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况直播!“170”是啥?揭秘儋州“寻宝图”!新华社等全程转播…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儋州调声经典歌曲 盛况直播!“170”是啥?揭秘儋州“寻宝图”!新华社等全程转播…

盛况直播!“170”是啥?揭秘儋州“寻宝图”!新华社等全程转播…

#盛况直播!“170”是啥?揭秘儋州“寻宝图”!新华社等全程转播…|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1月14日,商报全媒体

《溯源南渡江探访母亲河》大型采访直播

来到了第三站——儋州,

作为南渡江流经的第三个市县,

儋州与我们的母亲河有着怎样的渊源?

被南渡江滋润的千百年里,

这片大地又流传了多少的故事?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儋州,

揭开这张名为儋州的“寻宝图”,

探寻这块宝地中独有的风景。

新华社、这里是儋州等多家媒体

也全程进行转播!

戳图看现场直播

▼▼▼

松涛水库——南渡江上游的“陆地海洋”

儋州市是南渡江上游流经的重要市县之一,由于上游水力资源较为丰富,建有许多水电设施,为满足下游平原灌溉和调节洪水,也建有多处水库,特别是位于儋州市南丰镇的松涛水库,是海南省最大的水库,也是海南最大的人工湖、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海南省重点饮用水源保护区。

南渡江作为母亲河,

在松涛水库的助力下,

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儋州人民。

松涛水库北起纱帽岭,南至细水山区,东面与琼中县接壤,西与白沙县毗邻,跨儋州、白沙和琼中三个市县。水库库区广阔,四周群山环抱,遍布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泛舟湖上放眼望去,山峦辽阔,古木参天,湖水幽碧,让人仿佛置身于画中。但在这幅画的背后,确是无数水库建设者呕心沥血,用双手创造的伟大成就。

“当时松涛水库的建设主要靠肩挑、手推,没有大型自动机械,条件比较艰苦。”松涛库区党支部副书记罗丰是一位“松涛二代”,他的父母当年参与了松涛水库的建设,而他也受到父母的影响,对水库有着深沉的感情,长大后从双亲手中接过了守护松涛水库的接力棒,目前在水库负责水生态巡查工作。

“那个时候没有钱、没有技术,没有先进的设备,一切都是靠双手。但是我的父母说,虽然困难,大家工作热情却非常高涨,靠着轮换班,工序不停,日夜兼程,即使因为疲惫变得迷迷糊糊,推着运土车的手也从未松过。”水库建设者们用土法筑坝,靠肩挑手推运土筑坝,硬是靠双手将13座山像愚公移山一样,一点一点的搬走了,并修建了一系列水利工程,如松涛坝、副坝、南丰隧道等,实现了“高峡出平湖”的壮举。“那个时候,大家的意志非常坚定,这种精神也一直鼓舞的着后人,也就是‘170精神’。”罗丰说。

为何称之为“170精神”?它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据了解,在松涛水库建设规划中,应一年可以拦洪水,两年可以蓄水。1959年2月,在导流洞还未挖通的危险情况下,为了在汛期到来之前完成高度170米以上的大坝,超过了七万人一起向“170”高程发起总攻,在当时没有大型设备和无水泥混凝土的情况下,依靠“土办法”一点点构筑,并且最终筑坝。至此,“170”精神便象征着奋勇拼搏、无所畏惧、甘愿牺牲、敢于承担的坚定意志。

1960年2月,在水库兴建的关键时期,周恩来总理专程到儋州考察松涛水库建设情况,并为松涛水库题写库名。

1963年,松涛水库首次成功放水,灌溉农田12.3万亩。此后,松涛水库广大建设者不畏艰险,高质量完成了松涛水库各项水利工程建设。松涛水库的建成是海南人民利用自然、开发自然、保护自然的成功典范。

为纪念当年建设松涛水库大坝的建设者,松涛灌区管理分局在松涛大坝旁建有一处文化广场,并设有纪念长廊,收集了很多有关松涛水库建设的旧照片、物品、书籍、调研报告等。从贴在长廊墙壁上的黑白老照片中,可以看到过去万人建坝的恢弘场景,直观感受在那个年代,人们艰苦卓绝,奋斗一线的澎湃激情。

