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餐后血糖高?吃饭时的1个小动作,血糖会“下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好的情绪有哪些好处图片 糖友餐后血糖高?吃饭时的1个小动作,血糖会“下滑”

糖友餐后血糖高?吃饭时的1个小动作,血糖会“下滑”

2023-07-08 08: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在今天科普开始前,先做一个小测试吧。

选C的朋友,这个好习惯希望继续保持。特别是有2型糖尿病的朋友,C的进餐顺序对控制餐后血糖有好处。

健康榨知机就和大家说说:

进餐顺序与餐后血糖的关系

如何尽早发现自己的血糖是否受损

图片来源:123RF

进餐顺序与餐后血糖

吃饭后血糖升高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但正常情况是:餐后2小时的血糖

,如果是下面三种情况,说明胰岛素功能已经受损甚至确定为糖尿病了。

数据来源:参考文献[3],健康榨知机制图

餐后血糖占全天血糖的60%-70%,餐后血糖超过正常值可导致全天的血糖升高,且持续时间延长,从而增加并发症的可能性。

《中国2型糖尿病膳食指南》中将“蔬菜-肉类-主食”的进餐顺序作为了核心推荐意见之一。

一项纳入了226例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显示:

参与者保持原有的每餐饮食总量、食物种类的情况下,仅是将原来的饮食内容按照蔬菜-肉类-主食的进餐顺序进行调整,在干预了3个月后发现餐后血糖指标:

早餐降低10.8%、午餐降低3.4%、晚餐降低11.9%

除此,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在一餐中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时间越晚,2型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波动幅度越小。

所以,在饮食控制的情况下可以尝试改变这个生活小习惯来调节餐后血糖。

餐后血糖高有什么危害?

与心血管疾病风险有关

餐后高血糖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多项临床研究提示:餐后高血糖较空腹血糖能更好的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餐后高血糖是中风发生和复发的危险因素

餐后高血糖可引起运动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这是比较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为30%-40%,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发生机制可能是多因素的,但是高血糖是比较关键的因素之一。

加重肾脏与视网膜的微血管病变

如何判断自己的糖尿病风险?

给大家分享一个风险评估表,根据自己的情况记录下总得分,分数≥25的朋友,要特别注意进行筛查了。

数据来源:参考文献[3],健康榨知机制图

如果你是高危人群,下面中符合一条的,建议尽早到医院进行筛查:

年龄≥40岁。

缺乏体力活动,平常运动量小,久坐时间长的。

妊娠期糖尿病史的。

有一级亲属是糖尿病的。

筛查方法: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后2小时血糖。

首次筛查结果正常的,每2-3年至少筛查一次;

如果已经出于糖尿病前期了,每6个月做一次“套餐”检查: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要注意的是,只做空腹血糖的漏诊率会高。大家不要因为一个指标过高而担心,也别因为一个指标正常而放松警惕,需要根据自己情况按照规范进行血糖筛查。

中国有1.5亿人处在糖尿病前期的状态下,可以说他们是糖尿病的“后备军”。

因为在疾病早期,多尿、多喝水、多食、体重下降,这三多一少“经典”症状还没有出现。我们会误以为自己是正常的,却一步一步掉入了糖尿病的“陷阱”。

一旦患上糖尿病,需要终身进行饮食控制、运动管理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患者三餐怎么吃?

体重超过这个数要当心糖尿病!

糖尿病不能吃水果?

……

参考资料

[1]Indarto D, Rochmah DN, Wiboworini B, Pratama YM, Wibowo YC. Effects of Vegetables Consumption Before Carbohydrates on Blood Glucose and GLP-1 Levels Among Diabetic Patients in Indonesia. Int J Prev Med. 2022 Nov 23;13:144. doi: 10.4103/ijpvm.IJPVM_704_20. PMID: 36618536; PMCID: PMC9811965.

[2]Sargrad KR, Homko C, Mozzoli M, Boden G. Effect of high protein vs high carbohydrate intake on insulin sensitivity, body weight, hemoglobin A1c, and blood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J Am Diet Assoc. 2005 Apr;105(4):573-80. doi: 10.1016/j.jada.2005.01.009. PMID: 15800559.

[3]朱大龙.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R].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版权说明: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请在「健康榨知机」微信公众号回复“转载”,获取转载须知。

如有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