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级精品课《为了忘却的记念》品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为了忘却的纪念写了哪几件事情呢 部级精品课《为了忘却的记念》品赏

部级精品课《为了忘却的记念》品赏

2024-07-14 18: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人间天上 好课知多少 2023-12-04 14:54 山东

张捷    上海市实验学校 

摘 要:《为了忘却的记念》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第6课的自读篇目,与同课的《记念刘和珍君》互为群文,对应“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任务群。在教学过程中以主问题为突破口,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既扣住纪念性散文的核心——纪念了什么样的人,也关注作者是如何纪念、为何这样纪念的。整堂课通过文本的解读和分析,引导学生在研习后掌握纪念性写人散文的一些写法特点与共性,同时也关注到文章的时代意义与价值,更好地理解了本单元“苦难与新生”这一人文主题。

     关键词:主问题;纪念性散文;“忘却”;“记念”

教学设想

《为了忘却的记念》与《记念刘和珍君》互为群文,都是鲁迅先生纪念性写人散文。应该说这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第一次接触这样纪念性的写人散文。鲁迅先生的作品思想深邃,加之社会环境的原因,文章的表达比较隐晦,所以学生在学习时有畏惧心理。同时,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学生对白莽和柔石的革命理想与追求的认识与理解有隔膜。这些都是教学的难点也是需要重点突破的地方。

不过,在学习《为了忘却的记念》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记念刘和珍君》。两篇文章同为纪念性写人散文,在社会时代背景、记事写人手法和情感表达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共通性。两篇文章作为群文阅读,互相作用,相对减少了学习难度。同时,学生和文中的纪念对象白莽、柔石在年龄上差距并不大,性格特点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在教学时,笔者利用学生的已学知识和情感基础,抓住人物的精神和形象、作者的复杂情感这两点确定了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白莽、柔石与鲁迅先生的交往,理解“左联五烈士”的革命情怀。2.理解鲁迅先生“为了忘却”却又要“记念”的复杂情感。

教学过程中抓住“记念”和“忘却”这两个核心,设计了两个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理解革命烈士的革命情怀,了解鲁迅先生用曲笔表达内心情感的方式,理解他的悲愤之情、纪念之意。

课堂实录

一、交流预习,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老师请同学们课后查阅资料,了解一下《为了忘却的记念》的写作背景,并比较它和《记念刘和珍君》的写作背景有什么不同。大家完成得如何?有哪位同学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生:我查到《为了忘却的记念》这篇文章写于1933年2月7-8日。1931年2月7日,“左联”的五位优秀青年作家白莽、柔石、冯铿、李伟森、胡也频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于设在上海龙华的特务机关淞沪警备司令部。鲁迅先生为了纪念这五位烈士,在烈士遇难两周年的日子里写下了《为了忘却的记念》这篇文章。

《记念刘和珍君》写于1926年,是为了纪念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两篇文章都是为了纪念在革命斗争中被残忍杀害的年轻革命烈士。当时的社会都处在黑暗统治下,充满了压迫和杀戮。

二、梳理文本,提出主问题

师:时隔两年,五烈士的鲜血仍历历在目,悲愤仍时时袭击作者的心。于是鲁迅先生写下了《为了忘却的记念》。一般的纪念性文章,题目往往使用动宾短语,比如“纪念××人”,但是《为了忘却的记念》却不同,同学们能不能说说有什么不同。

生:纪念是为了不忘记,但是标题却说是“为了忘却”,很奇怪,为什么要“忘却”还“记念”?我觉得鲁迅先生在这里是不是用了反语?是希望我们不要忘却?

师:这个问题问得有意思,让我们先结合预习作业,梳理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哪位同学自告奋勇来概括一下文章五个部分的内容?