罗丰告诉记者,松涛水库建成后,带来了防洪保障、城乡用水、灌溉、水电等效益,“下游123万亩良田都靠它灌溉,建库初期从其他地方到白沙都是通过水库,所以在当时还起到了航运效益,配套工程还让下游许多乡镇实现了脱贫致富,可以说,松涛水库的建成,给千家万户带来了福音。”

松涛水库年供水总量13亿立方米 惠及海南多个市县

1958年7月,松涛水库动工兴建,1970年12月竣工,通过不断地完善建设,如今,水库已成为一座拥有灌溉、供水、发电、生态、防洪等多功能的大型水库。它湖岸线长544公里,水面面积130.5平方公里,总库容量33.45亿立方米,有效库容量20.83亿立方米,年平均供水量约13亿立方米,最深水位70米,一般为30至40米。

松涛水库南丰电站:电力供往千家万户

由于水力资源较为丰富,松涛水库已先后建成11座水电站,发电累计已超65亿度,其中,最早建成、运行时间最长的,便是南丰电站。南丰电站占地208亩,是松涛枢纽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南丰电站外可以看到,巨大的水塔在站后耸立,被称之为调压塔,据说与松涛水库的蓄水池相连。松涛水库的水通过地下隧洞把引入电站地下,以此发动机器运转,水库的水位越高,发电就会越容易。

“我们发出的电力除了供给松涛网的一些居民外,其余都直接传输给了南方电网的那大用电站,再由南方电网供电到每家每户。此外我们还设置了灌溉管道,当发电机组出现问题后,可以由该管道供水给城乡灌溉、生活用水。下游还有许多的电站,不同的渠道设置了不一样的电站,供水供电给当地范围。”南丰电站站长王波介绍道。

据了解,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南丰电站是海南的主力电站,担负着向海口、石碌铁矿及海南西北部地区的供电任务。八十年代末后,是松涛的主力电站,现累计发电44亿度,年平均发电量为0.77亿度。

多年来,南丰电站不仅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还为海南电力系统培养及输送了不少优秀人才,为海南电力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受到上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高度赞扬和表彰。曾先后被评为“全国电力工业大庆式企业标兵”、“广东省先进企业”和“水利部先进企业”“水利部授予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

千年古郡——悠久历史造就“诗乡歌海”

儋州人的盛情好客在海南家喻户晓,在当地流传的儋州调声是具有独特地域风格的传统民间歌曲,节奏明快的风格将儋州人的热情展现的淋漓尽致。

儋州调声:流传两千年的"南国艺苑奇葩"

作为一种独特而有感染力的民歌形式,儋州调声从儋州山歌演变脱胎而来,但它又突破了山歌固有的演唱形式,音乐和舞蹈相结合,亦歌亦舞,集体对歌,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活动形式,被誉为“南国艺苑奇葩”。2006年5月20日,儋州调声经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东坡书院:九百年前埋下文化的火种

儋州素有“诗乡歌海”之美誉,除了旋律优美的儋州调声外,其诗词的普及与繁荣,也十分引人注目。北宋时期,大文豪苏轼被贬海南儋州,在他谪居儋州的三年里,不但没有受困于仕途的挫折与现实的窘迫,反而笔耕不辍,创作成果丰厚;他不遗余力地向当地百姓传播中原文明,丰富了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位于儋州市中和镇的东坡书院,是苏东坡居儋期间讲学会友的场所。东坡书院是建于1098年,中和镇内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占地面积为25000平方米,为历代儋州最高学府,培养了不少人才,是海南重要的人文胜迹之一。身处东坡书院,你会感觉到恍若隔世,历史曾在此驻足,作为海南旅游中文化符号的重要代表,古朴的东坡书院拥有着与众不同的文化魅力。

“白马涌泉”:千年清泉润千家万户

“白马涌泉”是儋州悠久历史中的另一抹独特色彩。相传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率师南征,途径儋州市白马井镇的马口井村,适逢久旱无雨、天气酷热,人马皆渴,幸好将军乘坐的白马跑地得泉,凿而成井,井水清甘,四季不竭,因此称为“白马涌泉”。

