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拉斐尔教皇宫签字大厅壁画之二·圣礼之争图9幅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圣礼的辩论是壁画吗 040拉斐尔教皇宫签字大厅壁画之二·圣礼之争图9幅

040拉斐尔教皇宫签字大厅壁画之二·圣礼之争图9幅

2023-07-23 12: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图01拉斐尔圣礼之争·全图图1

教皇宫共有四个大厅,第一个大厅是教皇日常在此签署文件的办公地点,故名签字大厅(Stanza della Segnature)。此大厅为长方形,纵长9米,横向约6米。拉斐尔根据大厅的形状在其四壁上绘以四幅壁画:《圣礼之争》、《雅典学院》、《帕尔纳斯山》和《三德图》。四幅画体现当时社会崇尚的“神学”、“哲学”、“诗学”和“法律”四种学问与那时人们所认为的组成宇宙的四要素:空气、水、火和土互相呼应,其中心目的是想将古代的文明与基督教的教义和谐地表现出来。在大厅的顶部还绘有笔者前一博文所提到的天顶画。

天顶画中“神学”女神像下方的壁画是《圣礼之争》(Disputation of the Holy Sacrament),又译为《圣体辩论》、《圣典辩论》等,主要描述教会领袖在举行隆重的教会仪式,也是表现对基督教教义的崇敬和维护。2009年是该画绘成500周年,意大利发行一枚小型张以资纪念(图1)。全画是一个半圆形的庞大构图,在半圆形的画框里用云层作横带,平分画面的空间,形成天上和人间的区别。上方表现的是天上的神明(图2),下方表现的是人间对神明的崇敬和对教义的理解和讨论。天上和人间均排列成弧形,用两个相反的弧形和远近法的透视感来加深广阔的空间效果。

图02上部·ssd01disput图2

云层上方的画面可分成三部分:中央部分体现基督教的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论”的教义,圣子耶稣在中间,上方是圣父上帝,其下有一只鸽子代表圣灵。居于半圆屏风之中的耶稣,凌驾于整个圣礼场面之上,他脱去上身,袒露身体展示自己的伤处(图3)。耶稣的右边是圣母玛利亚,右边是拿十字架的施洗约翰(注1)。云层上方的左右部分分别是耶稣的十二使徒(图4,5;注2)。拉斐尔在绘此画时,当然会明确此12人各各相当于那位使徒,但后人对此可能已不太了了。值得注意的是,拉斐尔把达·芬奇的肖像画在图4画面的右边第四人,表明他对达·芬奇的崇敬。

图03上中·ssd01-1disput图3

图04上右·ssd03disput图05上左·ssd02disput

             图4                                          图5

云层下方表现的是人间景象,画面上绘有人数众多的教会领袖和高级僧侣,其中有各代教皇、圣徒、主教、红衣主教、神父以及教父们。他们似乎正在举行隆重的仪式,并展开对圣体的学术研究(图6)。也可以把画面分为三部分来看:中部(图7)的中央是祭坛,祭坛上摆着圣餐盒,拉斐尔以之作为整个画作的中心和消失点,从而把天上和人间的动律结合起来。在祭坛的两边坐着在四世纪时为基督教教义的确立、圣经经文的订正以及使基督教被定为罗马帝国国教做出重要贡献的四位教父,他们分别是哲罗姆、格利戈里(尼斯的)、阿甫罗西和奥古斯丁(注3),尽管他们相互之间并未谋面,但拉斐尔还是把他们画在一起,像是在聚会在一起共同讨论问题一般。

图06下部·ssd05disput

                                    图6

祭坛左边两位穿着袈裟的是哲罗姆和奥古斯丁。哲罗姆抬头仰望上天。奥古斯丁则侧身而坐,好像在对坐在台阶上的青年讲解什么问题。祭坛右边身着红衣未戴帽在埋头沉思的是格利戈里,坐在他身边身着华贵服饰的是阿甫罗西。在他身旁站着一个身着蓝色衣袍、背向观众、形象气势雄壮的人。

图07下中·ssd05`1disput图7

画面左端(图8)有一青年正在凭栏探身,顺着他身边之人手指方向观看,那是西斯廷教皇,他神情沉着、自信,昂首向祭坛走去。教皇身后是《神曲》的作者但丁.

图08下右·ssd07disput图8

画面右端(图9)有一秃顶老人靠着栏杆看书,旁边的人也在凑着观看。老人似乎是向他们解释书中内容,另一青年人,用手势表示请他去往中间祭坛,很多人也都在走向中央。有一人正在跪着祈祷。画面上还绘以优美的风景作陪衬。

图09下左·ssd06disput图9

据资料介绍,在拉斐尔所绘的众人中,还有一位曾被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判处火刑的名叫萨伏那罗拉(注4)的人,说明拉斐尔的大胆惊人之处。

《圣礼之争》是拉斐尔为教皇宫四个大厅所绘的16幅壁画的第一幅,是当时人们看待拉斐尔绘画才能的试金石。拉斐尔果然不孚众望,以他超人的才智和精湛的画技,绘出这幅佳作来。在整个画面上,天上人间,层次分明;人物虽多,但多而不乱;神态虽各异,但能互相呼应。人物以圣子耶稣为中心,事物经圣餐盒相连接,以靓丽的画笔展示了基督教的神圣和教义,至今仍然被视为文艺复兴时期经典作品之一。

编写说明:本文系参照吴泽义等编著的《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一书170-171页文字加配邮票图案或网上图画编写而成,有些文字直接摘自该文。如摘录文字有误或编写过程中因对原文理解有误而出现错误,文责概由笔者自负。

 

笔者注1:施洗约翰(John the Baptist)《圣经》人物。劝人悔罪,为人施洗。曾在约旦河畔为耶稣进行洗礼,被称为“施洗约翰”,以与十二使徒中的约翰相区别。

注2:十二使徒亦称十二门徒。据《圣经·新约》记载为耶稣从诸门徒中所特选,计为彼得、安德烈、雅各(长)、约翰、腓力、巴多罗买、多马、马太、雅各(幼)、达太、西门和加略人犹大。犹大出卖耶稣后自缢,由彼得倡议,选出马提亚补缺。

注3:哲罗姆、格利戈里(尼斯的)、阿甫罗西和奥古斯丁四人均为公元四世纪时对基督教有过重要贡献的基督教学者和教父:

哲罗姆(Hieronymus,约342-420),英语Jerome的音译。古代基督教圣经学家、拉丁教父。公元385-405年间根据《圣经》拉丁文旧译本编订成新译本(其中部分由其重译),被命名为通俗拉丁文本圣经。

格利戈里(尼斯的)(Gregorius Nyssenus,约335-395)古代基督教希腊教父。公元381年在君士坦丁堡与各派异端论战,被正统派誉为“维护正统派的柱石”。

阿甫罗西(Ambrosius 约339-397)古代基督教拉丁教父。曾任罗马帝国皇帝狄奥多西一世顾问,使狄奥多西于392年承认基督教为罗马帝国国教。

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354-430)基督教神学家、哲学家,拉丁教父的主要代表。鼓吹教权主义,为中世纪西欧基督教的教权至上提供理论根据。

注4:萨伏那罗拉(Girolamo Savonarola,1452-1498)中世纪后期意大利宗教改革家布道时抨击教皇和教会的腐败,1491年领导佛罗伦萨人民起义,赶走美第奇家族,恢复共和。后被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以“异端”罪判以火刑处死。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