟亡以应

  b. 故天将降大任 于是人也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c.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安能辨我是雄雌 d. 国恒亡 则有去国怀乡

  7、本文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         和         。 (用课文词语回答)

  8、开篇列举的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试具体比较分析。

  9、孟子在选文第①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                        

  请写出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名言?                                              

  10、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篇2

  教学目标:1.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疏通文意,了解并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  2.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逐层论证的写法。 3.初步理解“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肋”的含义,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教学重点 :1.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疏通文意,了解并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  2.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逐层论证的写法。 难   点:对5-9句论证的理解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    从国共两党之间的战争,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群众得天下的结果(例:淮海战役的胜利),从而得出“得人心者得天下”的结论,唤起学生的共识,然后导入本课。 二、了解预习情况后,指名诵读有关注释,简介孟子和《孟子》     孟子: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仁政”“兼爱”“非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三、初读课文、疏通文意:1、指名诵读全文,正音、听课文录音,然后齐诵两遍,。    正音:“夫”,fú,发语词,放在句首,以引起议论。“粟”,sù:谷子,与“栗”,lì区别。“畔”,pàn 。 2.对照书下注释,学生独立思考(同桌间可交流)逐段疏通文句并逐句翻译. 3.教师巡视释疑点拨,重点注意下列词语及句子(一些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 “固国”的“固”,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使国巩固”。 “威天下”的“威”,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 “寡助之至”的“之”动词,作“到”讲 。        “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4.指名串讲课文(一读一译),师生共同订正。        5.齐读课文。四、分析课文 1.学生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试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3)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4段? 2.抽样提问后其他学生补充,教师评价总结。 (参考答案:      1)中心论点即篇首第1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2)2—4句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3句选取攻战的例子从“攻方的角度”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4句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从“守御方的角度”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以上三句,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3)第5—9句的作用是在前两层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5-9句的论证绝非多余的闲笔。 注意下列词语:    “故曰”,在文中起承接作用。“故”一笔概括了上文的论证,“曰”总领发起下文议论 。“君子”即文章中所说“得道者”。     归纳:第5-9句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五、归纳全文。 提问: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句,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5-9句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2、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提问:应该怎样看待孟子的“人和”的主张? 明确: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那个历史时期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六、拓展思考: 有人认为: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对于这种说法你有何想法? 七、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疏通文意,为下文分析打基础。分析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归纳总结课文。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复习巩固。

  板 书 设 计

  第一层:(第1句)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第二层:(第2-4句)用战争中的典型事例具体论证论点,说明人和的重要性。

  第一小层:第2-3句,从攻城方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第二小层:第4句,从守御方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第三层:第(5-9句)进一步论证“人和”的重要性,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教 学 反 思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2.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财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齐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二,资料助读      

  孟子与《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

  委而幸之(离开。今义:往、到)

  亲戚畔之(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今指水塘。)

  (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    三里之城(的)               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

  以天下之所顺(用)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      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4)注意下列加点词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5)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五、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籍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背诵思路。

  2.学生依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六、总结升华

  教师提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人和”得道”,你是如何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课堂发言,写一篇读后感。

  第二课时

  一、导语设计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请走进《孟子•告子下》的选段中去寻找答案。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及重音。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加点词重读)

  3.学生大声读课文。

  三,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2.小组讨论交流,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第一板块:文言知识

  (1)读准下面的字。

  ①畎亩  ②傅说  ③胶鬲  ④行拂

  (2)注明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曾益其所不能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

  ④所以动心忍性

  (3)翻译句子。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第二板块: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2)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第三板块:才华展示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两句。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

  学生课堂竞赛成果展示:

  关于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归纳推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才华展示:

  (1)相关的名句有: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

  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为天下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3.学生齐背课文。

  四、总结升华   

  提问: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悠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五、课堂小结

  《(孟子)两章》,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善于说理,手法多样.论证严密。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今天读写议论文具有多方面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孟子的政治思想对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希望大家悉心体会,思有所悟,学有所获。

  六.置作业

  1.两篇短文中,你更喜欢哪一篇?说说你的理由。

  2.写一篇渎后感。淡谈在物质生活日益丰裕的今天,该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读准字音和节奏;辨析疑难字句,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品味文章语言的音乐美。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自主学习,归纳文言词汇。

  3、情感态度与价值:通过对作品的阅读探究,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启迪学生明白“人才是在艰难的环境中磨炼出来”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语激趣,走近孟子

  请同学们细读材料,并猜猜他是谁?

  材料一:关于他,有个美丽的故事,他的母亲为了让他顺利成才,千方百计寻觅好环境,竟三次搬迁。

  材料二:他生活在战国时代,面对统治者是“疱有肥肉, 厩有肥马”,人民是“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的现象。他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

  材料三:他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亚圣”,提倡“仁政”的治国之道。

  材料四:他的许多精辟言论为人们所传诵,如“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以五十步笑百步”“缘术求鱼”等等。

  二、初读课文,疏通句意

  1、请学生自渎课文《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借助注解和工具书理解文意。

  老师适当点评:本文语句整齐,富有节奏和气势,读时要注意节奏。

  例:哉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2、学生质疑问难,进行生生对话、师生对话。

  3、学生再有感情地自读、齐读课文。

  4、教师范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请学生模仿老师的停顿方法自读课文一遍,跟读录音一遍,然后请几名学生选择认为自己读得最好的语句试读。

  4、疏通文意。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较难,可在学生自译的基础上,老师进行点拨,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老师点评与归纳:(1)发、举:被任用;(2)苦、劳、饿、空乏、动乱、忍:属使动用法,都可用“使……痛苦”的结构来翻译;(3)入、出:“在国内,在国外”;(4)“困于心衡于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属状语后置的倒装,翻译时要注意语言顺序。

  5、请学生再有节奏地齐读一遍,体会文章的音乐美。

  三、研读课文,理解文意

  1、梳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构。

  提出论点¬——用概括性很强的实例证明,再从理论上论证¬——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阐明“人和”的实质。

  2、请学生在通读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后,写出其思路,先小组内交流研究后,各小组推选代表发言。

  讨论后明确:连用六个排比,阐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结论¬——从正反两面论证,说明经受磨炼的好处¬——得出结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请学生根据板书的提示,尝试着背诵课文。

  四、赏读课文,品味语言

  这两篇文章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却仍为人们所赞颂,同学们你又最欣赏它们的哪一方面?

  主要方面:语言上:句式整齐,近似对仗,运用大量排比,读起来不仅琅琅上口,而且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结构上:这两篇文章结构紧凑、严密,浑然一体。

  五、拓展练习

  1、孟子以其酣畅淋漓的论述,阐明了“逆境造就人才”这个道理。请同学们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对这个观点的看法。(学生先思考、交流,后推举代表发言)

  2、请学生找出两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例:畔——叛(背叛)       曾——增(增加)

  衡——横(梗塞,指不顺)   拂——弼(辅佐)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篇5

  18  《孟子》两章

  一、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

  (一)整体感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论,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必要性。文章用层层推理的方法进行论证,开篇即提出论点,接着设例进行论证,再据此阐发引申,层层深入,最后得出断语,逻辑性很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章由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从卑微到显贵的事例,归纳出自己的观点: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必须先在思想、生活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苦甚至痛苦的磨炼。其次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过磨炼的益处,说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进而得出全文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学法引导

  1、加强朗读训练,就本文而言,不仅要学生读准字音,断对句子,还应对文中的排比句进行反复诵读,以体会排比句在议论文中的作用。

  2、正确辨析课文中疑难字、词、句的意义,加深对通假字、古今异义现象的认识,学习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  

  3、找文章关键句(中心句),提高整体理解文章的能力,理解孟子在两篇短文中表明的思想观点。

  4、 两篇短文在写作方法上有许多共同点,可采用比较阅读法阅读。     

  (三)审美鉴赏

  居安思危的警戒美

  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本是战国时期讨论战争胜负问题时提出的观点,而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因而也适用于政治。直到今天,在世界政治的运作中是否合乎道义仍然是处理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的准则。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应在平等的原则下参与国际事务,一切违背该法则的行为必将以失败告终。 “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也常被用来勉励人们要居安思危,增强民族忧患意识。这一条条古训无不闪烁着世世代代中国人民自我警戒、自我奋进的美的光芒。

  (四)重点难点突破

  1、两文分别阐明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你对作者的观点有什么看法?

  [析]设计此题,首先是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其次,就作者在两篇短文中表明的观点,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谈谈自己的看法,既强化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知识的能力。

  [参考答案]:

  《孟子•公孙丑》  主要阐明了孟子认为统治者要“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 《孟子•告子》主要阐明了孟子的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的人才观。看法(略)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章,作者从作战入手,设举了两个战例,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把决定战争胜负的主客观因素归结为哪几个?作者认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饿了解,概括提炼要点信息的能力。

  [参考答案] 作者把决定战争胜负的主客观因素归结为“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三者中,作者认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但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和”,即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章,开头一节共列举了哪些人的事例?这些事例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它们对论证本文的论点起什么作用?

