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中“我”与薫子的人物形象分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伊豆舞女解析 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中“我”与薫子的人物形象分析

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中“我”与薫子的人物形象分析

2024-06-30 06: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吴宏杰

【摘 要】小说《伊豆的舞女》是日本文学大师川端康成早年完成的文学佳作,是他在伊豆半岛旅游的文学记录。小说主要记叙了“我”在伊豆与薫子相知相恋的一段美好回忆,而薫子的天真纯洁净化了“我”原本“被孤儿的气质扭曲了”的性格。

【关键词】日本;川端康成;小说;《伊豆的舞女》;“我”;薫子;人物形象

一、小说《伊豆的舞女》介绍

小说《伊豆的舞女》是日本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学大师川端康成在1926年完成的作品,是一部以第一人称“我”来叙述的优秀短篇私小说,用文学的笔触记录下了他在1918年在伊豆半岛旅游的一段经历。这部文学作品在各国都有着很高的声望与评价。

小说主要描绘了一段唯美纯洁而又青春懵懂的爱情故事:“我”二十岁,是大学预科生,孤身一人前往伊豆旅行,在旅途中遇见了巡回演出艺人,其中有一位年轻貌美的舞女使“我”着迷。舞女薫子14岁,天真无邪,与我相处总会感到羞涩,满脸绯红。就这样,在伊豆锦绣唯美的自然风景的陪衬下,“我”与舞女薫子之间催生了一种懵懂纯洁的爱情。最后,我不得不回东京上学而乘船离开伊豆,薫子带着一份离别时的伤感前来为我送行。“我”那种孤儿的气质被薫子所净化了。

二、“我”的人物形象分析

1.与舞女相恋之前的“我”

1.1“我”孤儿的气质

小说中提到“我”是由于“自己的性格被孤儿的气质扭曲了”,所以为了消除内心的忧郁与伤感,才到伊豆来旅游的。小说中的“我”正符合川端康成的真实生长背景:川端康成在1899年出生在日本的大阪,幼年时就父母双亡,他就由祖父来抚养,但在他16岁的时候,祖父也不幸与世长辞,他只能暂住在伯父家中。亲人的纷纷逝去给川端康成内心留下了深刻的阴影,导致他的性格孤僻,内心寂寞无助,心中的忧伤难以排解。小说中提到的“自己的性格被孤儿的气质扭曲了”就是因为他的这段悲惨人生经历所造成的结果。东京喧闹的都市生活显然只会增添川端康成内心的孤寂感,于是他便为了消除心中的忧郁情感独自一人来到伊豆半岛旅游。

1.2.“我”内心的污浊

在小说的一开始,“我”就问茶馆的老太婆巡回演出艺人的住处,而老太婆带着极为轻蔑的口吻回答:“哪儿有客人,就住在哪儿呗。”而“我”心中顿时起了邪念:“既然如此,今天晚上就让那位舞女到我房间里来吧。”感到茶馆老太婆对巡回演出艺人们的轻蔑后,“我”知道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很卑贱,而舞女则是一名标致典雅的妙龄少女,于是,“我”便理所当然地认为舞女是出入风月场所的风情女子,对男女之事很了解,就心生邪念,想让舞女进自己房间作陪。这样的人物描写显然是为了和以后我与舞女相恋相知后,感受到了舞女的天真无邪作了强烈的对比。

在小说的第二章提到,一天晚上,舞女在饭馆的宴会上表演,“我”得知后便心烦意乱:“那舞女今晚会不会被人玷污呢?”这句心理描写也足以体现了“我”内心的污浊。在与舞女相知相恋之前,“我”始终认为舞女的职业与身份决定了她将精通男女之事,而“我”则被舞女的年轻貌美所吸引,非常不愿意舞女与其他男性发生任何关系,充分体现出了“我”在旅途初期那种自私而又污浊的内心特征。

2.与舞女相恋之后的“我”

