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抓鱼创始人万字日记:不止做一家二手书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大众的创始人叫什么 多抓鱼创始人万字日记:不止做一家二手书店

多抓鱼创始人万字日记:不止做一家二手书店

2024-07-12 14:2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市场战略的第一步是产品战略。作为一个真正热爱市场工作的人,如果我的存在不能对产品战略产生影响,我不想做其后的任何步骤。

但在大部分的公司里,这二者都是独立运转的。再全局一点去看,会发现明明应该形成“流”的工作,都被划成了“块”。相对独立的“块”,是一个组织沟通不畅的开始。这也是强“关系处理能力”的职场人取代强“问题解决能力”的专业人的源头。

如果你从未对上下游的工作有足够的理解,就会导致对组织内其它的“块”的印象产生异化,更无从全局的了解公司整体业务是如何协作的。一个公司里,产品对运营,运营对开发,开发对产品,在协作过程中产生的种种异化标签,最直接来看,问题都出在组织上。

所以让“职业”产生意义的第一步,是你所在的“组织”可以保证大家的产出是有意义的。

我想当今追求“创造”的年轻人都想加入一家氛围“自由”,关心“成长”的公司。如果你希望加入这样一家创造型公司,就意味着你的全体同事都需要强大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对进步的渴求。因为制度是无法服务于创造的,制度只能服务于效率。人,才是创造的主体。在一家创造型的公司里,由什么人组成,远远比用什么制度管理更重要。

其实我们可以把公司看做一个小规模用户使用的产品。创造型公司和UGC社区异曲同工:制度只是一个开放式的地图,他是服务于人的,让人更高效的去建设;但具体是什么人要入住这个地图,他们在共同理念下创造了些什么,才最终决定了这个社区面貌。

而稳健型公司更类似于工具或B2C电商,无论什么样的流量灌进去,转化都所差无几,就像一个封闭的工厂,人们在评价这样一个公司时,“人”的因素将少很多,人在这样的组织里,创造潜能即未被开发也并不需要被开发,这类组织的稳定产出是建立在严格的管理制度上的,在员工能力上,组织只规定每个层级的最低标准。

如果可以不负责任的瞎说,那我要说创造型组织才是未来公司应有的形态。因为无法发挥创造力的人将被机器代替。如果把人当成标准组件只是为了追求效率,规章制度是为了追求稳定,那么机器显然是比人更高效稳定的。

我无论对于产品的兴趣还是对于公司的兴趣,都非常一致的指向创造型组织。我喜欢UGC产品,我喜欢全体成员都能够互相激发,挖掘潜能并持续进步的组织。

在多抓鱼的日子里,我想和全体成员一起,去探索如何建立一家这样的公司。

多抓鱼招聘页面写到:我们在这里做自己选择的事,是自己的主人。

今天可以先说下“人”这个层面,即一家创造型的公司应该有怎样的用人标准。我觉得早期核心成员除了专业技能之外,应该有四点通用的标准:

如果是作为未来管理者的成员,应该加上:

这也就是说,在创造型组织中,一个“管理”角色的人,要先去做好“服务”角色,才能真正为团队创造向心力和高效的环境。

而那些创造型组织不需要的特质,其实不少是军事化管理的传统公司难能可贵的品质。

回到一开始说的发布会,我觉得我参加过的任何一个这样的发布会,基本上在场的所有人都不太明白公司为什么要这么做,有什么价值,他们只是完成一个任务。这个任务的形成不来自任何逻辑。所以我也可以不负责任的断言,会举办那样发布会的公司应该不是一家创造型公司。

我在军校般的电视制作行业呆过,四大门户时期在门户,BAT时期在BAT,期间也经历过一家创业公司从开放到成为独角兽的过程。每家公司都曾有过行业内骄人的成绩,但他们的管理风格却大相径庭。

回想我每次加入一家公司,都是对这家公司的整体发展预期十分乐观,也就是因为外部因素而加入。而每次离开一家公司,都是对这家公司内部的一些做法大失所望,具体来说就是对共事的人开始失望,也就是因为内部因素而离开。