  [析]设计此题,既有利于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也便于深入理解本章作者在选材、构思上的特点。

  [参考答案] 第一节列举了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等六个人的事例。这些人都是由卑微而显贵,经历过艰苦环境磨练的杰出历史人物,意在说明人要成大器,担负治国重任,必须经受磨炼的道理。这六个人的典型事例,为本文要论证的论点提供了典型的事实论据。       

  4、比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则短论,在论证方面的异同。

  [析]此题意在通过比较,理清两则短文的逻辑层次,进一步加深对两篇短论在写法放的特点的理解。

  [参考答案]:

  (1)相同点:两篇短论都运用了类比论证的方法。第一则以战争中的事例作为例证,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第二则从个人事例说起,在得出“困境出人才”这个观点后,转到统治者治国上,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事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不同点:两则短文提出论点的方式不尽相同。第一则短文的论点在文章中间部分点明,然后对论点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和阐述;第二则短文在文章结尾处揭示出论点,不再对论点进行解说。

  在论证结构上,第一则采用了总起——分承——最后总结的结构方式,第二则采用的是先分后总的结构方式。 

  二、自学阶梯评估

  达标训练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             ,中心论点是             。阐述了孟子                                       的政治主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中心论点是             。阐述了孟子                                       的人才观。

  2、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米粟(   ) 亲戚畔(   )之  傅说(   ) 法家拂(   )士     

  3、用“/”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困于心,衡于虑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入则无法家拂士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不同意思:

  池非不深也。古义:              今义:                    

  6、请摘录一个逆境磨炼人才的典型事例。

  能力提高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习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被举用,被选拔

  b.曾益其所不能 曾:同“增”,增加。

  c.衡于虑,而后作 作:发作

  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在外面,指国外。

  2、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 国恒亡                b.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河曲智叟亡以应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c.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d. 国恒亡

  安能辨我是雄雌            则有去国怀乡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

  b.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

  c.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先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

  d.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逆境能成才”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阐述的观点,它表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的道理。那么“顺境也能成才吗?”这是许多学生可能产生的一个疑问。对此,请联系历史或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作简要分析。

  开放探究

  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习题。

  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zǐ指责)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因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

  (选自钱大昕《潜研堂文集》)

  1.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然试易地以外,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作者的观点。

  3.请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填写下面方框。

  4.你怎样看待“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的行为?

  三、资料下载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弟子,是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也是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

  孟子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强调“民贵君轻”、省刑薄赋,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其目的虽在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但在当时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他提出“性善”论,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但也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主张社会分工,却由此导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论点。他的哲学体系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过分强调人的主观精神作用,断言“万物皆备于我”,对后来宋代儒学影响很深。

  孟子为了实现他的政治主张,曾游说齐、魏、滕、宋等国。当时各国诸侯正以攻伐争霸为贤,视孟子的“行仁政”学说为,脱离实际,因而不予采纳。孟子退而讲学著述,其言行的记载,保存在《孟子》一书中。

  《孟子》现存七篇。每篇都以第一句中的两个或三个字作为篇名。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和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宋朝朱熹把《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成为儒家学者初学必读的书籍。

  《孟子》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著。其文气势磅礴,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又长于比喻,用形象化的事物和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的发展影响很大。

  自学阶梯评估

  达标训练

  1、《孟子•公孙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统治者要“施仁政”,“行王道”  《孟子•告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关于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

  2、sù   pàn   yuè   bì

  3、(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4、c

  5、护城河   水池、池塘

  6、略

  能力提高

  1、c 2、b3、(1)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给这样的人。(2)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

  4、c5、略

  开放探究

  1.这样尝试着和别人换一下位置,平心静气地揣度它,我果真没有一点过失吗?或:如果设身处地,平心静气地揣度它,我难道没有一点过失吗?

  2.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或:治学要严谨,不要自以为是。

  3.指出现象→讲述道理 或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4.示例:①这种行为不妥当。对古书没有认真分析研究,不要妄加评论和否定。

  ②对这种行为不能简单肯定或否定。读古书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③这种行为有可取之处。“尽信书不如无书”,要敢于质疑,大胆质疑。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篇6

  教案示例一

  设计思想:

  本文语言简练,句式长短相继,读起来琅琅上口,适合诵读教学。先秦散文,文理俱佳,要了解作者文风,然后披文入理,这样文与理协,理解、识记起来就会容易得多。布置预习:通过各种渠道,查阅有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的故事。

  课时安排:本文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由“战国七雄”导入  对战国中期社会和人民生活状况的介绍,由“诸子百家”导入  对孟子及《孟子》的介绍。

  二、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三、再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轻重音。

  四、齐读课文,读完后教师进行纠偏和诵读指导。

  五、散读课文,结合课下注解以及工具书了解文章大意。

  六、思考讨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教师对于学生讨论中的合理看法要充分肯定,在此基础上,给出自己的看法:从第二、三段看,涉及的主要内容是有关战争方面的。第二段从攻城方的角度写,虽然攻打的是个小城,也选择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但是没有选择有利于进攻的良好的地理形势,所以“不胜”而返,从而强有力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的观点。第三段从守城方的角度写,守城者据守着“高城”“深池”,拥有坚利的兵革、丰盛的米粟,却弃城而逃,显然是因为“地利不如人和”。由上面分析可知,第一段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第二、三段的论点,它也是打仗中要用到的一条很重要的战略战术原则。再看第四段的主要内容,涉及到“封疆”、“固国”、“兵革”、“畔之”、“攻”、“战必胜”,这些都是描写战争的词语,可见本文的主要篇幅都是写有关战争方面的内容,但作者的态度不是鼓吹战争制胜,而是反对不义战争,反对以“兵革之利”威震天下,甚至他认为即使有“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也不一定能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那战争靠什么制胜呢?作者就此自然而然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得道多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由此引申出的结论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使要打,也一定是打胜仗。从这段看,作者只是以战争为例,落脚点是要谈治国之道,具体来说就是“人和之道”,“仁政之道”。由此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以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本文的主旨。

  七、追加思考:本文的论证思路是什么?

  明确:层进式论证。

  八、整理字词及文化常识,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

  一、由六名学生讲故事。

  故事内容: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二、讨论:从这些故事中总结共同的规律。

  明确: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练。

  启发提问:怎样才算艰苦的磨练呢?

  三、初读第二段,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四、学生串讲第二段,教师订正后提问:“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前提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明确:前提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目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五、学习第三段,疏通大意,了解论述层次。

  明确:先举人的例子,从正面说理,谈“犯错”与“改错”的关系,谈“内心忧困、思虑阻塞”与“有所作为”的关系,谈如何让想法为人所知,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接着举国家的例子,从反面说理,谈国家如果没有“内忧”与“外患”就要灭亡,论证“死于安乐”的观点。

  六、比较两篇文章的论证方式。(见“扩展资料”部分)

  七、讨论: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对于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树立什么样的忧患意识。教师总结讨论情况。

  八、整理字词和文化常识,熟读成诵。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篇7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这两章都是短小的议论文。作者抓住论述的中心,以高度概括的语言作扼要的论证,观点鲜明突出,读后发人深思。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这篇短文一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人和”,就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宋朱熹对这一章的注释是:“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清焦循的注释是:“民和为贵,贵于天地,故曰得乎丘民为天子也。”可见这一章不是论战争,而是讲民心向背的,是借战争论述实行“王道”(即“仁政”)的重要性。由此逐层推进,短文先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做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最后由人和推演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完成本文的论证。

  这一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并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短文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本文语句整齐、流畅,一气贯注,有说服力。比如在论证地利不如人和时,作者先用四个并列的否定句,充分铺张防守一方所具备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条件,然后陡然一转,说出失败的结局,使得“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有了很强的说服力。又如在阐述他的“得道者多助”时,作者也是先用了三个否定的排比句,顺理成章地推导出结论;然后又把“多助”和“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这一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说“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有了这样的磨练,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他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这样就把造就人才的主、客观条件都说到了。短文再由个人说到国家,提出“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论断。这是针对国君说的,意思是,如果没有执法严格、直言敢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如果没有邻国的侵扰,国君就会耽于安乐。由此自然导出这一章的中心思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短文开始一连用六个排比,举出事实说明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练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顺此事实,作者连用几个短语得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结论,让人不能不信服。在此基础上,作者又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论证经受磨练的好处,最终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课文中有些名言警句,要能够理解它们的意思,并学习恰当使用,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一段,常常被人们引用,也应要求学生能背,能用。

  二、问题研究

  这两则短文的论证方式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这两则短文都用了类比论证的手法:第一则以战争中的事例作为例证,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第二则从个人事例说起,在得出“困境出人才”这个观点后,转到统治者治国上,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事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两则短文提出论点的方式不尽相同:第一则短文的论点在文章中间部分点明,然后对论点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和阐述;第二则短文在文章结尾处揭示出论点,不再对论点进行解说。

  练习说明

  一、朗读并背诵课文。课文中有不少排比句,读时要注意节奏。

  学好文言文的关键是要多诵读,读出文章的节奏和气势。特别是像本文这样短小严密而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其重要。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3.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二、这两篇短文的论点分别是什么?它们提出、阐述论点的方式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此题意在让学生理清两则短文的逻辑层次,把握它们的论点。

  第一则短文的论点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第二则短文的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它们主要都是针对最高统治者来说。

  这两则短文都用了类比论证的手法:第一则以战争中的情况作为事例,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第二则从个人事例说起,最后归结到统治者治国上。

  两则短文提出论点的方式不尽相同:第一则短文的论点在文章中间部分点明,然后对论点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和阐述;第二则短文在文章结尾处揭示出论点,不再对论点进行解说。

