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碳中和的重要性和路径-金锄头文库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产业园区建设的重要性 工业园区碳中和的重要性和路径-金锄头文库

工业园区碳中和的重要性和路径-金锄头文库

2024-07-08 07: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工业园区碳中和的重要性和路径建设工业园区是全球工业发展的普遍现象,工业园区以企业集聚和基础设施 共享为重要共性特征。中国工业园区建设始于 1979年,是改革开放的一项重大 创举。当前,我国工业园区已历经 40年的发展,成为重要的工业生产空间和主 要布局方式,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和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工业园区碳中和的重要性目前,我国共有各类产业园区约 15000 家,其中国家级和省级工业园区 2543 家,多数位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一带,贡献了全国一半以上的工业产值, 与此同时,据统计,我国近70%的工业用能集中在工业园区,工业园区二氧化碳 排放约占全国的 31%。2543家园区中,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经开区)共218 家, 是中国工业园区中发展相对成熟和领先的一批,具有较好的经济绩效,数据可得 性和可靠性也较高。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和国家环境保护生态 工业重点实验室采集了 213 家国家经开区基础数据(采样的 213 家园区在 2015 年 GDP 总计达到 7.6 万亿元,占同年全国 GDP 的 11%),测算了工业园区二氧化 碳排放情况。园区碳

2、排放占比高2015年,213家园区工业增加值为4.7万亿元,CO2总排放量为11.3亿吨, 其单位工业增加值CO2排放平均为2.4吨/万元。按照工信部工业转型升级规 划(2 0 1 1 2 0 1 5年)发布的数据, “十一五”期间中国工业园区贡献了全国 工业产出的50%以上。按50%估算,2015年全国工业园区的工业增加值约达11.7 万亿元,进一步按上述2.4吨/万元排放强度估算,全国工业园区的CO2排放量 约为28.2亿吨。根据国际能源署数据,中国2015年能源相关CO2排放量为91.4 亿吨,由此初步判断工业园区贡献了全国 CO2 排放的 31%,占比相当显著。随着近年来工业企业入园率逐步提升,例如至2020年许多地区的化工企业 入园率已达到 80%,工业园区碳排放在全国的贡献率未来将持续攀升。明确工业 园区碳减排路径并推广行之有效的碳减排措施已刻不容缓。园区碳减排空间大前期研究基于园区分品种能耗数据清单,核算得出213家国家经开区在2015 年能源消费总计3.9 亿吨标准煤,占同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0%。其中,燃煤 消耗占能源总消费量的 74%,明显超过同年中国工业部门的燃

3、煤消费份额(56%); 原油和天然气的份额分别为 36%和 8%,排名第二、三位。213 家园区能源消费品 种的多样化特征明显,非常规能源如余热、生物质、生活垃圾、煤矸石、工业固 废已实现一定程度利用,然而其总份额仅为 2%,表明园区的低碳能源发展还有 很大提升空间。我国园区数量多、种类广、发展阶段各异,其中,管理水平和科技水平相对 较高的各类国家级园区也只有数百家,相当一部分园区在科技创新和科学管理等 方面仍然存在差距。以前在推进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方面,一些地方更多关注企 业和产品本身,而对作为生产企业集合体园区的绿色发展和建设关注不足。 为了定量揭示中国工业园区碳减排路径,为实现全球气候目标和中国工业绿色发 展提供决策支撑,上述专家团队研究了基于生命周期视角的园区温室气体核算方 法和基于指数分解的园区碳减排潜力评价方法,并根据研究数据得出结论:总体 来看,未来园区经济增长带来的碳排放新增量仍将十分显著,但通过产业结构调 整与能效提升、非化石能源占比提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电网强度下降这四种 减排途径有望将其抵消并实现净减排,即实现 20152035 年和 20352050 年分 别