现在我常常反思,也许一开因为内部因素而加入,再因为外部因素而离开,才是更为明智的择业逻辑。

因为和一群你认可的人在适合你的制度中共事,你会发挥足够的潜力,甚至有可能改变一个组织的命运。

都是乱讲的,实际上没有读过什么关于公司管理的书。祝我们可以做好一个这样的组织。

2017年7月6日

我喜欢简单而真实的事物。对于一件事,动机是否简单,表述是否真实,我会考虑得比较久。

昨天是多抓鱼领到营业执照半年的日子。这半年里创投圈有一些概念非常的热,一直会有朋友发给我“共享经济”“共享某某”相关的观点或文章,说来惭愧我基本都没有细看。

因为我会觉得这些人造概念和多抓鱼具体在做的事没有什么关系。也许会有某些沟通或融资方面的益处,但我觉得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的关注点只能在我正在做的事上,而不是为它找一个热门的标签。

并不是说不关注市场,我很关注市场需求和机会,但这种机会是基于真实市场和用户的,而不是来源于其它企业和资本市场。有些企业从表面来看是竞争关系,但从根本动机上来看,大家是不会通往一个终点的,这些所谓的竞争其实只是一种表象。

我们需要长期关注的,反而是看起来和目前的我们毫无关系,但动机和理念都非常一致的企业,这些企业会成为明灯,有幸的话,有一天会成为我们很好的对手和伙伴。

对多抓鱼的经营理念有过影响的企业,除了BOOKOFF和豆瓣外,还有爱马仕、宜家和无印良品。

BOOKOFF和豆瓣,基本组成了我们肉眼可见的产品模式:基于数据的自动化经营模式+基于兴趣的去中心化社区。而爱马仕、宜家和豆瓣,对多抓鱼的影响是理念上的。

日本最大的二手书连锁店BOOKOFF ©Wikipedia

无论定价高低,我们所喜爱的品牌都会深入思考物品和人的关系,生产人们需要的设计隽永的产品,也把这种信念认真地贯彻于从设计到销售的全部环节。

人们往往会说,这些理念都没有什么用,大家因为炫富而购买爱马仕,因为便宜而买宜家,因为中规中矩而买无印良品。诚然这些消费动机可以导致阶段性的盈利,但不是一个企业成长并长久走下去的根本。

是否对“世界应当如何”有信念,并愿意知性一致的去实现它,决定了一家企业创造的到底是价值还是利润,也决定了它的所有者是企业家还是一个商人。

多抓鱼希望优质的耐用品可以被更多人使用。这和我个人的消费习惯也是一致的。特别好的东西我愿意付出很高的价格购买,不然我就宁愿不要购买。我无法接受“凑合”的临时物品,如果要使用,我就希望使用那些被很好的设计和生产的东西。

假使我有同等的居住预算,我会选择一直呆在喜欢的酒店里,或者是高价租赁一个我喜欢的公寓,而不是去买一个虽然很贵但是居住体验上完全是凑合的房子。

我觉得当下的体验是人生最重要的东西,忽视此刻不意味着你就会在未来得到加倍的幸福。

当然,这看起来太过极端了。但要是有办法让普通人不需要花上成倍的预算也可以拥有不将就的生活,那不是非常好吗?

物品和人的关系由“占有”转变为“服务”,可能是这个设想的最佳解决方案。

当我需要的时候,商品提供给我一段服务;当我不需要的时候,它可以继续服务下一个人。这样我们就分担了商品的成本,也都获得了自己所需要的优质体验。如果物品和人的关系发生这样的转变,生产设计良好的,经久耐用的商品,就变成了制造业的风向。

例如实体书籍,生产装帧良好,内容隽永的书籍,这样的书有被长久的阅读的价值,定价也相对会更高,我们未来会以更高的定价去收购这类的书籍。这样实质上我们是促进了优质书籍被更好的销售,你不必再因高昂的定价而犹豫——你可以轻松的卖给多抓鱼,未来的若干个读者会和你一起分担。这样资源既不会被浪费,优质书的书籍也拓展了潜在的读者。

多抓鱼不止是一家线上的二手书店,书是我们的第一个经营类目,未来的多抓鱼是一家可持续的循环商店。

希望这里可以让你轻松买卖你所需要的任何生活耐用品。

让优质商品被更多的人使用,也让更多的人使用得起优质商品。

这是多抓鱼的轻松哲学。很简单,但真的就是这样简单。

2017年10月14日

昨天来了一队广院的师妹,就大学生活采访我,问我大学时是怎样学习的,工作和学习应该怎样选择。我说我大学的时候,一直在学习,但从来不上课。我说工作和学习本身是毫不冲突的。但我不知道是否该对他们表述“上课对于学习来说是毫无必要的”这个非常个人化的观点。