  三、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的意思。

  1.子墨子九距之

  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此题意在让学生掌握这些通假字。

  1.距,通“拒”,抵御,抗拒。

  2.畔,通“叛”,背叛,叛乱。

  3.曾,通“增”,增加。

  4.衡,通“横”,梗塞,不顺。

  5.拂,通“弼”,辅佐。

  四、以两篇短文中你感受最深的语句为话题,发表简单的演讲。

  此题意在培养学生以今天的眼光看待古代文化遗产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意在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的演讲要建立在正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不要为了提出自己的见解而曲解原意。此外,演讲时最好能举一些具体事例,不要空发议论。

  教学建议

  一、孟子的文章逻辑严密而有文采,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直至熟读成诵,这对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语言特色都会大有益处。

  二、初中学生对孟子的思想不可能理解得很透彻,只要就文章能说出一二就可以了,不必做过多延伸。关于本文的论证方法也不必多讲,只要能基本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就行了。水平较高的班级,可以让学生将这两章的论证方法做一点简单的比较,培养学生探讨问题的能力。

  有关资料

  一、作者简介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当时,各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统治者是“庖有肥肉,厩有肥马”;人民是“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面对这样一个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提出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强烈反对不义战争,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孟子向往着历史上尧舜的功绩,他到处游说,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并把这一希望寄托在封建统治者发“仁心”上,力图维护西周的井田制度,从而使天下归顺,达到成就王业,“黎民不饥不寒”的目的。这些都反映着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前代政治家提出的民本思想,对于恢复经济,发展生产,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有一定的作用。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亚圣”。记录他的言论、活动的《孟子》一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7篇,计261章,约3.5万字,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孟子》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具风格,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二、译文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从田野中发迹,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高升,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而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而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三、珠联璧合,相映生辉──《〈孟子〉二章》二章之比较(任聿珍)

  《〈孟子〉二章》之二章,同为孟子的说理散文,自然多有相同之处。但是,此二章之章法迥异,从不同角度显示了孟子说理散文的特点。是故,教学中采用比较法阅读,可以收到珠联璧合、相映生辉的效果。具体说来,可用如下“三读法”教学。

  一读课文,掌握精要,探讨文题与论点的关系。

  此二章的标题,均是编者根据二章的结论语所拟。二章标题字数相等(皆八字),每章标题都是由两个结构相同的短语构成,标题都用对比,观点鲜明。然而,就标题与该文论点的关系而论,二章却又各有千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章主要论证战争胜负的条件取决于人心的向背,突出强调“道”的作用,即人和在战争中的作用。是故,论点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同时,战争的胜负又由统治者是否得道所决定,“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这一番议论之后所得出的结论,是中心论点的深化,故而编者就把这一结论提炼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作为该章的标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章主要强调艰苦奋斗的生活对人的磨砺作用。标题为文章的“眉目”,这里以论点为题,文章自然眉目分明,主旨显豁。

  综上,二章标题并非都是论点,可见与现代语体文中的议论文一样:有的文题即论点,有的文题只是揭示论题。如此差互比较,自然会获得一种参差之美。

  二读课文,分析结构,讨论二章的论证方法。

  此二章篇幅相当(皆由四段组成),但其结构各有特色。章一开篇提出论点之后,即以战争中攻守的得失利弊为论据,有力论证了前文提出的“天时不如地利”和“地利不如人和”的两个分论点。据事论理,论证严密,且层次清楚。最后,在此基础上自然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从而进一步深化了文章主题。显然,章一采用了总起分承、最后总结的结构方式。章二与之则恰恰相反,文章一开始就列举了一系列由卑微到显贵的历史人物为事实论据,然后分析论证,兼之正反对比,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结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显而易见,其结构方法为先分后总,论证方法为归纳推理法。可见,二章章法参差多变而析理透辟,议论参通,殊途而同归。

  三读课文,寻找修辞,体会孟文的语言特色。

  孟子这二章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召力,这与孟子其人善用排比等修辞格不无关系。章一“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是双重否定,排比有力;“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层递排比,更有气势。章二开首列举历史人物,自然用的是主谓句并列排比;而“人恒过……”用的则是句式排比。足见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既给文章平添了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当然,《〈孟子〉二章》除了巧妙运用大量排比句式之外,对比、对偶和顶针等修辞配合运用,也为文章增色不少,此不一一赘举。

  综上,从课文《〈孟子〉二章》之“一斑”,即可“窥”出孟子说理散文之“全豹”: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善于说理,手法多样,论证严密,等等。无疑,孟子说理散文的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今天读写议论文同样具有多方面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简析(赵怀兵)

  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二三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三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到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版权归本站或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学习欣赏,任何人不得私自转载!※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篇8

  语文新课程资源网——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的资源仓库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译文)

  舜从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工作中被举用,胶鬲从贩卖鱼盐的工作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为相,孙叔敖从海边被举用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中被举用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人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这一切表现到脸色上,抒发到言语中,然后才被人了解。在一个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便经常导致灭亡。

  这就可以说明,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鲜鱼,是我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想要的东西。(如果)两样东西不能一齐得到,(只好)放弃鲜鱼而要熊掌。生命,也是我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生命和正义不能够同时得到,(只好)牺牲生命来保住正义。生命本是我喜欢的,(可我)喜欢的东西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肯干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本是我厌恶的,(可我)厌恶的东西还有比死亡更厉害的,所以(遇到)灾祸也不躲避呀。如果人们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一切保住生命的手段,哪有不采用的呢?如果人们厌恶的没有比死亡更厉害的,那么,一切可以避开祸患的事情,哪有不采用的呢?靠某种不义的手段就可以苟全生命,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靠某种不义的门道就可以避免祸患,有的人却不肯去干。这样看来,喜欢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厌恶的有比死亡更厉害的东西,不仅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精神,每个人都有这种精神,不过有道德的人能够最终不丧失掉罢了。

  一碗米饭,一盅肉汤,得到这些就能活下去,得不到便饿死。(可是)恶声恶气地递给人家,(就是)过路的(饿汉)都不会接受;踩踏过才给人家,讨饭的叫化子也不屑看它一眼。

  有人对优厚的俸禄却不区别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它。那优厚的俸禄对于我有什么好处呢?(只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我所认识的贫困的人感激我吗?过去宁愿送命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去做这种事;过去宁可送命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为了妻妾的侍奉却去做这种事;过去宁可送命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为了所认识的贫困的人感激自己却去做这种事:这种不符合礼义的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他的本性。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篇9

  18 《孟子》两章

  从容说课

  《(孟子)两章》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主旨十分明确,突出强调“人和”的重要性,“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具体地说,就是阐明战争的胜败主要取决于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取决于统治者是否“得道”。从战争谈起,最终归结到如何治国平天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说明人只有经过艰苦的磨炼,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成就大事,井由此引申,从正反两方面说明经受磨炼的益处,最后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由造就人才类推到治国的道理,显得水到渠成。

  教学两篇短文,应在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孟子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排比、对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全面认识《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学习文言文,重在古今对读,赋予经典作品以新的内涵,体现文化传承的特点。基于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课堂教学应以诵读法为主,辅之以讨论点拨法、比较法、竞赛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朗读、译读、思读、背读、延读、品读,最终实现美读,让琅琅书声伴随整个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学习文言文的关键是诵读。特别是像《孟子》这样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其重要。可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讨论点拨法

  3.竞赛法

  4.比较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教学磁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师生共同研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积累文言文相关知识,把握文意,理清说理思路,把握说理方法,品味语言:延伸拓展,深化对文章观点的理解。

  [教学步骤 ]

  一、导语 设计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财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齐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二,资料助读

  孟子与《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

  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

  委而幸之(离开。今义:往、到)

  亲戚畔之(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今指水塘。)

  (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    三里之城(的)               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

  以天下之所顺(用)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      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4)注意下列加点词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5)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五、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籍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背诵思路。

  2.学生依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六、总结升华

  教师提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人和”得道”,你是如何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讨论。

  生1:我觉得“人和”就是拉帮结派,君不见,人世间,团团成伙好办事。

  生2:日本某些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这句古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3:孟子的这一主张,强调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远见卓识。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这就使他的观点不可避免地带有了时代的局限性。

  生4:我觉得,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的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美伊战争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吗?

  生5:强权只能横行一时,绝不可能横行一世。世界的政治格局发展到今天,虽然欧美发达国家相对来说仍然处于支配地位,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大国的霸权地位已处在江河日下的境地。在世界政治的运作中是否合乎道义正在成为处理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的准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将会成为21世纪支配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观念。  

  生6:在当今社会,什么是合乎“道义”的?什么是不合乎“道义”的呢?