生:第一部分写鲁迅先生与白莽的交往过程;第二部分写与柔石之间的几次交往;第三部分写托柔石给白莽带书和他们被捕;第四部分主要写鲁迅先生的境遇和心情;第五部分是揭露社会黑暗,再次抒发悲愤的情感。我觉得鲁迅先生这篇文章的标题好像没有用“反语”,他有一种很矛盾的心情,想忘记,又想纪念。

师:很好,你不但很好地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而且还能感受到文章中鲁迅先生流露出的矛盾情感。那么,这篇文章到底要“记念”什么?又为何要“为了忘却”呢?

三、学习讨论,分析问题

活动一 思考讨论:鲁迅先生纪念的白莽和柔石有怎样的特点?

师:通过刚才同学的梳理,可以发现,鲁迅先生对“左联”五烈士的纪念,回忆性的笔墨主要集中在他比较熟悉的白莽和柔石两位青年作家身上。上一节课学习《记念刘和珍君》时,我们从文章的写人记事入手,通过分析鲁迅先生的叙事和描写来把握人物的特质。同样,这篇课文我们也用这样的方法来走近白莽和柔石。请同学们先仔细阅读文本的第一部分,看看鲁迅先生写了几次与白莽的交往。

生:鲁迅先生一共写了三次与白莽的交往。第一次和第二次交往主要是写翻译《彼得斐传》的事情,好像还有一些误会。第三次是写白莽从监狱里出来。

师:很好。前两次的交往,第一次是送原稿,第二次是送翻译的几首诗。在探讨诗歌的交往中,鲁迅先生还特地写了两人的小误会和白莽的误译。鲁迅先生特意写这两件事的用意是什么?

生:我觉得这两件事情都做得特别小孩子气。

师(笑):的确,白莽那个时候只有20岁出头。那鲁迅先生这样写是要批评他吗?

生:不是,我感觉鲁迅先生很爱护年轻人。他看到了白莽身上单纯的一面。白莽在翻译《彼得斐传》时,故意把“国民诗人”都改成了“民众诗人”,是因为他讨厌国民党反动派。白莽和鲁迅先生见面,感觉鲁迅先生话少,自己受到威压了,就写信说后悔和他见面。这是因为白莽很敏感,很在乎鲁迅先生的态度。这些都是他单纯率真的表现。

师:率真这个词用得很准确。正是对诗歌的热爱、为人的率真让两人的关系走得更近了。所以,白莽在出狱后,第一时间就想到了鲁迅先生这个才见过两次面的朋友。同学们看看,第三次交往鲁迅先生是怎么写的?

生:鲁迅先生写了白莽“穿着一件厚棉袍,汗流满面,彼此都不禁失笑”。

师:对,当时白莽因组织上海丝厂工人罢工而被捕。白色恐怖时期,领导工人进行革命运动,如果被捕可能随时都会失去生命,白莽却毫不畏惧。同学们从这短短的一句中读到了什么?

生:乐观。他对革命很有信念,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支撑起来的乐观。

师:说得很好!虽然交往不多,但鲁迅先生对白莽的印象却不可谓不深,寥寥几笔就再现了他不曾忘却的许多鲜活细节,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一个热爱诗歌、率真坦诚、积极乐观、执着追求真理和自由的革命青年。

除了白莽,还有一个青年是鲁迅先生在上海不但敢于随便谈笑,而且还敢于托办私事的人,那人便是柔石。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说说柔石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鲁迅先生说柔石有着台州式的“硬气”“颇有点迂”。

师:“硬气”很好理解,就是有骨气,对不对?那么“迂”呢?“迂”的一种含义是“言行或见解陈旧不合时宜、不切实际”。那么,是不是柔石的言行和见解陈旧呢?

