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耳科学杂志》2021年第2期耳内镜专辑精彩内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外科微创技术的优缺点 《中华耳科学杂志》2021年第2期耳内镜专辑精彩内容

《中华耳科学杂志》2021年第2期耳内镜专辑精彩内容

2023-12-14 07:3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 持续灌流与非灌流切换结合模式的耳内镜下中耳胆脂瘤手术

侯琨 王方园 刘娅 朱玉华

王辉 赵丹珩 杨仕明 侯昭晖

自本世纪初开始,耳内镜外科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和发展,随着原有的耳内镜技巧和技术理念逐渐成熟[1,2],耳内镜技术在很多适应症上的应用也出现了一些瓶颈,若无新的内镜设备和技术出现,其发展在短时间内很难有更大的突破[3]。耳内镜技术在国内的发展也呈现了同样的趋势,顶尖专家掌握的耳内镜技术趋于稳定,更多的工作在于技术推广和基层医生的规范化培训,亟待新的技术理念出现来改变现状[4]。近一年来,国内专家推出原创的持续灌流模式耳内镜手术模式[5,6],相对原有手术方式是一种创新和进步。本研究对持续灌流下耳内镜手术模式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探索,尝试摸索出其最佳的应用方式。

3. 耳内镜下外耳道“锁孔”技术处理累及乳突的中耳胆脂瘤的初步实践

赵丹珩 贾建平 王方园 杨仕明 侯昭晖

众所周知,正是将显微镜应用到耳外科才孕育产生了现代的耳外科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现代的耳外科学一系列概念及手术分类理论。近些年来,耳内镜技术逐渐引起大家的重视,它始于上世纪50 年代,由Harold H Hopkins 和Karl Storz 率先报道了内镜在耳科的应用,开始仅用于检查、诊断[1, 2],之后Thomassin 及McKennan 等尝试将耳内镜应用于胆脂瘤二次探查术[3,4],实现了术中的应用。Tarabichi进一步发展了耳内镜手术,成功应用耳内镜进行鼓膜修补和胆脂瘤手术[5,6]。近二十年来耳内镜应用越来越广泛,甚至应用于听觉植入[7]和侧颅底手术[8]等。耳内镜的优势主要体现在:1、有广角视野,带有角度的耳内镜,能够抵达并观察到更隐秘的结构[9-11];2、可以实现中耳手术的微创化,用很小的切口就能够完成手术[12-14];3、清晰度高;4、可通过简单的前后移动操作就能实现重要部位的放大效果。当然耳内镜也有一些劣势,比如:须单手操作,非立体视野,没有深度感,手术时间延长,学习曲线更长等[13,14]。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发掘,形成了利用耳内镜经外耳道径路,通过“锁孔”探查乳突、鼓窦、上鼓室,在术中起始阶段就能明确病变性质及范围,而且该技术还有助于病变的清除以及方便进行中耳胆脂瘤的二次探查手术。

4. 全耳内镜下中耳乳突部胆脂瘤手术的短期效果观察

陈抗松 邹团明 王博琛 孙恺

陈俊明 叶海雯 毛伟龙 虞幼军

耳内镜最初仅作为显微镜的辅助工具,多用于观察中耳解剖结构、评估病变是否残留[1]。随着内镜高清设备发展和手术操作技术的日益完善,耳内镜手术逐渐成为中耳手术的选择之一。现已有文献报到全耳内镜下完成鼓窦手术并取得满意效果[2],但全耳内镜下乳突部手术鲜有报到。

5. 82耳鼓膜完整的传导性聋耳内镜下听骨链重建疗效观察

张文韬 童步升

传导性耳聋是耳科门诊患者中常,见的听力学表现。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分泌性中耳炎引起的听力损失较容易通过临床表现、鼓膜所见及颞骨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 HRCT)诊断。但仍有许多患者鼓膜完整,主要是由于各种非炎症病因所致的听骨链异常连接、中断或固定,引起气导传音障碍,颞骨HRCT 对其病变位置的诊断有限[1]。出于诊断和治疗目的,这些患者接受了鼓室探查术。

传统显微镜下的听骨链重建术已发展十分成熟,但存在磨骨过多,创伤较大,患者术后恢复时间长等缺点。近年来耳内镜手术的飞速发展已为临床医生处理中耳疾患提供了新的选择。本研究回顾分析了耳内镜诊治非感染性鼓膜完整的传导性耳聋的疗效,探讨疾病的临床特征及耳内镜的优缺点,为耳内镜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及帮助。

6. 持续灌流模式耳内镜下III、IV 型鼓室硬化症手术疗效分析

廖华 杨希林 汪雷

王文静 任杰 张志坚

鼓室硬化症是一种长期慢性炎症引起的中耳黏膜固有层结缔组织退行性病变,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明确。主要表现为逐渐加重的传导性听力下降,部分患者可为混合性聋或伴有耳鸣等非特异性临床表现。2012 年最新分类将鼓室硬化症归属“中耳炎后遗疾病”[1],这一改变体现了对鼓室硬化症认识的深入。Wielinga 等[2]根据硬化灶侵犯的部位和范围,将鼓室硬化分成4 型,I 型:鼓膜硬化型,II 型:锤砧骨固定型,III 型:镫骨固定型,IV 型:全鼓室硬化型。对于III、IV 型鼓室硬化症的手术治疗目前存在较多争议,部分医生主张分期手术,以减少内耳损伤导致感音神经性聋的发生。持续灌流耳内镜外科操作模式理念的提出[3],体现出CIM-EES 对于鼓室内病变的暴露和清理具有极大的优势。本研究总结III、IV 型鼓室硬化症患者在持续灌流模式耳内镜下一期鼓室成形术的经验,对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该模式的特点进行初步探讨。

7. 耳内镜下听骨链畸形手术疗效分析

杨海弟 高敏倩 戴智梅 郑亿庆

先天性听骨链畸形系胚胎早期发育过程中受遗传因素、药物、病毒感染或其他理化因素影响,导致听骨链发育障碍[1],临床表现为自幼听力下降,无流水、流脓等症状,查体见鼓膜完整,多为单侧发病,可通过颞骨高分辨CT 辅助诊断,术中探查确诊。先天性听骨链畸形多采用手术治疗,如今,耳内镜凭借其高清视野、鼓室内解剖结构辩认度高、术中能最大程度地保留中耳解剖完整及进行有效的功能重建,逐渐在耳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中发挥巨大的作用[2] 。

近年来,随着患者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日益重视,精确医疗及个体化医疗的追求等,耳内镜微创手术在耳科疾病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3]。然而国内目前对于耳内镜下听骨链畸形手术的疗效研究较少,我们开展耳内镜下听骨链畸形手术疗效也获得较为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详细内容敬请关注《中华耳科学杂志》官方网站:http://www.ent301.com或微信公众号“当期目录”,获取电子版全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