  教师明确,也许可以这样回答;第一,合乎国家与国家平等的原则,也就是说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应在平等的原则下参与国际事务,第二,有利于维护和平共处,这是鉴于20世纪的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维护和平,避免战争,对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中国儒家的思想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受到我们的重视。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课堂发言,写一篇读后感。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生自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自读,帮助学生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延伸拓展、总结升华:比较阅读,把握《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

  [教学步骤 ]

  一、导语 设计

  设计(一)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请走进《孟子·告子下》的选段中去寻找答案。

  设计(二)

  美国阿拉斯加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内原是鹿与狼共存的,为保护鹿不被狼吃掉,人们赶走了狼。不料,在“和平安宁”环境中的鹿,优哉游哉,不再狂奔快跑了,体质明显下降,不久便有许多鹿病死了。人们只得再把狼“请”回来,不久鹿群又生机焕发充满活力了。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学生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师板书文题。)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及重音。

  多媒体显示: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加点词重读)

  3.学生大声读课文。

  三,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2.小组讨论交流,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3.全班分为两组,展开课堂竞赛,每道题单数题一组回答,双数题二组回答。每小题赋5分。以积分多少分出胜负。

  多媒体显示:

  第一板块:文言知识

  (1)读准下面的字。

  ①畎亩  ②傅说  ③胶鬲  ④行拂

  (2)注明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曾益其所不能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

  ④所以动心忍性

  (3)一词多义。

  舜发于畎亩之中

  行拂乱其所为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①                         ②   死于安乐

  入则无法家拂士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③                         ④

  国恒亡                      死即举大名耳

  舜发于畎亩之中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⑤                         ⑥

  发于声                     扶苏以数谏故

  (4)翻译句子。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第二板块: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2)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第三板块:才华展示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两句。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

  学生课堂竞赛成果展示:

  关于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归纳推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才华展示:

  (1)相关的名句有: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

  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为天下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2)相关的事例有: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奋力一蹦跳出来了。将青蛙放入温和的开水中,青蛙乐于呆在其中,温度渐升渐高,青蛙慢慢适应,最后竟被煮死了。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写照。

  畅销一时的书《谁动了我的奶酪》也在诠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

  4.教师综合评判,分出优胜组,全班鼓掌祝贺。

  5.学生齐背课文。

  四、总结升华

  提问: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学生讨论。

  成果展示:

  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悠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五、比较阅读,把握《孟子》散文的逻辑性和文采

  1.逻辑性——层层深入的论证特色。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短文结构形式“总起——分承——阐述——结论”,体现了作者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使文章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最后归结出全文论点。作者论述的逻辑思路,外化为一种“层进式”结构。

  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明确:这两篇短文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染力,这与孟子善用排比等修辞不无关系。章一“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是双重否定。排比有力;“域民不以……固国不以……威天下不以……”层递排比,更有气势。章二开首列举历史人物,自然用的是并列排比;而“人恒过……”用的则是句式排比。足见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既给文章平添了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两篇短文中名言警句迭出,句式工整.表意蕴藉。闪烁着哲理的光华。

  六、课堂小结

  《(孟子)两章》,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善于说理,手法多样.论证严密。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今天读写议论文具有多方面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孟子的政治思想对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希望大家悉心体会,思有所悟,学有所获。

  七、布置作业 

  1.两篇短文中,你更喜欢哪一篇?说说你的理由。

  2.写一篇渎后感。淡谈在物质生活日益丰裕的今天,该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板书设计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篇10

  【经典案例】

  [教学目标 ]

  1.学习两篇短论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及条分缕析、环环相扣的论说语言特色。

  2.了解并掌握课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学习课文中的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

  3.正确理解并认识“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并从中得到应有的教益——人才要在艰苦中造就。

  [难点、重点分析]

  《孟子二章》难句解析

  1.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分析:(1)单句里的判断句。“是”是判断词,不能说是指示代词。“是”跟“非”相对,“非”作“不是”讲,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偏正词组,下文有“城非不高也”。如果把“是”看成指示代词,可以通,但是不对,因为不能解释“是”跟“非”相对持的现象:“‘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主语的基本结构是转折复句,“而”是转折连词,“然”复指它前面的一长段话,亦即复指一个假设复句。“然而”不是转折连词。清朝袁仁林《虚字说》:“‘然’为实然,语势缓,……而‘连’字直转也。”“然”指一种情况,无主句;“不胜”的主语因泛指省;“者”可以看成表停顿的助词,也可以说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逗号。又,“夫”或说是发语词,没有意义,或说同“彼”,作“那”讲。

  (2)“如”,一般作“似”讲,但这里不是,“不如”就是“及不上”。

  译文:“包围着进攻它,就一定得到天时的条件了,是这个条件却又不能取胜,就是天时不及地利啊。”焦循《孟子正义》说“环”即《周礼》“巫环”之“环”,用卜筮来主持冲锋陷阵的人。

  2.兵革非不坚利也。

  分析:这是一种“合叙”句。一般的两个主语共两个谓语的句子如“衣冠整洁”,即可以说成“衣冠皆整洁”,又可以说成“衣整洁,冠整洁”、“衣冠整,衣冠洁”、“衣整冠洁”、“衣洁冠整”等,这说明这种句型只有一套语法关系。“兵革非不坚利也”不能这样,它有两套语法关系,亦即有两个主谓结构,句子成分的有关词儿的说明与被说明之间的搭配并非任意的,而是受着严格制约的。“例如“兵”只跟“利”构成主谓关系,不能跟“坚”构成主谓关系;“革”只能跟“坚”构成主谓关系,不能跟“利”构成主谓关系。这是形式上的一套主谓关系、实质上的两套主谓关系。以本句而论,不说“兵革非不利坚也”,而说“兵革非不坚利也”,“合叙”中又有错综变化,可算难中之难。又如:“衣食饥寒者,慈父之道也。”(《盐铁论·忧边》)其实是“衣寒食饥者……”。没有错综变化只是合叙的。例如:“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墨子·兼爱中》)意思是:“君不惠,臣不忠,父不慈,子不孝。”

  3.①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②故君子有不战,||,③战|④必胜矣。

  分析:(1)这句的基本结构是因果复句。第一部分的主语因泛指省略。“天下之所顺”、“亲戚之所畔”都不是主谓词组,而是偏正词组,两个“之”字的作用在于联系定语和以“所”字结构作成的中心语。介词结构“以天下之所顺”是方式状语,一般可以不在它后面加上逗号,现在加上,为的是强调状语。正句又是转折复句,转折复句的正句又是假设复句或者假设复句的紧缩形式。

  (2)“畔”,《课本》注“同‘叛’”。据王力先生的看法,此说未当。应该说“畔”在这里等于“叛”,后来写成“叛”。《孟子》不见“叛”,“畔”共出现了6次;《论语》也不见“叛”,“畔”共出现了4次,如:“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公山弗扰以费畔”(《阳货》)等。从《论语》《孟子》来看,可以依照王先生的说法。但还有另外的语言现象:《尚书》“畔”“叛”并见,各出现了一次。如:“时义和颠复厥德,沈乱于酒,畔官离次。”(《胤征》)“武王崩,三监及淮夷叛。”(《大诰序》)历来传说是由于孔子编成今文尚书,今文尚书至少不迟于《论语》,当然比《孟子》早得多。这样看来,说“亲戚畔之”的“畔”同“叛”还是可以的。“亲戚”基本义是“亲人”“亲属”。“戚”就是“亲”,同义并列。《尚书·金滕》:“周公日:‘未可以戚我先王。’”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亲戚”有时候指父母;如:“亲戚妻子,质也。”(《韩非子·八经》)“其亲戚死,其肉而弃,然后埋其骨,乃成为孝子。”(《列子·汤问》)。有时候指“家里人”,如:“曹人闻之,率其亲戚而保釐负羁之间者七百余家。”(《韩非子·十过》)“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时候指“内族、外族的亲人”,《礼记·曲礼上》:“兄弟亲戚称其慈也。”孔颖达疏:“亲指族内,戚言族外。”《史记》有“外戚世家”。本句“亲戚畔之”,“亲戚”既可以指“父母”,也可以指“家里人”,还可以指“内亲外戚”,现代汉语里“亲戚”只指“族外姻戚”,词义转移了。因此,杨伯峻《孟子译注》把“攻亲戚之所畔”译成“攻打亲戚都反对的人”,似

  屑未确。“君子”,这里指“贤明的君主”。“有”,存在动词;一说音义同“或”。《尚书·微子》:“殷其弗或乱正四方。”《史记·宋世家》“或”作“有”。(孟子·公孙丑下》:“夫既或治之,予何言哉?”赵歧注:“既,已也,或,有也。”从音理看,“有”“或”同在“匣”纽;“有”在“之”部,“或”在“职”部,“之”“职”对转。

  译文:“拿天下都顺从的力量去进攻连亲属都反对的人,因此,贤明的君主有不打仗的时候(或者“或许不打仗”),(但是,如果)打仗,就一定获胜了。”

  4.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②必先苦其心志,③劳其筋骨,④饿其体肤,⑤空乏其身,⑥行拂乱其所为,⑦所以动心忍性,⑧曾益其所不能。

  分析:(1)这句的基本结构是时间修饰复句。第①分句是时间偏句,其他的都是正句。时间偏句表示了它是正句所发生的时间背景,它的真正作用等于时间状语,只是结构上不是词组而是分句;相同的用法如:“与人辩论,事理必尽,必伸其意。”(《刘叟墓谒》)表示时间修饰的分句,文言里更多的是用“……之……也”,如“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五人墓碑记》)正句又是连贯复句。“所以”是介词结构,相当于“以此”,“所”指第②分句到第⑥分句的内容。清朝张文炳《虚字注释》:“‘所以’,顺上指原之辞,犹云唯其如此,所以如此。”连贯复句的第一部分又是并列复句,前一部分讲肉体受折磨,后一部分讲行为有拂乱,讲肉体受折磨的又是四个并列复句。连贯复句的第二大部分又是并列复句。