儋州橡胶——中国橡胶史的第一页

儋州历史源远流长,

诞生了无数的民间故事,

与此同时,

也在不断缔造着新的传说。

“儋州立业,宝岛生根”

热作两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暨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位居海南儋州宝岛新村。周总理曾未此题词:“儋州立业,宝岛生根。”凡有热作处,皆有宝岛人。

在热科院的旧址陈列馆内,陈列着许多的老旧照片,通过照片可以看出,研究员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个个都怀着饱满的热情,投身到科教事业和学习中,没有一人退缩。60多年来,几代热科院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热带农业科技创新的征程中披荆斩棘、乘风破浪,收获了累累硕果。如今,热科院正在致力打造国家热带农业科学中心,奋笔书写新的辉煌。

儋州热带植物园——中国热带植物资源的宝库

儋州热带植物园位于热作两院旁,占地32顷,1958年建立,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和前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的植物标本园。植物园内有引进自40多个国家的共1000多种珍稀热带植物,是中国热带植物资源的宝库,也是世界热带作物资源的缩影。

在热带植物园里,瑶草奇花争奇斗艳,奇花异树,古树参天。热带万亩花果园,山水花果,鸟语花香……据园内解说员介绍,海南热带植物园前身主要是以书籍保存为主,随着多年来科技的不断进步,园区的种子保存技术也在不断进化,目前种子资源的保存已经达到了十万多份。

“西联宝岛,南国珍珠”

提起儋州的橡胶发展,绕不开西联百年胶园。这片历史悠久的胶园现存1600多株,是我国目前仅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数量最多的百年胶园,也是中国橡胶发展史的“活标本”,更是爱国归侨橡胶强国梦的又一经典见证。

海南省儋州市那大洛南公路旁,矗立着状如三叶橡胶树的纪念碑。沿着纪念碑往里走,一棵棵两人合抱、周身布满疙瘩和刀痕的老胶树傲然挺立,讲述着西联百年胶园的历史。

在胶园创办人之一蔡季刍及其妻梁亭亭的墓志铭上,镌刻着一段话:上世纪初叶,先祖及其友人以中国无橡胶种植业为憾,报国心切,毅然回国,历经艰难险阻,成功定植橡胶树于儋县洛南,揭开中国橡胶史之第一页。

可以说,西联农场是我国橡胶事业发展的起源地。1960年2月,周恩来总理来儋州视察时,对当地橡胶事业的发展和成绩表示了肯定,并题词“西联宝岛,南国珍珠”。

西联农场的工作人员小唐告诉记者,园内有一片平均年龄一百年的橡胶树林,被称为鼻祖树。在这些树上,还能看到过去割胶的痕迹。“目前为了保护百年橡胶树,已经不再对它们进行割胶了。橡胶林现在主要作为历史示范基地,同时也是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它对于中国橡胶事业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价值。”

舌尖上的儋州

说起儋州,便不能不提遍布海南省的儋州美食。由于独特的沿海地带和热带地区,丰富的海产品、热带产物和当地的风土民情造就丰富的美食,来到儋州品美味,你会发现在唇齿间留香的同时,回忆都充满极强的地域特征。

儋州米烂、锅边馍、儋州红鱼干、光村沙虫、海头猪肠馍……儋州美食数不胜数,而其中的中和香糕,更是家家户户年节必备的点心。

经济实现腾飞 闪耀的海南西部之星

儋州,一座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千年古郡,一座正在快速崛起的时代新城。如今的儋州,致力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夯实基础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海南“东西两翼”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翼,儋州如壮志凌云的雏鹰,正在振翅起飞。

南渡江,在过去被儋州人民亲切的称之为黎母河,千百年来,它滋养着沿岸生生不息的亿万生物,也见证着儋州千家万户向幸福生活不断迈进的嬗变。交通、文化、美食、古迹、自然风光……儋州的靓丽光景沿江点缀,大江奔流、激涌奋进的新画卷正在缓缓展开,并将不断迸发出新的色彩。

热门推荐

商报全媒体椰网/海拔资讯APP记者 鲁启兰 吴英艳 魏铭纬 郑邦京 摄影报道

编辑:陈松梅

审核:陈碧玉

监制:段然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