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的十个认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医院科技成果转化流程 关于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的十个认识

关于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的十个认识

2024-06-05 15: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18年7月,阜外医院在官网上公示了一项科技成果项目的转让,该项目是关于人工心脏的专利,转让价格达到1765万元;9月,华西医院公示了对于科技成果转化成立的八家公司的价格和股权分配情况。两家医院对于成果研发项目组人员奖励均占到90%,一时在医生创新领域引起千层浪。

近年来,伴随着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和相关政策的落地,医学创新备受关注,特别是2016年国务院发布《实施若干规定》、原国家卫计委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卫生与健康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后,医生和医疗机构在医学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

医学创新成果转化本身是一个周期漫长、投入巨大的工程,本文就编者在国内医学科技成果转化领域的经验和体会,对目前的现状和认识做一些介绍。

一、国内成果转化的整体政策环境优于国外

与国外相比,国内科技成果转化权益相关的政策规定明显更优惠,特别是在分配比例、净收入计算、公示和税收等方面,明显有利于成果发明方。

1.收入分配中用于项目组奖励的比例均在70%以上

国家《成果转化法》规定科技完成单位对成果完成人的奖励要在50%以上,而部分医疗机构单独制定成果转化管理办法,规定用于项目组奖励的比例均在70%以上,保障医院、科室和项目组的权益。

表:医院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示例

2.前期科研成本不计入成果转化净收入中

医学创新前期的基础科研和产品研发投入巨大,待成果顺利转化后,短期收益远远不能抵消前期投入,国家规定前期科研成本不计入成果转化的成本,使得转化净收入大大提高。

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规定,从科技成果转让净收入或者许可净收入提取成果转化奖励;再比如《中国科学院关于新时期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指导意见》表示,在确定“科技成果转化净收入”时,院属单位可以根据成果特点做出规定,也可以采用合同收入扣除维护该项科技成果、完成转化交易所产生的费用而不计算前期研发投入的方式进行核算。

3.权益分配情况需公示以保障各方利益

对于协议定价的成果转化工作,以及成果转化收益奖励分配均实施公示制度,这极大的保障成果转化主体方的利益,减轻了项目决策人的责任。

表:成果转化公示政策

4.成果转化现金奖励的所得税减半征收

2018年7月1日以前,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相关规定,科技人员获得的现金奖励缴纳个人所得税按照工资、薪金所得缴纳,适用最高45%的超额累进税率;而从2018年7月1日起,施行《关于科技人员取得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今奖励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其中规定从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入中给予科技人员的现金奖励,可减按50%计入科技人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国有资产管理等部门规章制度及实施细则对成果转化造成了一定制约

近年来,我国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从2006年以前的摸索阶段到2015年驶入快车道,国家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可见一斑。

在综合性政策法规已经较为明确的情况下,更多操作障碍来自于专项资产管理等政策法规,不同部门,不同类别的对成果转化的规章制度难以融合。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科技成果转化法采取的是全面放权、事后报备的原则,但是具体监管的财政、国资监管文件均体现为事前审批,这成为了成果转化工作实施过程中的主要矛盾,阻碍了转化进程;科技成果作为一种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属性不同,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在管理上面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对于成果转化的部门规章中,教育部、工信部和卫计委对于各自为政,缺乏贯通,医学创新的成果转化步步艰难。

在国家政策导向较好、医院成果储备相当、医生等转化主体的热情高涨的时代背景下,政府、产业和资本对医学创新项目需求巨大,医械产业升级转型,国产替代和产业资本迫切需要国内创新成果的转化,医疗卫生机构也迫切需要一套实操指引来指导成果转化工作。

这套实操指引需要对科技成果相关综合性管理规定、专项管理规定进行整理,并重点关注国有资产管理、党员领导干部管理、税收征缴等方面的相关政策,以期在实际转化工作中,方便直接查询对应的法律法规。

三、优秀成果缺失是制约成果转化的第一要素

国家及医疗机构对医学科研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医学创新成果储备不断丰富,但是适合转化的优质成果尚待挖掘。中国各级医院所申请的专利数量逐年增长,截止2017年7月检索仅以医院单位为申请人的专利64247余项(不包括医生以个人名义申请),但是转化率并不高,大部分专利并不具有转化价值。

利用举办创新大赛,筛选优质的医学创新项目,吸引产业界机构进行转化,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筛选优秀成果的方式。2017年开始,以北京市卫计委转化医学大赛的召开为标志,针对医生和医疗机构的创新活动逐渐增多,以2018年为例,华西医院、北大医院、北医三院、同仁医院、友谊医院分别举办了院内转化医学创新大赛,其他在医学创新领域成就突出的医院也在大赛筹备中。

四、概念验证和中试生产是成果转化过程的瓶颈

项目转化过程中,医生在临床实践中根据需求产生原始概念或想法,但是将想法转变为产品,不仅需要临床基础经验,更需要有工科背景的专业人才和机构来承担概念验证及中试。在目前的成果转化过程中,概念验证和产品中试环节一直缺乏专业的机构可以参与,一来医学创新产业化路径在熟化阶段仍然缺乏有效的扶持资金、技术经纪人队伍及中试支撑平台,二来尚未形成支持产业中试环节的成熟商业模式和满足这一环节的人才及资金诉求,导致了目前中试阶段的产业空缺。