  (2)苦,本义是有苦味的草,引申为“辛苦”的意思,“苦”跟“劳”同义,《鸿门宴》有“劳苦而功高如此”。“体”与“身”也是同义词。乱,《说文》:“不治也。”从丝的不治引申为行动的不治。为,甲骨文像手牵大象,引申为“做”,“所以”想达到的。“苦”、“劳”、“饿”、“空乏”、“拂乱”和“动”、“忍”都增加使动用法,其中有动词也有形容词。陈承泽《国文法草创》“活用之实例”一节提到:“致动(按:即“使动”)主由动字转来……象字(按:即形容词)之为致动……理论上固属后起。盖动字中他动字之为致动,往往易生歧误。”比方“忍性”,赵歧注为“坚忍其性”就不大好懂。按:性,音义同“心”,为了有错综变化才用上“性”。忍,不是“坚忍”。《说文》:“能也。”能本熊属,引申为“大胆”为“敢”,“忍性”就是壮大胆量;又如:“白刃在前,斧 钣在后,而却走不能死也,非其士民不能死也,上不能敌也。”(《韩非子·初见秦》)“不能死”是“不敢死拼”。请参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忍能对面为盗贼”一句的说明。“曾”字也就是“增”。益,本义是水漫出,后来引申为“增加”。赵歧注:“曾益其所不能,增益其素所以不能行之者也。”杨伯峻先生《孟子译注》译本句为“增加他的能力”。赵注、杨译都有可商之处,因为赵注至少是不明确;杨译原文“其所不能”也是跟译文“他的能力”搭配不拢。或认为“其所不能”是“曾益”的对象补语,它的前面可以加上介词“于”。

  译文:“因此,上天将要把重任落到这些人身上(的时候),一定要使他们心神苦恼,筋骨劳动,肌肤消瘦,身体困乏,行动(的结果)违背他所想达到的目的;凭着以上处境,就可以使他们心神震动,胆量壮大,从而对以前不敢做的事儿有所促进。”

  5,①人恒过,∥②然后能改;③困于心,④衡于虑,|||⑤而后作;|⑥徵于色,|||⑦发于声,|||⑧而后喻。

  分析:(1)并列复句。分号隔开三部分,三部分都是连贯复句。第①分句以下各分句的主语都因承第①分句的“人”而省略,第二、第三两个连贯复句的第一部分各又是并列复句。“而后”是连词,表示先后相连,意思跟“然后”不同,“然后”是“这样以后”。或说“而”表音节停顿,“后”是“以后”。

  (2)几个“于”都是介引表处所的宾语的介词,“于……”这种介词结构一般是在动词后面,只在近代文言里有偶尔在动词前面的。现代汉语里表处所的介词结构既可以在动词前面,也可以在动词后面,大体说来后面的比前面的地位更重要些。

  (3)困,本义是树木被四壁围着,引申为“围困”,又引申为“困惑”。衡,音借为“横”,赵歧注:“衡,横也,横塞其虑于胸臆之中。”不说音借,把“衡”作“衡量”讲,也通。作,《说文》:“起也。”就是“起立”。又,(尔雅·释言》:“作,为也。”或者说“作”当“创造”讲。喻,明白;同样的用法如:“故作书以喻意。”(《淮南予,修务》)

  (4)上古文言单音词为主,把这些单音词译成现代汉语,选用哪个词儿就得看语言环境,从语言的内容和形式看,有的是古今一致的,如“过”、“改”、“心”;有的只是作为一个语素,如“困(苦)”、“虑(思虑)”、“色(面色)”、“徵(表现)”。翻译时,不断地作古今词语内容和形式的比较和分析,能加深对词语的理解,从而能作准确的翻译。

  译文:“人们常常做错了事,这才能得到改正;心意困惑,思虑阻塞,这才能振奋有为;表现在脸色上,发泄在言论中,这才能有所领悟。”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孟子的话富于辩证思想。

  6.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分析:(1)单句。谓语是主谓词组。就主语跟谓语的逻辑关系来说,又具有条件和结果的关系。“者”字结构中有个很长的附加部分,它的内部结构是并列复句,并列复句的两部分各又是假设复句。假设复句各个分句的主语意思上是中心语“者”,不妨认为“者”代替“君主”一类人物。但结构上不能简单地说“者”可以移到前面作主语。

  (2)拂,古音读“弼”,“拂”在“滂”纽“物”部,“弼”在“并”纽“物”部,“滂”“并”旁纽。弼,本义是矫正弓弩的工具,引申义是纠正或者辅佐,《说文》:“弼,辅也。”《尔雅·释诂》:“弼,浦也。”当是引申义而非本义。其实“拂”就是“弗”,也就是“弼”,原是矫正弓形的工具。两个“则”是转折副词,作“却”讲。赵歧注本句大意:“‘入’谓国内也,无法度大臣之家辅弼之士;‘出’谓国外也,无敌国可难,无外患可忧,则凡庸之君骄慢荒怠,国常以此亡也。”

  译文:“内部没有执掌法度的大家和辅佐君主的能手,外部没有可以抗衡的力量,没有外患,国家就经常处于走向灭亡的困境。”

  7.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分析:(1)然后,这样而后,是表示“有待而然”,它前面的是个条件,后面的是结果;又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雕也。”(《论语·子罕》)“然后”、“而后”跟“则”相比,前者是必然条件;后者却可以是单纯的承接;如:“至家则君笑而立于门。”(《林觉民传》)包孕句。主语因泛指而省略。“知”的宾语的并列复句,它们的主语也因泛指而省略。

  (2)“生”、“死”都是不及物动词增加使动用法,后面可以补上代词“之”。“于”是介词,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在”,译成现代汉语,介词结构或者在动词前面,或者在动词后面。

  译文:“这样,就能够知道在忧患中可以使人生存,在安乐中可以使人死亡。”这句话也含有很深的哲理,它能激发人们自强不息,战斗不已。

  [教学过程 设计]

  (一)导入  新课。

  教师: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继承孔子的学说,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提出人与人之间要相亲相爱,君王要“与民同乐”,他希望人们能安居乐业,生活有保障。孟子非常重视教育,他指出环境对人的思想意识影响极大,“富岁,子弟多赖(懒)”,同时也强调人的主观努力的决定性作用,“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在教育方面的思想、主张,有不少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孟子的文章自成风格,其文思想深刻,说理透彻,气势充沛,开合自如,长于论辩,有很强的说服力。

  我们学习这两篇文章,先要懂得词义、句意,在此基础上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认识文章的论述特点。

  (二)朗读课文。

  1.先叫一名学生朗读课文。朗读毕,酌情讲评。注意字音:“粟”(sù)“畔”(qàn,通假“叛”)

  2.再让全班同学齐读课文。齐读前提出“这篇主要谈的是哪方面的问题”,这个问题让同学在读中思考,读毕让同学作答,暂不作结。

  (三)讲解课文。

  第1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词语。

  天时:指气候、时机;时,季节。地利:指出河险要,城池坚固;利,利益,功用。人和:指齐心协力,能得民心;和,和顺,谐和。

  2.内容。

  提问:开篇这两句谈的是什么问题?提出什么看法?

  讲解:这两句谈的是战争中的攻守问题,提出具备什么条件才最有利于攻守,那就是具备“人和”这个条件才最有利于攻守。这两句揭示本篇的中心论点。

  第2段“三里(1)之城,七里之郭,环(1)而攻(2)之(2)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1.词语。

  (1)之:的。城:内城。郭:外城。环:围绕,包围。(1)而:连词,前后是承接关系。(2)之:代“三里之城,七里之郭”。(2)而:但是,却。夫(fu):助词,用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必:一定。者:指“得天时”这种情况。矣:语气助词,表肯定。然而:虽然这样,但是。是:这。也:表判断。

  2.内容。

  提问:本段内容谈什么?和上段有什么联系?

  讲解:本段是设例(攻之而不胜)说明“天时不如地利”,论证中心论点的前半部分内容。

  第3段“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1.词语。

  非:不是。也:表判断。池:护城河。兵:兵器。革:皮革,指甲胄。坚:坚固。利:锋利,锐利。粟:粮食。委:放弃。而:连词,前后是承接关系。去:离开,逃走。之:代这座城池。

  2.内容。

  提问:本段内容谈什么?和前面有什么联系?

  讲解:本段是设例(弃城逃走)说明“地利不如人和”,论证中心论点的后半部分内容。

  第4段“(1)故曰:域民不(1)以封疆(1)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2)之至,亲戚(3)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2)以天下(4)之(1)所顺,攻亲戚之(2)所畔,(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词语、句子。

  (1)(2)故:因此,所以。域:居住,这里是使动用法,意为让(使)……居住。(1)以:凭借,依靠。封疆:疆界;封,疆界。(1)之:的。固:稳固,这里是使动用法,意为使……稳固。险:险要。威:震慑。道:治国之道(指施行仁政)。者:的,的人。失道:无道,违背道义;失,放弃。寡:少。(2)之,到。至:极点。亲戚:内外亲属。畔:通假“叛”。(3)之:代失道者。顺:顺从,归附。(2)以:用,拿。(4)之:助词。(1)所:表动词所涉及的对象,这里指归附的力量。(2)所:这里指众叛亲离者。“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此句意为“因此,仁德之君不战则已,战就一定取胜”;君子,对统治者和有才德之人的通称;必:一定;矣:表肯定。

  2.内容。

  提问:本段内容谈什么?揭示出文章的什么主旨?