“她刚坐在我的面前跪坐下来,脸就臊红了”,“舞女就躺在我脚跟前的那个卧铺上,她满脸绯红,猛地用双手捂住了脸”,小说中多处提到舞女与我相处时的羞涩之感,这充分体现出了舞女纯洁的内心。在小说中的第三章,描绘到了舞女裸体的画面:“洁白的裸体,修长的双腿,站在那里宛如一株小梧桐。”舞女就因为看到“我”们后很高兴,就裸体走出浴场向“我”们打招呼,这足以体现出舞女内心的纯洁,丝毫没有任何邪念,天真无瑕的少女裸体完全洗涤了“我”的心灵。

起初,舞女的年轻貌美使“我”着迷,又因为她低贱的职业身份,使“我”心生邪念,认为舞女是饱经沧桑的风情女子。然而,在与舞女相知相恋的过程中,舞女与我相处时的羞涩之感透露出了她清纯少女的情怀,而舞女的裸体更体现出了她纯洁质朴的内心。舞女的天真质朴彻底洗涤了“我”内心的污浊,拯救了“我”忧郁孤独的心灵。

三、薫子的人物形象分析

1.天真纯洁的薫子

小说中对薫子与“我”接触时体现出的少女纯真的羞涩之感有很生动的描写:“她刚在我的面前跪坐下来,脸就臊红了,手不停地颤抖”。这样对人物的细节描写充分体现出了薫子对“我”产生了朦胧爱情与她与生俱来的少女纯真的情怀。

当薫子看到“我”们时,她十分高兴,竟然裸体走出浴场与我们打招呼,这说明在薫子心中并没有十分清晰的男女性观念,她没有感到在男人面前裸体是一种不耻的行为,只是单纯地因为看到我们很高兴,就没有考虑过多的世俗观点,就裸體跑出浴场与“我”们打招呼,坦率地表达出自己的心情愉悦,透露出她拥有着少女的天真,内心没有一丝邪念。

当“我”与薫子下棋时,薫子进入了忘我的状态,与我靠得很紧,以至于“她那显得有些不自然的秀美的黑发几乎触到我的胸脯。她的脸倏地绯红了。”薫子虽然是一名身份低贱的舞女,但她并不是别人眼中那种轻浮的女子。当“我”和薫子的距离靠近时,她立刻表现出了一脸害羞的表情,并随之匆匆离去。川端康成用极为细腻的笔触将少女与“我”靠近时那份羞涩与惊慌失措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充分感觉到薫子的纯洁无瑕。

2.体贴关爱他人的薫子

“我”和薫子第一次相遇时,薫子看见我站着,就立马让出了自己的坐垫,并将它翻过来,推给了“我”。当“我”掏出香烟的时候,薫子就立刻将烟灰碟递到了“我”面前。之后,当“我”与薫子在途中休息时,薫子跪在地上,弯着身子替“我”掸去身上的灰尘。当“我”口渴时,薫子立刻就去为“我”找水。在途中,薫子找来竹子让我做手杖。当“我”要出门看电影时,薫子为“我”摆好了木屐。这些对人物的细节描写都刻画出薫子对他人的体贴关爱,表现出了薫子内心的美好与善良,而正是由于薫子的天真纯洁与无微不至的体贴,才使得“我”的心灵得以净化。

【参考文献】

[1]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M].叶谓渠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0.

[2]王新全.纯情·纯性·纯景——论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J].?孝感学院学报,2007(S1).

猜你喜欢 川端康成人物形象小说 川端康成肖像(素描)海燕(2021年9期)2021-08-29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河北画报(2020年10期)2020-11-26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艺术评论(2020年3期)2020-02-06那些小说教我的事意林·全彩Color(2019年9期)2019-10-17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中华诗词(2019年11期)2019-09-19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小学生作文(中高年级适用)(2018年6期)2018-07-09川端康成共生思想中的佛教因素——以《抒情歌》为中心剑南文学(2016年14期)2016-08-22和莫言寻访川端康成爱你(2015年1期)2015-11-17和莫言寻访川端康成爱你(2015年2期)2015-11-14

西江月·上旬2014年2期

西江月·上旬的其它文章成长·初恋·梦想从雪漠小说看西部农民的苦乐世界《围城》中方鸿渐的爱情失败原因探析资本主义社会下人性道德的沦丧论秦可卿在《红楼梦》中的作用从《挪威的森林》和《来自虞美人之坡》看上世纪60年代日本青少年的“激进”与“颓废”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