生:不是。

师:那鲁迅先生为什么说柔石“迂”呢?“迂”体现在哪些地方?同学们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生:课文中写道:“柔石自己没有钱,他借了二百多块钱来做印本。除买纸之外,大部分的稿子和杂务都是归他做。”朝华社倒闭后,他一面把自己所应得的朝华社的残书送到明日书店和光华书局去,一面就拼命地译书,准备还借款。

师:很好。这的确很“迂”,开办朝华社赚不到钱,反而又出钱,又出力,倒赔钱还债。和一切功利、计较的人比起来,柔石的确不合时宜!但是这种“不合时宜”恰恰是柔石身上可贵的品质啊!这让我们看到了柔石身上怎样的特点?

生:做事情执着、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特点。

生:柔石特别容易相信人。

师: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第二部分第四段:“我有时谈到人会怎样的骗人,怎样的卖友,怎样的吮血,他就前额亮晶晶的,惊疑地圆睁了近视的眼睛,抗议道,'会这样的么?——不至于此罢?……’”

师:这段话怎么体现柔石的“迂”了?

生:我觉得这个就是“不知道变通”。柔石始终相信人们是好的,即使碰了一个大钉子,感受到了“人心惟危”,但他仍然相信人们是好的。

师:很好。鲁迅先生这里在写柔石的时候是不是特别有画面感?

生:是!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这里用了很多肖像和神态描写:前额亮晶晶的,惊疑地圆睁了近视的眼睛,还有语言描写,有点呆萌。

师:这个词用得很有意思,的确是有点“呆”,怪不得鲁迅先生要说他“迂”。鲁迅先生寥寥几笔就把一个内心单纯、不知道现实残忍、始终坚信人性善良的青年,写得活灵活现。这些看似平常琐碎却又不失真实细致的描写,刻画出了柔石为人的善良单纯,做事不计个人得失,对于理想有着一种近乎固执的坚持。鲁迅先生借“硬气”和所谓的“迂”来评价柔石,其实是想赞美他身上难得的革命理想主义精神和坚毅的品质。

无论是白莽还是柔石,在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青年革命者们所共有的特质,他们追求真理、勇于担当、敢于牺牲。如果没有他们身上这种理想主义的热情,当时压抑封闭、黑暗得如“铁屋子”一般的社会是无法被摧毁的。

活动二 思考讨论:鲁迅先生是如何表达自己深切的纪念之情的呢?为何要这样表达?

师:可是这样年轻、美好,如星辰般璀璨的生命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屠刀下陨落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那么,鲁迅先生是如何表达自己深切的纪念之情的呢?

生:鲁迅先生通过回忆他和白莽、柔石之间的交往来纪念他们。

师:很好。除此之外,鲁迅先生还借助诗歌、木刻等,进一步表达自己对青年革命者牺牲的缅怀与悲愤之情。同学们,读一读文章,找找看。

生:在第四部分,鲁迅先生写了一首小诗来表达他的纪念。

师:好。你来读一读。读的时候注意把握鲁迅先生的情感。

生:在一个深夜,得知柔石他们被枪杀后,鲁迅先生在极度悲愤中写下了这首诗: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师:读得很好!你读的时候,我看到你一直握着拳头,声音压得很低,但是读到“忍看”和“怒向”的时候,又读得很响,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生:“惯于长夜过春时”,是指当时的社会环境。国民党反动派残酷镇压下的社会正如这慢慢长夜般寒冷与死寂,给人的感觉是压抑的。而“忍看”和“怒向”这两个词是表明鲁迅先生内心强忍的怒气想寻觅发泄的地方,所以我读得比较响。

师:说得很对。看来你读得好是因为你理解了鲁迅先生在这首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吟罢低眉无写处”与内心的愤懑之情形成强烈的冲撞。怒而无处可写,内心悲愤交织便更加地抑郁,犹如积蓄已久的火山。所以,这首诗恰恰表达了鲁迅先生内心无处诉说的悲伤与愤怒!

除了以诗寄托心情之外,鲁迅先生还通过什么来表达自己的纪念?

生:还通过一幅木刻来表达。

师:好的。你说说看,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写一幅木刻?通过这幅木刻他想表达什么情感?

