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传多年的俗语:终于知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是怎么来的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俗语是谚语的意思吗对吗 被误传多年的俗语:终于知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是怎么来的了!

被误传多年的俗语:终于知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是怎么来的了!

2024-07-11 02: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古代“八端”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指的是做人之根本,忘记了“八端”也就是忘了做人根本。

可是后来变成“王八蛋”,整个境界马上下来了。

5、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应该为“舍不得鞋子套不着狼”。

这句俗语意思是要想打到狼,就要不怕走路、不怕费鞋。

因为猎人想捕狼,往往要翻山越岭,跑许多山路,所以非常费鞋。

就这样,“舍不得鞋子套不着狼”这句俗语就诞生并流传开来了。

这句俗语中的“鞋子”一词后来又怎么会讹变为“孩子”呢?

原来,在古汉语中是没有j、q、x这3个音的,所以,在古汉语中“鞋”是读做“hai”。

后来,“hai”音分化,一部分仍读做“hai”,另一部分则读做了“xie”。

在我国四川、湖北、湖南、上海、广东等地的方言中,“鞋子”一直被读成“hai zi”。

时间一长,“舍不得鞋子套不着狼”也就被讹传误记为“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了。

6、狗屁不通

这个成语最初是“狗皮不通”,狗皮没有汗腺,酷夏狗借助舌头来散热,这个成语就是以狗的这一身体特点而言。

由于“皮”与“屁”谐音,对于文理不通的诗文或不明事理的人,以屁贬之,意思更为鲜明。

后来人们将错就错,约定俗成地将“狗皮不通”变成了“狗屁不通”。

7、无奸不成商

“无尖不成商”被误解为“无奸不成商”。

“尖”来源于古代用来度量的斗。

古代米商在卖米给大家时,除了要将斗装满外,还要再多舀上一些,让斗里的米冒着尖儿,以惠买家。

在那个时代,不能敦厚到这种程度的,就被公认为不够资格当商人。

后来由于人们道德素质的下降,“无尖不成商”慢慢就变成了“无奸不成商”。

8、无毒不丈夫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这么不通的一句话居然人们还在用。实际上原话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度是度量的意思,这句话说的就是一个君子、丈夫要有度量。

从“度”到“毒”,无非是一些小人的自我安慰用法,结果还流传的这么广,岂不让人唏嘘。

9、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好自私的一句话。误解的关键在于对“为”字的理解。

实际上,在这里“为”应读作二声,不是四声。

四声的“为”,是为了自己;二声的“为”,是作为的意思,“为己”即做最真实的自己。

人的生命秉于天地自然,其性本善,最真实的自己,就是那个灵性不昧的自己。

如果不活出人性本善的真实自己,必会与天地自然之道相悖,违背了自然的规律,当然是“天诛地灭”。

10、“打破沙锅问到底”

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俗语。

这一俗语原本为“打破砂锅璺到底”,意为砂锅被打破后其裂纹会一裂到底。

后来被谐音讹传为“打破砂锅问到底”,表示遇事刨根问底、穷追不舍。

11、“床第之私”

原为“床笫之私”。要注意,不是“第”而是“笫(zǐ)”。是指垫在床上的竹席。“床笫”也就是床铺。引申为夫妻之间的语言或房事。

12、“不见棺材不落泪”

原是“不见亲棺不落泪”,并不是见了任何棺材都落泪。

13、“有眼不识金镶玉”

原是“有眼不识荆山玉”。荆,指古代楚国;“荆山玉”,是玉匠在荆山发现的玉,当时很名贵。

14、“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原句:“刑不尊大夫,礼不卑庶人”,意思是:不会因为大夫之尊,就可以免除刑罚;也不会因为是平民,就将他们排除于文明社会之外。

15、“不到黄河心不死”

原句是“不到乌江心不死”。乌江,西楚霸王项羽自刎的地方。“乌江”讹变成“黄河”,真是让人无从解释了。

16、“为朋友两肋插刀”

其来历是(隋唐演义)中秦叔宝为救朋友,染面涂须去登州冒充响马。

路过两肋庄时,在岔道想起老母妻儿,犹豫片刻,一条路去历城,一条路去登州,一条路回家门,最终还是为朋友,视死如归去了登州。

两肋庄岔道体现出秦琼的深重义气就被人们传为“两肋岔道,义气千秋”。

而今却因误传成了在肋上插刀。

17、“空穴来风”

成语源自楚国人宋玉的(风赋),文中有“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句子。

后来在白居易诗中准确使用过此语:“朽株难免蠹,空穴易来风。”

说腐朽的树木难免招来虫子蛀咬,空的洞穴容易引来风吹。

按此解释,“空穴”和“来风”是一因一果,若做比喻,应比做说法有根据、有来由。

结果,后来被篡改成了捕风捉影的意思。

【版权声明】:文章由诗词艺苑整理发布,图片源于网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