看着这些比我小 12 岁的师妹们,才发现自己已经走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了。我不再能在自习室一呆 10 个小时,也不再拥有一场无聊课堂上恍惚的美梦。我呆过的课堂,就是看闲书,画漫画,写作,睡觉,谈恋爱。我总是进入到模式化的灌输里就会睡着,不然就只能选择走神。一旦专注在自己的思考里,就可以一直保持惯性的思考下去。

从小到大我的学习模式就是自学。看书,思考,提问,得出自己的结论,然后再通过观察和实践去验证。

书一直是我最好的老师,也是我最聊得来的朋友。即便是现在,内容载体多种多样,但能够最高效地传输思想的依然是文字。在多种文字载体中,纸质书依然是系统性和输出标准最高的。阅读一本书是排遣孤独感的最好方式。

我想要讲讲多抓鱼要如何做“书”的事。

多抓鱼选择做的是耐用消费品的循环。从大生意的角度来说,循环服务是我们的核心产品,也是我们的社会价值所在。

不过多抓鱼想尝试更多。

大家谈“二手”时,常常笼统的把所有个人再次出售的物品归于一类。但事实上这些二手品类在制造业里却是隔行如隔山。如果想要定义“这是值得被反复使用的优质商品”,那么首先要明白该“商品”的本质。

那么,作为多抓鱼的第一个品类,“书”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商品呢?

书不同于随意的文章和词句。书有主题,书有作者,书有系统性。书是特定作者针对特定命题的专著。这是书的信息属性。

同时,作为可定价商品的书籍又是一种介质,这个介质的形态决定了信息的传达方式。现代出版业硬性规定的书的篇幅需要大于49页。书可以是纸也可以是kindle,但它们都需要排版和物理介质。这是书的工业属性。

但这就是书吗?我其实对书有着很私人的看法。

在我看来,书籍更近似于读者与作者进行深度对话的私密场所。

我一向认为只有孤独才能让人写成好作品。孤独让人独立思考,独立思考就会输出因为“对象不明确”而在表达上没有太多顾虑的完整作品。

与其说作者是在写书,不如说作者是在给未知其名的知己写信。

一封不具名的信,随着书的发行寄出几千份,几万份,几百万份。

竟然这么多人有共鸣,或者竟然有这么多人激烈地反对,应该是比版税更能支持作者的所在。

阅读一本书时,我最常有的感受是:啊,作者竟然是这样思考的。

我常读一些宗教的典籍或寓言故事,读这些书也不是为了获取精神慰藉,而是觉得人在什么也不知道,只能胡乱揣测世界本源时的想法都非常有趣。世界主流宗教的典籍,在描述世界的根本时,虽有这样那样风格和情节的不同,但在讨论的核心问题上都有相似性。

这让我觉得人类作为个体思考,又无法挣脱群体属性,是很有趣的。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内容被印刷成册?是绝对正确的内容吗?是可以广为销售的内容吗?还是可以引起部分人强烈共鸣的内容呢?

我们又需要怎样形式的书呢?字体排版和纸质装帧,可以让内容更温柔或更强硬。设计赋予内容更高的权威。

想要做好一个消费品,就要对它本质上是什么进行回答,回答好了这些问题,才能进行真正的再创造。

我想未来的书,至少应该在内容上做到三件事:可检索、可交互、可迭代。

可检索:不只是一本书,而是整个书库的内容都可以被结构化地组织,从而具有更好的可寻性。 可交互:基于原内容为载体,可以构建读者与作者、读者与读者更直观的沟通路径。让群体沟通变成原作品类似“批注”的参考内容。 可迭代:这点对于教材理论类书籍尤为重要,不同的版次,应该在原介质上做出更新,这样可以确保各个版本迭代内容的可查与同源,也确保了过往版本的读者可以及时地同步。

如果书是这样的,那么什么样的人才可以出版自己的著作呢?出版这个行业本身,是否依然要依靠不透明的人肉挖掘和渠道营销才能得以维系呢?简化的问题是,我们如何给新作者机会?