4、减排28%和 51%的目标。园区减排优势明显当前,鉴于我国工业企业的布局结构和工业碳排放的占比情况,国家碳中和 的重点在城镇、城镇碳中和的重点在园区。工业园区具有企业集聚性、规模性优势和创新转型动力,产业共生效益的潜 力显著,基础设施集约化程度高,行政管理体系相对独立高效,深入挖掘园区绿 色建设和发展的系统作用和集成效应,对实现整体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巨大, 将成为落实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实现精准减排的关键落脚点。同时,工业 园区低碳经济势必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工业部门 低碳发展的领头羊和示范区。园区减排经验丰富近年来,工业园区始终是大气及水等污染防治战略的重点治理对象,在污染 物减排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生态示范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低 碳示范园区以及绿色园区创建的过程中,工业园区的绿色低碳发展也积累了经验 和做法,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和标准。由于主管部门不同,各类园区建设的侧重点 有所差异,但相关政策始终围绕实现污染物减排和低碳发展的目标。尽管园区碳中和的概念近年来才提出,但在推动园区绿色、低碳、生态、循 环和可持续转型发展方面,我国已进行了二十

5、余年的针对性部署工作。1999年, 原国家环保总局起草了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见,首次提出在区域层面 开展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并于2001年正式启动了相关建设工作。以此为 起点,我国先后实施了 ISO14OOO国家示范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可持续 发展试验区、低碳工业园区等一系列试点项目。入选各类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示范园区的企业(截止2019年7月)3053吒家工业同区至少人谄了其 中一类试点顶目,占民家级 和告级园区总数的12% ;9393个园丢开匡了国家生态工业示葩 园笼毬运工柞.其中55个因医通过 了国京生态工业示范园铉专核;1211?1寂园区統列齿国家睛弄 化改造示范试点回区;676 了家员区人选低殒工业园区 试歳;111竄駆入选髓晋建鞠巒网制图:远光能源互联网,信息来源:陈吕军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工业 园区必须做出贡献N.中国环境报,2021-03-10(008).“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为园区绿色、低碳发 展转型提出了更为清晰的结果导向目标,随后,一些地区开始积极探索“碳中和” 园区的建设与发展。2020年11月河南省信阳市与住

6、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签订关于共同推进上天梯非 金属矿管理区绿色发展和产业升级合作协议。协议的签订,标志着国内首个“碳 中和示范园区”落户信阳,同月,信阳上天梯新材料(碳中和)产业园项目正式 开工建设。2021年1月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建成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 范园区和国家级绿色园区的基础上,区内的金风科技亦庄智慧园区获得了由北京 绿色交易所颁发的中国首张可再生能源碳中和证书。2021年4月江苏省无锡市高新区(新吴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无锡高新区(新吴 区)电力能源“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通过聚焦电力能源领域,围绕电 力能源供应清洁化、电力能源消费电气化、电力能源配置智慧化、电力能源利用 高效化、电力能源服务多元化等“五化”中心环节,努力打造长三角乃至全国知 名的零碳技术集聚区、产业示范区。2021年 5月底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正式获得由北京绿色交易所颁发的“碳中和” 证书,标志着该产业园成为全国首个实现“碳中和”的工业园区。该园区通过建 设储能与分布式光伏、提高可再生电力使用比例、加强节能管理、注销减排指标 等方式,助力园区实现碳中和。与此同时,上

7、海、深圳等地均在不同地域范围层面开始了探索建设“碳中和” 示范区,预期今后一段时期内会有更多地区加入碳中和的探索。园区碳达峰、碳中和的路径探讨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园内企业、园区运营主体、园区主管 部门等多方面共同推动。按照园区的物理边界,园区碳排放的计量必然包括园内 企业,由于园内企业自身的节能减碳措施在工艺流程方面各有差异,且关系到生 产经营安全,具体执行必须由企业自身来进行把控,园区运营主体可以搭建平台, 提供服务对接,开展效果和目标监管。本文不做详述,以下主要从园区运营及其 主管部门监管服务两个主体维修探讨双碳目标路径。1)从园区整体运营维度,碳中和路径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层面展开:【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园区内工业生态发展】园区碳中和,需要园区从源头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以园区或区域能源系统大循环的视角进行产业链的聚集, 通过园区内企业的生态共生,实现跨企业、跨行业的能源统筹规划和梯级利用。 例如,做好钢铁、化工等重点用能企业与园区热源点的能源协同,使用能企业同 时成为自身能源转换后的供能企业,将传统的园区热源点作为调峰保障热源,从 而实现多热源协同高效的联网运行等等。通