表:成果转化过程

表:中试和样品生产的付费来源

图:创新合作共享模式

五、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的链条尤其漫长,需要庞大的系统支撑

从发现临床痛点到走向市场落地应用,成果转化需要经过申请专利、样机、产品、临床试验、注册和市场营销等过程,过程漫长而复杂,其中能从发现临床痛点做成样机,已经是一般医院能做到的极限。成果转化过程中涉及到项目分析、估值、转化方式和伙伴选择与合同签订、样机中试与生产等工作,以及产业、资本、人力、监管、物价等多项相关要素的对接等, 需要系统专业的服务体系来支撑。

图:产品上市过程中的成果转化工作内容

六、正确认识科研价值与市场价值之间的关系

以成果转化作为目标的医学创新,需要考虑可预期的市场价值,具有一定潜力的市场前景才能够吸引合作企业、资本等进行转化。例如某医院发明的一种植入材料肺动脉环缩装置、一种诊断试剂儿童急性白血病的基因分型试剂盒,在临床上虽然具有很大的价值,但是其指向的市场规模较小,并不足以支撑转化合作的费用,所以没有实现转化。

项目转化以前,对项目进行全面分析成为了必要步骤,分析维度主要有市场、技术和知识产权等维度。以市场维度为例,需要分析项目的市场应用领域、目前市场规模、竞争对手情况、市场占有率和产业链情况,对项目进行估值,以确定项目价格。

项目估值是后续合同签订、项目收益分配的依据与前提,针对不同阶段的项目,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评估。从成本法到市场法,预测值逐渐增高,而中间价格是最适宜作为合同谈判的基础价格。

表:项目估值方法

七、成果转化合同对保障发明人权益不可或缺

成果转化过程中,合同签署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是对发明人权益最有效的保护手段。例如近几年已在神经应用器械有一定影响力的品驰科技,最开始创建之时,是由清华大学与天坛医院共同进行项目转化而成立,为了保护天坛医院的成果转化权益,在转化之初,医院已与清华大学签署合同,规定收益分配等内容。而301医院在2005年获批一款1.1类中药制剂研发,因为转化之前未签署合同,科技成果转化未获得任何收益。

合同签署过程中,创新成果的产品价值、商业价值和学术价值均需要在合同条款中得以体现,技术条款、知识产权约定和商务条款等维度也需做出详细的约定。

表:合同签署中的注意事项

八、人才缺失是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之一

医学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复杂,需要临床、技术、管理、商业多个领域专业的人才,与别的领域相比,医学领域成果转化对人员专业要求很高,且迫切需要有交叉背景的复合型人才。

而对于医院来说,大部分对医学创新成果的转化重视程度不高,没有成果转化管理部门和专职的工作人员,多数为其他科室兼职管理,缺乏明确的组织保障机制考核奖惩措施。即使第三方服务机构或医院内部人员有意于医学创新的成果转化工作,其参与路径和方式尚不明确。医学科技成果转化在人才培养方面,可以举行相应的高级研修班、培训沙龙、或面对面活动,在专业性、系统性和操作性上更好的指导相关人才。

九、医学科技成果转化从思考医生在创新链条中的定位开始

医学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医生是科学家,也是医学家,有时候也需要承担起企业家的角色,但是三者的思维角度和出发点并不相同,而要真正把成果转化做好,医生实现四个思维突破。

首先,老生常谈的投资回报与临床考量之间的思维冲突。其次,产业思维与科研思维的战略区别。第三,产业价值和科研价值的导向冲突。第四,医疗机构强烈的“主动要求管理”思维。

另外,学术价值、个人品牌、医院品牌都可以作为成果转化中谈判的基础和条件。

表:成果转化中医生的思维冲突

十、医疗机构成果转化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

国家政策鼓励成果转化和医企联动创新,顶级医疗机构兴趣浓厚,创新大赛层出不穷,不少顶级医疗机构在创新转化中已经取得丰硕成果,华西医院近年转化金融超10亿,北医三院2016年至今转化金融超2亿,同仁、天坛、宣武阜外在2017年逐步开展创新转化以来,成果转化金额纷纷突破千万大关。

同时,国内外企业已在逐步布局,企业参与创新合作正当时。以国际大企业为例,强生、波士顿科学、礼来等在国际创新网络布局的基础上逐步开始在国内进行创新布局,强生在北京、上海等地创建了鼓励企业和医生联合创新的孵化平台,波士顿科学在设立孵化创新平台的基础上,还对专门进行以医生创新为主体的青年医生创新组织“中国心血管医生俱乐部(CCI)”进行了连续三年的全方位支持和赞助。国内企业例如冠昊生物、乐普医疗等,也纷纷建立自己的医企合作孵化平台,鼓励临床医生在研发早期参与企业产品研发和创新。

在国家政策鼓励、医院兴趣浓厚的背景下,企业参与支持医企融合创新项目迎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一方面,通过参与医学创新项目能够丰富企业与医疗机构的合作层次,树立企业高端创新品牌,同时在国家法律允许的情况下,通过创新转化项目与顶级医疗机构和医生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从而在战略层面促进终端销售。另一方面,能够在合作中了解国内顶级院校的创新储备和研发方向,为企业研发创新节约时间、资源,提升企业整体研发水平。

有需要请扫码答疑

注:本文所有图表来源于健康界创新中心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