我希望的是,出版流程产品化,销售数据透明化。有的作者可以从少数读者那里获得均价更高的报酬,有的作者可以面向多数读者薄利多销,但前提是,“出版”过程对不透明的人为操作依赖程度大幅降低。

在多抓鱼之前,这很难,因为新作品缺乏市场数据,就和内容投资一样,更多时候是在依靠因子的排列组合拼概率。

但在经营多抓鱼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多抓鱼的销售是反过来的,在多抓鱼,先有需求,才有供给。我们是根据需求来计算供给量和价格的,所以保证了每一本书都可以高效的卖出。

如果一个平台,已经有了在等待内容的读者,那么这里是不是可以成为新作品的最好试水渠道?

围绕“书”这件商品的所有需求,如果都可以在多抓鱼解决,那时的多抓鱼,应该已经有了很棒的发展吧。

今天也是做图书循环的想法诞生一周年的日子,那时我想到了这件事,马上就买了去日本的机票,以商量的名义强迫在大阪度蜜月的陈拓做这件事。

去年的 10 月 14 日,清州城的日暮时分,光在城楼上反射出万丈光芒。

“一个吉兆”,我想。

多抓鱼开始了天下布武的征程。

多抓鱼办公室

2018年3月7日

最近对于社会的一些负面感受越来越真实了。

遇到了几件事,让“社会不理想”这件事有了确切的实感。

第一个实感是:社会充满了投机者。因为违约成本极低,且没有基本的生存保障,所以能够违约获利的,就一定会选择违约获利。这里的违约指得不是法约,而是道德共识,例如抄袭是可耻的,欺诈是低劣的。

第二个实感是:社会没有价值共识。这个表现在不用担心生存保障的超富阶层,广泛的共识竟然还是财产,而不是社会贡献。即便已经拥有一辈子花不完的钱,还是希望通过投机的方式获取更多利益。

如果说第一个实感只能说是社会基础建设不完善,社会发展阶段导致的无奈,第二点就可以说是可悲了。因为即便是我国历史上社会发展水平和经济水平低得多的时期,都在社会价值的追求上有着更广泛共识。至少做出卓越社会贡献的人,要比投机者有着更高的声名。而当代社会却是“财产信仰”,无论你是谁,初衷如何,实际创造的社会价值如何,你钱没人家多,你就是不如人,你就是没道理。

也不是说自己多天真,觉得社会是向善的,没有那么多丑恶的事。只是人总会受制于自己的实际生活范围,有时候知道社会不是那样理想,但意识不到究竟是何等的不理想。之前我的社交圈很窄,也不爱参与行业类的交际,朋友多是一些和我一样的二愣子青年。我隐约知道社会是没那么好的,但实际接触过后依然触目惊心。

当然,反驳者可以说要相信市场的力量,即便市场上的每个人都是利己的,最后市场还是会让社会效率更高。

但市场是参与者决定的。现在的问题是,如果不投机,你甚至是无法参与市场的。

对我而言,社会变好,意味着社会成员生存安全感与舒适感的“最低标准”获得提升。

投机是无法产生长远社会价值的,它甚至会让社会千疮百孔,让真正的事业履步维艰。你可以个人富到流油,却没有让你生活的社会变成一个好的社会。

无论你通过投机获利了多少,你总要在社会里生活。我想,一个差社会里酒肉臭的富豪,并不会比一个好社会里勤劳朴实的教师有更多的幸福感。社会幸福感才是最可贵的财富。

这样的环境里,抱有社会理想的实干家需要比投机者更有智慧才行。只有更有智慧,你才能创造机制,调用恶的力量去为善事。恶的动机虽然强悍,但却是各自为营的。善的动机可能飘渺,但目的地却是一致的。

多抓鱼的目的地不是个人的暴富,而是希望我们的社会环境可以得到改变。至少以当代中国普通居民的收入水平,能够享受到更优质的商品。凡是不符合这一初衷的,即便会带来暴利,我们也不应该去做。正因如此,我们要比单纯的逐利者更狡诈的去钻营才行啊!

如果机关算尽,最后还是输了,那就质本洁来还洁去,也是个不错的结局。

多抓鱼线下书店楼层指示牌

2018年12月13日

关于为什么多抓鱼一直不做促销,还是想啰嗦的讲讲原因。

想起以前和其它产品负责人的讨论,对方说能获得增长的产品就是要满足最广泛用户的需求。我说,这当然没错,但关键是哪一部分需求。我们要承认,最普适的需求就是“不劳而获”。靠价格战把这个需求满足了,不代表公司可以活下去。

