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冲战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如何让word只读不能修改文字 对冲战略

对冲战略

2022-06-12 07: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对冲战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臧晓辉

  对冲是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所有金融衍生交易的核心博弈逻辑之一,所有参与衍生品交易的企业都在直接或间接地与不同金融市场、金融产品做交易, 实体企业主动或被动融入金融市场是客观现实,也是大势所趋。      金融危机中, 美欧金融类企业遭受很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公众的议论, 但其中也不乏通过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 特别是以风险控制为目的对冲工具的有效使用和成功操作应对系统金融风险, 在危机中保持稳健的财务状况, 健康的现金流。在中国资本正在加速流向世界, 中国制造与国际市场关联度越发密切的背景下,对冲战略是中国企业必须要提升的核心企业竞争力。本文系统总结和分析对冲交易的核心逻辑, 不同的对冲策略, 金融衍生产品KNOW-HOW, 分析全球最具代表性的企业――BP英石油的成功对冲战略、有价值的对冲理念和风险管理机制。      金融衍生产品是道“坎”      当下金融衍生产品成了全球媒体和公众指责的目标,国内媒体也在妖魔化金融衍生品。显然媒体导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管理层的决策和对待金融创新的态度。例如今年8月5日,银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客户交易衍生产品的通知》。虽然监管机构允许衍生品交易,但是原则上必须本着与实体经济配比、交易产品简单化,交易透明、以对冲风险为交易目的。可见监管层对金融衍生产品还是有所顾虑,其主要还是出于风险考虑。尽管如此,应该从战略高度理性认识金融产品对经济安全和国家利益的重要性,明确金融领域的竞争和博弈能力是经济大国的国家利益和竞争力。   金融衍生产品根本无法回避。现代金融市场已经深度覆盖核心经济领域,主要经济要素包括定价利率和汇率,大宗商品定价,资产定价,各种有形和无形资源的金融定价和产品更是极具想像力。各种金融产品已经在决定并左右企业的采购成本、销售收入、资产价值、现金流、损益和企业财务安全。被动的回避等于任由企业完全暴露在不确定风险中,股东利益受到威胁。   “中国资本”正在加速全球产业布局,中国企业迫切需要金融衍生工具对冲风险。中国资本已经加速全球资源配置,更多融入国际市场是大趋势。中国企业会拥有更多境外资产、权益型长期投资、持有外币金融资产的规模和金额会成倍增加。当“中国流”正在肩负中国经济转型和提升经济整体竞争力的长期发展战略时,选择适当金融工具对冲海外交易风险是走出去的企业现实风险控制的需要。      全球金融危机下的美欧主流金融机构都正在去“杠杆化”,实质是从资产负债表中逐渐剥离“复杂型金融产品”。这一过程必然对美欧新金融产品的推出和创新产生明显影响,至少时间上会滞后。国内企业应充分利用时间差,积累金融知识和金融产品交易的KNOW-HOW,缩小与国际资本博弈的差距。      对冲逻辑和策略      对冲需要金融意识   对冲是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所有金融衍生交易的核心博弈逻辑之一 ,所有参与衍生品交易的企业都在直接或间接地与不同金融市场、金融产品做交易, 实体企业主动或被动融入金融市场是客观现实,也是大势所趋。因此, 必须用金融思维和金融博弈的逻辑重新认识对冲交易的性质和逻辑。   首先管理意识和思维上必须融入金融意识和逻辑。从企业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整体战略上实现“财务融入金融”,即实体资本与金融资本之间的有效融合。正确理解对冲需要同国内定义的“套期保值”观念做比照(见表1)。   对冲概念、对冲逻辑关系、对冲会计   什么是对冲?   对:系统的理解就是不同数量单位处于对立方向。金融产品交易逻辑决定了所有金融产品只有两个方向,做多和做空。   