  讲解:本段深入阐明为什么“人和”是最有利于“战”的条件。本段通过对比揭示出全篇的主旨——“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全文的内容

  提问一:孟子在文中提出“人和”是决定胜败的最重要的条件,其原因何在?

  讲解:“人和”才能得到多方面的帮助,帮助越多,力量越大,战斗力越强,胜利自然在握,失去“人和”,众叛亲离,哪还有什么力量,哪还有什么战斗力,失败是必然的。

  提问二:本篇主要是谈战争呢,还是谈政治呢?

  讲解:本篇主要是谈政治,是借战争谈政治。孟子借谈战争的取胜条件以阐明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得道”),这样才能“多助”,众人才会归顺,而“天下顺之”,“战必胜矣”,国家才能治理好。

  论证特点

  提问:本篇在论证方面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讲解:本篇论证的主要特点是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分别设例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后再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

  (四)导入  新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引导学生讨论孟子的政治主张,指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是反映孟子个人修养、对人生态度的代表作。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下》。

  (五)指导预习。

  1.阅读有关“提示”。

  2.依据书下注释,大致了解本文所讲的意思。

  (六)讲析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正音。

  畎亩(quǎn) 傅说(yuè) 胶鬲(gé)

  拂土(bì):同“弼” 空乏(kōng)

  2.指名依据书下注释,试译第1段。重点讲清“发”、“举”等动词的意义。

  发:起,被起用。 举:被举用,选拔。

  明确:“发”与“举”意义不尽相同。“发”与“举”既表现了人物由低微向显贵转换的过程,又暗示了人物身分。“舜”为君,是圣人,他的成功,固然与“尧”的赏识有关,但主要的还是他自身的才干与努力的结果,故曰“发”;傅说等人有的是臣,有的是贤人、平民,他们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主要还取决于明主的知遇,故曰“举”。

  3.师生共同校正、释疑。

  4.讨论第1段。

  (1)第1段文字中,作者一共列举了几个人物?

  明确:六位。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

  (2)这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明确:这六个人出身都卑微。(种田、筑墙的、贩卖鱼盐的、犯人、隐居者、奴隶),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

  (3)作者列举这六个人有什么作用?

  明确:为下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著名论断作铺垫。

  5.讨论第2段。

  (1)讲析重点词语及句子

  故:承接上文,引起下文。“所以……”

  是:指示代词,这。

  苦、劳、饿、空乏:原来都是形容词,课文中均用为动词。(注意:对初中生不可出现“使动”这一概念)

  拂:违背、受阻挠。

  乱:动词,扰。(注意:读“行拂乱其所为”一句时,可以在“行拂”后稍作停顿。)

  所以:介词,课文中的“所以”可译为“之所以……的原因”

  曾:与“增”通假。

  (2)指名试译第2段,师生订正。

  (3)明确:第2段与第1段的关系:第1段列举六个特殊的事例,推断归纳出第2段带有普遍性的结论:又通过后面的结论,论证前面所举六个人之所以在事业上能获得成功的原因:艰险的环境,给人以困苦、饥饿、贫困、疲乏、忧虑,然而,也正由于经受了这些磨难,坚定、振奋了人们的意志,使人们在迎战困难、谋求生存的过程中不断增长了才干。(可以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例,阐述“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无好男”的道理)

  6.讨论第3段。

  本节难度较大,可由教师逐句串讲。

  (1)重点弄清下列词语及句子

  恒:常常。 过:过错。这里用作动词,犯错误。

  然后:这样以后。然,代词,这样,指有过失。

  衡:与“横”通假,梗塞,不顺利。

  征:观察到,检验。

  入则无法家拂士:在国内如果没有善于法的世臣和善于辅佐的贤士的规劝讽谏。拂,匡正过失。

  (2)这一段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明确:论述了人常常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国家常常没有忧患,则往往会遭至灭亡。即精神上的溃灭必然会导致物质上的灭亡。在论证方法上则运用正反论证,一反一正,为推断出中心论点打下基础。

  7.讨论第4段。

  明确:最后一段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常处忧患,多受磨难,可以促使人奋发图强,从而得“生”;耽于安乐,庸庸碌碌,可以使人腐败、堕落,从而得“死”。人生是如此,国家的兴盛衰败亦是如此。

  (七)归纳全文。

  1.讨论论证方法。

  明确:本文的论证方法,主要是由个别到一般,最后推断出中心论点。即特殊论据——般论据——中心论点。

  2.讨论写作手法。

  明确:在论证上采用正反论证,一是一异,相辅相成地说明同一哲理的两个方面;其次,全文善用排比句,对于同一论题,多角度多层次地加以阐述,行文如江河直下,一泻千里,使文章富有气势。

  (八)练习。

  1.完成“理解·积累”三、四。

  2.补充作业 。

  (1)解释句子中加点的字:(括号中为答案)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代词,这个)人也,必先苦(困苦)其心志,劳(劳损)其筋骨,饿(饥饿)其体肤,空乏(资源缺乏)其身……

  ②困(苦)于心,衡(同“横”,梗塞)于虑,而后作(奋起);征(观察到,检验)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明白)。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篇11

  教案示例一

  设计思想:

  本文语言简练,句式长短相继,读起来琅琅上口,适合诵读教学。先秦散文,文理俱佳,要了解作者文风,然后披文入理,这样文与理协,理解、识记起来就会容易得多。布置预习:通过各种渠道,查阅有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的故事。

  课时安排:本文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战国七雄”导入  对战国中期社会和人民生活状况的介绍,由“诸子百家”导入  对孟子及《孟子》的介绍。

  二、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三、再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轻重音。

  四、齐读课文,读完后教师进行纠偏和诵读指导。

  五、散读课文,结合课下注解以及工具书了解文章大意。

  六、思考讨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教师对于学生讨论中的合理看法要充分肯定,在此基础上,给出自己的看法:从第二、三段看,涉及的主要内容是有关战争方面的。第二段从攻城方的角度写,虽然攻打的是个小城,也选择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但是没有选择有利于进攻的良好的地理形势,所以“不胜”而返,从而强有力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的观点。第三段从守城方的角度写,守城者据守着“高城”“深池”,拥有坚利的兵革、丰盛的米粟,却弃城而逃,显然是因为“地利不如人和”。由上面分析可知,第一段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第二、三段的论点,它也是打仗中要用到的一条很重要的战略战术原则。再看第四段的主要内容,涉及到“封疆”、“固国”、“兵革”、“畔之”、“攻”、“战必胜”,这些都是描写战争的词语,可见本文的主要篇幅都是写有关战争方面的内容,但作者的态度不是鼓吹战争制胜,而是反对不义战争,反对以“兵革之利”威震天下,甚至他认为即使有“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也不一定能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那战争靠什么制胜呢?作者就此自然而然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得道多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由此引申出的结论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使要打,也一定是打胜仗。从这段看,作者只是以战争为例,落脚点是要谈治国之道,具体来说就是“人和之道”,“仁政之道”。由此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以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本文的主旨。

  七、追加思考:本文的论证思路是什么?

  明确:层进式论证。

  八、整理字词及文化常识,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

  一、由六名学生讲故事。

  故事内容: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二、讨论:从这些故事中总结共同的规律。

  明确: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练。

  启发提问:怎样才算艰苦的磨练呢?

  三、初读第二段,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四、学生串讲第二段,教师订正后提问:“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前提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明确:前提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目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五、学习第三段,疏通大意,了解论述层次。

  明确:先举人的例子,从正面说理,谈“犯错”与“改错”的关系,谈“内心忧困、思虑阻塞”与“有所作为”的关系,谈如何让想法为人所知,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接着举国家的例子,从反面说理,谈国家如果没有“内忧”与“外患”就要灭亡,论证“死于安乐”的观点。

  六、比较两篇文章的论证方式。(见“扩展资料”部分)

  七、讨论: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对于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树立什么样的忧患意识。教师总结讨论情况。

  八、整理字词和文化常识,熟读成诵。

  教案示例二

  重难点分析:

  1.辨析疑难字、词不达意、句意,是本文学习的一个重点,可以放手让学生在自学中,发现问题,互相讨论后,教师精要讲解的方法学习。

  2.理解蕴含在两文中的作者的观点,是学习本文的又一重点,教师应通过设计带有启发性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分析、讨论来解决。

  3.两篇短文都采用“逐层深入论证”的结构,这是学习本文的一个难点,因此,要从浅入手,在学生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先分清层次,能概括出层意,再进而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这一结构特点。

  4.“逆境能成才”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阐述的观点,它表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的道理。那么“顺境也能成才吗?”这是许多学生可能产生的一个疑问。对此,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历史,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或者引导学生分析“成才”与外在环境的关系,从而澄清学生认识。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疏通第一章大意,理解寓含其中的作者的观点,学生畅谈各自看法,以加深理解。

  二、整体感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标题是后来的编者加的。此标题从内容上高度概括了本文的中心意即:凡讲仁义,行仁政的,就会得到广泛的支持与拥护;反之,就孤立,就会只有极少数人的支持与拥护。孟子生活在各诸侯国互相攻伐,社会骚乱的战国时代。因此,他提出“施仁政”,“行王道”的主张,反对武力兼并,这篇短论很能代表他的主张。

  三、教学过程

  1.让学生介绍查找到的孟子及《孟子》的常识的资料,讲述摘录的逆境造就人才的事例。

  2.鼓励学生充分朗读,自学,发现问题,质疑,讨论。

  结合课后练习一,要求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注意节奏鲜明,如“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读排比句尤其要注意节奏鲜明,读出气势来。孟子自称善养浩然之气,他是很讲究文章的气势的。朗读时还要通过语调的变化,突出文章的关键句、中心句。

  老师可先范读,再指名读、小组齐读或全班朗读,让教室里充满学生的琅琅书声。

  3.投影习题,检测自学效果。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句是(  )

  A.夫/环而攻之。  B.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下列句子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米粟非不多也

  (3)解释下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池非不深也。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4.讨论问题

  (1)本文作者从作战入手,设举了两个战例,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把决定战争胜负的客观因素归结为哪几个?作者认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2)本文借论战,深入阐述了怎样的政治主张?这一主张是如何逐层推进论证的?