这也是很多公司一旦离开投资的支持,很快就难以为继的原因:因为他们在获取不符合自身商业逻辑的用户。

举个例子,一个人在街边卖土豆,本来没有那么多人喜欢吃,这个人突然说,土豆不要钱随便拿,然后来了很多人拿走了他的土豆。他获得了用户量上的满足,但是,拿走土豆的人大部分不是真正愿意付费买土豆的人,不能让种土豆的农民持续活下去。

更可恶的是,这样子送土豆,让真正认真卖土豆的人失去了顾客。大家习惯了免费的土豆,更少人愿意花钱购买土豆了。其它的土豆商倒闭了。最终,那个吆喝免费土豆的人把土豆发完离场,农民也不再种土豆,土豆市场本身大伤元气,要过上好一段时间才能再次买上土豆了。

所以说每次消费都是你对未来的投票,一点不假。

2018年多抓鱼的 双十一活动

多抓鱼并不想单纯的以价格取胜,我们希望用服务质量去维护好这个市场,而且不是自杀式的拓展。虽然一直被诟病在推广上很佛系,但的确我们只想获得属于我们的那部分顾客。

卖家省去了传统二手交易的繁琐,又能保留了看着自己的书籍再次流通的成就感。买家获得了标准化的质量和信用保证,很划算的拥有品质上成,价格透明的正版书籍,还偶有旧物夹带的惊喜。

多抓鱼希望得到认可的是便捷、品质和人情味儿,而不只是单纯低价。

我们每提出一件新事情,都会刨根问底的问自己“为什么”,如果原因不是为了高效地解决目标用户的需求,我们都会说,虽然主意很好,但它不重要的。内部否定一个产品需求的终极原因都不会是:实现起来太麻烦,而是,它没有规模化的满足需求。

今年我们做了很多麻烦事,前台看起来只是一点点改动,后台流程就要大调。例如品相分级,例如动态定价,例如预购和锁定。这些功能不会带来什么营销噱头,也不会刺激用户回访,甚至会让利润率下降。但它们是在这个领域里用户真正需要的服务。

我们希望成为一个值得信任的消费品牌,而不是一个面目模糊的“互联网产品”。

说到“不劳而获”,又想说一下“被抄袭”这件事。

这一年,我们的产品设计和运营风格受到了来自或大或小的其他商业组织的仿制与重构。最极端的情况是连我们的文案都一字不差地复制到自己的产品上。

我想在任何领域的的创作里,仿制都隐含着对原作的赞许。仿制在放大原作的传播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我们进行仿制的或大或小的公司和认可多抓鱼的用户一道,放大了我们的商业可行性和社会价值。

我知道创造的不易和巧取他人创造果实的轻松。也知道法律在保护原创和促进市场两者间抉择的难处。说到底,正因为一项发明被复制的趋势是难以逆转的,所以我们才有这么多的道德和法规去尽力阻碍它的发生。

不过当我们跳出私利,用历史的宏观角度去看这件事,就会发现这种模仿变得很容易接受。毕竟,技术和商业本身就是在不断模仿的基础上进步的。

我们喜欢的是创造本身,至于他人是否在意,那是他人的事。市场才是那个手握大权的裁判,好市场有好选择,坏市场有坏选择。我们生活在这样的现实里,各自追求各自的追求,各自收获各自的满足。

这样的多抓鱼还能保持很好的增长,甚至会因为活动服务器宕机,证明我们的市场并没有做出坏选择。

“希望你们能活下来呀!看到有趣的公司也能获得成功,至少会让商业社会不那么无聊。”最近常有朋友这样祝愿我们。

虽然不知道有趣如何定义,但我想我们会成功的。

多抓鱼百货快闪市集

2019年3月14日

最近发现一个做事顺利的关键:

知道现在什么事最重要,并且知道什么事永远最重要。

前者依赖特定条件下的局部分析,是理性。后者是不以任何条件为改变的真理或者信仰(这么一说主要还是信的成分居多),是理念。

保证你做的事基于前者且符合后者,无论过日子,做项目,做公司,做什么都会好的。

但基本没什么人能做好的。

因为这个A且B的条件,A靠聪明,B靠傻。

你说什么样的人能做的好呢?