生:这幅木刻叫作《牺牲》,和柔石的境遇是相似的,画了一位母亲悲哀地献出了自己怀抱中的孩子。鲁迅先生借这幅木刻,想表达失去柔石这样的青年人,就像失去孩子一样令人痛心。

师:说得很好!《牺牲》是德国著名的版画家珂勒惠支的作品,她的作品大多都是反映德国底层被压迫民众的生活境况,充满着悲愤的情绪和反抗精神。就像刚刚同学讲的,鲁迅先生借这幅母亲献出孩子的木刻,是为了表达柔石的母亲失去儿子的痛心,更是想表达中国失去这样的青年的痛惜之情。

师:要体会鲁迅先生对五烈士的纪念之情,除了前面几位同学提到的叙述描写、诗歌及木刻,还有一些文字也很值得关注。比如,鲁迅先生在文章第五部分提到了向子期的《思旧赋》。我们可以从课本上的注释大致了解到《思旧赋》写作的缘起。在司马氏的高压统治之下,向子期在赋中只能用“践二子之遗迹”“悼嵇生之永辞”让读者知道是他的好友去世了就不得不戛然而止,对死因只字不能提,只能采用隐晦曲折的笔法来表达自己的悲哀激愤。对向子期当时的处境,鲁迅先生说“现在我懂得了”。他在这里含蓄表达的是什么情感?

生:现在鲁迅先生对白莽他们的纪念之情也是没有办法直抒胸臆的。

师:对。这是悲悼和激愤之情的间接抒发。可见,鲁迅先生不仅通过记叙描写,借助诗歌,还通过木刻,甚至用点到为止的含蓄表达,来抒发对烈士的纪念之情。那么,鲁迅先生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情感呢?

生: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很黑暗。

师:对。怎样黑暗呢?请同学们看一下文章开头的第二段,鲁迅先生这样写道:“两年前的此时,即一九三一年的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是我们的五个青年作家同时遇害的时候。当时上海的报章都不敢载这件事,或者也许是不愿,或不屑载这件事,只在《文艺新闻》上有一点隐约其辞的文章。”对于革命者的牺牲,报章为什么“不敢载这件事”?倾向于“左联”的《文艺新闻》为什么也只能“隐约其辞”呢?

生:因为当时国民党反动派正疯狂地镇压革命人士,大家都敢怒不敢言。还有很多人觉得事不关己,所以不愿或不屑报道这件事。

师:对。正因为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围剿”,所以各种进步言论都被无情封杀。同学们可以看到,在得知柔石他们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杀后,鲁迅先生按捺不住内心的悲痛与愤怒,但却也只能用“原来如此”四个字表达心中强烈、无限而又无法说出的悲愤。正如鲁迅先生自己所说:“可是在中国,那时是确无写处的,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

在悲愤中他沉静下去了,但青年烈士们的音容笑貌却时时在他眼前浮现。不写吗?不说吗?那就不是鲁迅了。于是鲁迅先生运用曲笔,运用间接抒情的方式,表达了对“左联”五烈士的缅怀之情,对国民党反动派凶残暴虐镇压的愤恨之情。可见鲁迅先生对那些为革命而牺牲的青年作家们的纪念是动情的,是深刻的。

四、解决问题:先生为什么说这些“记念”是“为了忘却”呢?

师:刚才的学习讨论我们基本解决了鲁迅先生“记念”的内容和“记念”的情感。接下来我们回到课堂刚刚开始时的那个问题:鲁迅先生为什么要说这些“记念”是“为了忘却”呢?要解决“忘却”“记念”这看似矛盾的关系,同学们可以结合开头、结尾处的几个句子来进一步解读。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找一找开头和结尾抒情的句子。看看能不能有所发现。

生:鲁迅先生在第一段就写道:“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记念几个青年的作家。这并非为了别的,只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照直说,就是我倒要将他们忘却了。”也就是说,烈士们牺牲的两年来,鲁迅先生一直没有忘记他们,内心的悲哀、愤怒一直压在心底。所以,他选择将心中的“悲哀”和“愤怒”写出来,把压抑在内心的痛苦发泄出来,将这种让人颓丧的负面情绪摆脱。

师:说得很好!还有吗?