  (3)画出第3、4节中的排比句,诵读体会,议论文说理运用排比句式的表达作用。

  练习:请你紧扣强调“青少年时期要努力学习”这一内容写一组排比句,加深体会。

  四、总结、扩展

  这篇短论着重阐述了孟子关于统治者要“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论证逐层深入,令人信服。排比句式,更增强了语句的气势。

  为达到教育的目的,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简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原因,使其懂得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重要性。

  五、布置作业 

  1.整理课堂笔记,分类整理通假字、古今异义字。

  2.背诵文章。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比照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懂得逆境能造就人才的道理,并加深对逐层深入论证方法的理解。

  二、整体感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章选自《孟子·告子》,文题同样是编者所加,该标题也恰好概括了本章的中心意思——忧患激励人奋起,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即逆境能成才。表明了孟子关于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的观点。文章摆事实,讲道理,举例典型,观点与材料紧密结合,说理透彻,令人信服。

  三、教学过程

  1.指导朗读。听录音范读,学生跟读,自由诵读。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傅说  忍性  法家拂士  曾益

  (2)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①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2.发动学生借助工具书自学,疏通文意。着重强调通假字及用法特殊的字。重要的语句有: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讨论问题,深入理解本文中心及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

  (1)本文共列举了哪些人的事例?这些事例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第一节列举六个由卑微而显贵的杰出历史人物的事例,意在说明人要成大器,担负治国重任,必须经受磨炼。

  (2)例证以外,本文还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说明这一道理的?

  明确:作者在短文中,不局限于例证。还善于由个别到一般,讲道理分析,并从正反两方面对比分析论理。

  (3)与上一章比较,本文在论证思路上有何异同?

  明确:同:本文在论证上也采用了层层推理的方法。

  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而本文是在层层推论的基础上,结尾时才概括出来的。

  四、总结、扩展

  本文作者采用层层推理的方法,摆典型事例、正反对比讲道理,使观点有很强的说服力。

  为更好地拓开学生思路,深入领会作者的观点,可以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试另举一两个古今事例,或结合本人的亲身体验,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

  2.有人说:“逆境能成才”,“顺境也能成才”,请你举例谈谈对此说法的看法。

  五、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三、四。

  2.强化背诵内容。

  3.设计表格着手积累己学过的通假字。

  探究活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第三段,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时只谈到了人的例子,论证“死于安乐”的观点时只谈到了国家的例子,论证是否严密?请说出你的理由。

  解说:这种论证方式是严密的。这里用了类似互文见义的表现手法。比如“秦时明月汉时关”,理解时不能认为只有秦代才有明月,也不能认为只有汉代才有关塞。正确的理解是:秦汉时的明月和关塞。所以,第三段的正确理解应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于个人如此,对于国家也是如此。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篇12

  设计思想:本文语言简练,句式长短相继,读起来琅琅上口,适合诵读教学。先秦散文,文理俱佳,要了解作者文风,然后披文入理,这样文与理协,理解、识记起来就会容易得多。布置预习:通过各种渠道,查阅有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的故事。

  课时安排:本文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由“战国七雄”导入  对战国中期社会和人民生活状况的介绍,由“诸子百家”导入  对孟子及《孟子》的介绍。

  二、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三、再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轻重音。

  四、齐读课文,读完后教师进行纠偏和诵读指导。

  五、散读课文,结合课下注解以及工具书了解文章大意。

  六、思考讨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教师对于学生讨论中的合理看法要充分肯定,在此基础上,给出自己的看法:从第二、三段看,涉及的主要内容是有关战争方面的。第二段从攻城方的角度写,虽然攻打的是个小城,也选择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但是没有选择有利于进攻的良好的地理形势,所以“不胜”而返,从而强有力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的观点。第三段从守城方的角度写,守城者据守着“高城”“深池”,拥有坚利的兵革、丰盛的米粟,却弃城而逃,显然是因为“地利不如人和”。由上面分析可知,第一段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第二、三段的论点,它也是打仗中要用到的一条很重要的战略战术原则。再看第四段的主要内容,涉及到“封疆”、“固国”、“兵革”、“畔之”、“攻”、“战必胜”,这些都是描写战争的词语,可见本文的主要篇幅都是写有关战争方面的内容,但作者的态度不是鼓吹战争制胜,而是反对不义战争,反对以“兵革之利”威震天下,甚至他认为即使有“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也不一定能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那战争靠什么制胜呢?作者就此自然而然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得道多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由此引申出的结论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使要打,也一定是打胜仗。从这段看,作者只是以战争为例,落脚点是要谈治国之道,具体来说就是“人和之道”,“仁政之道”。由此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以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本文的主旨。

  七、追加思考:本文的论证思路是什么?

  明确:层进式论证。

  八、整理字词及文化常识,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由六名学生讲故事。

  故事内容: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二、讨论:从这些故事中总结共同的规律。

  明确: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练。

  启发提问:怎样才算艰苦的磨练呢?

  三、初读第二段,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四、学生串讲第二段,教师订正后提问:“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前提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明确:前提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目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五、学习第三段,疏通大意,了解论述层次。

  明确:先举人的例子,从正面说理,谈“犯错”与“改错”的关系,谈“内心忧困、思虑阻塞”与“有所作为”的关系,谈如何让想法为人所知,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接着举国家的例子,从反面说理,谈国家如果没有“内忧”与“外患”就要灭亡,论证“死于安乐”的观点。

  六、比较两篇文章的论证方式。(见“扩展资料”部分)

  七、讨论: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对于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树立什么样的忧患意识。教师总结讨论情况。

  八、整理字词和文化常识,熟读成诵。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篇13

  教案示例一

  设计思想:

  本文语言简练,句式长短相继,读起来琅琅上口,适合诵读教学。先秦散文,文理俱佳,要了解作者文风,然后披文入理,这样文与理协,理解、识记起来就会容易得多。布置预习:通过各种渠道,查阅有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的故事。

  课时安排:本文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由“战国七雄”导入  对战国中期社会和人民生活状况的介绍,由“诸子百家”导入  对孟子及《孟子》的介绍。

  二、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三、再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轻重音。

  四、齐读课文,读完后教师进行纠偏和诵读指导。

  五、散读课文,结合课下注解以及工具书了解文章大意。

  六、思考讨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教师对于学生讨论中的合理看法要充分肯定,在此基础上,给出自己的看法:从第二、三段看,涉及的主要内容是有关战争方面的。第二段从攻城方的角度写,虽然攻打的是个小城,也选择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但是没有选择有利于进攻的良好的地理形势,所以“不胜”而返,从而强有力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的观点。第三段从守城方的角度写,守城者据守着“高城”“深池”,拥有坚利的兵革、丰盛的米粟,却弃城而逃,显然是因为“地利不如人和”。由上面分析可知,第一段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第二、三段的论点,它也是打仗中要用到的一条很重要的战略战术原则。再看第四段的主要内容,涉及到“封疆”、“固国”、“兵革”、“畔之”、“攻”、“战必胜”,这些都是描写战争的词语,可见本文的主要篇幅都是写有关战争方面的内容,但作者的态度不是鼓吹战争制胜,而是反对不义战争,反对以“兵革之利”威震天下,甚至他认为即使有“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也不一定能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那战争靠什么制胜呢?作者就此自然而然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得道多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由此引申出的结论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使要打,也一定是打胜仗。从这段看,作者只是以战争为例,落脚点是要谈治国之道,具体来说就是“人和之道”,“仁政之道”。由此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以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本文的主旨。

  七、追加思考:本文的论证思路是什么?

  明确:层进式论证。

  八、整理字词及文化常识,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

  一、由六名学生讲故事。

  故事内容: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二、讨论:从这些故事中总结共同的规律。

  明确: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练。

  启发提问:怎样才算艰苦的磨练呢?