所有无法实施的长期完美方案、所有短视带来的坎、所有预期落空导致的失望。都是因为人啊,很难在聪明的同时还保持一颗痴心。反之亦然。

偶尔想到的民科管理学。

2019年6月10日

端午节去城里转了转。

虽然平时地理位置上就在城里,但我却是游离的。我事实上没有生活在任何一个地方,只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已。

很久没有去看看物理距离很近,但完全是外部世界的人在做什么了。

于是去了一趟王府中环,逛了逛,主要是看看人,和人都在买什么。

感觉还蛮好的,和国贸有点像,牌子也差不多。

彩虹装置做的挺漂亮,但是一看就能想到这东西是怎么做的,怎么构思的。

一个艺术品商店,在卖大量的复制品。你可以说这不是艺术,而是艺术的周边,艺术带给它的是认知溢价。

一个超大的毛绒玩具店,以前买过的很多品牌都有,摆在开架货柜上。火烈鸟啊,角马啊,蟒蛇啊,大家都成堆的挤在一起。还是很可爱,但却觉得它们死了。没有像之前发现有趣的动物玩具那样,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场景,让你觉得想要和它交个朋友。

一个烧肉店,肉不错,就是太过讲究,非要这样那样吃,虽然味道很好,最终也满足了我白饭配肉的要求,但总是没有那种在穷乡僻壤突然发现一家烧肉店,吃到倒地身亡的快意。

消费主义有自己的等级序列,之前一位朋友,吃肉就一定要以 M9 为标准。一切的消费都是可以用钱划一道线的。这里货就是钱,钱就是货。别的一些微妙的角度,会以“太主观”为由,被斩钉截铁的拦在消费主义的门外。消费主义有自己的语言。它的语言是垄断的,是精心策划的,是面红耳赤的。这种霸权规定了世界上一切的可消费物质的优劣和品位。

端午节还体验了一天买手上门的工作。

只推送给1/30用户的 多抓鱼百货试营业 猫助自己上门收购

让我产生了一个想法:怎样才算是一个好的消费者呢?

撇去大众消费者不谈,我觉得好的消费者有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拥有许多的消费品相关的知识。知道各种物品的世俗序列,和可定价的特征。这个层次是以公认知识积累为材料的。我们会叫他知识型消费者吧。

第二个层次是拥有自己审视消费品的特殊角度。这个角度指除去价格和世俗认知之外的新的审视角度。和第一个层次相比,这种能力是更稀缺的,更不可代替的。这是个直觉型的评定,它是消费经验经灵感加工后形成的一种认知。所谓的“独特品位”,所谓的“洞察”,我想拆解成大白话,就是这么一回事。我们可以叫他灵感型消费者。

这两个层次基本上就概括了对消费行为的引导。不只是吃穿住用这样的实体消费,包括精神消费,例如电影文学音乐的评判,也是一样的。

灵感型消费者已经十分接近原创型生产者了,通过创造新的认知,从而创造了增量的需求,这个增量是有可能改变消费结构的,把一个消费品从籍籍无名变得声名鼎沸。

而知识型消费者是没有新的创造的,他也可以借用自己的专家影响力创造增量的需求,但没有创造新的认知,也就没有办法改变原来的消费结构。换句话说他无法发现无趣中的有趣。甚至我们可以说,这种意见领袖是极容易被机器流量所取代的。

生产者的情况又如何呢?我觉得两种消费者类型都极有可能转化为生产者,但他们能转化的生产者类型截然不同。转化的节点就是他们能否获得生产资料并掌握生产技术。

知识型消费者可以转化为复制型生产者。

灵感型消费者可以转化为原创型生产者。

通过对这两种生产者的命名,其生产方式和生产价值已经不需要多解释了。

当然实际的情况是,原创型生产者和复制型生产者不会那么泾渭分明,通常原创生产制造了认知溢价后,就会通过复制生产大规模高效率的挖掘利润。例如很多当代艺术家就是通过这个模式发家致富的。但是是否存在原创生产,还是很泾渭分明的。我们常常说的品位鄙视链,往往也来自于这里。

最为吊诡的是,无论灵感型消费者,还是原创型生产者,他们创造的新审视角度、新原创作品,原本是站在世俗审美和消费主义对立面的。但如果这种创造强大到足以撼动大众市场,那么它终将变成世俗消费的组成部分,成为消费主义趋之若鹜的对象,成为消费等级序列里拥有姓名的一员。否则,拥有姓名的只能是创造者本人,而不是他的创造,他的创造脱离了他将不再产生消费价值,最终被时间淘汰,这就是所谓的“标新立异”,或者用个流行的说法,“有趣”。Crossing the Chasm,The Innovator's Dilemma,差不多讲的都是创造在改变消费结构过程中的分叉点。