冲:动词词性.按金融交易的逻辑解释就是博弈(见图1)。   对冲逻辑关系:   实体业务与金融产品之间形成对冲关系:例如现货与期货、现货与期权。   金融产品之间形成对冲关系:例如期货与期权。   现实操作中,实体业务只能选择合适的金融产品做风险对冲工具,金融产品流动性强,特别是为金融产品双向波动的特点为标的的对冲目标提供反向对冲盘,实现跨时间的价值锁定、风险转移, 减少企业运营受外部价格波动和金融市场动态波动产生的市场风险和财务风险(见图2)。      实体制造业中大宗原料的存货最容易受期货价格波动影响, 高位定货可能面临价格巨幅波动造成非经营性存货减值, 拖累企业赢利和引起公司价值动荡。在国际经济大背景下, 近几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都呈现出非理性的价格频繁动荡。大大超出行业预期。例如部分稀有金属短期价格波动超过数倍、国际海运价格指数BCI更是暴涨、暴跌。没有对冲的企业或盲目主观性判断价格走向的企业都受到了市场的清洗。   对冲会计: Hedging Accounting 和信息披露   正常的对冲是综合评估现货交易和金融交易合并后的净损益。 国际会计准则IAS 39中已经定义和规范了对冲会计的计量、确认和衡量, 信息披露。国内企业有认识上的误区和操作上的局限性, 更受国内媒体非专业性评论的影响,不太想从正面向投资人和主流媒体公开披露企业对冲交易信息和对冲政策以及风险控制。如果企业不主动向投资人披露对冲交易的信息, 被媒体猜疑和副面报道后会更加被动。    对冲方式的选择   金融市场的产品多样性、多级的场内、场外交易市场为不同需求的企业提供不同操作难度和风险深度的交易性金融产品。企业选择对冲方式必须坚持风险控制为主, 在充分认识和理解交易产品KNOW-HOW的前提下, 结合企业财力、专业化能力、资金实力,综合考虑企业风险承受能力的评估后, 慎重选择最低交易风险的对冲(见表2)。      按正常金融、资本逻辑理性认知金融衍生产品      场内、场外金融衍生品   一般来说, 按交易所和交易价格形成方式, 衍生产品分为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场内市场又称为交易所市场, 而场外市场则包括柜台交易OTC ( over the counter ) 及任意两家交易方单独签定的私下协议。   交易所场内交易市场一般以集中竞价为主, 产品合约标准化、流动性好、产品透明度高, 也是其他市场的定价基准。例如纽约商品交易市场、伦敦金属交易市场。国际一流实体企业选择对冲工具时都是以场内金融产品为主。   场内交易优劣势分析   优势: 产品透明度比较高、运行风险基本可控。交易人可以随时查到交易价格, 金融危机没有对场内交易和产品造成太大风险和损失。目前, 世界主要大型场内交易所依然在主导全球大综商品、外汇和货币之间的交易。   劣势: 产品灵活性不够, 受合约成交时间等限制与实体交易不能同步配比, 不能满足市场主体投资风险的管理需要。   场外市场的三个层次   机构之间的批发市场: 一般由机构提供竞争性的双边报价。 例如广泛存在于境外的银行间市场, 外汇交易中心远期外汇交易、债券远期交易等。   机构与客户之间的零售柜台市场OTC:产品由发行机构设计和管理,向机构客户群销售。发行机构一般在交易所或批发柜台市场购入衍生产品做为风险对冲工具。例如投资性理财产品。   任何两方私下签定的协议: 这类合约基本是“量身定制”的, 可以满足市场主体和大型金融机构风险对冲工具。这类合约实质是“场外衍生品合约”。   优势: 产品设计灵活和产品创新, 合约名义价值高, 费用低,场外市场一般是金融衍生市场的主体。根据客户自身交易风险的需要,灵活设计新型金融产品, 选择交易对象。   风险: 主要是对手盘风险、单方不履行合约的信用风险,例如无法转让合约, 合约中有明确的到期时间限定。

  流动性风险, 一方签定合约后无法在市场中出售和转让。   很难设定“止损点”选择退出并清盘。合约中的一方签定合约后已经没有了选择权, 只能被动持有。      金融衍生品KNOW-HOW      金融产品交易必须依赖文字性合约, 受文字表达的局限性和文字游戏的内在潜规则影响, 金融产品本身含有非常高的专业技术元素在其中,即金融产品的KNOW-HOW, 按正常商业逻辑分析,金融产品设计逻辑和交易保密性是主流资本市场生存和竞争的工具, 其中也包括产品设计者、操作者的商业智慧和综合才智。出于资本博弈的本质, 金融产品核心设计逻辑和套利路径不会让对手盘知道, 交易对手之间的资本博弈决定于对金融产品的“知和操作”(见表3)。   