  三、初读第二段,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四、学生串讲第二段,教师订正后提问:“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前提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明确:前提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目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五、学习第三段,疏通大意,了解论述层次。

  明确:先举人的例子,从正面说理,谈“犯错”与“改错”的关系,谈“内心忧困、思虑阻塞”与“有所作为”的关系,谈如何让想法为人所知,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接着举国家的例子,从反面说理,谈国家如果没有“内忧”与“外患”就要灭亡,论证“死于安乐”的观点。

  六、比较两篇文章的论证方式。(见“扩展资料”部分)

  七、讨论: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对于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树立什么样的忧患意识。教师总结讨论情况。

  八、整理字词和文化常识,熟读成诵。

  教案示例二

  重难点分析:

  1.辨析疑难字、词不达意、句意,是本文学习的一个重点,可以放手让学生在自学中,发现问题,互相讨论后,教师精要讲解的方法学习。

  2.理解蕴含在两文中的作者的观点,是学习本文的又一重点,教师应通过设计带有启发性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分析、讨论来解决。

  3.两篇短文都采用“逐层深入论证”的结构,这是学习本文的一个难点,因此,要从浅入手,在学生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先分清层次,能概括出层意,再进而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这一结构特点。

  4.“逆境能成才”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阐述的观点,它表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的道理。那么“顺境也能成才吗?”这是许多学生可能产生的一个疑问。对此,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历史,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或者引导学生分析“成才”与外在环境的关系,从而澄清学生认识。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疏通第一章大意,理解寓含其中的作者的观点,学生畅谈各自看法,以加深理解。

  二、整体感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标题是后来的编者加的。此标题从内容上高度概括了本文的中心意即:凡讲仁义,行仁政的,就会得到广泛的支持与拥护;反之,就孤立,就会只有极少数人的支持与拥护。孟子生活在各诸侯国互相攻伐,社会骚乱的战国时代。因此,他提出“施仁政”,“行王道”的主张,反对武力兼并,这篇短论很能代表他的主张。

  三、教学过程 

  1.让学生介绍查找到的孟子及《孟子》的常识的资料,讲述摘录的逆境造就人才的事例。

  2.鼓励学生充分朗读,自学,发现问题,质疑,讨论。

  结合课后练习一,要求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注意节奏鲜明,如“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读排比句尤其要注意节奏鲜明,读出气势来。孟子自称善养浩然之气,他是很讲究文章的气势的。朗读时还要通过语调的变化,突出文章的关键句、中心句。

  老师可先范读,再指名读、小组齐读或全班朗读,让教室里充满学生的琅琅书声。

  3.投影习题,检测自学效果。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句是(  )

  A.夫/环而攻之。  B.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下列句子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米粟非不多也

  (3)解释下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池非不深也。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4.讨论问题

  (1)本文作者从作战入手,设举了两个战例,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把决定战争胜负的客观因素归结为哪几个?作者认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2)本文借论战,深入阐述了怎样的政治主张?这一主张是如何逐层推进论证的?

  (3)画出第3、4节中的排比句,诵读体会,议论文说理运用排比句式的表达作用。

  练习:请你紧扣强调“青少年时期要努力学习”这一内容写一组排比句,加深体会。

  四、总结、扩展

  这篇短论着重阐述了孟子关于统治者要“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论证逐层深入,令人信服。排比句式,更增强了语句的气势。

  为达到教育的目的,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简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原因,使其懂得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重要性。

  五、布置作业 

  1.整理课堂笔记,分类整理通假字、古今异义字。

  2.背诵文章。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比照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懂得逆境能造就人才的道理,并加深对逐层深入论证方法的理解。

  二、整体感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章选自《孟子·告子》,文题同样是编者所加,该标题也恰好概括了本章的中心意思——忧患激励人奋起,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即逆境能成才。表明了孟子关于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的观点。文章摆事实,讲道理,举例典型,观点与材料紧密结合,说理透彻,令人信服。

  三、教学过程 

  1.指导朗读。听录音范读,学生跟读,自由诵读。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傅说  忍性  法家拂士  曾益

  (2)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①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2.发动学生借助工具书自学,疏通文意。着重强调通假字及用法特殊的字。重要的语句有: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讨论问题,深入理解本文中心及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

  (1)本文共列举了哪些人的事例?这些事例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第一节列举六个由卑微而显贵的杰出历史人物的事例,意在说明人要成大器,担负治国重任,必须经受磨炼。

  (2)例证以外,本文还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说明这一道理的?

  明确:作者在短文中,不局限于例证。还善于由个别到一般,讲道理分析,并从正反两方面对比分析论理。

  (3)与上一章比较,本文在论证思路上有何异同?

  明确:同:本文在论证上也采用了层层推理的方法。

  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而本文是在层层推论的基础上,结尾时才概括出来的。

  四、总结、扩展

  本文作者采用层层推理的方法,摆典型事例、正反对比讲道理,使观点有很强的说服力。

  为更好地拓开学生思路,深入领会作者的观点,可以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试另举一两个古今事例,或结合本人的亲身体验,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

  2.有人说:“逆境能成才”,“顺境也能成才”,请你举例谈谈对此说法的看法。

  五、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三、四。

  2.强化背诵内容。

  3.设计表格着手积累己学过的通假字。

  探究活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第三段,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时只谈到了人的例子,论证“死于安乐”的观点时只谈到了国家的例子,论证是否严密?请说出你的理由。

  解说:这种论证方式是严密的。这里用了类似互文见义的表现手法。比如“秦时明月汉时关”,理解时不能认为只有秦代才有明月,也不能认为只有汉代才有关塞。正确的理解是:秦汉时的明月和关塞。所以,第三段的正确理解应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于个人如此,对于国家也是如此。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篇14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步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不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篇15

  ◎课       题◎         26 孟子二章

  (  天柱县高酿中学  杨胜乾)

  ◎学习目标◎

  1、扫清字词障碍,熟读课文。

  2、大致把握课文内容,理解积累哲理、抒情名句。

  3、尽可能积累和理解文言词汇。

  ◎教学重点◎

  1、熟读课文,力求理解背诵。

  2、积累理解“道、环、委、发、举、生、死、人和”等文言实词、短句的含义。

  3、理解把握作者在文中说明的哲理。

  ◎教学难点 ◎

  1、理解积累名句。

  2、了解和学习作者旷达的胸襟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

  ◎教学方法◎       阅读赏析法

  ◎教学课时◎        4课时

  ◎德育内容◎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胸怀天下,用春天般的心情去面对生活。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导入  :同学们,大家知道“孔孟之道,仁义为先”这句俗语吗?  ‘孔’即孔丘,‘孟’即孟轲;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与鉴赏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孟子写的政论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师板书课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孟子   政论文

  ※课内记忆练习(前提测评、板书设计 A)

  1、人们常说的“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             、                             、                 。

  2、《孟子》是记录                              的书,共七篇。

  ※课时学习目标

  1、扫清字词障碍,熟读课文。

  2、大致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这篇政论文的三要素、把握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

  3、解读课文名句,力求熟读并且背诵课文。

  ※(导学达标)。

  一、扫清字词障碍,圈出生字并结合注释进行注音;熟读课文,(10分钟,共2—3遍,)

  二、学生分不同形式的朗读课文(可以分段单读,然后齐读),教师正音、点评。

  三、学生课内自由赏析活动(在课本或笔记上完成):

  1、完成对“道、环、委、域、畔、有、人和”等文言实词、“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短句的理解和积累;

  2、同桌互相进行观摩探讨学习。

  ⑴、熟读并且背诵课文,同桌互相检查背诵情况。

  ⑵、讨论并归纳这篇政论文的三要素、把握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共同完成老师板书提出的问题。

  ⑶课文内容归纳练习(板书设计 B)

  A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一篇                   ,他的中心论点是                                      ,其中,第二段以战争中的               为例,重点论证“天时不如地利,”;第三段以战争中的               为例,重点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有                、                          。

  C、句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指出文中的两个排比句,划分朗读节奏,并且说一说其表达作用。

  四、互相交流,共同学习

  1、由学生把自己积累的重要词语(必须是含重点词语的句子)抄写到笔记上,同时,简要的进行音、义解说(同学们自觉增删,并继续补充)

  2、教师小结,学生齐读全文。

  ※课内巩固练习:

  1、由学生上讲台,完成老师抄写到黑板上的归纳练习,鼓励同学们自觉增删,继续补充。

  2、师生共同提出的板书内容抄在笔记上,补充完整同时单独完成重要词语注音与释义。

  第二课时

  ※课时学习目标

  1、扫清字词障碍,熟读课文。

  2、大致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这篇政论文的三要素、把握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

  3、解读课文名句,力求熟读并且背诵课文。

  ※(导学达标)。

  一、扫清字词障碍,圈出生字并结合注释进行注音;熟读课文,(10分钟,共2—3遍,)

  二、学生分不同形式的朗读课文(可以分段单读,然后齐读),教师正音、点评。

  三、学生课内自由赏析活动(在课本或笔记上完成):

  1、完成对“举、发、拂乱、曾益、衡、喻、出、入、生、死”等文言实词、“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短句的理解和积累;

  2、同桌互相进行观摩探讨学习。

  ⑴、熟读并且背诵课文,同桌互相检查背诵情况。

  ⑵、讨论并归纳这篇政论文的三要素、把握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共同完成老师板书提出的问题。

  ⑶课文内容归纳练习(板书设计 B)

  A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一篇                   ,他的中心论点是                                      ,其中,第一段以的       、           、           、           、             、            六位古代名臣名相为例,有力的阐述了                            ”的道理;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有                、                     。

  C、句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D、解读第二段,划分朗读节奏,并且说一说其说明的人生哲理。

  四、互相交流,共同学习

  1、由学生把自己积累的重要词语(必须是含重点词语的句子)抄写到笔记上,同时,简要的进行音、义解说(同学们自觉增删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