这就有点像是说“消费你的反消费主义”“类型化你的反类型”。这种注定的轮回是不是可悲,就见仁见智了。

不过可以坦诚说出你对消费的主观感受吧,那是原生性创造的开始。

最近想明白了很多事,当然也因为明白的多了,不明白的就更多了。成年之后,世界逐渐失去了表象的趣味。有点像导演和影迷观影体验的差别。就比方,一个人说了一句话,年轻的时候读懂了字面含义就行,但是年纪大了就不再在意字面含义,而是开始思考这个人说这句话,整体意味着怎样的人格和思维逻辑。

消费也类似,我已经很久没有消费的快感了。最近最开心的购物反而是在多抓鱼百货淘东西,因为可以挖掘的文本足够的丰富,可以产生许许多多的新角度吧。类似于看电影时挖坟的心态。

昨天看了《无言的山丘》,看的时候有一种呆呆的感受,我们何尝不是生活在各自的牢笼中呢?现代公司在本质上和矿场有什么区别呢?企业主导生产,主导消费,为你安排工作和休闲。一个人的生产又是另外一个人的消费,一个人的休闲又是另一个人的工作。大家互相捆绑,一动不动。可以说你融入的组织越丰富,你就越是不自由的。

悲观的说,即便我们不和任何组织绑定,我们也是宇宙的囚徒。我们一生真正可以消费的只有时间。消费了时间,得到了什么呢?事实上归属于自己的所得,只有回忆、情绪、感受、和认知。如果没有这些,无论生前拥有多少物质,看过多少杰作,也是白来一场。如果有真的有打开牢笼通往自由意志的钥匙,那钥匙肯定就在这其中。

顺便推荐《无言的山丘》的原声音乐《纠缠》。这是个人最喜欢的华语 OST,虽然电影才看,但是原声却听了很多年。乐句中充斥着被压抑的生存欲望。之前没看电影就是因为原声太好,怕影像不如想象。昨天看了,电影配得上这张碟。因为一些原因大陆很难找到音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找。

2020年2月29日

多抓鱼已经成立三年了。具体是哪一天成立的,我和陈拓都说不清,最近还为第一次开周会的日期争执了一番。无论如何,正式作为一个团队开始办公,是 17 年 2 月的事。那么就在 2020 年 2 月的最后一天写一点感想吧。

说起来最近我才有了在做企业的感觉,或者说终于(阶段性)明白了企业是怎么一回事。之前都蛮轻松的,好像玩着玩着业务就已经做起来了。现在想想虽然有自己天生乐观,总是对痛苦选择性遗忘的原因,但总体来说是因为之前做的并不是一个真正厉害的企业,只是一个还算不错的创新产品而已,实际上距离一家持续增长且抗挫能力强的企业还远得很。

开始一个项目,解决一个问题,获得小小的认可,都不难。但单靠一款产品,一个垂直服务,绝对支撑不了一家伟大的企业。企业的竞争力,不在于解决单一问题的能力,而在源源不断地解决关联问题的能力。给出一个最优的方案,和源源不断给出高效的方案,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前者是解决确定问题的专业优势,后者是解决不确定问题的成本优势。

当然这两者不是互斥的,先有前者,然后才有机会演化出后者。企业诞生之前人类就有无尽的创造性成果。不是说企业一定就能具有更优的生产技巧和创造能力(相反我相信创造源于个体思考),而是说企业这种组织形式在长期的创新事业中更有成本效率。所以企业家的使命不是自己成为超一流的专家,而是可以组织一群专业人士从事自给自足的创新性生产,变成可以经济发展中可以依靠的稳定力量。

大部分创业者都是专家,这是不冲突的,白手起家时你也没有组织可以管理,你的专业优势使你获得了早期的竞争力。但专家创业必须注意的就是:你选择的是做企业,而不是科研,你一定要尽早把组织能力提在第一位。所谓“企业”这种经济组织形式,不就是在面向市场推出新产品时,内部生产成本远远小于外部采购成本吗?能自己或者少数几个人解决的短期问题,干嘛选择做企业呢。

成熟企业推出新产品的成本低,并不只是因为它们拥有忠实的消费群体,降低了市场认知成本。更是因为当代企业最大的成本就是组织构建。用大白话说就是找合适的人才,搭建生产线,培养团队默契和工作熟练度,这一套操作本身就是当代企业最大的成本。协作分工和经验积累对于企业来说是越多产越低成本的。优秀的组织一定是在原有结构的上源源不断地产出,这样内部生产成本才能远低于外部市场。如果做了一款产品就原地解散,当代企业的成本是不可想象的。