按正常的资本和商业逻辑理解, 投资人有选择产品和交易方式的权利, 各交易方从自身利益和风险考量, 会有意识地选择对已方相对有利的操做和产品设计, 通过语言游戏渗透到合约中。投资应遵循的操作纪律是不知的产品坚决不做(见表4)。      对于缺乏金融专业知识的投资人来讲, 很难在短时间内充分理解和读懂合约条款和产品内部设计逻辑以及交易游戏规则。游戏的本质是资金与资金之间的风险转移、对手盘之间的相互利益博弈, 合乎金融交易零和的逻辑。      BP 英石油成功对冲战略      金融危机大环境下的美欧市场, 也的确有一流的公司通过健全的对冲战略、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和公司治理结构,成功抵御了金融危机出现的系统性金融产品价格动荡和非理性的波动,其中有代表性的企业是英石油BP公司。做为全球业绩最佳的能源公司之一, BP公司已经成功实现企业财务融入金融, 在操作和控制风险与交易金融衍生品上有独到的优势和竞争力。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控制体系   BP公司董事会下设专门的政策和风险委员会,对衍生金融交易实施控制、审核交易损益、决定公司衍生金融交易政策和风险评估、内部控制程序、定期系统地评估集团暴露出的风险和应对风险的策略和执行方案。具体包括:   批准和通过各类金融产品交易限额;   评估现有金融工具的风险和对集团业绩的综合影响;   评估和审议突发性事件给公司可能造成的经济影响和损失;   审核并通过与风险控制有关的政策;   审核并通过风险管理所需的方法论、计量风险的模型。   BP公司的金融产品交易全部由专业化团队负责交易, 严格按风险委员会制定的交易额度实施市场操作和交易, 交易结果会集成到BP公司系统中,与即时交易信息系统连动形成交易结果信息化处理, 并与公司已经设定的风险管理方法体系对接, 监控市场风险。   金融衍生产品覆盖广、交易量大、采用系统对冲   交易性金融衍生品Derivatives for trading。集团使用不同类别的金融衍生品建立交易性头寸, 与集团现货交易做对冲, 公允价值变化直接确认在损益表中, 这部分净损益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出现, 现货与金融交易整合后的收益直接出现在损益表收入中(见表5)。   按各财务年度截止时间, 上述信息披露中的名义价值和公允价值是截止到年末的余额。这部分合约在未来年份到期。以2006观2005年原油期末名义价值为例, 资产名义价值分别为576亿美元和563亿美元, 几乎相当于BP公司下一年原油可实现销售收入的水平。如果以年为单位, 可以推算全年从事与石油有关的金融交易名义价值是年末价值的数倍。   按单向对冲逻辑推理,资产的公允价值减负债的公允价值是公司应计算的净收益。但是交易性产品中, 资产、负债中同时出现公允价值,而且名义价值总价相差不多, 可以推断BP公司是系统对冲方法。建立期货交易头寸的同时, 为期货建立对应的反向头寸, 可以选择期权。BP年报中有信息披露公司选择多种金融工具。BP公司实体交易已经成功地融入主流金融市场和金融衍生产品中(见图3)。      不同金融工具之间形成环环相扣的对冲关系。系统对冲必须强调风险是第一位的, 任何一笔交易都会在反方向找对手做对冲, 就向一个环环相扣的大系统。对每一笔合约都了如指掌, 用一对一, 一对多,甚至多对多的形式将合约分解到每一份合约。十分清楚金融产品价格在任何机构中都很难完全控制, 从风险管理的本质出发,而不会主观上判断金融产品价格, 将交易头寸全押在单一方向。   能选择和采用系统对冲的,在全球范围内也只有顶级金融机构和美欧几大能源公司有能力和资本参与的高端金融交易,当然其对冲成本也十分可关, 按年名义交易价值累计的交易费用和期权费用就会是一笔大支出, 来维持高端专业交易团队, 特别需要强大的研究机构提供知识平台和决策信息。   但是现有金融产品和风险管理工具也存在局限性, 特别是针对长期性投资资产和股权、海外长期投资等缺乏有效的工具, 这也是世界性风险管理的难题。   当中国资本正在加紧全球布局的重要历史时刻, 时间上留给中国企业和监管机构的时间已经非常紧迫了。需要用发展和大智慧以及全球化思维与逻辑发展来创新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 实现中国资本全球竞争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344412.htm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