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趋势报告》发布 专家提醒:精准防控近视,关注眼轴比关注裸眼视力更靠谱​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近视眼人数最新数据2023 《2023年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趋势报告》发布 专家提醒:精准防控近视,关注眼轴比关注裸眼视力更靠谱​

《2023年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趋势报告》发布 专家提醒:精准防控近视,关注眼轴比关注裸眼视力更靠谱​

2024-06-30 18: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作者:刘颖颖

摄影:季俊辉

预防近视,62.2%的家长关注的是孩子的裸眼视力,但要精准防控近视,93.3%的医生建议关注眼轴;建立连续屈光发育档案,就是给孩子眼健康全面发展开辟了基础;推动建设标准数字化诊疗和干预体系,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高质量眼健康服务生态,才能提升国民全生命周期眼健康水平……

以上这些近视防控“干货”来自最新发布的《给孩子一个清晰的世界——2023年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趋势报告》。本次报告由上海市科协和蔡司、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第三次携手编撰,在第28个“全国爱眼日”之际共同发布,线下发布会于近日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

报告聚焦医疗场景,收集了1541组有效患者样本,由15家医疗机构及28位眼科专家参与调研,从多个角度审视当下近视防控的现状和取得的成果,诠释对近视精准防控的新认知,梳理近视精准防控的新趋势,为公众提供科学、权威、可行的近视防控行为指导,帮助建立提升儿童青少年眼健康水平与公民眼健康素养。

将防控关口前置

不要等视力不好了再响应

“孩子还小,只要眼部没有先天疾病就没什么大问题。”抱持这样态度的家长可能不在少数。报告发现,56.8%的家长在孩子6岁以后才首次关注孩子的视力问题,其中近8成的家长是在孩子出现近视临床表现以后,才开始关心孩子的眼健康。另外,虽然现在国家积极开展儿童青少年视力筛查工作,但家长面对筛查结果做出的积极的干预、积极的响应还是太少。

近视防控防什么?防发生、防发展、防加快、防高近、防高度近视的并发症。因此,将近视防控的关口前移,尽早建立连续、持久、精准的屈光发育档案,才能全路径追踪儿童青少年眼健康发展趋势,实现精准个性化防治,给孩子眼健康全面发展开辟基础。专家呼吁,在孩子3到6岁时就要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守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第一道关口。

关注重心要转移

眼轴长度比裸眼视力更重要

如果问近视防控需要做什么?可能大部分家长首先想到的就是检查视力。

视力的确很重要,但是要精准防治,就不能忽略眼轴检查。因为眼轴长度作为客观测量指标,可以辅助判断近视的进展等相关风险,从医学层面相比裸眼视力更加重要。

当儿童青少年的裸眼度数即使没有异常,但眼轴已经超过正常,其实就存在隐藏风险。就会发生“我的孩子去年视力还好好的,为什么今年会下降那么多?”这样的问题。因此,专家呼吁优化眼健康检查结构,建议家长重点关注眼轴长度这类可以动态反映近视进展的金标准,为近视防控关口前置打下坚实基础。

报告同时也向行业提出,要建立规范完善的随访体系,充分利用信息化、数字化的手段助力儿童青少年眼健康的长期管理。号召社会各方参与精准科普传播,多方协同,塑造良好的全民眼健康素养。

聚焦近视精准防治

提高全生命周期眼健康水平

在圆桌会谈环节,参与报告调研和撰写的专家、行业代表们围绕“全生命周期眼健康”话题展开讨论。专家们从各自专业的角度强调,要多方合力推动近视精准防治,建设数字化标准诊疗和干预体系,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近视防控全流程,以提高全生命周期眼健康管理水平。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院长周行涛表示,全生命全周期的眼健康,是全生命周期健康的一部分,强调不同年龄段关注的重点不同。一个人幼年时关注近视防控,到了成年后关注安全的近视矫治,到老年关注老花等眼底异常,都是以视觉健康为主线。因此报告虽然立足儿童青少年眼健康,但最终关注的是整个全生命周期眼健康。

“近视没有安全阈值,应强化防治近视的宣传教育,尽早筛查。孩子在没有近视时就要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白继眼科医院院长白继指出,除了关注眼轴、视力度数外,定期的眼底检查也不可缺失,许多病变能从眼底表现。

蔡司近视防控项目负责人王玮则表示,“临床一线的需求是驱动企业创新的根本动力,企业愿意将自身在光学领域的创新优势应用至临床,推动近视精准防治工作高质量发展。”蔡司开发的专为中国医生打造的近视防控工作平台,能作为临床共聚合科研工具,将数字化的报告结构化、可持续性地展现给一线医生、专家。

审核:市科协国际合作部(港澳台办公室)

上观号作者:上海科协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