这个道理说起来容易,但真正需要“推陈出新”的时候,你才会明白它的厉害。

最近在家里看松田幸之助的创业语录,我就发现无论多么厉害的企业家,其实都有些幼稚的理念和夸张的宏愿。在创业之前看这些,我会觉得他们也不过如此。但现在我却会觉得惭愧:敢于在所有人面前大声而坚定地讲出自己理念和梦想,并且愿意投入毕生精力去实现,本身是相当令人敬佩的行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建立一个目标明确的组织,而不是因为怕说错,怕做错而让组织失去方向。

重要的不是说得对,重要的是说出来。不可能靠个人实现的宏伟理想,说出来才可能协同他人一起去实现。毕竟对企业家个人来说,事业也没有对错之分,能抓住的只有内心的渴望而已。

被困在家的这一个月,花了比较多的时间做园艺。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对园林花草一直保有极大的热情。我就是那种带着强烈的原始基因的人,看到炭火就觉得安全,种点东西就能获得极大的成就感。如果不做公司,我就会选择成为个园艺家。有趣的是种植和营商追求的都是“growth”,在growing something的过程中我突然领悟到这世界上有两种不同类型的种植家,也有两种不同类型的公司。

第一种是种农田的,他的首要目标就是客观的产量。只要能够提高产量的做法都值得尝试,最大化土地利用率,用精确的公式规划好收成,根据市场的需求改变作物的选择。提升收入一方面依靠种植技巧,但更依赖于扩大土地面积。

第二种是种花园的,他的首要目标是拥有一个最美的花园。做一个耐看的花园需要长期的规划,并不能一年有一年的收成,在这个过程中讲求的不是土地利用率,甚至要为植物的长期生长留有余地。提升收入不是通过扩张,而是通过对美的领悟力,精心维护,时间自会让花园增值。

这两种种植有其共通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气候和地理,注意施肥和病虫害的管控等等(相当于任何企业,专业能力和组织能力都是基础功课)。但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事业:一个是农业,一个是美业。工作内容虽然相近,在实际的营业性质上却相去甚远。前者的目标是收成,后者的目标是美。当然你也可以拥有油菜花田的美景,观感上不是那么非黑即白,主要还是在于你的初衷如何。就初衷来说,前者让人得以存在,后者让人得以获得高于存在的意义。

常常有人怀疑美的价值,更勿论怀疑一个囿于自己的经营美学,即便能挣快钱也有所不为的企业。

但我认为,美是有实用经济价值的。这并不仅仅包括为观赏美而支付的成本,还包括美对所有观赏者的抚慰和启发,带来的创造力和精神状态提升的价值。

美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它的消费方式:观赏,不会使美产生丝毫的损耗。甚至越多人认可美、观赏美,美越是增值的。

只有当人们用实用主义去消费美的构件时,美才遭受不可再生的灭顶之灾,从而失去了长远的经济增值。焚琴煮鹤,绝对不是划算的买卖。刮掉圆明园的金箔,砍掉灵隐寺的石刻,能做出这种事的人,绝对是无需考虑成本的盗贼,而不是建筑师本人。

花园和农田不是一个定价体系,狮子林也不是把太湖石拆了论斤卖的。美的诡谲之处就在于不可精准定价,亦不可被拆分成平均的单元。如果人人看重的都是可定价收益,那么在一开始就不会存在花园。

最近总有人说豆瓣的没落。好像只有做成头条,才是价值增值的唯一解。但我觉得豆瓣就是做花园的,宝贵的是直到现在花园还在那里,只是需要打理,不然确有沦为断壁颓垣的风险。但即便断壁颓垣,也总比在狮子林里种大葱的好。在我看来知乎倒是在自家花园里栽了不少葱,希望收成还不错。

要记得,人们是因为美才付钱的,而不是收了钱花园才美的。

今天上海下了雨,雨珠流连在玫瑰的嫩枝上。Ghislaine de Feligonde,一种绽放时杏色与白色混杂的小花,不生产任何能够果腹的果实,但却是在这场瘟疫里带给我安慰的源泉。

守护好我们的花园。

本文作者:猫助·多抓鱼创始人

个人订阅号:猫助广播

↓多抓鱼已经全面复工,如果你还没用过,不如试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