生:我找到的是在文章结尾部分,鲁迅先生说:“我在悲愤中沉静下去了,不料积习又从沉静中抬起头来,写下了以上那些字。”我觉得,“在悲愤中沉静下去”说明鲁迅先生一直被这种悲伤之情压抑着,“抬起头来”又能看出他不愿意被这种情绪压抑,从这句话当中也能看到鲁迅先生内心的矛盾。

师:说得非常好!同学们可以发现,《为了忘却的记念》中的“忘却”和《记念刘和珍君》中提及的那种由于“时间流驶”或由于麻木健忘而产生的“忘却”不同。这是鲁迅先生主动的,有所准备的“忘却”,是为了从过度的悲愤中平静下来的暂时割舍,是为了更积极地进行“韧”的战斗,因为“夜正长,路也正长”。他说:“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所以,同学们,有没有发现,鲁迅先生写下这5000多字的纪念之后,摆脱了回忆之痛,重整心情,又投入到更艰巨和漫长的斗争中去了。这样做,是因为他相信将来人们一定会铭记这段历史,再来纪念他们。

五、小结与作业

师:我们来小结一下今天的学习内容:针对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我们首先通过文中的叙事、描写,了解了鲁迅先生所纪念的白莽和柔石,从鲁迅先生细致的笔墨中感受到他对亡友的追念。接着通过分析鲁迅先生所创作的诗歌、所选用的木刻,又借助对文中含蓄表达的理解,进一步体会到他通过曲笔间接表达的对烈士的追思和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激愤。最后通过文章开头和结尾部分对写作目的的交代,分析了“记念”和“忘却”之间的关系,理解了本文的写作意图。

最后请同学们完成本节课的课后作业:这篇文章的文字精辟感人,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处进行赏析。

好了,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执教感言

在备教时,考虑到学生对鲁迅作品有一些畏难的心理,对白色恐怖时期的社会背景比较陌生,因此,在学习本篇课文之前,笔者让学生对文章的写作背景进行了比较充分的预习,在学习同课群文《记念刘和珍君》时,也补充了一些阅读与影视拓展资料。这对学生了解这段“血雨腥风”的历史,理解革命烈士的情怀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在授课过程中,学生能很好地进入文本的真实语境之中,切身体会和感受革命青年的革命理想与情怀。由于授课班级学生的文本解读和理解能力都比较强,所以在授课的过程中与学生的对话很顺畅,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和理解力让人欣喜。学生对白莽和柔石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剖析都比较准确,并且对两位烈士的革命理想与情怀也能产生一定的共鸣。虽然在一开始对鲁迅先生情感的把握还不够准确,但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能通过分析鲁迅先生隐晦的表达,理解其内心愤懑却又难以呐喊的悲痛之情。

课后,学生意犹未尽,针对一些课堂中存在疑惑的问题和笔者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比如:鲁迅先生为什么选择这几件事情来写?鲁迅先生在两篇文章中都谈到了“逃避”的问题,他怎么看待手无寸铁的革命青年牺牲的价值?这些问题都非常有价值,是课堂中未能涉及或解答的。这让笔者也意识到: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未能事先很好地了解学生存有“阅读疑点”的问题。

当然,一堂课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不过,这也为笔者今后的教学设计提供了新思路:如何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的学习变成一类文章的学习。比如:纪念性散文在选材和组材方面有怎样的共性特点?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中是如何表达其复杂而又看似矛盾的情感的?思考这些问题,能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意义和价值,进一步理解革命志士的革命理想主义情怀,进一步理解鲁迅先生深邃的精神世界。

(本文原载于《语文教学通讯》A刊2022年第7期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