8、过园区内工业企业的生态循环发展, 提升工业园区的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降低化石能源消耗占比】根据国家能源局 2018 年统计数 据粗略推算,我国工业园区新能源消费占总能源消费比重不足 5%,新能源消费 提升空间巨大。园区可加快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和常规能源融合发展,发挥多 能互补和协同供应,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绿色供给。大力推广风光、地热能等可 再生能源替换化石能源,积极利用柔性电力技术、储能技术等,推动园区建设绿 色能源供应体系,降低终端用户对常规能源的消耗,切实转变能源需求增长方式, 大幅降低因能源消耗而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同时,推动园区可再生能源的就地 消纳,降低电网电能损耗,优化能源消耗方式,从电能传输层面提升能源效率。【完善公共基础配套服务,发挥集约型优势】统一统筹完善公共基础配套服 务,发挥园区的集约型、规模化优势:在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配套方面,加强园区集中供能设施建设及推广,集中 收集处理工业废物,推动污水、固废集中处理设施提质增效,通过专业化、规模 化处理,实现污染物处理能耗、排放量双降低;在交通配套方面,推动园区交通节能,建设集约高效、智慧便捷的绿色交通 体

9、系推广使用节能交通工具,优先发展园区公共交通,加大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在 公共交通中的应用。开展新能源汽车及加气站、充电站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发展规 划,做好充电设施预留接口与停车场区域总体布局;鼓励园区内部物流车、私家 车使用电动汽车、LNG、油电混合动力等节能车辆;有港口的园区,大力推动岸 电布局,推广靠港船舶使用岸电和装卸机械“油改电”;推广节能型路灯,提高 园区照明系统节能水平;完善智能交通体系,开展电子站牌建设、无线视频监控、 及时更新园区道路基础数据和电子地图,推动智能化交通管理(交通控制、交通 引导、交通监控等)和智能化交通服务(停车服务、综合枢纽换乘、动态导航等)。在园区建筑方面,推动园区建筑节能,建设绿色节能、智慧宜居的特色建筑 集群。一方面,对既有建筑实行建筑能源审计,加快建筑节能改造,根据实际建 筑负荷特性,充分利用园区本地工业余热、清洁能源,积极使用水源热泵、地源 热泵、储能等技术,提升建筑能效;另一方面,对新建建筑,在土地出让、规划 设计等环节严格把关,明确其绿色建筑星级及能耗标准要求,从源头推进建筑节 能减排。【加强园区智慧化建设,推行园区资源能源环境数字化管理】根据国家科技 部 2021 年 2 月印发的国家高新区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鼓励 园区推行资源能源环境数字化管理,实现智能化管控,加强生产制造过程精细化 管控,减少生产过程中资源消耗。在园区建立统一的能源申报管理平台,做好园 区二氧化碳排放量核算,实施碳达峰年度报告制度。支持有条件的国家高新区创 新市场化的节能减排手段,搭建碳排放权交易平台。鼓励高新区倡导绿色低碳生 活方式和全面节能降耗,引导企业积极践行绿色生产方式,探索建设“碳中和” 示范园区。园区碳中和能源监管平台作为一种新形态、新模式和新工具,强调数据的实 时获取和综合分析应用,通过物联网、互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实时获取大气环 境、水耗、物耗、能耗等数据,实现工业园区减污降碳管理业务的信息化、现代 化、专业化,以更加精细、动态的方式实现工业园区生态环境空间管控的智慧化。 通过园区碳中

《工业园区碳中和的重要性和路径》由会员公****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园区碳中和的重要性和路径》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